央视的《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这两个栏目在中国电视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因而在中国的电视史上必然会被浓墨重彩地大书一笔。这两个在国内外都有着非凡影响力的节目,因为在选题上的某些重合和扮演角色的某些雷同,都被视为中国舆论监督的睛雨表。但这只是民众“青天大老爷”想法的一厢情愿。比较两个节目的各个要素,可以发现,两者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舆论监督节目,作为统治者手中的一个工具,两者相当大的程度上都是在“小骂大帮忙”。两者所揭露的问题(可称之为舆论监督)并不会触动这个社会存在的根本,只是在为这个社会指出弊病,提出治疗的方案,而这在我国现时一个法律不完善、有法难依的情况下,必然成为草根百姓的一根救命稻草。一、节目形式:调查加观点《焦点访谈》与《新闻调查》在获取事实的手段上都是采用记者调查这一形式。电视作为现代社会强势传播媒体,当其充当自上而下的行政工作性的舆论监督工具时,只有在调查对象是属于局部的,属于某一级政府部门可以独立控制的问题,才有可能发挥其一定的调查作用。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就往往显得苍白乏力。这也是这两个栏目在现实动作中所面临的尴尬!《焦点访谈》的宣传口号是“用事实说话”,《新闻调查》的宣传口号是“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新闻”。历史就是昨天的新闻,而事实从何而来?这个事实不能凭空造出来,只有调查一途。于是我们在这两个节目里看到的多是记者的调查取证。而《焦点访谈》长期以来就形成了一种三段论模式:一个主持人面色严肃地坐着,先陈述一段新闻由头,然后是记者的调查,结束语又是主持人的评论。11分钟的节目容量,恰好装下了这三段论模式下制作的节目。是典型的事实调查加观点评论的模式,当然,受制于节目时间限制。这只是一种亚深度的评论。不同于《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把记者调查的全程用镜头给予表现。它的节目长度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45分钟。用什么样的内容去填充这么长的节目?就是把记者的调查形成一个说故事的样式。因而《新闻调查》更注意去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它的观点在是说故事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来的,而不是像《焦点访谈》那样先说事实,再集中评论。《新闻调查》的评论是天女散花式,《焦点访谈》的评论就是集中轰炸式。两者不同的节目时长和不同的结构方式,对记者的调查要求也不同。在《焦点访谈》中,调查记者的形象比较模糊,主持人成了评论的发言人。而在《新闻调查》中,出镜记者即是主持人,主持人就是实地调查的记者,记者与主持人的功能合二为一。对出镜记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这一点上说,《新闻调查》更能使记者快速成名和成才。二、选题:只打苍蝇不打老虎作为两个风头正猛的节目,他们在选题上走的路子都是“只打苍蝇不打老虎”,这一方面是基于节目成本的考量,采访“老虎”显然比采访“苍蝇”这等小人物要容易得多。而且这触及的面比较小,让一些更高层的保护者能够接受。更多的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情况下,打了苍蝇或许也就吓走了老虎。此外,舆论监督只对下不能对同级或向上这一潜规则,让他们更乐意去用高射炮去打蚊子。这样一来,制作出来的节目在传播时受到的阻力就小得多,小骂却能大帮忙,何乐而不为?然而在这一种理念的指导之下,两个节目的选题明显有着浓重的宣传痕迹。缺乏一些独家和独到的选题。有许多案例都是在形成党的决议或者移交司法机关以及在全体党员内部传达以后,才在媒体上曝光。有的事件已经成为百姓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毫无秘密可言,而在新闻媒体上却迟迟未露面,这种报道新闻的方式,已失去了新闻的价值。这种炒冷饭的做法正成为舆论监督节目的一个制作程式。比照国外的《60分钟》,我们的两大节目在跟踪社会焦点和热点上显然仍显稚嫩,除去体制上的原因和宣传纪律,两者在节目选题上的避重就轻,以及节目出名后的寻租(从说情者处获得其他的利益)心理是导致两者在选题上单调的重要原因。这一理念也直接导致了两大节目在选题上的杂乱无绪。无论是新闻层面还是社会层面还是知识层面,都包含在选题范围之内。长期以往,不利于形成节目的特色。这在《新闻调查》中显得更为明显。内容飘忽不定,包罗万象,选题方向的不确定性难以形成《新闻调查》独具个性特色的栏目特征。《焦点访谈》在长期的过程中业已成了百姓消愁解气的出口,但这也只是源于近年来一直在不断减少的批评性内容,现在更多的是为党和政府唱赞歌的节目。相比之下,《新闻调查》在选题上的目标并不明确,这也正是《新闻调查》所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三、叙述模式:刑侦式、社会观察与分析以及精神引导模式的并行同为调查性报道,而且使用的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舆论监督模式。这种自上而下的舆论监督模式,让两个栏目在实施调查时,多带有一种揭露、引导和政治层面的分析。因而刑侦式、社会观察与分析以及精神引导模式构成了两个栏目基本的叙述方式。为获得第一手实地调查获材料,两个栏目都曾使用过暗访和偷拍。这是为了更好地在节目中去讲故事,这也是这两个栏目的叙述方式之一。这就是刑侦式的调查性报道。刑侦式的的调查性报道,也是最接近调查性报道原始意义的报道,内容一般是调查一个案件或揭露某人想掩盖的秘密。在这种叙述方式中有时记者的身份是公开的,报道主要是通过记者重新调查案件的经过,让观众感受案发时的惊心动魄;主题一般是案情复杂、情节严重、涉案人员多的大案,有时一些违法或不道德的现象还未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记者经常采取隐蔽采访、偷拍等报道方法,此时的记者真的成了一位侦探。这种叙述方式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让观众欲罢而不能。社会的飞速发展,事物的纷繁复杂的变化,都让社会观察家和分析者在受众心中有了独特的地位,很多调查性报道就以这种姿态出现,这种分析者的功能有很多:如揭示社会不合理的现象、探讨道德伦理、社会现象分析以及新知识的传播等。如我们会经常看到在节目中有某某专家或学者接受采访,就某一社会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这些专家学者或者是政府强力部门的人员的谈话分析就在受众心中形成了一种权威。受到宣传纪律的制约和中国人报喜不报忧的心理影响。在这两大栏目中,同样会有相当部分的内容是为党和政府唱赞歌的。而运用精神引导的叙述模式则适应了这个要求。在冷酷的现实面前,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往往能治愈心灵的创伤,让人们对社会、对未来充满希望,在任何社会制度中这种报道总是需要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避免在精神引导模式中浓厚的宣传味和政治腔,让人情和人性去占据节目内容,在节目中多体现一些人文意义上的关怀。四、瑕不掩瑜:两个栏目的缺点与不足时至今日,两个分别都走过了十年的期限仍长盛不衰,受视率居高不下,因此可以说这两大栏目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为此鼓吹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两大栏目的一些缺陷和不足。首先是在节目的制作形式上缺乏创新。《焦点访谈》是三段论的模式,而且长期保持这种模式不变,而这绝不是以不变应万变,而是受制于现实的节目理念。《新闻调查》长达45分钟的时间里,大部分时间用在反映记者调查的过程中,长期保持着穿插在节目中的这一评论模式,都是缺少变化的体现。这是个喜新厌旧的时代,一个节目保持着制作方式的十几年或几十年不变,再好的内容也会让人感觉面目可憎。其次是两个栏目的高姿态。立论的政治权威意识,调查过程自上而下的舆论监督感,编辑制作的启蒙说教姿态,严重地制约了这个电视栏目精神空间的进一步拓展,文化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两个栏目的调查都是自上而下式的,往往他们的调查在低层就成了上级的检查。在栏目中多是运用专家学者和强力部门的说法,而草根小民的心声却明显缺位。这种在上的心态必将制约节目的进一步发展。第三是栏目定位之惑。《焦点访谈》在民众眼里成了“焦青天”,似乎这个节目就是为民身张正义的,如果顺应这一潜在的渴求,成为一个中国独一无二的硬性舆论监督栏目该是好事,因为中国有如此多的党和政府的喉舌在大唱赞歌,留下一个民众发泄不满的渠道又有何不可?然而,无论是“焦点”还是“调查”都在现实的政治“博弈”中离开了这一民众的潜在要求。《新闻调查》自称创造了电视调查文体这样一种新的电视报道方式,然而这种报道方式常常徘徊在纪录片、调查片两者之间,创作人员的理念、制作水准和个性差异,让《新闻调查》始终找不到自己的独特方式,仅仅是在依靠其它电视文体苦苦支撑,恐怕并非长久之计。电视专家朱羽君教授对《新闻调查》的建议是:“跟新闻保持一点距离,跟纪录片保持一点距离,应该存在独特的个性。”此外,它在定位上的模糊让人找不到该栏目的本质属性。舆论监督节目看起来像是《焦点访谈》的扩展,精神引导类节目又让人感觉与《生活空间》之类的节目似曾相识。因此,如何找到节目内容的边界和节目明确的定位可能是《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都应该去思考的事!从《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分析深度报道在我国的兴起2007-06-0516:47摘要:自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深度报道逐渐在中国兴起。至今,已经有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本文将从《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这两档深度报道的电视节目出发,来分析深度报道在中国兴起的原因。关键词:深度报道《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深度报道在美国兴起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则兴起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报纸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984年4月《南方周末》的创办。《南方周末》在创办之初,发行量只有7000份,而今,《南方周末》的发行量已经超过了百万份。由此可见深度报道在中国的发展之迅速。在电视深度报道方面,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创办的《观察与思考》应该是我国第一个具有深度报道特征的述评性电视新闻栏目。在1987年的时候,上海电视台还推出了国内第一个多视角、杂志性的电视新闻栏目《新闻透视》,但是都影响不大。到1993年5月1号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国内的第一个早间电视新闻栏目《东方时空》,此后又于1994年4月1日推出了《焦点访谈》,中国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逐渐向前发展。而1996年5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的开播,则使中国的电视的深度报道走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对深度报道的定义,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解释。《新闻学大词典》的解释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深度报道不满足于向受众提供简单的新闻事实,而是使新闻要素进一步深化,要求一方面剖析新闻事实的内部,另一方面展示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从总体联系上把握其真实性。深度报道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的模式,要求对新闻事实进行跨时一空的、由里到外的综合反映。对‘时间’的采访应包括过去、现在、未来;采访地点不仅包括现场,还包括‘现场’延伸或波及到的地方;不仅要采访当事人,而且要采访其他有关人员;采访新闻事实时,一方面对事实本身的情形、细节要尽可能做详细采访,对相关的事实也应进行采访;应把主要精力放在Why(原因)和How(怎么样)上,说明来龙去脉,阐明本质意义,估计事件影响,解释发展趋势。”从《新闻学大辞典》对深度报道的定义,可以看出深度报道追求的是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原因的挖掘。在20世纪的90年代,除了《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这两个深度报道节目的开播以外,在中国的各级电视台,也兴起的很多的深度报道的节目。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在央视一套正式开播。这是一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令人耳目一新的节目。此后,中国终于有了一个针砭时弊,进行舆论监督的节目。从《焦点访谈》开播至今,已经有了十三年的历史,在这十三年的发展过程中,《焦点访谈》赢得了很多人的欢迎。我国百姓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焦点访谈》的曝光而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在1996年5月17日的时候,央视又一个深度调查节目《新闻调查》诞生了。《新闻调查》的诞生,是因为在1996年的时候,央视的决策者认为:“中央电视台作为一个国家级的电视台,只有一般的新闻节目是说不过去的,必须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解剖社会学问题的大型深度节目,就像美国的《60分钟》。”【1】当时央视已经有了一个《焦点访谈》这样的舆论监督节目,为什么还要再办一个类似的节目呢?这是因为《焦点访谈》在13分钟的时间内,很难对问题产生和存在的种种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而新开办的《新闻调查》的时间为45分钟左右,因此在对事情的深入分析方面显然有很大的优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