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成本核算的要求和程序第一节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目的和原则第二节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第三节成本的分类第四节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第二章成本核算的要求和程序【学习目标】►了解。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目的和原则►理解。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掌握。企业成本的分类►熟练掌握及运用。企业成本核算的程序第一节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目的和原则•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包括:•(1)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称为生产费用;•(2)用于产品销售的费用,称为营业费用;•(3)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称为管理费用;•(4)用于筹集生产经营资金的费用,称为财务费用。一、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第一节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目的和原则•1.通过成本核算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2.通过成本核算掌握成本变动的趋势•3.通过产品成本核算为企业管理提供重要资料二、企业成本核算的目的第一节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目的和原则•1.成本分期核算原则•2.合法性原则•3.一致性原则•4.权责发生制原则•5.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支出原则•6.实际成本计价原则•7.重要性原则三、成本核算的原则第二节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1.审核和控制企业的各项费用•2.正确、及时地归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一、审核和控制费用,做到算管结合,算为管用。第二节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1.划清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2.划清产品制造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3.正确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界限•4.划清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5.划清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6.按成本开支范围处理费用的列支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企业发生下列费用,不应列入成本、费用:•(1)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的支出,购入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2)对外界的投资以及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3)被没收的财物以及违反法律支付的各项滞纳金、罚款以及企业自愿赞助、捐赠的支出;•(4)在公积金、公益金中开支的支出;•(5)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各种付费;•(6)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其他支出。第二节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企业的生产费用是生产经营过程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其中物化劳动绝大部分是生产资料,它们的价值要随着生产过程的进行而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因此,这些生产资料的计价和价值结算方法直接影响产品成本的计算,如固定资产原值的计价方法、折旧方法、折旧率的计算、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的处理等。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第二节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1.制定和修订各项定额•2.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3.原始纪录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第二节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产品生产组织和生产工艺特点及管理的不同要求,是影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选择的重要因素。而成本计算方法选择的合理与否,将影响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因此,企业必须适应各种类型生产的特点和它相联系的管理要求,确定计算产品成本的具体方法。这一问题将在以后章节具体讲述。五、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第三节成本的分类一、成本的分类成本生产成本非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一)成本按经济职能分类第三节成本的分类一、成本的分类成本按经济职能分类的优点第一,能清楚地反映产品成本结构,便于与本企业历史资料或同行业数据比较,用来评价和考核目标成本(或计划成本、或标准成本)的执行情况,分析成本升降原因,确定经管责任,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第二,这种分类首先按经济职能分为生产成本、推销成本和管理成本三大类,有利于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划分,并贯彻配比原则。第三,这种分类还进一步把生产成本按其具体用途分为料、工、费三大项目,有利于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划分,以便根据“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进行分配。第三节成本的分类一、成本的分类成本按经济职能分类的缺点第一,这种分类因没有与企业的生产能力挂上钩,不利于事前控制成本和进一步挖掘企业的内在潜力。第二,这种分类不能说清成本与业务量(产量或销售量)之间的变量关系。第三,这种分类使发生的各种间接成本需经过多次按用途的集合和分配,才能归属于各种产品。第三节成本的分类一、成本的分类(二)成本按成本性态分类成本性态是指在相关范围内,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又称为成本习性。根据成本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与混合成本三类。第三节成本的分类(二)成本按成本性态分类成本性态是指在相关范围内,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又称为成本习性。根据成本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与混合成本三类。第三节成本的分类(二)成本按成本性态分类1.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固定成本一般包括下列内容:房屋设备租赁费、保险费、广告费、不动产税捐、管理人员薪金和按使用年限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固定成本还可以进一步分类为:①酌量性固定成本:是企业根据经营方针由高层领导确定的一定期间的预算额而形成的固定成本。理解其中的预算额,既然是预算,则可以通过领导的决策可以改变其金额。②约束性固定成本:主要是经营能力的成本,企业的经营能力一旦形成,在短期内难以做出重大改变,因此叫做约束性固定成本,第三节成本的分类(二)成本按成本性态分类2.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是指在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又称可变成本。成本会计中一般包括:生产成本中单耗稳定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随产量成正比例变动的物料用品费、燃料费和动力费等;销售费用中按销售量支付的销售佣金、装运费和包装费等。变动成本还可以进一步分类为:①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在其单位成本受客观因素决定、消耗量由技术因素决定的那部分变动成本。②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在单耗受客观因素决定,其单位成本主要受企业管理部门决策影响的那部分变动成本。第三节成本的分类(二)成本按成本性态分类3.混合成本混合成本是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其总额既随业务量变动,但又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按照混合成本变动趋势的不同,可分为阶梯式混合成本、标准式混合成本、低坡式混合成本和曲线式混合成本四种类型:①阶梯式混合成本。又称半固定成本。②标准式混合成本。又称半变动成本。③延期变动成本。又称低坡式混合成本,④曲线式混合成本。混合成本性态特征图x业务量y成本x业务量y成本bxa递增型混合成本性态模型图示x业务量y成本x业务量y成本x业务量y成本延期混合成本性态模型图示递减型混合成本性态模型图示阶梯式混合成本性态模型图示标准式混合成本性态模型图示成本性态分类示意图约束性固定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技术性变动成本酌量性变动成本阶梯式混合成本标准式混合成本低坡式混合成本曲线式混合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总成本第三节成本的分类(三)在成本性态概念中相关范围的定义在成本管理会计中,把不会改变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性态的有关期间、业务量的特定变动范围称为广义的相关范围,把业务量因素的特定变动范围称为狭义的相关范围。离开相关范围的约束,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便不存在。在相关范围的存在使成本的性态具有:•相对性——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性态。•暂时性——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性态。•可转化性——当业务量标准发生变化时,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可能相互转化。第三节成本的分类(四)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混合成本的分解是指在明确各种成本的性态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最终将混合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混合成本分解的方法通常有技术测定法、会计法、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和线性回归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技术测定法、直接分析法、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和线性回归法几种。第三节成本的分类(四)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1.技术测定法技术测定法又称工程技术法,是指利用经济工程项目财务评价技术方法所测定的企业正常生产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分析确定在实际业务量基础上其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水平,并揭示其变动规律的一种方法。第三节成本的分类(四)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2.直接分析法直接分析法又称个别确认法。是指在事先已经掌握有关项目成本性态的基础上,在成本发生的当时对每项成本的具体性态进行直接分析,使其分别归属于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两大类的一种方法。此法简便易行,凡具有一定会计知识和业务能力的人都能掌握,属于典型的同步分析程序,适用于管理会计基础工作开展较好的企业。但由于这种方法要求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实际分析的工作量太大,因此不适于规模较大企业开展成本性态分析采用。第三节成本的分类(四)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3.高低点法高低点法又叫两点法,是指通过观察一定相关范围内的各期业务量与相关成本所构成的所有坐标点,从中选出高低两点坐标,并据此来推算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b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高低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容易理解;缺点是建立的成本性态模型很可能不具有代表性,容易导致较大计算误差。因此,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成本变动趋势比较稳定的企业用于混合成本的分解。第三节成本的分类(四)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3.高低点法高低点法的具体步骤:(1)确定高低点坐标;在已知的历史资料中,找出最高业务点与最低业务点所对应的成本,即得到业务量最高点(x高,y高)与最低点坐标(x低,y低)。(2)计算b值;利用解析几何中两点法公式计算斜率b,公式如下;(3)计算a值;将高点或低点坐标值代入y=a+bx方程,即可求得a,公式如下:a=高点成本-b×高点业务量=y高-bx高或a=低点成本-b×低点业务量=y低-bx低(4)将求得的a、b,代入y=a+bx方程,即可得到混合成本分解模型例题某企业2006年,生产甲产品1到6月份产量与制造费用资料如下:月份产量(件)制造费用(元)140010000025001100003600125000462513000058001500006750150100要求:利用高低点法分解该项混合成本,并建立相应的成本模型。)(50000800125150000元axy12550000)/(125400800100000150000件元b解:依据题意,找出最高业务点与最低业务量点所对应的成本,即得到业务量最高点(800,1500000)与最低点坐标(400,1000000)。利用计算公式,求b为:将高点坐标值代入方程,可求得a为:最后得到成本模型为:第三节成本的分类(二)成本按成本性态分类3.散布图法散布图法的优点是以全部历史资料为依据,其图像可反映成本的变动趋势,形象直观、易于理解,由于是采用任意点坐标,较高低点法更准确、客观;但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画法完全靠目测,容易出现人为误差,影响分析的客观性。第三节成本的分类(二)成本按成本性态分类5.直线回归法直线回归法,就是根据过去一定时期的业务量和成本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建立反映成本和业务量之间关系的回归直线方程,并据此确定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例题[例2-3]:某企业2005年1-12月份的维修费用资料如表所示。运用回归直线法对维修费进行成本分解。月份机器工作小时维修费(元)1850037002750035003900038004950039005100004000611000420071050040008950038009115004200101200043001113000450012125004400解:为便于计算,先将资料进行加工,如表所示月份机器工作小时(x)维修费(y)xyx²1850037003145000072250000275003500262500005625000039000380034200000810000004950039003705000090250000510000400040000000100000000611000420046200000121000000710500400042000000110250000895003800361000009025000091150042004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