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老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同学们,你们平常关注的可能大多是球星、歌星。你们关注过身边的小人物吗?其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还是平凡普通的,他们或许是送煤气的大叔,卖小菜的老大爷,扫大街的大婶,你了解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幸福、他们的无奈吗?我们该如何对待他们?今天,作家杨绛会给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老王》。散文老王101.学习目标2.作者简介3.背景透视5.相关资料6.检查预习7.听读课文9.句段品析10.疑难探究11.板书设计13.本课突出艺术特色归纳14.拓展延伸15.教材习题讲解4.文体知识8.整体感知12.本课主旨16.课后作业布置3.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分析老王的性格特点。2.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难点)(重点)来自《点拨》杨绛,生于1911年,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女作家、翻译家。剧本有《称心如意》《风絮》等;小说有《倒影集》《洗澡》;散文集有《将饮茶》《干校六记》等;译作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回忆录有《我们仨》。来自《点拨》本文著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杨绛钱钟书夫妇在那个荒唐动乱的特殊年代里受了不少苦,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作者夫妇与老王的交往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脑海之中。来自《点拨》散文以个人抒情为主,也使用记叙、议论等表达方式,常常是将抒情、记叙、议论综合起来,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笔法。散文往往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其中对父亲过铁道、上下月台买橘子情景的描写,无限的父爱以及作者对这父爱的深刻感悟,尽在其中了。散文来自《点拨》围绕一个中心,牵住一条线索组织材料,控制思路,形式比较松散、自由,但脉络、层次也清晰可辨,如萧乾的《枣核》,张洁的《挖荠菜》等等;还有的,只是抒写一种心境或情绪,错综变化,全凭主观感情的暗中控制,因而在形式上显得更加随意,似乎无迹可求,如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来自《点拨》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杨绛《一百岁感言》节选塌败滞笨伛翳绷愧怍爆炸欺诈魔法记忆之偏旁记忆法:“愧怍”在内心,“爆炸”冒火焰,“欺诈”用谎言。一读一读字音部分来自《点拨》tāzhìyìbēngzuòzhàzhàyǔ二写一写字形部分来自《点拨》取dì()tí()哭kōu()门zhuàng()击倒tā()糟tà()huái()树惭kuì()kuí()儡缔啼抠撞塌蹋槐愧傀三记一记词义部分来自《点拨》1.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2.落伍:比喻人或事物跟不上时代。部分来自《点拨》3.惶恐:惊慌害怕。惶恐、恐惧辨析:两词均有“害怕”之意,但“惶恐”表示害怕的程度比“恐惧”浅些。如:受到你如此隆重的礼遇,我感到非常惶恐。而“恐惧”指非常害怕,程度很深。如:听到这个消息,他像突然坠入无底深渊,恐惧得失声尖叫起来。部分来自《点拨》4.荒僻:荒凉偏僻。5.塌败:塌陷破败。6.滞笨:呆滞笨拙。部分来自《点拨》7.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侮辱、诬蔑辨析:两词均有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损的意思。但“侮辱”侧重于抓住对方缺点或不尊重对方,使对方受辱,如:你这样做是对别人的侮辱,应当立即改正。而“诬蔑”侧重于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如:他这样做简直是诬蔑。部分来自《点拨》8.愧怍:惭愧。愧怍、惭愧辨析:两者都是形容词,意思都是: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但“愧怍”只用作书面语,如:他受贿之后,终日惶惶不安,为自己的行为而深感愧怍。而“惭愧”既可用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如:他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心里感到惭愧万分。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老王》课文朗读。圈点要求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部分来自《典中点》1.本文线索是什么?【答案】“我”与老王的交往。2.文中主要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的?【答案】“从“善”和“苦”两方面来写。部分来自《点拨》1.“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说说这段文字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答案】交代老王的职业及“我”与老王的关系。部分来自《点拨》2.“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分析这句话的含义。【答案】从侧面再现了老王生活的艰辛,有病没钱治,只能承受眼瞎的痛苦,也表现了“我”善良的性格。部分来自《点拨》3.“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此处将老王和他的“前任”对比,有什么作用?【答案】老王送冰,冰量多一倍、冰价相等,体现了老王为人忠厚老实、心地善良,体现其“善”。部分来自《点拨》4.“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有怎样的作用?【答案】侧面描写。说明老王病情严重,为下文写老王给“我”送东西时不成形的模样作铺垫。部分来自《点拨》5.“强笑”“直僵僵”“镶嵌”等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镶嵌”一词能否改为“站立”?【答案】“笑”是高兴、喜悦之意,加上“强”字则含有“勉强”的意味。此时的老王步履维艰,已如僵尸一般,作者看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强笑”一词,用得准确而含蓄。不能更换。用“直僵僵”来修饰“镶嵌”,夸张地描绘出老王身体虚弱、四肢僵硬地倚靠在门框上的状态。表明这时的老王已完全失去了生命的活力。重点品析8-16段阅读方法解密部分来自《点拨》词语能否替换答题模式。这是现代文阅读中经常会涉及的关于词语考查的一个考点。这种题型一般答不能替换,分析时,应先对需要替换的词语进行解释或指出词语所用的修辞,然后结合人物的形象、性格、情感及文章的主题等,分析其不能替换的原因。其答题模式为:不能换为××词,原词的意思是……,该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若换成××一词,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部分来自《点拨》6.既然说“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又为什么问他“你好些了吗”?这样写矛盾吗?【答案】不矛盾。因为前面说到“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而现在老王竟然能来到自己的家门,可能是“好些了”,再说这也是对病人的正常问候。7.“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部分来自《点拨》【答案】肖像描写。“骷髅”指干枯无肉的死人头骨或全副骨骼。老王当时瘦得就像“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运用比喻形象而贴切地写出了老王因病痛而变得外表干瘦、恐怖的特点。老王自己已是病人,而且长期营养不良,病已经很严重了,可有香油和鸡蛋自己不吃,却送给作者一家人吃,可以看出老王对作者一家人的关心爱护,表现出老王的善良。部分来自《点拨》8.“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分析句中的“直”字的作用。【答案】“直”字表现出老王的行动之艰难,然而,行动如此艰难的老王,还给“我”送物品,表现出老王的善良。9.第14段中“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为什么说“我知道”?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部分来自《点拨》【答案】作者是在告诉老王,自己知道他不是为了钱,表明他已明白老王的心意,自己只不过是礼尚往来,是回赠他罢了。10.第16段中为什么说“我害怕得糊涂了”?部分来自《点拨》【答案】作者从没有见过老王这样的姿态,况且他今天看上去骨瘦如柴,面如死灰,两眼结翳,状如僵尸,样子实在是古怪而可怕。而作者又是一个女人,看到老王这样的形象,“害怕”是本能的反应。重难点小结部分来自《点拨》一个生存状态已经亮起了红灯的病人,一个命运如此糟糕而不幸的人,临死前,他还不忘用最朴实最简单而对他而言又是最隆重的方式表达他对作者的感谢关心之意。作者所接受的礼物也不仅仅只是鸡蛋和香油了,而是世界上最宝贵最纯粹来自心灵最真实的馈赠。也让作者沐浴到了最灿烂最美丽的人性光芒。他卑微的身份下,却隐藏着一颗金子般的心,所以这部分内容,作者对老王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态进行了详细描写,给人深刻的印象。部分来自《点拨》【答案】作者的善良主要表现在: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关心老王的生活,当老王的那辆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时,作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1.【难点探究】作者的善良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部分来自《点拨》【答案】老王是一位老实厚道的三轮车车夫。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无依;他有生理缺陷,一只眼睛是瞎的,另一只眼睛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很多人不愿意坐他的车;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日子过得凄凉艰难。但是穷苦卑微、不幸的命运并没有扭曲老王善良的本性。他愿意给“我”家带送冰块,并且要求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放心,担心“我”没多少钱;受了“我”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和鸡蛋上门表示感谢。2.【难点探究】怎样理解杨绛笔下的老王的“苦”与“善”?老王老王“我”家苦善职业不好生理缺陷居住条件差送冰块,要求减半车费送病人,不想要钱送香油和鸡蛋善愧女儿送鱼肝油照顾他的生意平时关爱不够死后感到愧疚呼吁关爱不幸者本文通过描写老王艰难、凄惨的生活情况,记叙“我们”与老王交往的几件小事,突出了老王善良、淳朴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不幸者深切的关怀和同情。1.线索分明,条理清晰:文章以作者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贯穿始终,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组织全文,条理十分清晰。文章先是按逻辑顺序介绍了老王的基本情况,依次写了他的职业、生理缺陷和居住条件,接着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老王的工作和为人,以此来突出老王的善良与忠厚。全文虽然材料琐碎,但是经作者精心组织,就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2.以小见大,含意深刻:文章通过对一些小事平静的叙说,描摹出人物最具风采的性格侧面,立起一个“人”的形象。文章有意无意之间“带”出一个时代的影子,提出令人深思的问题,同时也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献给老王——课文内容改写哦,老王茕茕孑立的身影还有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演绎着你的不幸的故事书写着你的孤独的忧伤哦,老王你倒下的是病体挺起的是脊梁身子纵然伛偻眼神纵然迷惘优质而廉价的冰块却影射出你那腔待人的热心肠哦,老王岁月侵蚀你的肌骨病魔纠缠着你的心脏就是全身直僵也要把香油和鸡蛋带着身体的最后一点余温把感恩送进他人的心房一、示例:读完课文,我想到两个词:穷苦和尊重。文中的老王是一个穷苦的人,没什么亲人,有两个侄儿,“没出息”,自己眼睛又有残疾,处在社会的底层。但老王善良,勤劳,因而得到了同样善良的“我”一家人的尊重。这种尊重,让我感觉到了社会的温情一面,特别是老王临死之前还到“我”家送香油、鸡蛋一节,更加深了我这种感受。点拨:这些词语是本课的核心词语,与主旨相关,在谈感受时,一定要结合课文,联系具体的句子或者事例来谈。①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少收费或者多送冰,都表现了老王的老实忠厚、心地善良,体现了他的“善”。)②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老王生活困难还不忘关心“我们”,体现了老王的善良、淳朴;最终还是收了钱,也写出老王生活的贫困,他其实很需要钱。)③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