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研究的意义:目前,我国高中职业指导工作开展范围非常狭小,从地域范围讲,只有上海、广州、北京等地区的部分普通高中开展了职业指导工作,且多是出于课题研究的需要,其他大部分高中还没有职业生涯设计指导课,也没有配备持有职业指导师资格证的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取向对开展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仍然是很大的阻碍,包括学生、家长、老师都没有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有关资料显示:很多高中生单凭自己喜爱的电影或电视剧就决定其高考专业选择,但对职业缺乏一定了解,也没有分析过这份职业是否符合自己;在大一学生中,有一半认为现在就读的专业不是自己理想的专业,其中近四成同学想要通过转专业来弥补。有63.8%的学生填报大学志愿时没有考虑过将来从事的职业,50%的学生职业理想是在大学期间形成的;42.1%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专业,有65.5%的学生表示将另选专业;对现在就读的专业感兴趣的仅占13.9%,有兴趣学习的占48.4%,不完全有兴趣的占30%,根本不感兴趣的占6.6%。这些现象和问题都说明了他们不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性格特点,不够了解所选的专业和将来的职业。可见,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并不乐观。完整的高中教育应该包括三方面指导:学业发展指导、身心发展指导和职业发展指导三部分,其中职业发展教育也包括三部分内容,清楚地认识自己,了解发展的环境,定位自己的目标以及开始为达成目标而采取行动。而现在的学校教育普遍存在重学业发展,而忽视学生其他两方面发展的情况,特别是“职业发展指导”。在家庭教育方面,因为家长的认识和能力问题,也无法担当这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工作。学校是实施职业指导教育的重要场所,还有家庭父母、社会企业等。在这里班级的班主任老师无疑承担了更多的指导任务。在国际上,旨在把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以培养人的职业规划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生涯教育,在教育改革实践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一些发达国家在近百年的教育发展历程中,构建了完善的职业生涯教育理论,丰富了职业教育的实践,在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美国的“生计教育”、英国的“少年学徒计划”、日本的“进路指导”、瑞典的“职业指导教育”等等。在国内,台湾教育部更是早在十年前就将生涯规划教育融入了“日常教学七大学习领域”,把“生涯规划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确定为“十大基本能力之一”。国内外先进的生涯规划理念与实践,为我国中学开展相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与宝贵的经验。学校是实施职业指导教育的重要场所,还有家庭父母、社会企业等。父母也要有职业规划意识,掌握一定的职业规划方法,用自己成熟的人生经验对孩子进行指导。仅是学校实施职业教育还远远不够,适当引入些社会资源,网络职业信息查找,专业测评工具测试,社会成功人士讲座,企业人力资源交流,参观企业等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从社会角度了解职业,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学校环境中。这样,学生从多角度、全方面接触职业知识,能够从更深层次激发学习动力,从而化作眼前的学习行动,达到促进学习的效果。2、课题研究的背景:所谓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引导中学生尽早正确认识自我、认识外部世界(专业、职业等)、认识自我与教育的关系、认识教育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从而有效地做出生涯决策与行动的一种教育。在国际上,旨在把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以培养人的职业规划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生涯教育,在教育改革实践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一些发达国家在近百年的教育发展历程中,构建了完善的职业生涯教育理论,丰富了职业教育的实践,在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美国的“生计教育”、英国的“少年学徒计划”、日本的“进路指导”、瑞典的“职业指导教育”等等。在国内,台湾教育部更是早在十年前就将生涯规划教育融入了“日常教学七大学习领域”,把“生涯规划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确定为“十大基本能力之一”。国内外先进的生涯规划理念与实践,为我国中学开展相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与宝贵的经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要性来自于几个方面:第一由于中学生生涯教育的缺失,学生往往盲目抉择、被动学习,普遍对自身和社会认识的不足,又无一技之长,即使成年也较难独立生存,迷茫感与焦虑感尤其严重。特别近几年,随着全球就业形势的日益严重,大学生就业压力空前巨大。此时,不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也被提上工作日程。其次,学生与家长对生涯规划教育的需求也日趋明显。新浪网08年5月推出“中学生是否需要进行职业规划”的调查,结果表明,72.73%的学生称自己在高中时代从未有过职业规划的意识,而61.98%的人认为职业规划的教学任务应该由高中承担,而不是大学,高达90.91%的人认为高中生有必要进行职业规划。最后生涯规划是引导学生如何选择自己专业与职业,但在实质上,生涯教育更是影响着学生为人生追求拼搏的信心与激情。在今天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体现个体价值最大化,确定人生发展方向,为准确定位提供奋斗目标与策略,增强生涯竞争力。不管是从社会、学校、家庭来讲,还是从个人来讲,生涯规划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多赢的最大化作用。就我校高中生的现实看,一些学习差的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找不到个人与社会的切合点,一些学习好的学生对个人的优势及职业的大千世界了解不够,不能很好地为未来的职业选报专业并做出规划。从高中教师层面看,教师缺乏对于学生职业指导的必要知识与技能。基于这样一种现实,学校决定在全体高中生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研究,旨在为学生文理分科、高考专业选择的决策提供帮助,同时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对人生价值有更深入的思考。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1、课题的研究目标(1)以科学发展观和《纲要》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探究“学生发展指导”系统框架,研究并建立适合本校的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指导的制度和实践途径。(2)初步建立起我校的学生发展指导工作人员的团队,切实提高教师实施学生发展指导的教育专业能力。(3)通过学生发展指导实践,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正确的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和社会,学会自我调控、自我管理,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涯。2、课题的研究内容(1)在总目标指导下,探究实施“学生发展指导”系统框架,建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指导制度。(2)探究中小学实施“学生发展指导”结构框架,实施不同学校学生发展指导的行动研究,创建适合不同学校的学生发展指导的多元化模式。(3)通过学业、生涯规划和生活方面的全面指导,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个性化人才,提高其适应社会、改变社会的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理念,最后形成《学生发展指导教师手册》。研究范围:高一的全体学生和教师,以及学校德育干部。研究的具体内容是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包括职业性格、兴趣、能力、成长重要事件、多元智能发展情况);对职业外部世界的认识(对自己所想要从事的一个职业,进行一次职业生涯访谈);对决策方式的明晰;正确选择文理、选报自己适合的专业;职业榜样的引领;教师对学生以活动和讲座方式的引导。三、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1、课题的研究思路课题以高一年级各班为研究对象,高一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赵春鸿等组成课题组,一起开展行动研究,根据中学生成长规律和成长特点,对于高中侧重于“生涯规划指导”,了解学生发展存在的问题,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提供实践依据,邀请专家培训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指导能力,然后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开始实施过程,探究本校的学生发展指导结构框架,创建适合本校的学生发展指导的多元化模式。2、课题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我们按照发现问题——表述问题——制定研究计划——实施行动——效果评估——继续行动与研究的路径开展工作。承认每一位参与研究人员包括学生自身的作用,采取合作式的相互交流,与教育教学融合,保持自然性、持续性和循环性,更强调质的研究方法。运用访谈、观察、实物分析等方法,在自然情境下获得原始研究资料,充分发挥教师身处教学一线的优势。案例研究法:每个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性格、职业兴趣、多元智能等情况根据测验结果进行分析并记录,对自己以往成功的体验进行梳理,同时根据社会职业的变化情况对自己的成长进行分析,写出自我成长报告,成为学校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案材料。经验总结法: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课题经验。课题中期进行阶段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高中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研究”。最终完成课题研究报告。3、实施步骤(1)准备和计划阶段:2012年9月至2012年12月1、查阅资料,制定开题报告;2、学生完成职业性格、兴趣、能力、多元智能发展情况调研,掌握调研结果,并记录在笔记上;(调研问卷由心理咨询室统一印制发放)3、学生对自己成长中的成功事件,从有记忆开始梳理,记录在自己的笔记中;4、学生对自己未来想从事的职业,选择一个熟悉的正从业的人进行人物生涯访谈,并记录访谈结果在笔记上;5、由教育教学干部开高一班主任及相关教师会,统一思想,对学生的引导做准备。(2)课题研究和实施阶段: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1、班主任做四次心理活动课。内容是“我是谁”,“我的成长足迹”,“我的未来不是梦”“青春航标”(德育处组织)2、学校组织成功人士职业生涯报告会,2—3次。(德育处组织)3、心理教师在高一以讲座形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系列教育,在高一以心理活动课形式对学生进行辅导,课时数在8—12节。(高一班主任老师负责)4、在高中基础年级开展“放飞梦想,青春无悔”的演讲比赛,将好的演讲稿整理成册。(学校团委组织)(3)结题验收阶段(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进行研究总结,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推广终端验收成果。学生形成自我成长报告;班主任组织学生在班内进行交流;学校组织好的报告在师生内交流;学校形成研究报告。四、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根据自己负责研究的内容成立子课题研究小组,由一把校长、德育校长、德育主任、德育干事、高一班主任教师组成,每班确定课题的研究内容并写出研究方案。2、完善学校指导组织机构,逐步建立完善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指导体系。3、加强课题组成员的专业学习及培训,强化理论素质和实际指导能力。4、做好宣传和示范,加强班级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及时推广有益经验。五、预期成果:1、学生自我成长报告集《我的未来不是梦》,负责:高一班主任2、《职业人物生涯访谈录》负责:德育处3、学生优秀演讲稿集《放飞梦想,青春无悔》负责:德育处与团委4、研究报告《高中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研究报告》六、参考文献《高职生入学导读冯拾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高级中学生学与职业指导》姚裕群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及活动设计》文萍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出版社《职业经理生涯规划》金波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郑瑞新河北师范大学《民族语言授课高中生涯定向及其影响因素》陈思宇中央民族大学《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研究》杨雁辽宁师范大学《论高中学生的生涯指导》朱益明思想理论教育《日本高中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朱益明思想理论教育《中学生生涯规划与发展指导探索》孔登祥教育教学论坛《高中生涯教育的思考与实践探索》王琳媛教育导刊《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建议和探讨——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为例》薛弥思想理论教育《普通高中生涯教育实施途径探讨》王晓梅素质教育论坛《普通高中生涯教育的实施策略》马琳文教资料《如何有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张晋平新课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