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妆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化——古代妆容从出土的战国时期楚俑便可看出当时已有敷粉、画眉及胭脂的使用,“脂泽粉黛”一词,最早见诸《韩非子·显学篇》,可见,2200多年以前就有“系列”化妆品了。古代的农业社会一向自给自足,连化妆品也不例外,大都以天然植物、动物油脂、香料等为原料,经过煮沸、发酵、过滤等步骤而制成。比较起来,古代妇女没有今日女性幸运,她们没有现成的、琳琅满目的化妆品可供选择,但是这并不会减弱她们妆扮自己的意愿。中国古代化妆步骤:1、敷白的色颜料2、抹脂粉3、画黛眉4、染额黄(或者贴花钿)5、点面靥6、描斜红7、涂唇脂一、妆粉先简单的说说制造流程:把上好的当年新米,泡在水里,过个十天左右,等酸味弥漫时,捞将出来,用磨子推成极细的粉末浆。然后澄在一旁。等到清水跟粉浆分开时,将清水滗出倒掉。当剩下的水分蒸发殆尽后。用竹片刮去表面的一层比较粗糙的粉末,底下的就是细腻的成品了。粉做好了,闻起来并没有很强烈的酸味,淡淡的,甚至有点象女人的体香。妆粉的分类香粉,是用粟米制作,类同上,只是最后再加上各种香料,便成香粉,由于粟米本身含有一定的粘性,所以用它敷面,不容易脱落铅粉,又叫白粉,实际上包含了铅、锡、铝、锌等各种化学元素,最初用与妇女妆面的铅粉还没有经过脱水处理,所以多呈糊状。自汉代以后,铅粉多被吸干水分制成粉末或固体形状。由于它质地细腻,色泽润白,并且易于保存,所以深受妇女喜爱,久而久之就取代了米粉的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宫人段巧笑以米粉、胡粉掺入葵花子汁,合成“紫粉”唐代宫中以细粟米制成“迎蝶粉”。在宋代,则有以石膏、滑石、蚌粉、蜡脂、壳麝及益母草等材料调和而成的“玉女桃花粉”。在明代则有用白色茉莉花仁提炼而成的“珍珠粉”以及用玉簪花合胡粉制成玉簪之状的“玉簪粉”。清代有以珍珠加工而成的“珠粉”以及用滑石等细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等。二、胭脂胭脂由来据说胭脂传入中原和张骞出使西域有关。所谓“胭脂”实际上是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后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颜料。约在南北朝时期,人们在燕支之中,加入牛髓、猪脂等,使其变为一种润滑的脂膏。因而燕支也被写作“胭脂”,脂字在这时才有真正的意义。两千多年以来,红妆打扮一直历久不衰,直到清末,由于女子教育的兴起,青年学生纷纷崇尚素服淡妆,才改变了这种现象。胭脂的种类红蓝花胭脂、绵胭脂、金花胭脂、花露胭脂、玫瑰胭脂、山榴花胭脂、山花胭脂、胡胭脂《红楼梦》44回中有一段关于胭脂的描写,说得非常形象。这种胭脂“也不是一张,却是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里面盛着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样。宝玉笑道:‘铺子里卖的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配了花露蒸成的,只要细簪子上挑上一点儿,抹在唇上,足够了;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就足够拍脸的了。’平儿依言妆饰,果然鲜艳异常,且又甜香满颊。”三、眉画眉之风起于战国,在还没有特定的画眉材料之前,妇女用柳枝烧焦后涂在眉毛上最早的画眉材料是黛,黛是一种黑色矿物。描画前必须先将石黛放在石砚上磨碾,使之成为粉末,然后加水调和。除了石黛,还有铜黛、青雀头黛和螺子黛。铜黛是一种铜锈状的化学物质。青雀头黛是一种深灰色的画眉材料,在南北朝时由西域传入。螺子黛则是隋唐时代妇女的画眉材料,出产于波斯国,它是一种经过加工制造,已经成为各种规定形状的黛块。使用时只用蘸水即可,无需研磨,到了宋代,画眉墨的使用更加广泛,妇女们已经很少再使用石黛。宋人笔记中叙述,真麻油一盏,多着灯心搓紧,将油盏置器水中焚之,覆以小器,令烟凝上,随得扫下。预于三日前,用脑麝别浸少油,倾入烟内和调匀,其墨可逾漆。一法旋剪麻油灯花,用尤佳。这种烟薰的画眉材料,元代之后,宫廷女子的画眉之黛,全部选用京西门头沟区斋堂特产的眉石,至明清也如此。四、花钿花钿也是一种额饰,相传它的产生是因为南朝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的关系。有一天,公主仰卧于含章殿下,殿前的梅树被风吹落一朵梅花,不偏不倚的落在公主额上,额上被染成花瓣的形状,怎么洗涤也不能去掉。宫廷中的其他女子见其新异,竞相效仿,遂成一时风尚。唐代妇女使用花钿十分普遍,最简单的花钿只是一个小小的圆点,复杂的则以金箔片、黑光纸、鱼腮骨、螺钿壳及云母片等材料,剪制成各种花朵之状,其中尤以梅花为多见,也许是承寿阳公主梅花状的遗意。除此之外,还有如牛角、扇面、桃子的形状,宛如一朵朵鲜艳的奇葩。五、面靥面靥是施于面颊酒窝处的一种妆饰,也称妆靥。更古老的名字叫“的”。据说妇女脸上注的,原并不是为了妆饰,而是宫廷生活中的一种特殊标记。当某一后妃月事来临,不能接受帝王的御幸,只要在脸上点上两个小点,女史见之,即不列其名。以后这种作法被传到民间,逐渐变成一种妆饰。面靥通常用胭脂点染,也有像花钿一样,用金箔、翠羽等物黏贴而成。在盛唐以前,一般均作成黄豆般的两颗圆点;盛唐以后,面靥的范围有所扩大,式样也更加丰富,如“钱点”、“杏靥”、“花靥”等。晚唐五代以后,妇女的面靥妆饰愈益繁缛,除传统的圆点花卉形外,还增加了鸟兽图形,有的甚至将这种花纹,贴得满脸皆是。面靥由来相传三国时期,吴太子孙和酒后在月下舞水晶如意,失手打伤了宠姬邓夫人的脸颊,太医用白獭髓调和琥珀给邓夫人治伤,伤愈之后脸上留下斑斑红点,孙和反而觉得邓夫人这样更为娇媚,很快宫廷、民间就兴起了丹脂点颊,而且流传到后世。梁简文帝诗:“分妆开浅靥,绕脸傅斜红。”即在形容这种妆饰,诗中的斜红是一种和面靥配套的面饰。面靥在唐朝时依然风行,高承《事物纪原》中记载:“远世妇人喜作粉靥,如月形,如钱样,又或以朱若燕脂点者,唐人亦尚之。”从南薰殿旧藏的几位宋代皇后像中可知面贴花钿在宋代犹有余风。六、斜红相传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宫中新添了一名宫女,叫薛夜来,文帝对她十分宠爱。一天夜里,文帝在灯下读书,四周围以水晶制成的屏风。薛夜来走近文帝,不觉一头撞上屏风,顿时鲜血直流,伤处如朝霞将散,愈后仍留下两道疤痕,但文帝对她宠爱如昔。其他宫女有见及此,也模仿起薛夜来的样子,用胭脂在脸部画上这种血痕,名“晓霞妆”。时间一长,便演变成一种特殊的妆式--斜红。唐代妇女的斜红,一般都描绘在太阳穴部位,工整者形如弦月,繁杂者状似伤痕,为了造成残破感,有时还特在其下部,用胭脂晕染成血迹模样。七、点唇点唇习俗古代妇女还有点唇的习俗,就是以唇脂涂抹在嘴唇上。早在先秦时期,中国社会就出现了崇尚妇女嘴唇美的现象。最迟不晚于汉代,点唇习俗已经形成。当时所用的唇脂,主要原料是丹。这是一种红色的矿物质颜料,也叫朱砂,以它制作唇脂,具有鲜明强烈的色彩效果。但朱砂本身不具黏性,如果用它敷在唇上,很快就会被口沫溶化,所以古人在朱砂里面,又渗入适量的动物脂膏,由此制成的唇脂,既具备了防水的性能,又增添了色彩的光泽,是一种理想的化妆用品。除朱砂外,制作唇脂的基本原料,也可用胭脂来代替,但那是汉代以后的事情。唐以后,点唇的口脂也有了一定的形状。唐人《莺莺传》有句“口脂五寸”的话,可看出当时的口脂,已经是一种管状的物体,和现代的口红基本相近。中国妇女的点唇样式,一般以娇小浓艳为尚,最理想、最美观的嘴型,就是像樱桃那般娇小、鲜艳。为达到这种要求,妇女在涂抹妆粉常将原来的嘴唇一并抹上,然后再以唇脂重新点画出嘴唇。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