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身气功与印度瑜伽修炼方法之比较研究学生刘璐指导老师吴志勇三峡大学体育学院摘要:同样是文明古国、同属于东方体育养生文化的气功与瑜伽,在不同的历史时空、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创造的文化形式和社会文化行为,势必有着不同的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印一记。本文主要将气功与瑜伽的修炼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目的在于继承、保护与发扬:借鉴、互补与扬弃,以求同存异之开放胸怀,最终求得其文化互补与弥合。将各自的作用、手段、选择原则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特征,放在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背景下,互作参照物;对其差异性、互补性进行比较,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认识它们的动力和局限,得以由此识别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文明、不同精神的文化价值,并非要表明准是谁非、谁好准坏,更不是扬此抑彼。恰恰相反,比较的意义在于充分体现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探讨气功和瑜伽发展的共同规律。关键词:健身气功;印度瑜伽;修炼方法1前言瑜伽和气功都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瑜伽旨在破除我们心中的一切幻象,一切对于原本终极的任意歪曲和修改;也就是一切来自我们感官、情绪、经历、教育、职业、行为等等的幻象。来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平衡。气功的气分为:元气、阴阳之气、神气、气势、节气、正气、骨气、运气、灵气、勇气、五行之气、怒气等等等等,从“气”这个词的极为丰富的用法中,我们可以看出,“气”这个词已经承载了太多的东方哲学的意蕴,意旨在于调节自身气血,达到平衡的目的。2文献综述研究气功和瑜伽的修炼功法,主要参阅了《气功标准教程》、《瑜伽教程》、《图解瑜伽经》、《高校体育教程》等这几本书籍和资料。《气功标准教程》详尽阐述了气功的起源,气功的理论知识与练习方法,并精选了八段锦、真气运行法、养生桩、智能气功、内养功、郭林新气功等功法。《瑜伽教程》阐述了瑜伽的基本信息,瑜伽的好处,瑜伽的要领,瑜伽的注意事项及瑜伽的分类。《图解瑜伽经》主要采用图文解析瑜伽的修炼功法,修炼技巧及注意事项。结尾部分还说明了瑜伽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包括调身的体位法调息的呼吸法调心的冥想法等以达至身心的合一《高校体育教程》主要是对大学体育培养方案的解读,包括对瑜伽、气功等课程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作用及要求。3研究对象1.1健身气功气功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自我保健,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在这一发展进程中,诸子百家对气功都各持己见,但又相互渗透,创造了无数的健身养生方法,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健身气功是在1996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体委、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国家中医管理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社会气功管理的通知》。通知中第一次提出:“健身气功”、“医疗气功”两个概念,并将健身气功界定为:“健身气功是指群众通过参加锻炼,从而强身健体、养生康复的气功。”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第4号令《健身气功管理暂行办法》对“健身气功”又作了进一步的界定:“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1.2健身气功的流派气功的种类虽多,但根据气功修炼的功法特点,可以分为引导派、吐纳派、静定派、存想派、周天派五大主要派别,如今健身气功主要以引导派为主。1.引导派古代养生家对引导术十分推崇,都将导引视为最基本的养生手段。认为导引就是指,“引体令柔,导气令和”,是一种以肢体运动为主的养生方法。同时要求意气相随,形神合一。主要功效是,强筋健骨、疏通筋络、调和气血,不仅“治未病”,也是“治已病”的一种传统体育疗法。五禽戏、八段锦和易筋经是其代表功法。2.吐纳派吐纳派功法是指强调以呼吸锻炼为主的流派。又称为练气、调气、行气、调息等。主要有纳气法、吐气法、胎息法。“六字诀”是其中具有影响的功法。吐纳主要目的是为了呼吸精气,吐故纳新,提高脏腑功能,以求防病和治病。3.静定派静定派是指以练意念为主,凝神静坐,意念集中,专注一境,以练静为目的的流派。道家的“清静无为”,佛家的“禅定”,儒家的“坐忘”以及《内经》中“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说法,均属之。其方法有数息观法、止观法、壁观法等。其基本的依据,就是古人讲的“静能养神,定能生慧”。4.存想派存想派是指用相像的方法来集中意念的气功流派。该流派功法以一个特指的目标为想象对象,并由此在大脑建立一个较强的兴奋区,来抑制取代原有的杂念,实现以一念代万念的目的。它所想象的对象可以是人体自身的脏腑、经络、穴位等,统称为内景。也可以是体外的花草、树木、山水等。5.周天派周天派是指在放松人静的基础上,意气相依,内气沿任、督脉等经络路线运行为特点的一派功法,又称内丹功。一般分为以通任、督二脉为主的小周天和以通奇经八脉或全身十二经脉为主的大周天两类。内丹派功法以鼎炉(指丹田)、药物(指体内精气神)、火候(指意念与呼吸)为三大要素,锻炼过程分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还虚三个阶段。1.3修炼健身气功的方法气功的修炼方法众多,但均由形体运动、呼吸锻炼和心理调节所组成,三者之间相互依存与制约,构成了气功修炼的三大要索.即调身、调息、调心。一、调身调身是指练功者对基本身形和肢体运动的调整与修炼。古人云:“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气散乱。”可见调身在气功中的重要性。练功的基本姿势有多种多样但从总体上讲不外乎坐、卧、站、行四类,古人称为“四威仪”。1.自然势两脚平行站立.约于肩宽,两膝微屈,头正颈直,百会虚领,下领微收,舌尖平放,唇齿轻合,沉肩坠肘,腋下虚掩、含胸拔背,腰腹放松,两手自然垂于体侧,目平视前方。2.抱球势在自然势的状态下,两臂先内旋摆至体侧,再变外旋,两掌向前环抱于胸同高,指尖对间约距10厘米,同时松腰沉髋,届膝收髖敛臀。上体保持中正,目平视前方。此势也可两掌于腹前与脐同高。3.扶按势在自然势的状态下,松腕舒指,两臂内旋前伸,与肩同宽,高与胸平,随之屈肘两掌下按于腹前或髓旁。其余要求同抱球势。4.叠掌势在白然势的状悉下,两臂先内旋再外旋经体侧两掌向前环抱,随之回收两掌叠于腹前,掌心对准肚脐或脐下。二、调息调息,就是对呼吸的调整和锻炼。前人称为,炼气、调气、“吐纳”等。“一呼一吸为一息”。呼吸的调整,不但直接对机体起着调和气血,按摩内脏等特殊功效,而且有助于宁静心神,放松身体。呼吸的调整要在‘’意”的主导下自然进行,切不可强求,否则欲速财不达,不但得不到练功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副作用。常用的调息法有:1.目然呼吸自然呼吸是指不改变自己的正常呼吸方式。要求是顺其白然,不加意念支配。2.腹式评吸腹式呼吸分为顺式呼吸和逆式呼吸两种。顺式呼吸是吸气时隆腹,呼气时收腹。逆式呼吸是吸气时收腹,呼气时隆腹。3.提肛呼汲提肛呼吸方法是”吸气时会阴部上提,呼气时会阴部放松。在运用此法时,通常情况下都是与腹式呼吸配合的。如采用逆式呼吸配合方法同上,但如采用顺式腹式呼吸其配台的方法则相反。也就是,吸气时会阴部放松,呼气时会阴部上提。4.吐字呼吸吐字呼吸的方法最具代表性的是六字诀。即:嘘、呵、呼、呬、吹、嘻六字。每一字都对应相关的脏腑,有祛病延年作用。其方法是弃吸口呼,采用匀细柔长的腹式呼吸。初学者要掌握口型,发音要准确清晰,待熟练后最好是“耳不闻其声”。三、调心调心就是练功中对意念的调控。调心首先要从松静人手,并不断地徘除杂念,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最后达到三调合一。常用的意念方法如下:1.意想放松在保证身形和动作方法正确的前提下,有意识地放松身休是练功的最基本内容。放松包括精神和肢体两方面的放松:首先是精神上要放松,思想集中,调匀呼吸,准备练功;之后诱导身体各部位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四肢百骸,五脏六腑进行放松,使其舒适自然,毫无紧张之感。动作练习时,应松而不懈,动作不拘不僵,舒展大方。2.意想入静人静问颐,在主静一类的功法中,可以分若干层次,很难掌握。在一般动功练习中只要平心静气,思想集中,排除杂念,把意念放在如何完成好动作上,很快便能进人正常的练功状态。概括的讲就是一出手投足就要想其方法规格要领,包括呼吸的运用及其意守的部位。同时,练功前准备工作是否充分、练功环境的好坏等因素与人静也有直接关系.3.愚守穴位意守穴位,有助于排除杂念,疏通气血,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最常用的主要穴位如下。1、丹田分为上、中、下丹田。对丹田的部位有多种说法。但多数人认为,上丹田在两眉之间印堂穴处,中丹田在两乳之间胸中穴处,下丹田在神穴与关元之间的气海穴处。一般在练功中所说的丹田都是指下丹田。2、命门位于腰部后正中线,第二腰推棘突下,两肾俞穴中间,前面正对肚脐,与丹田相呼应,谓人体生命之门。:3、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约当两耳尖连线之中点。百会为督脉经穴位。有向上提升阳气。同时也有纳气,向下导气的双重作用,该穴气感较强,如用意不当极易走火,出现头晕脑胀现象。一般情况下意守的方法是,练功中要保持该部位有向上的虚领顶劲,牵引脊柱竖直,使上体中正。如配合调息则从会阴沿督脉引气上行至百会,再沿任脉下行至丹田或会阴。根据需要也可继续向下导人涌泉。4、会阴位于肛门和外体殖器之间。亦有海底之称,是经络运行的重要通道。该穴与调息有着密切关系,是养气调息的重要部位。同时也是调身的关键穴位,'在正常情况下,身体的姿势都应该是会阴与百会穴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使上体保持中正,倾斜动作也是如此,即所谓斜正寓正5、涌泉位十足底心,当屈足卷趾时出现的凹陷处。意守此穴,有安神去火,滋阴壮阳的作用。在动功练习中常用于从上向下导气至涌泉,或继续下导与地气相接6、劳宫位于手掌部第二、三掌骨间,当握拳时中指尖所点处。意守该穴既可调神敛意,又可壮其体魄,是采气、运气、布气的重要部位。在功法练习中两手的起落开合,前送与回收都能体会到劳宫穴的灵敏气感,并直贯指端,即所谓行于手指。2.1印度瑜伽瑜伽,它是起源于5000多年前的印度古老健身术,是古印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推测,约5000年前,一群印度修行者在原始森林中从动物身上悟出瑜伽的修炼方法。在之后的1000多年中出现的《韦达》和《奥义书》等经典书籍中,出现了一些瑜伽的修行方法,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流派,从传统流派划分主要包括智瑜伽、业瑜伽、奉爱瑜伽、王瑜伽、哈他瑜伽五大类。2.2印度瑜伽的种类1.智瑜伽智瑜伽一个探讨哲学,进行思辨的体系。它要求修行者热心于研究工作,用其天赋智慧,探求人生的哲理。它提倡培养知识理念,从愚昧中解脱出来,达到神圣,以期待与梵相连。智瑜伽所寻求的知识,需要修习瑜伽者转眼内向,通过了解外在事物的本质,去体验和理解生命的真谛。智瑜伽领悟最高智慧通过朗读那些古老的、被认为是天启的经典,理解书中真正的奥义并能觉悟来获得生命的真谛。2.业瑜伽业瑜伽的“业”是行为的意思,业瑜伽认为,行为是生命的第一表现,比如衣食、起居、言谈、举止等。业瑜伽倡导将精力集中于内心世界,通过精神活动,引导更加完善的行为。瑜伽师通常采取极度克制的苦行,来力尽善行,净心寡欲,他们认为人最好的朋友和最坏的敌人都是他本身,这全由他自己的行为决定。只有完全的奉献和皈依,才能使自己的精神、情操、行为达到与梵相连的最终境界。业瑜伽认为人类生命由精神与物质等五蕴所组成,所谓“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部分。换成科学语言,就是物质(色)、感觉(受)、反应(想)、言语行动(行)、思维(识)。业瑜伽力尽善行,瑜伽师通常采取积极克制的苦行来力尽善行,静心寡欲,通过精神活动引导更加完善的行为。3.奉爱瑜伽奉爱瑜伽,又称巴克提瑜伽、信仰瑜伽或善者瑜伽,专注于杜绝愚昧杂念,启发对奎师那的敬仰之心,以期与奎师那同存。在这个体系的规范里,还要求通过某种宗教仪式、典礼和歌颂等方式,来表达修炼者全身心的幸献。奉爱瑜伽认为智、业、信仰好是相互联系的。知识是生活的基础,行为是生活的表现。一个人如没有知识,会陷入极大的盲目性,行为也失去了依托,只有知识没有行动则一无所用。但无论是知识还是行为,都应该受到信仰之心的指导,否则,知识便是粗朴无用的知识,行为便是低劣愚昧的行为。因此奉爱瑜伽奉行“以仁爱之心爱人,以虔诚之心敬抻”的思想,他们出没于山林或身居闹市,终生的目的是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