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水稻分蘖基因研究进展作者:孙佳丽彭既明彭锐来源:《湖南农业科学》2016年第08期摘要:分蘖是单子叶植物特殊的一种分枝,也是水稻植株生长发育过程起重要作用的农艺特性,分蘖数量直接决定水稻有效穗数量,从而影响水稻产量。随着水稻基因组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快速发展,对分蘖的研究有了较大进步。综述了国内外在水稻分蘖基因研究领域,包括其遗传分析、定位与克隆等的研究进展。关键词:水稻;分蘖基因;克隆;QTL;综述中图分类号:Q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0X(2016)08-0110-03Abstract:Tilleringisaspecialkindofbranchofmonocotyledonousplantandagronomytraitofricewhich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progressofriceplantgrowthanddevelopment.Tilleringnumberdirectlydeterminesthericeeffectivepaniclenumberandaffectsriceyield.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genomicsandmoleculargeneticsinrices,thegreatprogresshadbeenmadeinthestudiesonricetilleringinrecentyears.Advancesingeneticanalysis,location,cloningoftilleringgeneinricearereviewedinthispaper.Keywords:rice;tilleringgene;cloning;QTL;review分蘖作为水稻等作物的重要农艺性状,是构成其株型的重要因素。不论是国际水稻研究所的超高产新株型,还是中国超级稻、超级杂交稻,其核心基本上都涵盖了水稻的分蘖数[1]。分蘖包含分蘖力和分蘖角两个方面[2],其中分蘖力表现了茎蘖数的多少,分蘖角反映了分蘖与主茎的离散程度。对水稻分蘖力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类是作为数量性状的研究,一类是作为质量性状的研究。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们对分蘖机理的探究,水稻分蘖基因的定位、克隆更有利于将分蘖作用机理应用到大田育种中,对世界粮食安全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1水稻分蘖力遗传研究进展1.1作为数量性状的研究进展水稻分蘖过程较为复杂,不仅由自身遗传因素决定,受内源激素调控[3],还受外界复杂环境的影响,如植株在潮湿环境中比在干燥环境中产生的分蘖数目更多[4]。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空间、光照、N含量和栽培措施等[5-7]。因此,分蘖数目通常被认为是受数量性状位点(QTLs)控制。目前,定位的QTL大部分分布在1、2、3、4、6、8等12条染色体上。已经龙源期刊网种[8],水稻分蘖突变体约为30种。其中,多分蘖矮秆突变体有10余个,被克隆的QTL有TAD1、D10、HTD1等7个[9]。Li等[10]通过构建分子链锁图谱进行了QTL分析,在1、6、8号染色体上确定与叶色、干重等性状相关的4个QTL。任翔等[11]利用RILs群体水稻的分蘖能力进行QTL分析,发现在第2、5、8和9号染色体上的4个QTL对分蘖能力具有影响,存在上位效应,贡献率大于单独QTL,并在1、2号染色体成簇分布。Yuan等[12]将籼稻品种籼稻9经过γ射线处理后得到多分蘖矮突变体gsor23。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表型受单个隐性基因控制,它位于1号染色体长臂端长度为386kb的插入缺失标记之间。李家洋等[13]利用图位克隆方法从单秆突变体材料中分离出MOC1基因,以F2中突变体表型单株为定位群体,将其定位于6号染色体上长度为2kb的DNA序列之内。Jiang等[14]利用SSR标记将水稻分蘖突变体extM1B的突变基因定位于6号染色体。邓其明等[15]对籼粳稻组合“圭630/02428”进行花药组织培养,从后代中获得寡分蘖突变体G069,将控制寡分蘖的基因定位于6号染色体,并克隆了该基因。段远霖等[16]通过遗传分析表明,detl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以detl与品种DZ60杂交建立了F2定位群体,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F2群体中的突变体,将DET1基因定位在6号染色体的长臂端,标记在SSR2和SSR3之间约68kb的范围内。江海湃等[17]将野生型籼稻品种9311经350Gy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后产生多分蘖矮杆突变体htd1-2,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由一对隐性基因突变控制;随后利用简单重复序列、酶扩增多态性序列和衍生型CAPS等分子标记的方法,最终将分蘖基因定位于水稻4号染色体的116kb区间内。D10基因的突变导致抑制分枝的植物激素独角内酯合成失败,从而得到多分蘖植株[18]。半矮化多分蘖突变体f2-132由60Co-γ辐射诱变粳稻品种F2-285A获得[19]。遗传分析表明,该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已将突变基因定位在4号染色体物理距离为46kb的2个Indel标记之间。李万昌等[20]报道了一个显性多分蘖突变体HT1,利用微卫星标记的方法将该显性多分蘖基因精确定位于10号染色体上。王丹[21]以水稻多分蘖突变体te为材料,分离并鉴定出一个水稻分蘖关键调控因子TE,并将其定位于3号染色体的23kb区间内。1.2作为质量性状的研究进展唐家斌等[22]对分蘖速度慢、成熟叶片叶尖、最高分蘖数少、叶缘黄化的寡分蘖突变体G069进行研究,将其与父本“02428”杂交,并以突变型单株与“02428”回交构建BC2F2。应用RFLP和SSR标记构建连锁图谱,将控制分蘖的基因定位到2号染色体,并暂定基因名为ft1。龙源期刊网王永胜等[23]通过EMS诱变处理了籼稻丰矮占5号种子,进一步筛选遗传稳定的M2代植株,得到一株突变体,命名为ret5-5,表型为不分蘖,后代的性状趋于稳定,推测该突变体可能涉及2个或多个基因;之后,王永胜等[24]又通过EMS诱变处理粳籼稻89的种子,在M2代筛选到一年分蘖总数高达2000的极度分蘖突变体;进一步研究表明,该突变基因可能由2对显性基因控制。李学勇等[13]在研究中发现了一株完全丧失分蘖能力的天然突变体moc1,对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显示这一性状是由于单个核基因隐性突变导致的。孙丙耀等[25]在水稻Ds插入突变株筛选过程中,发现1个双分蘖突变体dt1,同一分蘖节的2个分蘖都可抽出有效穗。突变体后代插入基因型分析显示,其后代出现分离,表明该突变体为Ds插入杂合体。随后他们采用TAIL-PCR技术克隆了该基因。李万昌等[20]在水稻品种新稻18中发现了一株多分蘖植株,经过多代自交获得了稳定的多分蘖突变株,突变体htl在整个生育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分蘖数目多,是其野生型新稻18的3倍以上。该多分蘖突变体是目前唯一一株株高不受分蘖数增加影响的突变体。段远霖等[16]从EMS诱变日本晴种子的M2代中筛选得到一个植株明显矮化、分蘖数急剧增多的突变体,命名为detl。detl还显示出明显的穗型、粒型和育性等方面的生殖发育缺陷。多分蘖矮秆突变体d63[26]来源于SARⅢ二倍体与明恢63杂交得到的双胚苗株系的自然突变。与野生型相比,其株高显著下降、分蘖明显增多、剑叶变细变短、结实率降低、千粒重减小,对其进行遗传研究,结果表明该突变性状由一对隐性单基因控制。该基因位于水稻8号染色体短臂端距离RM22195约0.4cM的位置。用水稻基因组注释软件RiceGenomeAnnotation预测,发现从端粒区至RM22195间共有14个注释基因,未发现已经报道的与株高、分蘖相关的同源基因。因此,这个基因可能是一个未被报道的新基因。2水稻分蘖角遗传研究进展钱前等[27]将两株分蘖角度差异显著的籼粳稻杂交,F1花培加倍构建DH群体,考察了115个DH株系的分蘖角度,构建分子遗传图谱,检测到位于9、12号染色体贡献率分别为22.7%、11.9%和20.9%的3个QTLs。余传元等[28]利用籼粳亚种组合Asominori×IR24的RIL和CSSL,对分蘖角度QTL进行定位,结果在RIL中发现了5个控制分蘖角度的主效QTLs,且qTA-9基因座同时出现在两种环境中,并将其定位于9号染色体上约15cM的区域内。由此推测,加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互作可能是造成水导致分蘖角度超亲分离。丁亚辉等[39]对不同栽培条件下的水稻分蘖角进行分析,插秧深度对分蘖角度影响显著。在一定肥力范围内,分蘖角度随肥力增加而变大,水层变化对分蘖角度无影响。龙源期刊网方立魁等[30]用EMS化学诱变处理恢复系缙恢10号,得到散生突变体tac2。该突变体苗期表型正常,分蘖期株型松散,分蘖角度较野生型显著增大,株高明显降低。外源赤霉素处理可以使该突变体株高恢复,但分蘖角度不受影响。该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并被定位于9号染色体RM3320与RM201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19.2cM和16.7cM。赵春芳等[31]以携带日本晴基因组的籼稻9311CSSL进行遗传图谱分析,鉴定出qTA11等分蘖角度QTL,加性效应为增效作用,并将其定位于11号染色体RM1761–RM4504的3.30Mb区间。Zhang等[32]以TD70和Kasalath配制组合,构建RIL群体,应用SSR标记对RIL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共检测出3个分蘖角度QTL,分别是包含TAC1基因的qTA9以及qTA8、qTA11,贡献率分别为26.08%、4.10%、4.35%。陈宗祥等[33]对分蘖角基因TAC1TQ和抗纹枯病基因qSB-9TQ互作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基因同时存在时对纹枯病抗性增强,TAC1TQ具有减轻纹枯病发病的作用,且两者存在负向互作效应。3水稻分蘖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进展水稻分蘖分子机理的研究,对水稻生产进行遗传调控具有重要意义,而其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分蘖基因的分离与鉴定。目前,应用图位克隆方法已成功克隆到11个控制水稻分蘖的基因[9],除MOC1为无蘖基因外,其他均为多蘖矮秆基因。MOC1基因控制着腋生分生组织的起始和分蘖芽的形成,这一结论已经通过mRNA组织原位杂交得到证实,同时它还具有促进分蘖芽伸长的功能。李家洋等[13]运用组织原位杂交和RT-PCR技术,发现能够影响分生组织的OSH1基因和OsTB1基因,由于受MOC1基因的调控,这两个基因在突变体moc1中表达量明显降低。因此,MOC1很可能是水稻分蘖调控的关键基因。邓其明等[15]克隆了6号染色体上的G069基因。利用水稻寡分蘖突变体G069与广亲和材料02428杂交和连续回交,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建立了寡分蘖基因在02428基因组背景下的近等基因系02428-ftl,在分蘖始期对分蘖节位的石蜡切片观察表明,寡分蘖基因的突变会抑制水稻侧芽分生组织的分化,使水稻分蘖发生起始时间推迟,导致分蘖数量显著减少。孙丙耀等[25]将Ds插入突变体命名为双分蘖突变体dt1,该基因在水稻分蘖盛期控制分蘖,促进同一分蘖鞘内生成两个大小不同的分蘖,而野生型只包含一个分蘖。大分蘖抽穗时间与野生型基本相同,小分蘖抽穗比野生型晚15~20d,长度小于大分蘖10cm左右,虽然小分蘖抽穗较迟且穗轴纤细,结实率低,但大多数小分蘖能成为有效分蘖。随后应用TAIL-PCR技术克隆了该基因。4展望龙源期刊网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快速发展,使得水稻分蘖的研究更加深入明了,将为水稻实际生产调控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目前,在分蘖基因的定位与克隆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水稻分蘖的发生是一个多途径影响的过程[34],基因精细调节以及遗传、激素、环境的相互作用调节都可影响分蘖的发生。鉴于水稻分蘖调控的复杂性,对水稻分蘖突变体的深入探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