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赵氏孤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纪君祥赵氏孤儿•一《赵氏孤儿》的文学影响—国际•《赵氏孤儿》的文学影响—国内•二、《赵氏孤儿》故事渊源•三、《赵氏孤儿》故事•四、元杂剧知识•五、赵氏孤儿的主题•六、赵氏孤儿的冲突和人物纪君祥元代戏曲作家。一作纪天祥,生卒年不详。《录鬼簿》记他与郑廷玉、李寿卿为同时人。现代研究者考知李寿卿为至元(元世祖年号)间人,由此可推知纪君祥的活动年代是元代前期。著有杂剧6种,现仅存1种:《赵氏孤儿冤报冤》,一作《赵氏孤儿大报仇》,简称《赵氏孤儿》。另《陈文图悟道松阴梦》1剧,仅存曲词1折。赵氏孤儿的文学影响—国际•《赵氏孤儿》在国际上是很有名的一部杂剧,有人赞之为:“来自东方之神”。•是中国最早传至欧洲的戏曲作品。英国剧作家威廉赫察特改编为《中国孤儿》,在英国文化界引起重大反响。他在献词中说:“其中有些合理的东西,英国名剧也比不上。•常被称为中国版《哈姆雷特》1731年《赵氏孤儿》曾被法国传教士马约瑟翻译成法文;1735年发表于杜哈德主编的《中国通志》上。《中国通志》有英文、德文、俄文版本,这样《赵氏孤儿》就自然有了英、德、俄三种译本。1755年,法国启蒙运动文化巨人伏尔泰将《赵氏孤儿》改编为《中国孤儿》在巴黎公演,轰动法国剧坛。伏尔泰说:“这个戏使人了解中国精神,有甚于人们对这个大帝国所曾作所将作的一切陈述。”1783年,德国诗人歌德也曾将它改编为《埃尔佩诺》;意大利作家P.梅塔斯塔齐奥改编此剧名为《中国英雄》。1834年,巴黎出版法国汉学家斯坦尼思拉斯·朱利安翻译的新的法译本《赵氏孤儿》,此译本在欧洲影响很大。1973年伦敦出版了艾伦·黄翻译的《赵氏孤儿》五幕戏剧。由此可见《赵氏孤儿》在欧洲读者和观众中受欢迎的情况长盛不衰。2012年英国版的《赵氏孤儿》。2012年,道兰把这部经典的中国复仇悲剧搬上了英国舞台,以西方视角去诠释中国戏剧道兰坦言,赵氏孤儿的文学影响—国内•在元杂剧基础上,后被改编为京剧、潮剧、秦腔、话剧、豫剧、越剧、晋剧等剧目。亦有改编为小说、电影等作品。明传奇《八义记》元杂剧《赵氏孤儿》问世已有七百余年,迄今一直在被改编上演。孟小冬演《搜孤救孤》(扮程婴)秦腔《赵氏孤儿》•编剧:马健翎首演:陕西戏曲研究院豫剧《程婴救孤》京剧《搜孤救孤》(《八义图》)人艺版话剧《赵氏孤儿》•编剧:金海曙导演:林兆华•主要演员:濮存昕饰屠岸贾,徐帆饰太后,何冰饰程婴,李士龙饰赵盾,王全有饰王上歌剧—赵氏孤儿二、《赵氏孤儿》故事渊源:1、《左传》2、《国语》3、《史记·赵世家》4、刘向《新序·节士》5、《说苑·复思》作者做了提炼、改造和虚构。晋文公晋襄公晋灵公晋成公晋景公《左传·宣公二年》•赵武的曾祖父赵衰是辅佐晋文公当上国君的重臣赵衰生子赵盾在晋襄公死后,立太子夷皋为国君,也就是晋灵公。晋灵公是历史有名的暴君,他残忍好杀,赵盾屡次进谏,晋灵公都不听,但是他在心底是害怕赵盾的,想暗中除掉赵盾。大臣赵盾之间发生了冲突,晋灵公派刺客刺杀赵盾,还好赵盾仁爱待人,人缘极好,早有人给他通风报信。赵盾逃跑了,可还没出国境,就传来了晋灵公被杀的消息,赵盾之弟赵穿杀了晋灵公而立襄公弟黑臀,是为晋成公。赵盾复职,而弑君的这笔帐也落在了赵盾的头上《左传·鲁成公八年》•出现晋灭赵氏家族的记载,庄姬与赵朔及其弟赵婴陷入三角恋情,赵氏家族出面干预,后庄姬向晋侯进谗,与赵家有仇的大臣趁机介入,借机清除了赵氏家族。赵朔的儿子赵武被庄姬藏在宫中,长成后重返于朝左传记载•晋灵公时期的宠臣屠岸贾对赵家心怀仇恨,当他混到晋国司寇——司法部长的地位时便以追究赵盾曾经杀害晋灵公的罪名,诛杀赵氏一族,赵朔、赵同、赵括、赵婴等赵氏子孙统统被杀,只有身怀有孕的赵庄姬逃到弟弟晋景公那里才幸免于难。屠岸贾还贼心不死,想等赵庄姬生下孩子之后杀掉那孩子,斩草除根。赵家的门客程婴和公孙杵臼为了营救这个孤儿,苦心孤诣上演了一出搜孤救孤的戏……•《史记·晋世家》•基本延续了《左传》的叙述。但在另一篇《史记·赵世家》中,司马迁用了洋洋洒洒近千文,描述了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也是后来的人们所知道的《赵氏孤儿》故事的基本框架——•西汉初年,韩信被吕后设计杀害,韩信的两位门客找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宰相萧何,请他负起责任,拯救韩信的遗孤——三岁的儿子。•萧何说这孩子留在中国是肯定不行的,只能送到境外去。当时,南越武王赵佗独立于南中国,自成一国,但他原本是赵国真定人士,与中原保持着一定的联系。萧何给赵佗写了一封信,托付他照顾韩信遗孤。•韩信的两位门客带着这封引荐信,保护韩信的遗孤历尽千辛万苦到达了南越国都城番禹(今广州)。韩信遗孤得到赵佗的庇护,在南越长大成人娶妻生子,繁衍了许多后人。后来,南越归汉,韩信后裔为了避免迫害,将韩字拆开,取其一半改姓“韦”2012年,道兰把这部经典的中国复仇悲剧搬上了英国舞台,以西方视角去诠释中国戏剧道兰坦言,《赵氏孤儿》这部戏的编排过程中最难处理的情节,是程婴为了救赵氏孤儿,决定牺牲自己的孩子来代替赵氏孤儿赴死的桥段。编剧詹姆斯•芬顿(JamesFenton)在这部剧的结尾添加了一个情节,即程婴多年后回来挖开自己儿子的坟墓,儿子的灵魂从坟墓里缓缓飘出,质问他当年为什么要放弃自己。道兰的中国朋友告诉他,中国的编剧可不会这么写。•今天,生活在香港大围村、上径口村及田心村的韦姓村民据说都是韩信的后人,具有四百余年历史的大围村韦氏宗祠门顶横匾题为“京兆堂”,两旁对联为“淮阴世泽”和“京兆家声”。“京兆”是指唐代诗人、政治家韦夏卿,他曾于公元801年出任唐代京兆尹——即首都长安市一把手,而“淮阴”指的就是韩信,因为他遇害之前的身份是淮阴侯。据说,韦氏宗祠内供奉的神主灵牌背后都写有“韩”字,以示饮水思源,不忘先祖之意。•司马迁为人正直,看不惯汉家皇帝对功臣宿将的刻薄寡恩,总想为这些人鸣不平。他替李陵鸣冤,导致自己身遭阉割之刑就是一个例证。•在编撰《史记》时,他又想替韩信鸣不平,但不敢明言,于是,便借助写作《赵世家》赵氏被灭门一事将这件事情记录下来。这段故事中虚构的那个坏蛋屠岸贾暗指吕后,韩厥暗指萧何,赵氏暗指韩氏,孤儿情节梗概(五折一楔子)末本戏楔子:晋灵公时,武臣屠岸贾与文臣赵盾不和,屠设计陷害赵盾,在灵公面前指责赵盾为奸臣。西戎人进贡晋灵公一犬名“神獒”,他转赠屠岸贾。屠训练神獒(巴普洛夫条件反射),百日后,让神獒扑向赵盾。殿前太尉提弥明救赵盾。壮士助赵盾出逃。屠岸贾征得晋灵公同意,将赵盾家三百口良贱全部诛杀,赵盾的儿子赵朔娶了晋灵公女儿为夫人,赵朔被赐死,妻子因系公主身份,幸免于难。她回到公府,生下遗腹子。屠岸贾听说后,到宫中搜索,想斩草除根。第一折(正末扮韩厥)公主把孤儿托付给一位经常出入驸马府的民间医生程婴,为了消除程婴对于泄密的担忧,自己立即自缢身死;程婴把赵氏孤儿藏在药箱里,企图带出宫外,被守门将军韩厥搜出,没料到韩厥也深明大义,放走了程婴和赵氏孤儿,自己拔剑自刎。第二折(正末演公孙杵臼)屠岸贾发现有人偷偷救出孤儿后,竟下令残杀国内所有一月以上半岁以下幼儿(搜孤护孤带上害民护民色彩)。程婴为保全孤儿和全国幼儿,决定献出自己的刚满月的独子,以代替赵氏孤儿,并由自己承担“窝藏”的罪名,一起赴死。第三折这一折最惊心动魄。程婴为了拯救赵氏孤儿,找到已经归田隐居的晋国大夫年迈的公孙杵臼。程婴与公孙杵臼商议,要献出自己亲生儿子以保全赵家命脉。程婴便向屠岸贾告发公孙杵臼私藏赵氏孤儿,屠岸贾信以为真,派人搜出婴儿,三剑剁死,程婴见亲子惨死,忍痛不语。公孙杵臼大骂屠岸贾后触阶而死。第四折正末:程勃(屠成)二十年后,赵氏孤儿长大成人,却一直不知自己身世。程婴见时机成熟,准备告诉他详情,便绘一手卷,将赵家仇详述给他听,赵氏孤儿悲愤不已,决意报仇。整整一折戏都在重叙第二三折故事,却仍然惊心动魄。第五折赵氏孤儿手擒屠岸贾,报了血海深仇。晋国主公复姓赐名赵武。思考:忠与奸的斗争?救孤护孤的斗争?人物最突出的是程婴。是作者着力表现并贯穿全剧义士。全剧反复倡导的是自觉的、勇于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的献身和自我牺牲精神。(忠与奸的斗争只是引子。)公孙杵臼形象同样感人刚直不阿由此可见“义”是这个戏突出的核心,后人充分理解这出戏的内在精神理,所以明清时代改名《八义图》或《八义记》,哪八义?八个义士:1、派去行刺赵盾却又不忍加害忠良、触槐而死的刺客鉏麑chúní];2、有在朝堂上锤杀恶獒、保护赵盾的力士提弥明及灵辄3、舍亲子救孤把赵氏孤儿抚养成人的本剧的主要人物民间草医程婴;4、舍生救孤的公孙杵臼;5、舍了亲子的程婴之妻;6、搜孤时放走程婴及孤儿,自刎而死的将军韩厥;7、还有参与救孤的庄姬公主的侍女卜凤。赵氏孤儿成了正义和复仇的化身,屠岸贾为了私怨而杀害赵盾一家三百口良贱,为了搜出孤儿铲草除根,不惜下令杀死全国半岁以下的婴儿,他是残暴和邪恶的化身。这种邪恶势力任何时代、任何民族都会有,需要人们不屈的斗争,而在这种斗争中,牺牲精神永远是崇高的。这种精神就是“义”,所以“义”是崇高之美,对“义”的礼赞,是对人类理性之伟大的礼赞。本文重点•中心•人物•艺术特色•224481、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一套曲子。宫调,即乐调,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242双调-宫调)曲牌,是曲调的名称,规定曲的格式、字数、平仄等。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就好比词有词牌子。(驻马听雁儿落得胜令242)49元代杂剧元曲散曲杂剧套曲小令唱唱+演(散曲+“科”+“白”)(一宫调一曲子)(一宫调数曲子)•套数•也称散套,由两首以上的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而成,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短的只用两个曲牌,长则可连用几十个曲牌。•“尾”或“尾声”作为最后一个曲牌。50元杂剧的体制一、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个别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楔xiē子:通常在第一者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戏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二、角色分工末:正末、冲末、小末等旦:正旦、外旦等净:副净、二净等杂:孤、孛bó老、卜儿等正末:男主角,相当于南戏中的生。冲末:正末之副角,一般用于杂剧的开场,称为“冲末开场”。小末:剧中的青少年男子。正旦:剧中的女主角,相当于南戏中的旦。外旦:即正旦之配角,其地位仅次于主唱的正旦。净:在剧中一般扮演与正面人物对立的反面人物。杂:种类很杂,没有注明角色,只表明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孛老(老汉)、卜儿(老妇)、邦老(强盗)、孤(官员)、都子(乞丐)、俫(儿童)、驾(皇帝)等。52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角色唱,其他角色只能说白。正末唱的称为“末本戏”,正旦唱的称为“旦本戏”。《窦娥冤》为“末本”还是“旦本”?53•三、元杂剧的剧本构成•1、曲词配合曲子的唱词•2、宾白以说白为宾,所以说白称为“宾白。对白、独白、旁白、带白•3、科(介)3.科(介)指人物的表演动作。剧本中特别标明的唱、白以外的动作。科介在剧本中表示舞台效果和演员所要做的动作、表情等五类作用:1、人物一般的动作。如:旦把酒科;做谢恩科。2、表示人物表情。如:做忖科;做悲科。3、表示武打动作,如:做混战科;做打衙内科。4、居中穿插的歌舞动作。如:正旦做舞科。5、剧情需要的音响效果,如:雁叫科;内做雷声科。此剧在国内剧坛久演不衰:此杂剧五折一楔子,末本。南戏《赵氏孤儿记》;明代徐元传奇《八义记》;清代京剧、地方戏《八义图》;近代京剧《搜孤救孤》;秦腔《赵氏孤儿》(马健翎);现代京剧《赵氏孤儿》(马连良)回答问题•解释•双调•程婴做掩泪科•正末•三科了

1 / 5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