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评审控制程序1.目的确保组织的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确保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适应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质量体系,寻求持续质量改进的机会。2.范围本程序对管理评审计划的编制与审批、管理评审的频次、管理评审的实施、管理评审报告的编制与审批以及评审后的整改措施等作出了具体规定;本程序适用于组织的最高管理层对质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以及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应性进行评审。3.术语(略)4.职责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负责主持管理评审会议,批准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管理者代表负责编制管理评审报告,提供全面的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总结,批准整改措施计划;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对组织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验证,提供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实施情况的报告(需要时);各有关部门负责人负责准备并提供本部门主管的各质量体系要素实施情况报告,组织制定并实施直接与本部门有关的各项整改措施。5.程序流程职责程序概要相关文件/质量记录1.0管理评审计划的制定、批准•年度计划和实施计划•管理评审时机•确定计划发放范围和参加人员《管理评审计划》2.0内容(管理评审输入):•审核结果;•顾客反馈;•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的变更;•组织的业绩、战略目标、质量成本;•改进的建议。3.0各部门按输入要求准备管理评审资料并形成书面报告4.0管理评审采用多方论证方法进•召开管理评审会议•记录《管理评审会议纪要》5.0管理评审输出•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资源需求。规定管理评审报告编制人和审批人;明确管理评审报告的发放范围及负责部门制定整改措施计划《管理评审报告》《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6.0跟踪、验证整改措施《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整改措施计划》经营计划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经营计划的有效制定和正确运用,确保公司稳步向前发展。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经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3.术语(略)4.职责:规定由最高管理者负责制经营计划定;规定责任部门完成的基础资料;规定责任部门进行顾客当前和未来期望的确定;规定经营计划跟踪部门责任5.程序流程职责程序概要相关文件/质量记录1.0经营计划制定要求:时机、内容2.0最高管理者组织制定公司业务计划(长、短)•最高层策划•确定基准•各部门参与并提交材料《基准确定和数据分析报告》《市场营销和竞争对手分析数据报告》《部门业务计划(草)》3.0确定顾客当前和未来的期望:•确定客观的过程•收集信息的范围、方法、频次•数据和信息分析责任部门汇总部门资料业务计划形成文件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顾客需求分析报告》《业务计划》《业务计划发放记录》4.0经营计划的实施及监控:•受控管理•跟踪、更新、修订和评审方法业务计划评审:•生产计划总结会;•销售总结质量分析会;•新产品的开发总结会等;•各部门总结;《公司级数据和资料》《会议记录》《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业务计划评审纪录》5.0按照监控结果采取措施•修订业务计划或执行措施•纠正和预防措施•有关项目的持续改进《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整改措施计划》公司级数据控制程序1.目的:确定公司级的数据和资料,与竟争对手作比较,以制定发展计划和目标并与业务计划的进展情况进行比较,从而提高公司的水平。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公司级数据和资料的收集、分析和使用。3.术语(略)4.职责:5.程序流程职责程序概要相关文件/质量记录1.0公司级数据和资料内容的确定:•进厂、生产过程及出厂的PPM(或损失率);•顾客投诉率/抱怨率;•顾客满意度评审结果;•关键产品特殊特性Ppk(或Cpk);•产品质量水平;•产品可靠性水平;•不良质量成本;•返工/返修率;•劳动生产率;•利润率;•市场占有率;•生产规模;•生产能力利用率;•平均库存;•平均库存周转次数;•单位成本;•及时供货能力(对零部件供应商);•订单反映时间;•售后服务质量;•备件供应能力;•应收帐款回收率;规定如何收集2.0收集公司级数据和资料,形成文件《月份质量统计分析报告》《基准数据和资料》3.0分析数据和资料:与竞争对手或适用的基准比较;趋势与业务计划中的目标比较。《公司级数据和资料汇总报告》4.0支持现状评审,向管理层报告;采取措施,优先解决与顾客有关的问题;《公司级数据和资料分析报告》5.0跟踪监控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6.0年度汇总分析,支持长期策划《公司级数据和资料汇年度总报告》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确定顾客满意程度度,以了解顾客的需要和期望,改进顾客不满意的方面,从而使所有顾客满意。2.范围:适用于所有顾客,包括内部和外部顾客;3.术语(略)4.职责:明确顾客满意度的收集部门;明确对顾客的具体需求和期望的实施部门;5.程序流程职责程序概要相关文件/质量记录1.0策划、制定顾客满意度评价方案;•调查表制定•确定顾客范围:外部、内部;•确定调查频次•规定不同顾客的满意度调查方法(确保客观性和有效性);•分等级、数值化、打分,满意度评分范围•其他评价信息•专业团体报告•公共媒体•顾客投诉、抱怨《外部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内部顾客满意度调查表》《顾客满意度调查的评价方法》2.0按规定时机和频次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外部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内部顾客满意度调查表》3.0按策划方案评价顾客满意度《顾客满意度评价报告》4.0将顾客满意趋势和不满意的主要方面形成文件与竞争对手或适用的基准比较《顾客满意度评价报告》5.0提交高层管理者评审《会议记录》6.0制定顾客满意计划对顾客不满意的方面采取的相应措施《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服务控制程序》《顾客退货产品控制程序》APQP控制程序1.目的:为控制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以保证按照顾客要求准时交付产品,增强顾客满意,特制定本程序。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或产品更改、过程更改的产品实现策划。3.术语(略)4.职责:确定多方论证小组、指定负责人、项目开发目标。有关部门指派合适的人员参加多方论证小组。负责人负责组织、计划、实施、跟踪项目的活动,并收集有关的资料。小组负责整个过程活动的记录和文件。5.程序流程图职责程序概要相关文件/质量记录1.0根据业务计划和/或顾客的要求确定APQP范围:•确定项目及项目负责人•成立多方论证小组•确定时间进度和小组任务分配分配《项目Gantt图》《工作任务书》《多方论证小组及组织机构图》2.0计划和定义阶段:项目负责人组织开展工作并完成如下内容的工作•顾客的呼声•业务计划/营销策略•产品/过程的基准数据•产品/过程的设想•产品可靠性研究•设计目标•可靠性和质量目标•初始材料清单•初始过程流程图•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的初始清单•产品保证计划项目阶段评审并向管理者汇报《市场报告》《产品保证计划》《初试材料清单》《初始过程流程图》《产品/过程特殊特性清单》《APQP阶段评审表》《会议记录》3.0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项目负责人组织开展工作并完成如下内容的工作•设计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可制造性与装配性设计•设计验证•设计评审•工程图样•工程规范•材料规范•图样和规范的更改•特殊特性的确定•样件控制计划•样件试制及确认•新设备和工装的要求•量具和试验设备的要求•分承包方的开发•小组可行性承诺项目阶段评审并向管理者汇报《产品设计控制程序》《检验、测量和试验控制程序》《分承包商开发与评价程序》《产品/过程特殊特性清单》《工艺性和标准化评审记录》《DFMEA》及《FMEA检查单》《样件控制计划》《设计评审报告》《设计验证报告》《设备和工装开发计划》《量具和试验设备开发计划》《小组可行性承诺》《APQP阶段评审表》《会议记录》设计部门多方论证小组4.0过程设计和开发阶段:项目负责人组织开展工作并完成如下内容的工作确定过程流程图确定平面布置图•新设备和工装准备•量具和试验设备准备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FMEA)确定试生产控制计划编制过程控制指导书、检验指导书制定包装规范制定测量系统分析计划制定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项目阶段评审并向管理者汇报《过程设计控制程序》《PFMEA》《控制计划检查清单》《FMEA检查单》《操作指导书〉《过程流程图》《流程图检查单》《场地平面布置图》《场地平面布置图检查单》《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试生产控制计划》《APQP阶段评审表》《会议记录》5.0产品和过程确认阶段:项目负责人组织开展工作并完成如下内容的工作协调组织试生产进行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进行测量系统分析进行包装评价进行生产确认试验确定生产控制计划组织准备生产件批准的材料和进行提交项目阶段评审并向管理者汇报《试生产作业控制规程》《生产件批准程序》《试生产报告》《MSA报告》《初始过程能力研究报告》《生产确认试验报告》《包装评价报告》《生产控制计划》《APQP阶段评审表》《APQP总结和认定报告》《会议记录》6.0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过程阶段:相关部门开展工作并完成如下内容的工作•减少变差•顾客满意•交付和服务《持续改进程序》《顾客满意度程序》《交付程序》特殊特性控制程序1.目的:本程序是为了明确特殊特性的运用,对特殊特性实行有效的控制。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的控制。3.术语(略)4.职责:明确特殊特性的开发、确定;对特殊特性采取控制措施的部门;针对特殊特性制定相关的工艺文件;明确负责监督特殊特性的实施的部门。程序流程职责程序概要相关文件/质量记录1.0特殊特性的确定确定原则:•顾客指定•多方论证小组最终确定a)顾客对产品的需要和期望;b)可靠性目标/要求的确定;c)从预期的制造过程中确定;d)类似产品的FMEA。特殊特性符号:•顾客的符号•本公司规定的符号《产品/过程特殊特性清单》《顾客特殊特性符号及说明》《本企业特殊特性符号及说明》2.0特殊特性的标识•FMEA•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顾客特殊特性符号及说明》《本企业特殊特性符号及说明》3.0特殊特性的控制:持续改进PFMEA关键设备维护人员过程能力研究Cpk/Ppk统计过程控制(SPC)应用《过程控制程序》《设备管理程序》4.0持续改进:•过程审核对特殊特性的关注•生产控制对特殊特性的关注•产品或过程不符合时的处置和措施•持续改进优先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的改进《过程控制程序》《过程审核控制程序》《持续改进控制程序》生产件批准程序1.目的:为明确了解客户工程记录和规范的所有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按规定的程序生产出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特定本程序。2.范围:适用于向顾客提供的生产件。3.术语(略)4.职责:明确生产件批准申请的提出部门。明确生产件资料的完成部门。5.程序流程职责程序概要相关文件/质量记录1.0生产件批准提交的时机•产品的APQP进度表《APQP》2.0确定提交生产件批准的要求(包括提交的要求及等级)•产品的APQP要求•顾客的要求《APQP》3.0APQP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准备生产件批准材料《产品的生产件批准报告》4.0进行生产件提交针对提交结果采取措施或安排供货《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纠正措施计划》《生产管理程序》持续改进程序1.目的:规定本程序,通过公司全员参与、消除浪费、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不断满足顾客需要。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部门和所有活动。a)生产率的提高;b)产品质量的提高;c)生产成本的降低;d)服务质量的提高3.术语(略)4.职责:明确收集持续改进项目的责任部门;各级员工配合实施持续改进。5.程序流程图职责程序概要相关文件/质量记录1.0按问题点和经营计划所涉及的内容确定持续改进项目:•质量、服务、成本及技术•典型的质量和生产率改进项目•延伸到特殊特性的产品特性上成立改进组织:•改善提案•QC小组持续改进技术及培训《小组章程及名单》《经营计划》《培训控制程序》2.0确定改进的目标•改进组织组织评审确定•可测量《持续改进报告》3.0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