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白)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了打击敌人,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在党和列宁的领导下,苏维埃俄国在经济上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主要措施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②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集中一切生活必须品和食品。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一、新经济政策1、背景:①国内战争逐渐平息。②工厂停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饥荒流行。2、实施: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3、内容:1.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允许出租土地;3.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4.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5.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4、作用:1.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2.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3.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二、苏联的工业化1.苏联的成立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苏联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请注意区别:不同时期的俄国名称:沙俄(1547年—1917年)苏俄(1917年—1922年)苏联(1922年—1991年)俄罗斯(1991.12.25-今)2.苏联工业化—斯大林提出①特点:②过程:③成果:重点发展重工业。1928-1937年,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第聂伯河大坝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193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4)评价:苏联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积极:它使苏联能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消极: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日益僵化。农民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开展消灭富农运动;支持集体农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3.苏联农业集体化①背景:②措施:③影响:苏联发生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集体化过程中,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三、苏联模式的形成(斯大林模式)1、确立①背景:②确立:③意义:④特征: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使苏联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告了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①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期战争打下了物质基础,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赢得巨大的国际声誉。②苏联模式的弊端也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评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材料:“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列宁的思路”和“后来苏联的模式”分别指什么?各有何特点?“列宁的思路”:新经济政策。从国情出发,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苏联的模式”: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应该从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启示)呢?①一个国家要发展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要遵守客观经济规律;③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政策;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