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泉城广场1.城市调查研究报告在济南泉城路、环城公园、泉城广场三个地区中选择其一,根据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提出的认知城市形态的方法,通过实地调查与分析研究,完成该城市地区的调查研究报告,要求图文并茂,条理明晰,结论明确。字数:2000字。要求:根据所学习的意象元素分析,自己制作调查问卷,通过路人的回答结果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自己的设计建议。城市调查研究报告——泉城广场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有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利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主题思想和规模的节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按功能分的话,我所考察的泉城广场主要起组织交通,主题明确的公共活动空间。一.调研地点简介泉城广场位于市区中心,是济南的中心广场,也是一座集文化娱乐、绿化休闲和商业购物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广场。广场西临趵突泉、南望千佛山、北靠护城河,将城市的轮廓线集中展现给游人。广场呈矩形,东西长约780米,南北宽约230米,占地16.7公顷。自西向东主要由趵突泉广场、济南名士林、泉标广场、下沉广场、颐天园与儿童乐园、滨河广场、四季花园、荷花音乐喷泉、文化长廊、科教文化中心、银座购物广场等部分组成。泉城广场集中体现了“山、泉、湖、城、河”的泉城特色。站在广场上,无论是近看广场四周繁华的商业区、现代化的建筑,还是远眺济南东部、南部在千佛山的背景中衬托下的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面貌,都能让人感受到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城市脉搏。它是我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获得联合国“国际艺术广场”称号的广场。方案平面布局以“一主两副”三条轴线为骨架,主要内容及节点都围绕轴线布置,将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纳入广场,同时将广场有机地融入城市,强化了“泉”与“城”的统一、广场与城市的和谐。西起趵突泉东门,向东延伸至解放阁,是贯通东西的主轴线;由省政府南门沿榜棚街向南至广场,沿泺源大街向西延伸形成两条副铀。“一主两副”三条轴线交于一点,在交点处设主体雕塑,是泉城的象征与广场艺术气氛的升华。主轴东部、湖山路对景处设有文化长廊,构成广场东部背景,上面镌刻12幅浮雕展示齐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广场内设名士林、颐天园、童乐园、历史文化广场、四季花园等内容,使整个广场既浑然一体,又能够满足不同身份市民的多种休闲需要。二.调研分析1)问卷数据分析为更好的研究泉城广场空间环境,从普通百姓的角度看泉城广场的环境吸引要素,为此我们制作了一份简单问卷,对来泉城广场的百姓采用随机发放的方式。经统计发现有32%的人认为泉城广场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喷泉,有28%的人认为是商业(图1)。在关于你平时在泉城广场进行哪些活动的调查中有36%的人选择看喷泉(图2),有32%的人选择购物。发现有32%的人认为泉城广场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喷泉,有28%的人认为是商业。由以上调查可发现在百姓看来泉城广场最值得去的地方就是广场喷泉区和银座地下超市。从这个角度看泉城广场的多元空间塑造还算比较成功的,但是泉城广场的文化性没有体现出来,还是有待改进。2、特色分析1)服务人群多样性较大的广场面积使得不同年龄段、文化水平的群众可以在广场不同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休闲的场所:西南部的颐天园有灌木丛、桌椅,适合老年人在此下棋、打牌;童乐园有大片的草坪绿地,适合儿童在此嬉戏;四季花苑有大片花木,适合青年人在此相聚;东北部伸人护城河的水中舞台,留给老年人夏秋季夜晚在此进行舞蹈锻炼;广场中部的大型交谊舞场所,为今后举办群众性文艺活动作准备。2)服务功能多样性广场的规划设计力求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提供可供人们休闲,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交融的小环境。广场强调开放性,草坪不设栏杆,草地林中小径,让人们置身于绿色环境当中;喷泉水池特别设计了低矮的池沿,使游人可以自由地亲近水面,满足人们亲水的心理需求。3)尺度适配4)环境整体与外围建筑所营造的氛围:一般而言,广场是有建筑与道路围合而成的空间,它既是人流汇聚的场所,也是不同的城市建筑汇聚的场所。广场周围不同功能、体量、风格的建筑在发挥个性的同时,又有某种“共同语言”,具有一定的群落感,这样建筑之间才能围绕广场展开有机的交流和对话。5)生态性从和考察现场来看,绿化覆盖面积达到35%左右,植被种类较多。6)步行化原则广场位于济南市最繁华的市中心,是城市轮廓线集中展示的场所。无论是近看广场四周繁华的商业区建筑,还是远眺南部在千佛山的背景中衬托下的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面貌,都能让人感受到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城市脉搏。但是由于泉城广场是在缺乏规划控制的情况下,一次性规划建设完成的,周边的建筑形式缺乏必要的控制,显得比较随意。其中近景的建筑功能各异、形态多样,特别是最近新建的恒隆广场,像一面墙给人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中景的建筑大多分布于泺源大街。三.广场轴线介绍从城市轴线的存在形式来区分,一般认为城市轴线包括实轴与虚轴。轴线是客观存在的,给人以强烈的空间形象,构成城市肌理。每条实轴是由建筑群体或者城市发展史构成,往往通过建筑物自身前后照应。实轴带有很强的功能性,是为实施而构筑的。而泉城广场的主轴是一条构筑线,它有鲜明的功能性。广场主轴注重空间秩序,使城市景观围绕着展开。西自趵突泉的东西向主轴,通过广场东端的文化长廊,延伸到城市中去。广场以著名的解放阁为对景,形成一条城市与广场有机联系的主景观轴。因此泉城广场的主轴是步行轴,也是视线轴。贯彻广场的人行系统决定了轴线在主向上作为步行轴的作用,与此同时将各个景观点串联起来形成一定程度上的视觉引导也体现了轴线作为视觉轴的作用。功能性的实践表达了泉城广场的主轴符合串联模式。泉城广场主轴方向连接的是著名景点趵突泉和解放阁。而与实轴相对的是虚轴,它是规划设计者为了求得构图意向而进行的创作。虚轴能使总体获得完整、稳定、均衡,使之顺理成章。泉城广场的一条副轴北自榜棚街向南,在与主轴交汇处设置广场主题雕塑“泉标”。“泉标”是整个广场的构图中心和视觉中心。泉标广场直指山东省政府方向。另一条副轴南自湖山路向北,在与主轴交汇处设置荷花雕塑群和音乐喷泉。音乐喷泉既是湖山路的对景,又是广场东部的视觉中心。沿广场东部中心向南北方向分别指向千佛山和大明湖。由广场主次轴延伸到济南的城市轴线,不难发现泉城广场在整座城市中连接了济南最具代表性的旅游风景区。这些风景区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城市印象,而作为中辗转的泉城广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四.轴线引导的空间秩序城市广场体系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形态、城市空间景观轴线有着密切的关系。泉城广场处于济南的市中心,属于市级综合广场。广场用地呈现带状,主要轴线顺城市伸展方向延伸,次轴则垂直于主轴方向。泉城广场这样的布局不仅解决了狭长用地的构图限制,而且真正将面积较大的广场用地划分为主次分明的空间场所。故泉城广场的广场体系是串珠状格局,这与济南市中心特殊地形条件和交通状况密不可分。这样的广场体系空间分布的特点是中心广场布局在主要干道和各次要道路的交叉口附近,并且周边的广场沿主要干道线性排列。整体格局形似串珠。如果对应的看地图,我们可以看到中心广场泉标广场处在以栎源大街为主干道,以榜棚街为次干道的中心节点上。而周边的趵突泉广场、名士林广场以及文化长廊是沿栎源大街这条主干道由西自东排开,分别处在趵突泉北路和湖山路的交叉口处。正如图一所示,泉城广场的设计充分体现空间构成的秩序感,突出了“一主二副”的广场轴线关系。由于泉城广场所处的特殊周边的环境和地形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广场空间体系。沿主轴方向,自西向东依次为半封闭的趵突泉广场,半封闭且开阔的名士林广场,高耸的泉标及泉标广场,泉标广场封闭的下沉广场,开阔且空间层次丰富的文化广场及荷花音乐喷泉。五.结语泉城广场的规划设计和建成后的使用效果是比较成功的,但还是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广场的遮阴较少,夏季使用率较低;地面铺装采用的花岗岩,光滑部分较宽,冬季雪天影响行走,实践证明广场的规划设计既需要整体的功能把握,更需要细心周到的细部关怀。但是泉城广场的多元空间设计是非常成功的,不仅展示了济南的新风貌,也方便了市民。附表一泉城广场多元空间环境调查问卷亲爱的女士/先生:你好,首先感谢您接受了这份问卷!我们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学生,为了研究泉城广场问题制作本调查问卷。您所填写的内容仅用于学术研究,所有的数据将经过处理,不会涉及私密信息,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对于您真诚的配合与协助,我们表示由衷的感谢!1.您的性别:A、男B、女2.您的年龄:A、18岁以下B、18——40岁C、40——60岁D、60岁以上3.你家到泉城广场的距离:A、0——500mB、500m——1000mC、1000m——3000mD、3000m以上4.你认为泉城广场最吸引你的地方是:A、喷泉B、娱乐C、广场D、商业5.你平时在泉城广场活动的时间是:A、1个小时B、2个小时C、3个小时D、不一定6.你平时在泉城广场的都进行的活动:A、休闲B、购物C、健身D、看喷泉7、当提到泉城广场,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山、泉、湖、城环绕四周;它是一条文化的街道,历史悠久、底蕴深厚;2001年进行改各种造型的靠背园椅、凳、桌和遮阳的伞、罩等。常结合环境,用自然块石或用混凝土作成仿石、仿树墩的凳、桌;或利用花坛、花台边缘的矮墙和地下通气孔道来作椅、凳等;围绕大树基部设椅凳,既可休息,又能纳荫。2、装饰性小品。各种固定的和可移动的花钵、饰瓶,可以经常更换花卉。装饰性的日晷、香炉、水缸,各种景墙(如九龙壁)、景窗等,在园林中起点缀作用。3、结合照明的小品。园灯的基座、灯柱、灯头、灯具都有很强的装饰作用。4、展示性小品。各种布告板、导游图板、指路标牌以及动物园、植物园和文物古建筑的说明牌、阅报栏、图片画廊等,都对游人有宣传、教育的作用。5、服务性小品。如为游人服务的饮水泉、洗手池、公用电话亭、时钟塔等;为保护园林设施的栏杆、格子垣、花坛绿地的边缘装饰等;为保持环境卫生的废物箱等。造型的靠背园椅、泉城路长1570米,宽50米,属于省城最大的一条商业街,鳞次栉比的商场,遍布街道两侧的大小商店,各种物品应有尽有,将成为济南的购物天堂。课题城市设计指导老师温莹蕾10级建筑学理科二班项洪启原文已完。下文为附加文档,如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构建乡镇和谐交通管理执法环境心得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与民方便的原则,与每一个行人、驾驶员和家庭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给中国老百姓带来了对人的生命尊重、对守法公民的尊重以及对交通执法人滥用职权的惩戒,为整个社会构建了一个完善的交通安全防范体系,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较为系统的法律保障,然而,自2004年5月1日实施以来,在实际贯彻过程中,不少基层的民警却反映由于新法处罚幅度的提升,受处罚违法行为人意见较大,尤其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农村道路,执法难度更大,执法民警与违法行为人冲突现象时有发生,执法“难”问题日益突出。我队在经历了几次的群众对抗执法冲突后,围绕构建一个和谐的交通管理执法环境,组织专门人员深入辖区开展调研,在认真摸清辖区交通安全状况,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建立基础台帐,全面分析原因;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方式,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氛围;实行人性化管理,尽量化解被处罚群众的敌对情绪;调动群众参与交通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开展“群防群治”;延伸各种交通安全管理业务到基层,进一步便民利民;加强警民沟通,强化廉政监督,开辟出一条有效的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办法。一、充分摸清辖区交通安全状况,建立台帐,掌握第一手材料要建立和谐的交通管理执法环境,首先要摸清辖区的交通情况及其特点,充分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基础工作。所要掌握的辖区交通情况包括:辖区人口数,辖区总面积,道路总长度(包括等级道路及非等级道路)、名称和等级,行政村及自然村数量,各种车辆型号、数量,专业驾驶员人数,分布规律(即每个村有多少部车辆及驾驶员),这些车辆主要从事何种营运,其运输时间、路线呈何规律,该辖区的客流、物流有何特点等等,充分掌握这些第一手资料后进行整理,制订详尽的台帐,掌握了这些材料将为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