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初稿)一、首诊负责制度首诊科室是指患者来院就诊的第一个科室,该科室接诊医师为首诊医师。首诊负责制是指首诊医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患者诊治,做到热情接待,详细检查,认真书写病历,提出诊断和处理意见,严禁在患者及家属面前争执、推诿。(一)门诊首诊负责制度1.门诊患者经分诊到相关科室就诊,首诊医师应详细询问病史,完成病历记录和体格检查,精心诊治。如经检查后判断患者病情属他科疾患,应耐心解释,介绍患者到他科就诊。2.如遇到诊疗有困难或涉及多学科的患者,首诊医师应先完成病历记录和体格检查。及时请上级医师指导,必要时邀请他科会诊。3.首诊医师邀请他科会诊时,被邀请医师应及时会诊,做好病历记录,协助首诊医师进行诊治。4.病情涉及到两个科室以上的患者,如需住院治疗,应按照“专病专治”原则根据患者的主要病情收住,如有争议则由双方的上级医师商定,在确定接受科室前,由首诊医师对患者全面负责。(二)急诊首诊负责制度1.患者经分诊到相关诊室就诊(危重患者按绿色通道制度执行),各科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患者(尤其在对分诊有疑义时)。护士分诊时应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对于危重患者应在医师到来之前给予基本抢救处理(如吸氧、吸痰、监护等)。2.首诊医师检查患者后,判断确实为他科疾患,应书写病历,做必要的检查和处理,尤其对于危重抢救患者,首诊医师必须及时实施抢救措施,同时提请有关科室会诊或诊治。如患者转科,应与接受科室当面交接患者后方可离开。在患者未正式转科前,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3.凡遇到不能明确的诊断或治疗上有困难的患者,首诊医师首先承担诊治责任,及时请示上级医师。上级医师应亲临现场查看患者,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记录病历,必要时牵头邀请有关科室会诊。在未确定接受科室前,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要对患者全面负责。4.如不同科室的医师会诊意见不一致时,应分别请本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会诊。如仍不一致时,正常工作时间由医务处协调或指定,夜间或节假日由医疗总值班协调,必要时请示分管院长。5.凡涉及多科室的危重患者,相关科室必须以患者为中心,协同抢救,不得擅自离开,各科室所做的相应检查和处理应及时记录。首诊科室在抢救过程中起主要协调作用。6.确需转院者,必须经科主任同意后方可转院。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或在转院途中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时,不得转院,转院前必须履行知情同意签字手续。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1.建立三级医师查房体系,实行(副)主任医师(或科主任)、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2.(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和相关人员参加。主任医师查房每周至少1次;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至少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至少1次;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3.对急危重患者,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随时请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科主任查房。4.对新入院患者,住院医师应在入院30分钟内查看患者,急症病人需立即处置。主治医师应在24小时内查看患者并提出处理意见,(副)主任医师应在72小时内查看患者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意见。5.查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病历、影像资料、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要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住院医师报告病历摘要、目前病情、检查化验结果及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级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提出诊治意见,并做出明确的指示。6.查房内容:(1)住院医师查房,要求重点巡视急危重、疑难、诊断不明、新入院、手术后的患者,同时巡视一般患者,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核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主动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需求。(2)主治医师查房,要求对所管患者进行系统查房。尤其对新入院、急危重、诊断未明及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与分析,听取住院医师意见,倾听患者的陈述,检查病历,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征求对医疗、护理等的意见,核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3)(副)主任医师查房,重点解决疑难病例;听取主管医师的汇报,审查新入院、危重患者的诊断、诊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具备条件的科室积极开展外语查房、教学工作等。三、会诊制度1.门诊会诊:(1)首诊医师应在以下情形请他科医师对患者进行会诊:①首诊为住院医师,综合病史、查体、辅助检查,考虑排除本科疾病,或合并患有他科疾病,先请本科主治医师职称及以上医师会诊,考虑有非本专科疾病,请其他科会诊。②首诊为主治医师职称及以上医师,经问诊、查体或辅助检查后,考虑患者有非本专科疾病,或合并他科疾病,可直接请他科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会诊。③首诊为住院或主治医师时,考虑本科疑难或复杂疾病,需请本科高级职称医师会诊。(2)会诊前,首诊医师应做好以下工作:①规范书写门诊病历,标明会诊的科室及会诊目的。②做必要的辅助检查。③向患者或家属解释清楚,告知到他科会诊的目的和程序,取得理解与配合。④患者的流转:A.患者一般状态较好,可自行前往他科会诊。B.患者一般状态差,应先联系好会诊医师,由导诊员护送。C.患者为急诊,且可以转送,应陪送到急诊科,做好交接手续。D.患者为急危重患者,不宜立即转运,应请相关专科医师到场会诊,并实施救治,待病情稳定后交由相关专科医师。(3)会诊医师应做好以下工作:①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检,提请必要的辅助检查,综合分析,明确诊断,予以治疗。②前往会诊的医师应为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会诊前做好本科工作交待。③到他科会诊,患者病情较复杂,以本科疾病为主的,应先收治入院,若病情危重,则先实施救治,待适于转运时,护送到病房。(4)门诊多科会诊:①首诊科室报告门诊部,门诊部主任到场,或委派专人到场,组织会诊。②门诊部主任或主任委托人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取得理解与配合。③对急危重患者先实施救治,待病情稳定按主病收入相关科室住院治疗。2.急诊科会诊:(1)急诊患者出现以下情形需要急诊科首诊医师请他科医师会诊:①经过询问病史、查体、辅助检查初步排除本专科疾病。②患者合并其他专科情况,需要综合治疗。③患者病因难以明确,如发热、昏迷、腹痛等病症;危重患者抢救需多学科医师共同完成的情形。(2)首诊医师请他科医师会诊的同时要做好以下工作:①根据患者或家属的主诉书写急诊病历,准确并及时记录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等。②为明确诊断,做必要急诊化验、影像检查(CT、MRI、超声等),为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并视病情进行必要的紧急处置:外伤止血包扎,骨折简单固定,建立输血输液通路,心肺复苏等。③向患者或家属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取得理解与配合。(3)会诊医师接到会诊请求后应做好以下工作:①到达时限:会诊医师在急诊室值班的,应立即到场;会诊医师在病区当班的,应在接到电话后10分钟内到场。②综合首诊医师的病情介绍、患者或家属的陈述、专科体检、各种检查结果,做出初步诊断,给予正确处置:病情较轻的患者可留急诊用药观察;病情较重或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建议入院进一步检查治疗;病情危重的患者,应现场与首诊医师共同实施抢救,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4)出现以下情形,会诊医师要及时请上级医师到场解决问题:不能明确诊断;会诊后经过用药及处置,患者病情未见好转。3.病房会诊:(1)科间会诊:①会诊的提出:A.涉及其他学科的诊治问题,在本学科无法解决的病例,可提出科间会诊。B.主管医师经医疗组长或科主任同意后填写会诊单,会诊单内容应详实,便于会诊医师充分掌握患者的信息,进行正确的分析。C.会诊可分急会诊和普通会诊,一般情况下施行普通会诊。普通会诊的含义是:其他科情况为次要矛盾,可择期诊疗;患者病情较轻,生命体征平稳。如需指定医师会诊,发会诊单前应该先联系会诊医师。②急会诊(病区)的条件:A.患者病情突然变化,疑似合并其他学科疾病。B.患者合并他科疾病,有加剧趋势,需紧急治疗。C.危重症患者抢救,需要他科协助。③会诊前准备:主管医师及时记录病程,详实反映患者病情变化,各种检查结果附于病历中,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取得理解与配合。④会诊到达时限:A.普通会诊:48小时内完成。B.急会诊:自接到急会诊单或电话请求,会诊医师必须于10分钟内到达现场。⑤对会诊医师的要求:A.必须为本院的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B.如会诊医师对患者的诊治不明确,应请本专业的上级医师前来会诊,解决问题。C.病区急会诊,值班医师如为住院医师,可先行会诊,会诊后必须向上级医师请示再实施诊疗方案。⑥会诊:A.会诊医师了解病情,汇总信息,提出诊疗意见,在会诊单中详细记录。B.邀请会诊病区的医师应陪同会诊,做必要的病史补充。⑦会诊后:主管医师及时记录会诊情况,向患者或家属告知会诊意见,主管医师执行会诊意见,特殊检查或治疗应征得知情同意后方可进行。(2)院际会诊:①会诊提出:A.疑难复杂病例经科内会诊、院内会诊后,诊断仍不明确,或治疗上仍存在困难的病例。B.少见罕见的疑难疾病。C.需手术指导的病人、或家属提出需外请专家手术的病人。D.医疗组填写会诊申请单,经科主任同意,报医务处。E.医务处与拟邀请会诊医师所在医院的医务部门电话联系,请求落实,并告知时间与地点,简介患者病史等情况,陈述会诊目的。②会诊前准备:A.向患者及家属告知会诊的目的,征得同意并签字。B.主管医师完成各种记录,各项检查结果附于病历中,影像等资料收集齐全。③会诊:A.医务处长或委托人协调并落实会诊人员。B.提请会诊的科室主任主持,主管医师详细报告病史,提出需解决的问题,医疗组长做病情补充。C.会诊医师了解病情,提出诊治意见。D.医务处处长或分管院长总结。④会诊后:A.主管医师将会诊意见详细记录于病历中。B.执行会诊意见。C.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向患者或家属告知会诊结果,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进行特殊的检查及治疗。四、分级护理制度1.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并确定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2.根据患者Barthel指数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的等级,Barthel指数评估细则如下:(1)评估内容:共10项,包括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便控制、小便控制、用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2)评估时机:入院、病情变化时、手术后、出院前。(3)评估方法:直接观察或访谈。(4)评定结果:重度依赖:总分≤40分,全部需要他人照护;中度依赖:总分41~60分,大部分需他人照护;轻度依赖:总分61~99分,少部分需他人照护;无需依赖:总分100分,无需他人照护。3.护士根据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当班完成并记录护理单中,汇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或)生活自理能力开立护理级别医嘱。4.护士根据医嘱,添加或更改患者床边级别护理牌,并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5.护士长定期检查护士对住院患者Barthel指数的正确性及患者需求满足情况。6.特级护理:(1)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确定为特级护理:①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②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③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2)护理要求:①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②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③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⑤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⑥实施床旁交接班。7.一级护理:(1)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确定为一级护理:①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②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③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④自理能力中度或重度依赖的患者。(2)护理要求:①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⑤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8.二级护理:(1)

1 / 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