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生存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实验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生生存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实验方案一、实验背景(一)学校现状的需要1、我校地处交通要道,来往的车辆众多,父母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摔了”,更别说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对子女的过度溺爱,使孩子从小滋生懒惰、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惯。2002年,我们对本校四年级学生的抽样调查了解,85%的学生生活不能自理,79%的学生不愿做家务劳动,93%的学生没有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96%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没有想到求助等,从中不难看出:学生对他们熟悉的现实生活状况不甚了解,锻炼机会被剥夺,基本生活常识淡漠,生存意识和基本的生活能力严重弱化,在生活自理、自控、自救、自我防范等方面就显得极端无能。令人担忧的现状、严酷的现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对孩子进行生存教育迫在眉睫。2、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存环境可谓越来越严峻,生存问题日益尖锐,市场竞争更是日益加剧,人际关系也错综复杂,人们随时处于各种变化之中。处于这种社会之中的小学生就不得不努力使自己的身心、思想、行为与之相适应,完善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尽量使自己与社会之间取得平衡,以保持相对和谐、统一。其实“竞争”在学校就无处不在,如演讲、竞聘、运动等活动,学生即可从中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和较强的竞争能力,克服竞赛中表现出来的不良心理,如欺骗、嫉妒、挫折等,将对一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那么,处于这样严峻的社会现状中的教育,无疑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二)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是,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综合实践活动已以一种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崭新的课程形态雨后春笋地出现在整个基础教育领域,它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又恰当处理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关系;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的整合,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软化学科界限,设计综合课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性学习转向积极探究与发现学习。同样,我们认为:在学校里围绕“体能、技能、智能、心理”四个要素,开展以“小学生生存教育”为主题的“自理自律”、“安全保护”、“行业体验”、“环境保护”等活动,也是综合实践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学生生存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验研究,既适应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顺应世界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三)教育发展的需要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主张“生存教育”约在1970年。当时,法国总理作教育报告中就提出了让学生“学会生存”。1972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所作的报告书《学会生存》中指出“应当培养人的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并使之成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1996年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生存,以便达到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为此,教育不应忽视人的任何一种潜力:记忆力、推理能力、美感、体力和交往能力。”在二十一世纪,“让孩子拥有生存能力”的教育,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台美博士、著名教育专家黄全愈先生说的好:“保护孩子,不如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在我国,我们又是怎样对孩子进行生存教育的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有很多父母认为,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缺少艰苦的锻炼环境。应该把孩子送到生存训练营磨炼磨炼,让孩子爬爬山、走走沙漠、游游水,或者去农村住上几天,干点农活、吃点农民的饭什么的。其实这就是对“生存”认识的一个误区。生存问题很多时候并不完全是能不能吃苦的问题,掌握最基本的生存技能才是最重要,最有效、最直接的生存教育。由此,我校从2002年开始进行《小学生生存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的课题研究。通过几年的实验研究,我们认为:在小学开展生存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生存意识、竞争意识、社会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对将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生存竞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二理论假设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生存意识,掌握一定的生存技巧,提高生存能力和综合素质,使教师的教研能力得以提升。三理论依据1、哲学依据人的认识是由外物到感觉再到思维的过程。即人的认识:外物——感觉——思维。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即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是:直观——思维——实践。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组织,必须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为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是经历了由“未知”转化到“已知”,再由“已知”转化到“应用”这两个“转化”过程的。即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未知——已知——应用。因此,学生能增强生存意识,掌握生存技巧,提高生存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开设生存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所在。2、教育心理学依据(1)多元智能理论我校的小学生的生存教育课题研究开设的课程符合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实现全人的教育理想。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8种智能,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的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因此,我校拟开设学生喜爱的多门课程,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各种智能的情景,给每个人以多样化的选择,使其扬长避短,从而激发每个人潜在的智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天性。(2)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人的最低层次的需求是生理需求,即: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如吃、穿、住、行等方面的内容。所以一个人首先要解决的是自身的生存问题,假如连基本的生存问题都不能解决,那就更无从谈及更高层次的需求。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因此,我们要通过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学生真正掌握生存的能力。(3)全纳教育理论全纳教育有五大原则:①每个人都拥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②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③教育必须考虑到这些特性和学习的广泛差异;④学校要满足有特殊需要的儿童;⑤学校要接纳所有儿童,反对歧视。3、学科理论依据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②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③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实验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21世纪提出的教育口号是Learningtobe——学会生存!“学会生存”讲的是人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所有潜能,以适应世界和时代的发展和变化。“生存教育”从培养人的各种“生存”能力和技能的角度去强调教育,就是要发掘人的各种潜能,增强人的生存能力,以适应世界和时代的发展及变化。这里所说的各种潜能,实际上也是人的适应能力,包括了社交能力,创造能力,生理、心理承受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等等。那么,在我国现行小学教育阶段怎样开展合理、有效的“生存教育”呢?我们认为,“生存教育”应围绕“体能、技能、智能、心理、习惯”五个要素来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可以从自理、自律、自强、环境与科学、自我保护、健康上网、手工制作、人际交往、行业体验九个方面进行实验探索,使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及综合素质得到增强。自理:培养学生的自理意识与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在学习和生活方面自理。自律:从知识上使学生懂得守规矩才能成方圆。从情感上使学生有较好的心理状态。从行为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自强: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战胜自我、战胜对手的竞意识,树立克服困难和取得成功的信心,强化学生的毅力。环境科技:增强认识环境科学意识,掌握学生一些与环境相关的科学基本知识与技能。教育学生热爱地球,珍惜地球资源,在保护青山绿水的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自我保护:使学生学会在集体中生存、在逆境中生存、在紧急状况下生存,能独立生活,会安全地保护自己。健康上网: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生存意识,杜绝他们漫无目的的在网上冲浪。引导他们健康安全上网,并明白网络就像一本字典,是学习和工作的工具,而不是玩具。手工制作: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学习各种制作技法,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人际交往:儿童人际关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影响孩子的每个层面。人际课帮助学生在“人我关系”、“自我关系”、“情绪管理”等方面成长。行业体验: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增强劳动意识和服务意识以及竞争意识。五、实验的基本原则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