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韩非子及其思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论韩非子及其思想课程名称:先秦诸子与地域文化任课教师:李明晓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号:222011301230034姓名:孔顺娇2014年05月07日目录论韩非子及其思想一韩非子生平简介....................................................................................................3二韩非子的思想........................................................................................................3(一)思想简介................................................................................................................31.自利的人性假说...................................................................................42.“法治”思想.......................................................................................43.法、术、势相结合的治国思想...........................................................4(二)思想分析................................................................................................................51.管理目标......................................................................................................52.管理对象的特征依据..................................................................................53.管理的依据..................................................................................................64.管理手段......................................................................................................65.管理技巧......................................................................................................6三韩非子思想的现实意义........................................................................................7论韩非子及其思想摘要韩非子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包含丰富的管理智慧,他不仅提出了明确的管理目标,而且也有清晰的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和思路。他独到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思想,为我们今天的各种管理提供了极高的管理启示。关键词韩非子法术势管理一韩非子生平简介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今河南)人。思想家、哲学家、政论家,法家的代表人物。韩王室宗族,韩王歇的儿子。《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因为口吃而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目睹战国后期的韩国积贫积弱,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韩非认为这是“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便退而着书,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洋洋十万余言。韩非被韩王派遣出使秦国,文采斐然的韩非为秦王嬴政所赏识而倍受重用。由于李斯提出灭六国一统天下的通天大计,而首要目标就是韩国,但作为韩国公子的韩非与李斯政见相左(韩非主张存韩灭赵),妨碍秦国统一大计,廷尉将其投入监狱,最后逼其自杀。韩非死于秦国,终年47岁,有记载说,韩非尸体运回韩国,葬在故土,即孤坟摊处,还说葬九女山古墓群。韩非子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风格。韩非子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在他文章中出现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韩非的《孤愤》、《五蠹》《说难》、《说林》、《从内储》五书,十万余言,字里行间,叹世事之难,人生之难,阅尽天下,万千感怀。二韩非子的思想(一)思想简介1.自利的人性假说韩非子摒弃了孟子、荀子的性善、性恶的争论,而是另辟蹊径提出了人是自利的这一基本人性论假说。对此,他举例说:“故王良爱马,越王勾践爱人,为战与驰。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死也。”也即,王良爱他的马,勾践爱他的民众,并不是因为他们有仁义之心,只是因为“利”而已,马能供王良驱使,民众能为勾践打仗。而医生为病人吮伤口脓血,也不是因其高尚或与病人很亲,只是因为有利在其中。做轿子的人希望人富贵,做棺的人希望人死,也不是因为他们或仁或贼,只是受各自的利益驱使罢了。由此可见,在韩非子那里,自利是人最普遍、最本质的特征。2.“法治”思想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以法律统一社会,强调法律的规范性。法犹如测量事物长短、轻重、曲直、多少的器具,在运用过程中体现的客观性是稳固的,它不因人的主观意愿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它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公正平等、一视同仁的,因此,法可以作为规范社会的统一标准。对于那些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的官吏,他更强调刑无等级,事断于法。韩非主张:“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其二,用法律强制社会,维护法律的权威性。法家以赏刑为推行法治的二柄,主张刑多赏少,轻罪重罚。韩非说:“夫严刑重罚者,民之所恶也,而国之所以治也。”韩非的“法”在名义上是赏罚并举,实际在运用过程中就是刑,即“杀戮禁诛谓之法”,刑成了治理国家的主要手段,它只能由君主垄断。韩非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法不阿贵”的思想,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是对中国法制思想的重大贡献,对于清除贵族特权、维护法律尊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3.法、术、势相结合的治国思想韩非着重总结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的思想,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融为一本。他推崇商鞅和申不害,同时指出,申商学说的最大缺点是没有把法与术结合起来,其次,申、商学说的第二大缺点在于“未尽”,“申子未尽于术,商君未尽于法”。(《韩非子定法》)韩非按照自己的观点,论述了术法的内容以及二者的关系,他认为,国家图治,就要求君主要善用权术,同时臣下必须遵法。同申不害相比,韩非的“术”主要在“术以知奸”方面有了发展。他认为,国君对臣下,不能太信任,还要“审合刑名”。在法的方面,韩非特别强调了“以刑止刑”思想,强调“严刑”“重罚”。韩非认为,光有法和术还不行,必须有“势”做保证。“势”,即权势,政权。他赞赏慎到所说的“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难者》),提出了“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难势》)的论点。(二)思想分析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韩非子的思想。1.管理目标先秦时期兵天下四分五裂,诸侯纷争,管理的政治目标是实现天下统一。经济目标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繁荣。而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土地分裂、思想多元化,用武力实现统一的机率要大于其他方式。比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企图通过统一人们的思想,用“仁”、“礼”等实现统一,孔子曾带着自己的政治理想到各国游说,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又如孟子的仁政学说、民本思想亦对当时的正局没起到统一的作用。而韩非子的法治、法术势相结合等的思想,适合当时的管理环境,也有助于实现当时的管理目标。2.管理对象的特征依据法家历来是主张“人性恶”理论的,韩非子也是如此。他不仅系统地阐述了法家“人性恶”的理论,而且明确地把它同管理活动相联系,认为,它是一切管理手段和思路的依据。韩非子认为,人性在本质上都是自私自利的,因此,人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归根到底都是一种利害关系,这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一切社会关系中,只有利害两个字,或者说,只要把握住利害二字,则一切的社会关系都是可以清晰地加以解剖的。正因为如此,管理者的一切思路、选择和技巧策略,全都要立足于利害关系视野下的人性论上,这样的管理才会是真正有效的。例如,君臣关系在韩非子看来,是没有什么感情和仁义而言的,因此,统治者不应当相信儒家所倡导的“忠”、“义”一类超功利的空洞的说教,而应当利用人的自利之心,掌握并运用,“固有使人不得不爱我之道,而不恃人之以爱为我”。3.管理的依据韩非子提出管理国家必须要依据势,势即权力和地位。韩非子认为君子要管理好国家,必须拥有相应的权势。失势,,君主就大权旁落,,权臣就当道,,国家就衰亡。任势,,就是实行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就能实现富国强兵。关于势的作用,韩非子写道::“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故立尺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桀为天子,,能制天下,非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千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钧轻而锱铢重也,有势之与无势也。故短之临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贤也以势。”也即,有了权力和地位,即使没有才干德行的君主也能统治贤智之民。再有才干德行之人,没有相应权势。连三个人也管不了。4.管理手段法治的思想是包括韩非子在内的所有法家的核心思想。按照韩非子的理解,法是管理国家的基本手段,即“法者,王之本也。”国君如果能够依赖法术治国,则国家富强,反之,国君如果放弃法治,则国家的管理必定会陷于混乱,“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依法治国是韩非子的治国手段,比如依法进行赏罚分明,可以管理整个国家,实现有序发展。5.管理技巧君子要实现对整个国家的高效管理,除了拥有权势、依据法律外,还必须懂得一定的管理技巧,即必须运用一定的“术”。“术”即为君之道,治国之谋。运用一定的术可以优化各类资源,最大限度的提高利用率,实现管理目标的高产出。韩非子提出的术有:首先,“君无见其所欲”,君主应当隐藏自己的喜好和欲望,使臣子无所迎合和伪装,臣子因此不得不表现出他的本来面目,因此,不得不时时以戒惧之心做事。其次,君主应当“舍己能而因法数,审赏罚,审核刑名者,言与事也。”就是说,君主要依靠制度管理百官,根据职务职责的规定审核官吏的所作所为,这样,不仅君主减轻了自己的工作负担,而且也使得百官有明确的做事依据。第三,君主要抓大放小。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君主的责任就是选好官员,并以赏罚加以督察,而不是事必躬亲,事事亲力亲为,因此,韩非子明确提出:“明主治吏不治民。”他认为,圣人不亲细民,明主不躬小事。这才是做好君主的策略。总而言之,韩非子的思想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依次从管理目标、管理依据、管理手段、管理技巧等方面阐述,涉及面广,可以说是一套较为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三韩非子思想的现实意义1.韩非子提出的法治思想,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