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文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意识流文学一、什么是意识流文学1、“意识流”文学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12、“意识流”小说的形成与批评史:①“意识流”首次运用于文学评论:1918,梅·辛克莱论述英国小说《旅程》时使用了“意识流”一词,开“意识流”文学批评的潮流。②文学的“意识流”的三个分歧:一、是流派还是创作方法?二、意识流小说的表现范畴的分歧2三、意识流手法的文体归类的分歧•对意识流小说的界定:一种狭义的文学流派,指一类集中使用意识流手法(如基本手法:内心独白与自由联想等),通过突出表现人物内心意识(尤其是潜意识)和精神世界来探索现代人生存命运并表现出特定的美学特征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主要代表作家有:普鲁斯特、伍尔夫、乔伊斯和福克纳“意识流小说”表现对象的分歧“意识流小说是侧重于探索意识的未形成语言层次的一类小说,其目的是为了揭示人物的精神存在”——美国:汉弗莱《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1、哲学依据:直觉主义、心理时间观心理时间:“绵延”,跨越时空2、心理学基础:无意识理论、释梦理论3、术语的心理学依据: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种斩不断的“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意识流”文学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意识流小说的基本手法•内心独白:直接内心独白与间接内心独白3•自由联想•蒙太奇•时空跳跃•印象直呈•间接内心独白:是叙述中多有外在叙事者的声音,多用”他想“、”他意识到“之类的提示性引导词。或者在外在叙述过程中会突然插入人物的内心活动,直接从叙述者的声音转到人物内心的声音。(如:《尤利西斯》第4章某片段)4•直接内心独白:叙述过程既无需作者站出来向读者作指示性的说明,也无假设的听众,小说人物作为第一人称完全袒露其内心活动,将意识和内心世界给读者彻底敞开,就像一个意识的”屏幕“展现在读者面前,充分反映了人物内心活动的原貌。(如:《尤利西斯》第18章某片段)5不。她不要什么。①这时他又听到更轻的一声深沉叹息,热乎乎的。②她翻了一下身,床架上铜圈已经松了,叮叮当当响。③这毛病非治不可了,真的。可惜。老远地从直布罗陀运来的。她原来懂的一点西班牙语现在全忘了。不知道她父亲花了多少钱。古老的样式。想起来了!当然。是在总督府拍卖时买的。快锤敲定的。讨价还价可是一点都不含糊的,老忒迪。④对。您哪,是在普列付纳。我是行伍出身,您哪,而且我引以为荣。⑤不过他还是有头脑的,所以才能搞那次邮票抢购了。那可是看得够远的。⑥在这段文字中:①是布鲁姆的暗自判断,他的内心独白。②是叙述者对外部事件、行为的叙述。③也是如此。④又是布鲁姆的意识活动。(期间也表现出自由联想)⑤是布鲁姆意识流中忽然浮现出的玛丽恩的父亲老忒迪当年在拍卖会上跟他人的对话。⑥又回到现实中,是“此时”布鲁姆心中对老忒迪的评价。•几点过一刻啦可真不是时候我猜想在中国人们这会儿准正在起来梳他们的小辫子啦好开始当天的生活诺修女们快要敲晨祷钟啦没有人会进去吵醒她们除非有个把修士去做夜课啦要么就是隔壁人家的闹钟就像鸡叫似的咔哒咔哒地响都快把人的脑子镇出来啦看看能不能打个盹儿一二三四五他们设计的这是啥花儿啊就像星星一样隆巴德街的墙纸可好看多啦他给我的那条围裙上的花样儿就有点儿像不过我只用过两回•自由联想:在小说中,人物的意识流程往往不具备任何规律和秩序。他们的意识一般只能在一个问题或一种事物上作短暂停留,即使他们头脑最清醒的时候也不例外。他们往往睹物生情,有感而发,头脑中的事物常常因外部客观事物的突然出现而被取代。眼前任何一种能刺激感官的事物都有可能打断人物的思路,激发新的思绪与浮想,释放出一连串新的印象与感触。联想的控制三要素:第一是记忆,这是联想的基础;第二是感觉,它们操纵着联想的进行;第三是想象,它确定着联想的伸缩性•几点过一刻啦可真不是时候(这两句写的是什么地方的钟声提醒玛丽安时间已经很晚了)我猜想在中国人们这会儿准正在起来梳他们的小辫子啦好开始当天的生活(她的思绪跳到了中国)诺修女们快要敲晨祷钟啦没有人会进去吵醒她们除非有个把修士去做夜课啦(从中国人的起床联想到修女们不会有人打扰她们的睡眠,而自己却被深夜回家的丈夫吵醒)•要么就是隔壁人家的闹钟就像鸡叫似的咔哒咔哒地响都快把人的脑子镇出来啦(即使没有丈夫吵醒她,也还有周围的其他声音)看看能不能打个盹儿一二三四五(她试图用数数的方法让自己快点入睡)他们设计的这是啥花儿啊就像星星一样(她又注意到了墙纸上的花)隆巴德街的墙纸可好看多啦(从墙纸上的花联想到了自己在隆巴德街德旧居)他给我的那条围裙上的花样儿就有点儿像不过我只用过两回(既而又联想到丈夫布卢姆送给她的围裙上的花与墙纸上的花样有些相似)代表作家•法国: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英国: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达罗卫夫人》《海浪》•美国: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乔伊斯短篇《都柏林人》(1914)自传体小说《青年艺术家的画像〉(1916)《尤利西斯》(1922)《芬尼根的守灵夜》(1939)1941年1月13日,病逝于瑞士苏黎世《尤利西斯》的三奇•奇人:流亡的爱尔兰人•奇书:离奇的出版,惊人的误植•奇文:登峰造极之作《尤利西斯》评价•评论家伊瓦舍娃说:“乔伊斯在《尤利西斯》里用一种实验方式摸索着找到一些东西,结果引起了保守的思想家和孤陋寡闻的读者的愤怒指责,而今天的作家,在这方面已信心十足,甚至自己的作品是以当代科学的最新发现为依据的”•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文学著作、登峰造极之作•“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小说的观念”•“一个平淡的故事”却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尤利西斯》的解读•一、一个平淡的故事:1904年的6月16日的一天小说共3部分,计18章:第一部分(1--3章):斯蒂芬的行动与意识。第二部分(4-17章):布卢姆一天的经历及他与斯蒂芬的相遇第三部分(18章):莫莉的意识流人物形象: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写真•布卢姆:现代庸人主义者•斯蒂芬:历史虚无主义者、精神的“孤儿”到“寻父”•莫莉:真诚的欲望沉沦者《尤利西斯》的解读•套子——结构模式:古代英雄史诗的现代式反讽——一部现代庸人的史诗•题解:起名为Ulysses的意图?•标题:“帖雷马科”、“尤利西斯的漂泊”、“回家”《尤利西斯》的解读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