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在发展生产力方面起先导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航天技术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高技术群,荟萃了当今世界上科学技术的许多最新成果。航天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科学技术的进步,其中包括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以及能源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的研究与发展,同时各种卫星应用技术、空间加工与制造技术、空间生物技术、空间能源技术大大增强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中国返回式遥感卫星拍摄的数万米地物照片和其它卫星获得的地物信息,经国家经济和科研部门处理分析后,从中获取到许多用其它手段得不到或难以得到的资料,为国家进行国土规划和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利用返回式遥感卫星照片,国家有关部门曾组织进行了京津唐、塔里木盆地、黄河三角洲等7个区域的资源和环境调查,各有关单位开展了其它方面的多项专题应用。实践表明,返回式遥感卫星的照片具有视野宽阔、信息量丰富、直观性好、清晰度高、能提供宏观和实用性强的第一手普查资料等特点,具有相当高的实用价值。中国已建成能接收各类(光电型、雷达型)资源卫星数据的遥感卫星地面站。利用该站发布的数据,各部委和各省市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国土整治和规划、土地利用和普查、农作物估产、地质勘探、重大灾害评估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在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和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之际,遥感卫星地面站根据卫星获取的微波遥感资料,对灾情最严重的地区进行了全天时、全天候的监测,为抗灾、救灾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于1999年发射的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卫星,已成为中国卫星资源的一个新的数据源。中国发射了4颗“风云”1号和2颗“风云”2号气象卫星,现已建立了由北京气象卫星资料处理中心和北京、乌鲁木齐、广州3个气象卫星资料站组成的具有国内外兼容性的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该系统为中国的天气预报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实时云图。尤其是气象卫星系统的业务运行,大大提高了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每年减少经济损失几十亿元。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导航定位在我国的应用迅速发展。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已开始为公共汽车、出租车安装GPS指挥监控系统。我国有数万条渔船装备了GPS接收机。毫无疑问,智能交通是一个大规模的潜在市场。卫星导航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测绘的各个方面。GPS的应用必将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增长的热点之一。2000年,“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成功,并完成双星组网。我国自主建立了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这个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是目前世界上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实用星基定位导航系统,将对我国经济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是现今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和组织,也是世界上少数拥有进行空间微重力实验手段的国家之一。如今,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正迎来一个大跨越发展的春天。21世纪头10年,又发生了中国航空航天史的两件大事:在航天方面,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圆了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在航空方面,2007年2月,对国计民生的意义不次于“两弹一星”的大飞机项目正式立项,还有最近倍受国人瞩目的“嫦娥一号”、“神七”等等……这些成就必将大大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增大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航空航天事业对国家的重要性无与伦比,航空航天事业对国家,从军事国防上讲,具有中流砥柱的地位。从国防意义上讲,在现代战争中,空战已经占据着主导地位。像军用飞机、导弹、航母这些衡量着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的重要指标,和国家的航空航天技术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历史上,航空航天技术的每一项突破几乎都源于军事目的。比如“两弹一星”,对于弹和星,应该结合起来看,如果火箭中的卫星换成了核弹头,就成了洲际核导弹了。为什么新中国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要上“两弹一星”工程?这正是为了拥有中国自己的核武器。同样,拥有航天火箭的发射能力,是一个国家拥有核威慑能力,远程核打击能力的前提条件。现代战争,是以海陆空天为一体的,立体复杂信息化战争。拥有制空权,制天权是战争胜利的关键所在。因此,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和国防力量。航天与农业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实践证明,通信广播卫星、资源卫星、气象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在农业现代化中均获得广泛的应用,已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航天高科技与农业技术相结合,必将产生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产业,即航天农业。这将对解决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推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卫星通信是现代化农业的主要手段航天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有力地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卫星电视教育已成为提高城乡劳动者文化素养、劳动技能的有力工具,全国已有1000多万农民和乡镇企业职工收看农村技术培训的电视节目。卫星通信与卫星遥感的综合应用,既可用于对风灾、水灾、旱灾、森林火灾以及病虫害等大规模的自然灾害进行长期监测,还可建立全国农业信息系统、农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从而提高农业现代化的管理水平。航天技术与农业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必将为农业现代化、繁荣农村经济做出巨大贡献。反过来,农业也为航天技术的发展展现了广阔的天地。因此,发展航天农业是功在国家、利在人民的长远大计,它将推动中国农业迈上一个新台阶,并为下一个世纪的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发太空资源培育农作物良种自人类开始探索太空以来,把各种类型的生物样品放在航天器内飞行,待飞行结束回收后观察这些生物的生理、生化、遗传等方面的变化,一直是太空飞行任务的重要内容。利用卫星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和变异,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据初步统计,1957~1988年国际上已发射的空间生命科学卫星有109颗,搭载植物材料的有33次,占总数的303%。研究了植物生长、发育及其生理和遗传特性的影响,空间微重力、高能重粒子对植物种子和植株的影响;植株及其细胞在空间条件下生长发育以及衰老过程;低等植物在空间的生长规律等。在其深度上已涉及到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营养和激素的代谢、遗传、细胞、超微结构等多方面的问题.然而,研究目标的重点是解决人类进入太空的生活问题,比如,研究在太空条件下植物生长发育规律,以便改善人类在太空生存的小环境;解决航天员的食品来源问题;探索宇宙及其星球中能否生长植物。航天农作物育种这一高新技术,是中国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中国航天返回式卫星技术优势与中国农业遗传育种技术优势相结合的产物,是农业专家与航天专家长期协作攻关所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育种途径,是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新生事物。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就必须依靠科学种田,即改良品种,扩大良种种植面积,改造低产田和推广先进应用技术,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稳步提高。而良种问题则是促进农业增产诸多重要因素中最为经济、有效的因素。过去中国已经通过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人工诱变育种等多种手段培育出大量农作物优良新品种,为农业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1987年以来,中国已经成功地利用返回式卫星8次搭载农作物种子,进行探索性的航天育种试验。这种经过太空处理之后,再到地面选育农作物新品种的方法称之为航天育种。已进行的项目有:粮食作物类——水稻、小麦、大麦、高梁、玉米、谷子;豆类——大豆、绿豆、青豆、黑豆;经济作物类——棉花、烟草、甜菜、莲子;蔬菜类——丝瓜、黄瓜、青椒、西红柿、萝卜、胡萝卜、绿菜花、尾穗苋;观赏植物与药用植物类——石刁柏、鸡冠花、三色堇、龙葵、菊花、甘草以及油松、白皮松等。植物种子放在返回式卫星舱内,随着卫星在空间距地球200~400千米轨道上飞行5~16天。在返回地面后,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植株在田间的生长、发育、产量和有关的生理生化、细胞、遗传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与试验,发现不同属的种子的表现各不相同,其中小麦、水稻和黄瓜种子经飞行后,幼苗根尖细胞的染色体出现比地面对照组更多的变异,其后代遗传有分裂现象,并且十分显著。飞行后的小麦种子植株呈现矮化、分蘖力强的特点。水稻出现大穗、双穗等多种变异。黄瓜由主茎结瓜型变为侧枝结瓜型,且雌花数量增多。石刁柏(俗称芦笋)种子在空间飞行后,种子萌发加快,发芽率提高,幼苗的呼吸加强,比对照组提高34%,田间长势亦好于对照组,出笋率也比对照组多34%。从上述试验结果与实际调查情况,可以看出经空间处理后的种子,在地面种植试验诱发出众多的宝贵突变体,并能从中选育出一批优良的品系,证实了空间环境对植物种子的诱变作用带有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