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聂华苓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1949年去台湾,开始发表作品。1964年赴美定居,代表作《台湾轶事》。背景材料这是作家聂华苓于1988年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写了作者应邀南斯拉夫讨论“放逐与文学”时,参加克拉库耶伐次追悼会的经历。本文以1941年10月21日纳粹在克拉库耶伐次的一次大屠杀为线索向读者展示了沉痛的悼念、无尽的追忆、深刻的反思,写出了一个外国人在一个国家所受到的痛苦深刻的印象和沉重美丽的回忆,告诉人们:历史是不能忘记的!肃穆荒谬憧憬呵护杀戮悼念屹立蜿蜒恍惚明赫白聂华苓sùmùmiùchōngjǐnghēlùdàoyìwānyánhuǎnghūhèlíng“沉重的记忆”指纳粹党在克拉库耶伐次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美丽的记忆”指克拉库耶伐次的人民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所表现出来的整个民族的英勇。朗读引文,思索“沉重的记忆”指什么?美丽的记忆又指什么。课文感知自读课文,看文章为我们展示了几个场景?概括每部分的内容,给课文各部分取上小标题:1.来到纪念地2.看纪念演出;3.参加座谈会;4.参观纪念馆。不好。课文通过再现被残杀者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反衬法西斯的残酷。“亲爱的爸爸妈妈”突出孩子们撕心裂肺的最后一声呼喊,让我们想见当年那场屠杀的情景,对残杀者的凶残感受得更为深切。1、如果把文章的标题改为“克拉库耶伐次之行”,好不好,为什么?2、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要和平,不要战争。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课文中有不少意味深长的描写和议论,请仔细体味其中的含义,回答括号里的问题。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这里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连用四个句号,成为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表意功能。这里不仅写天气,也是在表明作者的心情,渲染了悲凉的气氛。2、“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全是”一词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和对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你怎样理解这看似矛盾的议论?)看似矛盾,其实不矛盾。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的荒谬。4、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几句话的内涵。)作者强调的是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的教训,才能保证世界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5.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这个引号起强调作用,强调人的价值、生命的价值。(为什么给“人”字加引号?)6、明赫白仍然双手撑着头流泪。我和安格尔走过去和他握手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明赫白能得到众人的宽恕和尊重。)他反省本国的罪行,认识深刻,态度诚恳。半个世纪前的罪行是纳粹强盗犯下的,明赫白是没有责任的,他却代上一代的人受过,所以人们宽恕他,尊重他。7.一位作家讲话之后,日本人也要讲话了。(称他为“日本人”为什么不说“作家”?)日本作家为日本军国主义开脱罪责,他在自私地狡辩。作家本应具有人类的良知。作者不称他为作家,说“日本人”,表明了作者对他的鄙弃。许多人与西德作家握手,在无言之中表明人们对日本人的反感和唾弃。8.结尾处,为什么要引用死者的遗言?“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最后摘录的被残杀者留下的只言片纸,就是拾取人性中最为闪光的几个瞬间,控诉了泯灭人性的战争。谈谈此时你内心的感受吧,对同学们或者对与你们同龄的青少年朋友们说说学习了这一课后让你感受颇深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