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57管理会计(一)2016年4月复习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300157管理会计(一)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论第一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1.现代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为企业的相关利益者和企业内部管理提供服务。第二节管理会计的内容和基本特点2.1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管理会计主要为企业的内部管理服务,其主要内容可以表述为决策与规划会计和执行与控制会计。2.1.1决策分析可以区分为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分析。A.短期决策分析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是成本与产量问题;其二是成本与收入问题;其三是为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B.长期投资决策是建立在货币时间价值的基础上的。货币时间价值是资本机会成本的体现,是资本对时间的增量,其数值确定与资本的边际成本或边际收入是联系在一起的。2.1.2规划会计通过编制计划和预算将决策确定的目标和行动具体化,预算包括生产经营总预算和项目预算。2.1.3执行和控制室保证计划所确定的目标得以实现的实施过程。只要通过计划执行结果与预算的比较,平价执行者的工作成绩,通过差异分析获得反馈信息,以便采取措施,达到控制的目的。2.2管理会计的特点:1.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2.方法灵活多样性;3.面向未来的时间特征;4.会计信息不受会计准则约束;5.重视人的行为问题。●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比较主要方面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信息使用者外部使用者:股东、债权人、监管机构、公众等内部使用者:企业各级管理者信息的时间属性历史性现实性、预测性会计报告的类型一般目的的财务报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特定决策分析报告、业绩评价报告、控制报告等会计报告的内容反映企业整体的总括性情况反映企业内部机构、部门详细情况,与决策、评价及控制相关会计报告的编报频率对外财务报表:年度、半年度、季度内部报告:根据需要适时提供约束性应该符合会计准则不受会计准则约束验证程序公认会计师审计无需外部审计第三节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和信息质量3.1企业目标和管理职能3.1.1企业主要目标的完成是建立在相关子目标的基础上,以保证其与周围内外环境的协调发展。3.1.2企业管理职能,主要包括:决策、计划预算、组织实施和评价控制四个方面。3.2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管理会计是服务参与企业内部管理的会计,为实施相应的管理职能提供服务,满足各级管理的需要。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1.为决策提供客观可靠信息;2.制定计划编制预算;3.实施经营计划,评价业绩实施控制;4.成本确定和成本计算。3.3管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管理会计为企业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有用的信息应具备一定的质量要求,主要有:准确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及时性、成本和效益原则。3.3.1准确性:也称为可靠性,是指所提供信息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可靠的,不可靠的信息不进对管理没有用处,甚至会导致决策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3.3.2相关性:是指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必须与决策有关系,相关信息会导致决策的差别;3.3.3可理解性:也称为易懂性;3.3.4及时性:是指管理会计适时、快速的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相关信息;3.3.5成本和效益原则管理会计在提供信息时要收到成本和效益原则的约束,提供和使用信息的成本应小于使用信息所产生的效益。第四节现代企业环境和当代管理会计发展1.信息技术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设计,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232.代理人理论,主要研究企业同外部有关方面以及企业内部组织方面的关系;3.价值链分析、作业管理和作业成本计算;4.目标成本计算和价值分析;5.质量成本与全面质量管理(TQM);6.适时生产(存货)系统;7.综合记分卡。将传统财务数据为基础的业绩计量变为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综合性计量指标体系。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第一节成本性态分析1.1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当业务量发生变动时总额保持不变的成本。固定成本具有以下特点:a.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而变,表现为一固定金额;b.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固定成本(即单位固定成本)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成反比例变动。1.1.1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不受企业管理层短期决策行为影响,在短期内不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如固定资产折旧费,财产保险费,财产税等。(选择题)1.1.2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受企业管理层短期决策行为影响,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如广告费、研发费、职工培训费等。(选择题)1.2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变动成本具有以下特点:a.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成正比例变动;b.单位业务量的变动成本(即单位变动成本)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不变。1.3混合成本,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成本往往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它们既非完全固定不变,但也不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因而成为混合成本。1.3.1半变动成本是由明显的固定和变动两部分成本组成。这种成本通常有一个基数,不受业务量的影响,相当于固定成本;在此基数之上,随着业务量的增长,成本也成正比例增加,这部分成本相当于变动成本。例如:水电费、煤气费。1.4相关范围,对于固定成本来说,相关范围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特定的期间,二是指特定的业务量水平。1.5总成本的函数模型总成本函数可用公式表示如下:y=a+bxy总成本总成本y=a+bx变动成本bxa固定成本ax业务量总成本函数模型第二節混合成本分解和成本预测2.1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2.1.1工程分析法,又称技术测定法,它是由工程技术人员根据生产过程中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对各种物质消耗逐项进行技术测定,在此基础上来估算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一种方法。2.1.2账户分析法,是指分析人员根据各有关成本明细账的发生额,结合其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对每项成本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使其分别归入固定成本或变动成本的一种方法。2.1.3合同确认法,是根据企业与供应单位所订立的经济合同中的费用支付规定和收费标准,分别确认哪些费用属于固定成本,哪些费用属于变动成本的方法。2.1.4历史成本分析法,历史成本分析法是根据混合成本在过去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与业务量的历史资料,采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对其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分解出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定量分析法。(1.高低点法;2.散布图法;3.最小平方法)2.2成本预测,通过成本性态分析和混合成本的分解,企业的全部成本就都可以划入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从而建立成本函数模型,在此基础上便可以对未来期间的成本进行预测。3/23第三节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3.1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属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完全成本法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不仅把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计入产品成本,而且把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全部制造费用(包括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都吸收到产品成本中去,同时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因而又称为“吸收成本法”。企业采用完全成本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a.存货计价;b.评估盈利能力;c.定价决策。3.2变动成本法: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包括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不包括固定制造费用,而将固定制造费用全部作为期间费用列入当期损益表,从当期的收入中扣除。这是管理会计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3.3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区别:1.成本划分的标准、类别及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2.存货计价及成本流程不同。第四节两种成本计算法下的损益表4.1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编制的损益表a.在完全成本法下,损益表上的成本分为销售成本和营业费用两大类。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后的余额为销售毛利,销售毛利再减去营业费用,分出企业的营业利润。完全成本法编制的损益表把所有成本项目按生产、推销。管理等不同经济职能进行排列,主要是为了适应与企业有经济利益关系的外界团体或个人的需要而编制的,因此又称为“职能式损益表”。b.在变动成本法下,损益表上的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称为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反映了产品的盈利能力及其对企业营业利润计划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管理人员关心的终点。边际贡献再减去全部固定成本则是企业的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编制的损益表把所有成本项目按成本性态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主要是为了便于取得边际贡献信息,因此又称为“贡献式损益表”。损益表完全成本法(职能式)变动成本法(贡献式)销售收入减: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加:本期成产成本可供销售的产品成本减:期末存货成本销售成本合计销售毛利减:营业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合计营业利润销售收入减: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销售费用变动管理费用变动成本合计边际贡献减: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费用固定管理费用固定成本合计营业利润4.2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对利润计算的影响由于两种成本计算法在存货估价及成本流程不同,这对各期营业利润的计算有着重大的影响,主要变现在当产销不平衡时,两种成本计算法所确定的营业利润有所不同。公式:营业利润差额=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__完全成本法期初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期末存货量-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期初存货量根据上述公式,可以明确两种成本计算法下营业利润差额变动规律:a.当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等于期初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时,营业利润差额为零,则两种成本计算法的营业利润必然相等。b.当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时,营业利润差额大于零,则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一定大于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c.当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等小于期初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时,营业利润差额小于零,则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一定小于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4/234.3变动成本的优缺点4.3.1优点:1.能够促使企业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2能提供企业管理层预测和短期决策的有用信息;3有利于企业加强成本控制和正确进行业绩评价;4简化成本计算。4.3.2缺点:1不符合财务会计的产品成本概念及对外报告的要求;2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第三章本量利分析第一节本量利关系概述本量利关系是指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本量利分析就是对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所进行的分析。本量利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短期内产品销售量、销售价格、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以及产品结构等因素的变化对利润的影响,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预测、决策等方面的信息。1.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本量利分析理论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之上,这些假设限定了本量利分析的应用范围,而且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特别是当假设不能成立时,就会造成本量利分析不当,导致做出错误的预测和决策。本量利分析一般有以下几方面假设:(选择题)1.1.1销售价格固定:假设售价为常数,其前提条件是产品处于成熟期,售价比较稳定;1.1.2成本是线性的:假设总成本函数是一元线性方程;1.1.3产销平衡:假设在制造企业,存货水平保持不变,则产量等于销量,可以试想产销平衡;1.1.4销售组合固定:销售组合是指企业销售的各种产品所组成的比例关系。销售组合固定是假定在一个生产多品种产品的企业,各种产品的销售量占全部销售量的比例保持不变。1.2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在管理会计中,把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用方程式来表达,就是本量利关系基本公式,即: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价格×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设销售价格为p,销售量为x,固定成本总额为a,单位变动成本为b,利润为P,则:P=px-bx-a=(p-b)x-a1.3边际贡献及相关指标的计算边际贡献,也称毛益或创利额,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单位变动成本后的余额。1.3.1边际贡献的绝对数有两种变现形式:一种是单位概念,称为单位边际贡献(用CM表示),它是指产品的销售价格减去单位变动成本后的余额。单位边际贡献反映的是每一单位产品的创利能力,也就是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销售可提供的创利额,公式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