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魔术小游戏!第六章记忆作者:天青QQ交流群:60340557个人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忆过程:编码、存储和提取启动效应与记忆系统(内隐记忆)•记忆是认知过程中对信息的输入、编码、存储和提取,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四个基本过程。•识记是记忆的开始阶段,是信息的输入和编码。识记具有选择性。•保持是记忆过的信息在头脑中的存储。•再现也称回忆,是对已经存储的信息进行提取使之恢复活动。•再认是对已经存储但不能被提取的信息,在刺激重新出现时可以加以确认的过程。近100多年来,记忆研究一直是心理学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当代著名的记忆心理学家E.Tulving(1995)把科学的记忆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1885—1960:开始于艾宾浩斯研究;词语学习(verballearning)漫长时期;1960—1980:认知心理学兴起;记忆的计算机模拟十分流行;1980—至今:记忆研究的认知神经科学阶段;研究简史一、艾宾浩斯与巴特利特的研究•艾宾浩斯(1850~1909)与巴特利特(F.C.Bartlett,1886~1979)是记忆研究的两位先驱,虽然他们研究记忆的途径是对立的,但两人都对后来的记忆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885年,Ebbinghaus:OnMemory:AContributiontoExperimentalPsychology.•1932年,Bartlett:Remembering:AStudyinExperimentalandSocialPsychology.(一)艾宾浩斯的研究•Ebbinghaus受到Fechner的《心理物理学纲要》的启发,企图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英国经验主义者所描述的联想过程。他在人为的实验室条件下产生联想,并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对记忆进行客观的测量,我称之为新联想主义心理学。(一)艾宾浩斯的研究•Ebbinghaus的想法是:组成思想的一系列有联系的观念,可以通过识记一串完全新的联系在实验室中模拟。•为了使记忆的研究数量化,艾宾浩斯创造了两个工具。•第一是无意义音节(nonsensesyllables);•第二是测量记忆的方法即节省(savingsmethod)法。无意义音节(nonsensesyllables)•无意义音节:用两个子音和一个母音形成一个无意义音节,如ZOK,VAP等。•无意义音节作为识记的单位大致是相同的,这样便于控制学习材料的数量,并可使学习少受个人有关经验的影响。节省法(savingsmethod)•例如,初次学会一张音节表(16个或10个音节等等)需要读30遍,一星期以后只学15遍就学会了,那么,你节省了15遍,也就是50%,50%就是你的记忆保持量。•节省法是测量记忆的十分灵敏的方法。•计算公式:时间)初学时的诵读次数(或时间)重学时的诵读次数(或时间)初学时的诵读次数(或节省的百分比100节省法(savingsmethod)•我们知道最初铭记时所达到的印象的深度和后来回忆时印象消失的程度有关。但印象的深度和印象消失程度如何度量,当时还是没有解决的问题。•Ebbinghaus试图为它找到一个客观的数量指标,并把这个函数关系象物理定律一样表述出来。•他把原来学习时重复的遍数当作印象深度的指标,把达到原来的熟练程度所需要再学的遍数当作印象消失程度的指标。并通过再学所用的遍数和最初学习所用的遍数的比较,来计算节省遍数的百分数。遗忘曲线(theforgettingcurve)•Ebbinghaus一共制作了2300个无意义音节。他从所有这些无意义音节中随机地选出一定数量的项目并排成固定的顺序来组成实验材料。•在所有的实验中,Ebbinghaus自己做被试。在识记一个无意义字表时,他是按照一个较快的、有规则的节拍器的节律(2/5s)朗读那些音节的。把时间和遍数都当作字表难度的指标。•此外,他还控制了其它实验条件,如环境中的干扰因素,每天做实验的时间等。他还记下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当时的心理状态以备分析实验结果时用。•根据数学和统计学知识,他知道几次观察的平均数比单独一次的测量更为稳定。因此对每一实验条件,他都是做几次实验然后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遗忘曲线(theforgettingcurve)•Theforgettingcurve.•注意:遗忘速率先快后慢对此项工作的评价•Ebbinghaus的工作也受到一些责难和非议。•一种批评是他制作的无意义音节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且各音节之间的难度也不一定相等。•另一种批评是关于他自己做被试所产生的一些问题:他自己知道了每一个实验的目的,这对实验结果会产生微妙的影响;以他自己一个人的实验结果不能推广到其他人身上去,等等。•这些批评并不是全无道理,但Ebbinghaus介绍了测量记忆的方法,较好地控制了实验条件,不仅对记忆过程进行了客观的研究,对印象深度和遗忘量也做到了数量化。•在高级心理过程只能作为思辨哲学研究的课题时,艾宾浩斯能做到这一点确实是难能可贵的。至于他工作中的缺点,如果和他的贡献比较起来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一)艾宾浩斯的研究•艾宾浩斯在小结他研究记忆的方法时写道:在研究心理过程时应用所谓自然科学的方法,遇到两种根本性的困难:心理活动的经常变化和反复无定使之不能布置稳定的实验情境;心理过程无法测量或计量。(二)巴特利特的研究•巴特利特对艾宾浩斯的研究持批评态度。•他认为记忆不仅是形成联想,学习与记忆是一个活跃的过程(activeprocesses),涉及意义的追求(effortaftermeaning),把识记材料纳入一定的图式(schemas)。•他批评艾宾浩斯为避免过去知识的影响而使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学习和记忆的材料,使记忆陷入一种人为的状态,因而对日常生活的记忆缺乏现实意义。艾宾浩斯过于注意记忆的材料而忽视了被试的态度和他们过去的经验等影响记忆的其他因素。巴特利特的生平简介•Bartlett(1886.10.20——1969.9.30)•1914年起在剑桥实验心理学研究室任教,1922年任主任,1931年正式成为剑桥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1944年创建属于英国医学研究院的应用心理学研究所。1932年被推为皇家学会会员,1948年被授予“勋爵”,是英国实验心理学家第一人。(二)巴特利特的研究•图式理论(schematheory):Bartlett认为图式是指过去反应或过去经验的主动组织过程,它不仅使个别成分一个接一个地作用起来,而且将他们组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Bartlett的记忆过程中,图式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记忆过程中,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改变事件的某些细节,使整个事件更符合已有的图式,意义更明确。•Bartlett认为人总能在不知不觉中将新的事物纳入自己的图式中,并不断地对已有的图式进行重建。(二)巴特利特的研究•记忆的心理重建理论(reconstruction):Bartlett认为记忆是一种心理重建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他认为,对既往事件的记忆不只是简单的保存和再现,而是受文化态度和个人习惯渲染的心理重建。•他通过实验证明了人们对一个事件很少在其发生的当时被如实地知觉到,观察或知觉中的遗漏部分在记忆过程中进行重建时,被以往的经验所填补。1.关于故事的研究(1)•Bartlett从“北美印第安民间故事”中选了一个叫做“鬼魂的战争”(TheWaroftheGhosts)的故事。1.关于故事的研究(2)TheWaroftheGhosts•OnenighttwoyoungmenfromEgulacwentdowntotherivertohuntseals,andwhiletheywerethereitbecamefoggyandcalm.Thentheyheardwar-cries,andtheythought:”Maybethisisawar-party”.Theyescapedtotheshore,andhidbehindalog.Nowcanoescameup,andtheyheardthenoiseofpaddles,andsawonecanoecominguptothem.Therewerefivemeninthecanoe,andtheysaid:”Whatdoyouthink?Wewishtotakeyoualong.Wearegoinguptherivertomakewaronthepeople”.Oneoftheyoungmensaid:”Ihavenoarrows”.“Arrowsareinthecanoe”,theysaid.“Iwillnotgoalong.Imightbekilled.MyrelativesdonotknowwhereIhavegone.Butyou”,hesaid,turningtotheother,”maygowiththem.”•Sooneoftheyoungmenwent,buttheotherreturnedhome.•AndthewarriorswentonuptherivertoatownontheothersideofKalama.Thepeoplecamedowntothewater,andtheybegantofight,andmanywerekilled.Butpresentlytheyoungmanheardoneofthewarriorssay:”Quick,letusgohome:thatIndianhasbeenhit”.Nowhethought:”Oh,theyareghosts”.Hedidnotfeelsick,buttheysaidhehadbeenshot.•SothecanoeswentbacktoEgulac,andtheyoungmanwentashoretohishouse,andmadeafire.Andhetoldeverybodyandsaid:”BeholdIkilled,andmanyofthosewhoattackeduswerekilled.TheysaidIwashit,andIdidnotfeelsick”.•Hetolditall,andthenhebecamequiet.Whenthesunrosehefelldown.Somethingblackcameoutofhismouth.Hisfacebecamecontorted.Thepeoplejumpedupandcried.•Hewasdead.1.关于故事的研究(3)•Bartlett实验中的被试是英国学生。实验时,首先让第一个被试以正常速度阅读这个故事两遍,15~30min以后,第一个被试回忆并把回忆的内容写下来;然后,第二个被试阅读第一个被试写下来的内容两遍,15~30min以后,第二个被试回忆并把回忆的内容写下来;以此类推。•Bartlett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顺序再产生的方法(themethodofserialreproduction)。•Bartlett把被试写下来的内容,与故事原文作精心的比较和分析。他发现写下来的内容与原文有很大差别。写下来的故事比原文更合乎逻辑,更加前后一致,并且总的来说也短得多。2.关于图画的实验•Bartlett用图画作材料,应用顺序再产生的方法进行的研究,同样证实了他的设想。(二)巴特利特的研究•Bartlett总结了心理重建过程中的三种特点:记忆的内容比原来识记的内容更加简略概括,一些不太重要的细节趋于消失,而主要内容及显著特征被保持。保持的内容变得更鲜明,一些细节被加以强调,更加突出、生动,更具特色。识记的内容被已有的经验同化,某些细节被改变了,使整个内容更符合被试的知识背景和文化背景。(二)巴特利特的研究•在Bartlett的实验中,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