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综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综览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势激烈,面对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浪潮,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调整战略,把发展高新技术当作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的制高点。我国目前整体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以粗放经营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观,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有待解决,发展农业、搞好国有中大型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等任务十分艰巨,人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对经济持续发展的压力在增大。无论从国际环境还是从国内条件看,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努力在未来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战略任务。杭州市自改革开放以来,科技与经济发展较快,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36亿元,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名列前矛。随着“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加快了建设,各类科技发展计划成果逐步投入应用,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中合力发展高新技术。至199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销售额已达250亿元,已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5%以上,其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两个产业的销售额已超过100亿元。然而,尚存在总量不大,支柱产业和产品不明确,后劲明显不足等问题。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步子较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则更大。为此,市委、市政府已决定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的战略选择,作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的重点,加以培育和加速发展。“杭州市高新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由杭州市人民政府领导亲自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进行,市科委负责具体实施,并列入杭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调研任务,杭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先期进行了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动向研究,作为该课题的一项专题,完成了本报告。现将有关信息综述如下,供课题组及有关部门作背景材料参考。国外动向(一)理论和经验⒈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具有以下特征:①科学和技术研究开发和不断创新的知识构成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目前,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内国家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已经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3%。1996年美国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45%。②高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在工业社会中的三大支柱产业是建筑业、汽车业和钢铁业。进入70年代后,钢铁业走向衰落,而电脑、通信、航空航天、金融等产业迅速发展。资料显示,在过去的三年内,美国经济增长中有27%要归功于高技术产业,而建筑业只占10%,汽车工业只占4%,同时美国的科技类股票价格也以年平均35%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其它股票20%的增长率。③无形资产成为企业的主要资产。在知识经济的作用下,当代经济竞争正在从有形竞争向无形竞争转变。在发达国家,一些先进企业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比例达到1:2~3。根据测算,美国1995年许多企业的无形资产已经达到50%-60%。④高科技企业成为经济活动是最具有活力的经济组织形态。高技术工业区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⑤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投资理念发生重要变化,风险投资成为培植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手段之一。如知识经济的典型代表微软公司就是在风险投资支持下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巨人,成为举世瞩目的企业明星。⒉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模式⑴美国——里根政府的竞争淘汰、长远规划模式;克林顿政府的政府参与扶持、军民结合和重点规划模式其一,减少政府对技术商品化和技术革新的直接卷入,任市场竞争规律的作用,实行优胜劣汰的战略;美国高新技术企业,几乎都属私人所有,政府只是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法规,签订科研合同和采购合同等外部方式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间接扶持。具体措施如下:制定和完善各项政府法规和法则,以期促使高新技术产业沿着既定目标健康发展。例如,适时地修改了《反垄断法》,并通过了《国家合作研究法》,以此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研究与开发进程,继而增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积极促进企业、大学和科技基金协会的有效结合,加速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进程,是美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战略。尽一切所能,积极扶持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在美国每年约建立60多万家新公司,其中约1/10为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在美国每年所有获准的专利总数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所获专利约占60%,而人均技术创新成果约为大中型公司的2.5倍。30年代在一间车库里成立的惠普公司,开创了硅谷的先河,如今已是享誉全球的经营楷模。其二,政府将主要力量集中于大型及长远的项目上,实行长远规划的牵动政策。1984年1月6日,美国开始实施“星球大战计划”,其主要目的是:“在本世纪末建立高效能的空间反弹导弹战略防御系统,对来袭导弹进行多层的综合拦截,最终消除苏联核武器对美国的威胁。”该计划拟计20年完成,仅第二阶段的投资就达260亿美元。其目的也不仅限于军事,而是要取得综合战略优势;通过刺激民用高技术的发展,保持高技术的世界领先地位,继而带动美国经济的长远发展。1992年9月,克林顿发表了一份题为“技术、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的竞选报告。克林顿上台后,首次在白宫内设立国家科技委员会,与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国家经济委员会三足鼎力,由克林顿总统直接挂帅。与此同时,还制定了促进科技发展的一系列政策:①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实行向高技术产业倾斜政策;②增强民用技术的投入,调整及优化产业结构;③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民用科技计划的实施;④设立“国家技术银行”,帮助公司利用政府、大学和民间等各级研究机构所开发和所拥有的技术;⑤扶持半导体等重点产业,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⑥大幅度增加对关键技术的投资,保证“信息高速公路”规划的按时实施;⑦成立一个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PPA)相类似的民用高级技术局;⑧改进联邦政府的研究与开发计划,将重点放在信息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等诸多关键技术领域;⑨改革税收和贸易政策,使研究和开发的减免税持久化;对新设备投资减免税、制定反映技术迅速过时的折旧清单,加速企业的技术进步进程;⑩为中小企业技术计划投资,促进中小企业扩散新的制造技术及其相应的技术知识;⑾重视人才的开发与合作,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吸纳外国的科技人员参加科技项目的合作。⑵日本——先期发挥技术贸易及开发机制的政府参与模式;后期发挥自主创新机制的政府参与模式二战以后日本一直通过技术贸易和原有技术的巧妙利用和精心改进的方式,来不断提高工业产品的技术附加值,继而在60~70年代维持着平均高达8%的经济增长率。80年代初确立了“科技立国”的战略决策。1986年日本内阁推出的《科学技术政策大纲》基本方针为:“以基础研究为中心,振兴富有创造性的科学技术,尤其是重点发展基础开创性技术。“同时,伴随着有关法律及条例的健全和实施,积极将高技术应用于民用领域,极大地提高了整个工业的技术水平,使科技进步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50~60年代的30%左右提高到60%。⑶韩国——前期的引进消化模式;后期政府扶持式的自主发展模式60~70年代,韩国高技术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引进和消化国外的先进技术,进入80年代,韩国政府积极推选政府扶持下的自主发展模式:①以市场为导向,集中力量重点攻关。政府在《尖端产业发展五年规划》中,将微电子、生物工程等七大高科技项目列为国家重点扶持计划,其目标以高技术产品推动出口,实施“贸易立国“战略。1994年韩国开始实施历时14年、耗资近200亿美元的庞大计划——“生物技术2000”(Biotech2000),以期21世纪生物工程产业能成为韩国的优势产业。②确立及强化企业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主体地位。1989年以后,大企业的研究开发平均占销售额的8%—11%;而中小企业则占12%—18%。1993年,企业共设有2000多家技术研发机构,其中80%以上为中小企业所拥有。近年来,企业的技术研究和开发支出已占全国总研发支出的80%以上。③大力培养高新技术研发人才和管理,增强科研后劲。这是韩国政府所公认的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④积极加强科研的国际化合作,充分利用他国优势为振兴本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从1995年开始,政府每年将科研计划项目的30%对外开放或公开招标,以期以最低成本获得最高的科研效率。⑷巴西——前期的技术引进模式;后期合理控制下的协调发展模式60~70年代,巴西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不惜代价引进技术、吸引外资和外企。虽然这种倾斜性战略推进了工业技术的发展,但却导致了国家依赖性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缺乏全面平衡和债台高筑的局面,致使经济的发展出现巨大滑波,并最终导致了80年代初几年连续的经济负增长。由此,巴西政府深刻认识到开发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适时制定了新的科技发展战略和保护民族工业的新政策。如巴西国会于1984年通过实施“第一个全国信息计划”。1988年颁布新工业法令——《非官僚化管理》,以期改变过去以高经济增长为目标的“高指标政策”,控制经济和技术发展过分依赖于国外的趋势,解决日益严重的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障碍,争取经济结构合理、稳定和均衡的发展,为国家走出困境和增强国际市场变动的适应能力提供技术保证,并最终以科技进步来满足巴西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⒊日本振兴高新技术产业的借鉴80年代以来,日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很快,其规模和水平超过了西欧。其中,日本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⑴政府大力支持1981年,日本开始实施“下一代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开发制度”;1986年,内阁会议通过了科技政策大纲”;1992年,日本又推出新的“科技政策大纲”,其发展重点都是放在高新技术产业上。为了实现提出的目标,政府通过信贷、税收、财政补贴等经济手段,扶植高新技术可获低息贷款,若开发成功,按低息还本付息,若开发失败,则免付利息。政府还规定对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业实行优惠税制与折旧制,对企业的高技术研究开发给予补助。高新技术项目的研究开发往往投资大、风险大,民间企业难以独立承担。政府出面组织企业、大学与国家科研机构联合攻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工业蛋白质项目就是日本“官产学”成功合作的典范。⑵企业积极参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日本企业普遍将研究开发视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因此,几乎所有的大中型企业均拥有自己的研究机构,其拥有的科技人员占全国科技人员总数的65%,投入的科研经费占全国科研经费的80%。一些大企业的实验室设备精良,甚至超过大学和政府的科研机构。日本企业非常重视开发高新技术产品,舍得投资。日本的大企业,其科研经费一般占销售额的5%,有的甚至达10%。⑶加强技术引进日本许多高新技术产业是在引进国外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半导体元件产业,从美国引进有关技术后,通过吸收消化,日本的半导体芯片迅速赶上美国。许多在国际市场上的畅销产品,如:录像机、电传设备、机器人、数控机床、复印机等,其所需的高新技术均由欧美诸国首先发明,而日本通过技术引进,在产业规模、销售利润上却超过了欧美。除了直接引进技术外,日本还利用下述方式吸取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一是在国外建立研究开发机构。迄今为止,日本在欧美已建立数百个研究开发机械。二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这些合作项目大大提高了日本的高科技水平。三是兼并收买国外的高科技企业。现在,日本是美国公司最大买主,1990年,日本兼并收买美国公司179起;日本也收购欧洲的公司,这样,有利于增强兼并者的高科技开发能力。四是赞助外国大学的实验室。日本通过购买或赞助的方式,占有或部分占有美国名牌大学的实验室,以利用国外智力资源,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进展情况。五是扩大人才交流。日本一方面积极向国外派遣留学、技术研修人员,另一方面又创造良好条件,吸引国外优秀科技人员到日本进行研究。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的实验室已接待了数千名西方科学作短期研究。⒋瑞典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措施⑴制定法规及优惠政策瑞典对具有法人地位的从事非赢利性质的研究开发机构,如21个产业合作研究所、28个能力中心等对其从事技术开发、转让、服务和咨询等的收入实行免税,规定的设备折旧

1 / 1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