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书的重要性,“读”在小学教育中确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会了学生读书也就教会了学生对语文的自主学习。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掌握、运用阅读方法的能力,才能让他们用大量的课外文章来补充“营养”,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畅享读书的无限乐趣,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小学生阅读量较少,尤其是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更是微乎其微,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来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而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是口头运用。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的理解课文阶段,我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出几点目标,各种程度的学生都有了努力方向。然后按目标系统中子目标的要求问:“课文里为什么说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而不说它“穿”着碧绿的衣裳?”学生一边看图和读课文里的有关句子,一边想,并准备回答老师提问。讨论时,有一个学生说:“青蛙的肚皮是白色的,背上腿上是碧绿色的,所以说它披着碧绿的衣裳。要是说它穿着碧绿的衣裳,就好像是它已经把碧绿色衣裳的扣子扣拢了,那么就是说它全身都是碧绿的了。”上述学生的回答说明,学生为了准备回答老师的提问,必须集中注意力观察图上青蛙全身的颜色,记忆他们在生活中感知过的披着衣服和穿着衣服的表象,想象青蛙穿着碧绿色衣服的形象,并在脑子里将这个穿着碧绿色衣服的青蛙形象与插图上青蛙的颜色进行比较。同时,认真阅读课文里的有关句子,判断表达青蛙的颜色到底是用“穿着碧绿的衣裳”好,还是用“披着碧绿的衣裳”好。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在阅读教学中,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课件,利用动画效果吸引学生。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动态为静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难点,运用多媒体这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解决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是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感悟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其次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播放优美的音乐,欣赏美丽的画面,设下悬念,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是每个学生都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教学中。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文章时,我首先播放桂林山水美丽的画面,桂林的山,漓江的水,再配上动听的音乐,让学生直观感受桂林山水的奇异美景。欣赏完画面后,再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桂林山水奇特的美。这样不仅使学生从直观上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涵,更陶冶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这样不仅突出了教学重点,又突破了教学难点。使抽象的教学变为生动的、有趣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就需要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习惯是由多次重复而带有稳定特点的自动化的思维或行动方式。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学生高效的工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工作的质量,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生受益。培养良好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作为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同时还要做好阅读引导。引导的重点是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加其自信心,激发其读书兴趣,循序渐进,逐步实现其由教师引读到学生的自主读书的转变。学生刚能阅读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晨读的时间,重点提示学生读完一篇文章后,请你仔细想一想,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谁给老师讲一讲。也可以先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难点,展开讨论;也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注意不要粗暴,不要挖苦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耐心的听听他们的想法,只要讲的有道理,就要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教师要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教师,要时时注意学生的阅读内容,引导学生读一些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和趣味性较强的书,提高其读书的的品位。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学生易懂,但教育性极强的书。从中启发学生的心智,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中,学生就逐渐由被动阅读变为主动阅读,从你给我讲到我自己来读。教师的主角变为配角,由配角变为听众,逐渐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四、坚持以读为本,重视多种形式的读阅读理解能力是以感悟、体验为基础的重要能力。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的熟不解说自晓其义也。”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悟,在读中有所理解,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多年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告诉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必须从作品分析的模式中走出来,大胆的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读书中理解,体会课文的内容.一堂课老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安排多种阅读方式,如:自由读,轻声读,默读,大声朗读,分角色读,分组读,吟诵,背诵,表演等等不同形式。老师灵活、充分的运用各种方式让学生读.五、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以致用,鼓励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应用到课外,阅读课外读物,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为学生写作打下坚实基础。教师给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要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来推荐,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了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爱好进行了解,介绍时就有的放矢了。推荐图书时教师要对所推荐的图书加深理解。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所以教师不光要熟知图书内容,更要加深对书的感受,这样在推荐书时才会游刃有余。例如,我上高年级语文阅读课的时候,就结合课文给他们讲《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一些故事。课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看这些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经过长期的、不懈的努力,学生的阅读水平逐渐提高,可以提倡学生写写读书心得,把自己读书的感受写出来。这样在不自觉中就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的目的就达到了。让他们自由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之中。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