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科斯及科斯以前的企业理论本章主要内容一、科斯以前企业理论发展概况二、新古典的企业理论三、科斯的企业理论一、科斯以前的企业理论1、亚当·斯密的企业理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将劳动分工、专业化、劳动生产力的增进联系在一起,为企业理论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视角,围绕劳动分工这一主题马歇尔等人从不同方面进行了解释,形成了企业理论的重要分支。从劳动分工的角度来研究企业“企业无非是将那些具有专门技能、分属各种职业的人集中在一个作坊内,利用专门机器实现某些特殊工艺的社会经济组织,它们存在的意义在于能够利用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优势促进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斯密的企业理论是关于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的理论。他认为劳动分工是生产力的主要来源,劳动分工有三大好处:增加每个工人的技能和熟练程度;节省工序转换时间;有利于发明简化和节省劳动的机器。劳动分工可以实现专业化生产,进而提高生产率。斯密定理:市场范围限制劳动分工。人们交换的倾向导致劳动分工,市场范围的扩大为劳动分工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使分工更深入。市场范围的扩大、劳动分工的不断深入导致专门职业的出现,进而产生以专业化协作为特征的手工工场,这就是原始的企业。斯密的两难冲突----施蒂格勒的解释传统的关于企业规模最著名的理论是被称作“斯密定理”的市场限制劳动分工假说。这也是对企业界限的最早描述:交换能力引起劳动分工,而分工的范围必然总是受到交换能力的限制,换言之,即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但是,斯密定理却造成了一个两难悖论:如果确是市场容量限制了劳动分工,那么典型的产业结构就必定是垄断;如果典型的产业结构是竞争,那么这一定理就是错误的,或无重要意义。实际上,在现实经济中,垄断和竞争的企业结构是同时存在的,即使是一个垄断企业,它与其他的垄断企业也存在激烈的竞争,不仅如此,在垄断企业内部,竞争同样激烈。依据斯密定理,如果市场发育足够大,则将由一个大的垄断组织来提供所有的产量。但答案却是否定的,可观察到的事实是,许多大的公司或非常多的中小企业共同占领同一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由此可推断,斯密定理存在严重的缺陷,或者说,市场容量限制分工不是导致企业规模或界限的必然或根本理由。施蒂格勒通过厂商不同功能的再分和专业化过程,解决了斯密的定理的两难处境,并建立了一个产业生命周期的理论。对斯密企业理论的简要评价1、虽给我们提供了研究企业的重要线索,但还没建立一套严密的企业理论体系。2、他的企业理论有如下特征:特别重视各种工序和环节的分工;特别强调市场范围对劳动分工的限制作用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经济。3、斯密定理为现代企业理论奠定了基础。2、马克思的企业理论《资本论》,1867,从协作的角度来研究企业发现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主要揭示的是资本主义企业的内在规律。所有制的两重含义:一是经济关系的所有制;二是法律关系的所有制。所有权各项权能的分离,两种表现:一是资本的法律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的分离,二是资本管理职能与管理、监督职能的分离。3、马歇尔的企业理论《经济学原理》,1890。将组织作为企业理论的研究中心提出了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概念,对组织特征与绩效以及知识、分工和组织演进等进行了研究。与斯密相比,马歇尔的研究更为综合和广泛,在现代企业理论发展史上,可视为一个真正的开端。奈特的企业理论《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1921,主要解释利润的存在及性质,但也涉及到企业的存在及企业的组织问题不确定性和风险是不同的减少不确定性的可能构成了企业规模扩张的动力“企业家由于承受了不确定性而获得了回报。企业利润也来自对这种不确定性的承担。所以企业家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其他伯利和米恩斯对企业特征的分析《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1932巴纳德对于组织理论的研究《经理人员的职能》,1938二、新古典企业理论及其影响1、新古典企业理论的假设前提新古典企业理论是以业主——企业家模型作为分析起点理性的企业家是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生产要素购入合同和产品销售合同都是完备的市场的运行和企业的管理是没有成本的新古典企业理论对企业产生原因的解释新古典企业理论对企业的解释精美的生产函数Q=f(X1,X2)C=P1X1+P2X2+Kπ=PQ-C=Pf(X1,X2)-(P1X1+P2X2+K)新古典企业理论对企业发展的解释规模报酬与横向一体化技术相互依赖、市场缺陷与纵向一体化新古典企业理论评价新古典企业理论仅仅是“古典环境”中的生产函数,以进入市场的企业和消费者作为最小分析单元,按照科斯的说法,新古典企业理论的假设前提尽管是易于处理的,但却是不真实的。新古典企业理论与其说是一种企业理论,不如说仍然是一种市场理论,因为在新古典企业那里,“科斯世界”里的价格机制起着独一无二的作用,不研究企业内部,企业只是一个“黑箱”,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产出的分配在其中无摩擦地按照业已明确规定好了的法则进行,并且假定资本雇用劳动三、科斯的企业理论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科斯提出了一个被新古典经济学所忽视的、简单而又非常重要的问题:“考虑到如果生产是由价格变动来调节的,那么生产就可以在没有任何组织机构存在的情况下进行,我们便要问:为什么还会存在任何组织机构?”科斯认为,在一个典型的组织—企业当中,资源的配置不是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而是通过人为的协调和控制而进行的,“当一个工人从Y车间走到x车间时,并不是因为相对价格的变动促使他这样做,而是因为他被命令这样做”因此,在科斯看来,在经济系统中,有两种不同的协调经济活动的方式,“在企业之外,价格变动引导生产,生产通过市场上的一系列交易而得到调节。在企业内部,这些市场交易被取消,指挥生产的企业家—协调者取代了从事交易的复杂的市场结构。显然,二者是相互替代的协调生产的方式”科斯进一步指出:“我认为,可以假设企业的显著特征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替代,或者说,为什么会存在企业呢?科斯认为,之所以会出现企业是因为运用市场价格机制配置资源是有成本的。这些成本主要包括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谈判和签订交易合约的成本。当市场的这些成本大到一定程度时,人们便会转而寻求一种替代:用企业来完成原本由市场所进行的资源配置活动。因为通过建立企业,“一种生产要素(或其所有者)无须与那些同在企业内部与之进行合作的生产要素签订一系列的合约,如果这种合约是由价格机制的运作直接完成的,则签订这一系列的合约就是必要的。这一系列的合约被一个合约所替代”,从而节约了交易费用。在这里,科斯表明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企业虽然替代了市场,但是并没有消除合约,只是大大减少了(通过市场进行交易时)合约的数量,企业仍然是一个合约,一个生产要素之间的合约。这个企业合约有哪些特征呢?科斯的解答是:“通过这个合约,生产要素为了获得一定的报酬(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浮动的)同意在一定限度内服从一个企业家的指挥。这个合约的本质在于它只须规定企业家权力的范围。在此范围之内,他可以指挥其它的生产要素”。这就是说,与市场相比,企业的显著特征是在企业内部存在着一种权威关系,即企业家在一定范围内对于其它生产要素所有者行为的指挥和命令。然而,科斯意识到企业内部的这种权威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当然,要划出一条严格和可靠的界限,以确定是否存在一个企业是不可能的。指挥可能多一些,也可能少一些”。也就是说,企业和市场只有程度的不同(指挥多一些或少一些),而没有本质的区别。在阐述了企业产生的原因以及企业的特征之后,科斯又研究了企业的边界如何确定的问题。“如果通过组织一个企业可以消除某些费用即减少生产的费用,那么为什么还会存在任何市场交易呢?为什么所有的生产活动不能由一个大企业来独自完成呢?”科斯的解释是,因为“企业家能力的收益递减”。即超过某一点之后,随着企业内交易的增加,组织交易的成本开始上升;另外,随着企业内交易的增加,企业家可能会出现失误,不能最有效地配置生产要素。因此,“一个企业将趋于扩张,直到在企业内组织一项额外的交易的费用等于在市场上通过交换实施同样的交易所需的费用或在另外一个企业内组织这一交易的费用时为止”对科斯企业起源理论的评述科斯在对企业起源的论述上,过份强调交易费用的作用。经济学的已有成就表明。分工和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在同一空间内的协作也是形成企业的重要原因。承认分工和协作是产生企业的原因,并不妨碍认识交易费用在企业形成中的作用。企业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理论解释也就不能简单化。同样,承认企业起源的分工协作论,也并不意味着否定交易费用论的意义。人们不能要求某个经济学家对经济问题提供十分圆满的解答,只要提供了某种有用的方法,或者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了某种补充.都可以被视为对科学的贡献。经济科学正是这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关于决定企业规模的原则的评述关于决定企业规模的原则,科斯在许多地方概括为交易费用与组织费用的对比关系决定企业规模的大小。这一表述不够准确。事实上,正如科斯在《企业的性质的由来》一文中列举的例子那样.决定企业规模的.是企业自己经营某项活动所费的成本与企业从市场上(或别的企业)购买这种产品所必须支付的费用之间的关系。影响企业自己经营某一产品所付成本的重要因素是因企业规模扩大而必须付出的递增的组织成本;影响购得这种产品费用的主要变量是交易费用。同时,由于不同企业生产同一产品所付的其它制造是不同的。这一不同也会影响以上两种支出的数额。也就是说,交易费用和组织费用分别是影响以上两种支出的重要变量。而科斯把交易费用和组织费用抽出来单独比较,并把它们看作是决定企业规模的全部因素,这就错了。只有当本企业扣除了组织费用的制造成本同其他企业的制造成本相等时,交易费用和组织费用的大小才决定着企业规模。但这种情况仅仅是特例。而且从理论分析的角度看,这一条件也是不合理的。当然,与科斯的天才思想相比,这仅仅是一个疏忽,并不妨碍交易费用理论在解释企业性质和规模时的重大意义。总结Coase在《企业的本质》(1937)中提出为什么在一个专业化交换的经济中会出现企业?什么决定了企业的边界?由于“使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即存在“交易成本”,因此将某些原本靠市场协调的交易一体化于某个统一权威之下就可节约这些成本;一个企业将趋于扩张,直到在企业内组织一项额外的交易的费用等于在市场上通过交换实施同样的交易所需的费用或在另外一个企业内组织这一交易的费用时为止。《社会成本问题》主要是围绕着涉及经济外部性问题时产权、交易费用、市场机制、法律制度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分析.在存在外部性情况下。市场运行失效.资源不能有效配置,就要对造成负外部效应的经济主体或者征税、或者罚款,增大该产品的成本.使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一致;或者直接限制产出,使其限于社会所认可的资源配置点:再不然就干脆禁止生产。后来还有一种理论认为.可以通过把制造负外部性的活动同因负外部性而受损害的活动合并到一个企业中的办法,使外部效应“内部化”.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实际上。当产生正的外部效应时.通过合并使之内部化很容易达到。如影剧院因招徕观众造成有关消费增加的正效应.就干脆自办有关服务。但当产生负的外部效应时,很难通过合并使之内部化。科斯提出的解决外部侵害问题的新思路是什么呢?处理外部侵害的传统思路不太可能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正如科斯指出的,外部侵害的问题具有相互性,制止了A对B的侵害,同时也影响了A的资源配置,“关键在于避免较严重的损害”。那么科斯提出的解决外部侵害问题的新思路是什么呢?为什么科斯能提出新的思路?关键是科斯提出了可交易性产权的概念.并且把造成外部负效应的行为也看成是一种可交易的权利.从而使科斯的理论从一开始就摆脱了新古典经济学传统的束缚。科斯的分析不是在于如何使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相等,而是如何使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达到社会产值最大化。科斯第一定理基本思想: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产权不论如何界定,通过市场交易所达成的资源配置都是最优的。在科斯举的一个农夫和一个养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