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规划及案例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二〇一二年九月绿道规划——理念标准实践绿道引领新生活绿道串联了广州10区2市著名的自然人文景观,基本覆盖了广州市热点的经济圈和文化圈,并实现了与地铁公交的无缝对接,已成为与市民吃、住、行、游、购、娱息息相关的绿色通道。绿道作为广州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亮点,为市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低碳、环保、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市民的普遍喜爱。绿道引领生活方式的转变:从前上班开车,现在通过地铁转绿道的方式。从前吃完饭打麻将,现在沿绿道散步。从前周末呆在家里面看电视,现在去郊外踏青……绿道引领新生活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理念篇一、发展困境二、国外经验与绿道理念三、广东应对四、绿道规划理论与方法第二部分标准篇一、综述二、工作组织三、规划建设四、长效管理第三部分实践篇一、综述二、区域绿道网规划三、城市绿道网规划四、社区绿道网规划总结与展望第一部分理念篇一、发展困境二、国外经验与绿道理念三、广东应对四、绿道规划理论与方法一、发展困境1、目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现实困境1.1粗放增长模式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城乡快速扩张、无序蔓延、经济粗放发展,城市缺乏绿色空间、自然生态空间总量逐年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空气、水等人类赖以生存的要素已到了危机的边缘,自然灾害频发,各类疾病丛生,“城市真的让生活更美好”吗?城市化质量亟待提高1.2居民生活品质下降问题生态绿地少而零散,城市居民提升生活品质对休闲生态绿地的需求却在不断增长中,需要为居民提供集健身、游憩、娱乐于一体的绿色开敞空间,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和谐。•汪洋痛陈城市发展三大弊病:建筑洋了,特色没了;城市大了,空间小了;人口多了,交往少了。•—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想“逃离城市”。2、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1保护与利用未能有效结合,“死保”导致保护效果不佳:——普遍重视对于生态要素的保护,忽视其生活功能。——普遍重视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等硬性指标的约束,忽视提升生活品质、增强居民“幸福感”等软性要求。2.2政府对城市开发与管理的关注重点有偏差:—地方政府作为发展型政府、以经济目标为根本内在驱动力。—地方政府往往更重视国土空间支撑经济增长的功能,忽视其生活服务与生态之功能,生产空间建设强度往往重于生活、生态空间,其开发利用也长期优先于后者,导致生态空间质量呈逐步下降趋势。—城市生态的保护与建设得不到获得政治家的全力支持。二、国外经验和绿道理念1、相似的困境——十九世纪末的伦敦•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全球闻名的“雾都”,城市环境恶劣•当时伦敦郡的议长罗斯伯里伯爵说:“非常严酷的事实是,几百万人在这条壮丽的河边(泰晤士河)犹如遭受灾难般地沮丧……,住房非常拥挤,城市被毫无顾忌地糟蹋,变得肮脏、污水横流,日复一日地变成人类的坟墓”。2、解决之道——从“田园城市”到“绿道建设”2.1霍华德提出“城市—乡村”结合的“田园城市”模式霍华德,(EbenezerHoward,1850~1928)--针对当时城市膨胀和生活条件恶化,于1898年出版《明日的田园城市》,提出建设新型城市的方案。--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案主要内容:建设新型城市,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城市与乡村应有便捷的联系,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田园城市”模式图是一个由核心、六条放射线和几个圈层组合的放射状同心圆结构,每一个圈层由中心向外分别是:绿地、市政设施、商业服务区、居住区和外围绿化区,然后在一定距离上配置工业区,整个城市区被绿带网分割成不同的城市单元,每一个单元都有一定人口容量限制(约30000人左右)。--霍华德于1899年组织田园城市协会,宣传他的主张。1903年组织“田园城市有限公司”,筹措资金,在距伦敦56公里的地方购置土地,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沃斯新城(Letchworth)。1920年又在距伦敦西北约36公里的韦林(Welwyn)开始建设第二座田园城市。田园城市的建立引起社会的重视,欧美各地纷纷效法;--霍华德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带有先驱性的规划思想;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的理论颇有影响。1940年代以后,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方案和城市规划法规中也反映了霍华德的思想。2.21940年代,大伦敦规划建设了环城绿带及与之相联系的绿色通道网络,之后逐渐发展成为国外正在大规模建设的“绿道”。绿道是社会经济文明到达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人与自然的主动平衡方式。原始的人与自然平衡是一种被平衡,在原始生产力相对比较低下的时代,人类无法改变自然。而当进入工业革命,社会意识相对比较低下的时代,人类无法意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因此,只有当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今天,人类才会主动意识到人与自然平衡的重要性,是一种主动的平衡。而如今,当中国社会进入高速发展,在某些城市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绿道这种人与自然主动平衡方式则顺势而生。珠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修建中国第一条区域绿道势在必行、理所当然。新加坡武吉知马热带雨林保护区美国东海岸绿道•东海岸绿道全长约4500公里,是全美首条集休闲娱乐、户外活动和文化遗产旅游于一体的绿道。•该绿道途经15个州、23个大城市和122个城镇,连接了重要的州府、大学校园、国家公园、历史文化遗迹。•同时,绿道也为开发主题旅游项目提供了可能。总造价约3亿美元,为沿途各州带来约166亿美元的旅游收入,为超过3800万居民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3.1美国:通过复合功能的绿道建设,刺激经济增长3、成功的经验——各国的绿道建设纽约高线公园——利用废弃铁路改造的社区绿道历史原貌绿道局部俯瞰紧邻商务办公区与周边建筑有较好的连接以步行为主聚会活动服务社区居民体验历史:将铁轨作为景观要素保留休闲座椅生态环境修复德国鲁尔区原本是世界著名的重工业区,污染严重,环境较差。在转型过程中将绿道建设与工业区改造相结合,通过七个“绿道”工程将百年来原本脏乱不堪、传统低效的工业区,变成了一个生态安全、景色优美的宜居城区。在绿道建设中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各行政区的利益关系。3.2德国:绿道成为推动旧城更新、提升土地价值的重要手段在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绿道建设也提升了周边土地的价值。鲁尔区接着成功地整合了区域内17个县市的绿道,并在2005年对该绿道系统进行了立法,确保了跨区域绿道的建设实施。•新加坡于1991年开始建设一个串联全国的绿地和水体的绿地网络,连接山体、森林、主要的公园、体育休闲场所、隔离绿带、滨海地区等。•通畅的、无缝连接的绿道为生活在高密度建成区的人们,提供了足够的户外休闲娱乐和交往空间,为多民族社会的和谐融合创造了物质基础,使新加坡发展成为一个“城市在花园中”的充满情趣、激动人心的城市。•新加坡的空中绿道系统: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新加坡将绿道通过架空栈道设置在树顶上,从而为动物留下了生长和活动的安全空间。3.3新加坡:绿道提供户外交往空间,促进社会和谐新加坡的空中绿道新加坡的乌敏岛生态绿道•日本国土面积狭小,更为珍视宝贵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日本对国内主要河道一一编号加以保护,通过滨河绿道建设,为植物生长和动物繁衍栖息提供了空间;•同时,绿道串联起沿线的著名山川、风景胜地,充分挖掘日本本土文化,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体验自然、欣赏自然、了解文化的机会和一片远离城市喧嚣的净土。3.4日本:通过绿道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日本北海道富良野绿道3.5台湾东丰绿道:改造废弃铁路,提升地方经济•东丰绿色走廊为台湾第一条由废弃铁道改建为自行车道的脚踏车专用道;•沿途风景包含从起点至大甲溪花梁钢桥间长约1.9公里的自行车道及隧道及花梁钢桥,沿途风景绝佳;•新社庄园位于台中大坑风景区圈内的新社乡,相当于37个台北的大安森林公园,海拔500公尺到860公尺,四季气候宜人,年均温23度,最适合人居的气候,且居台中市太平乡与台中县北屯区的分隔山棱线。台中新社风景区珍贵的绿色森林元素,是中台湾的花园。一、道者,自然之理中国“道”是哲学的最高范畴道家学派以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创始人为老子。《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道家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认为人类存在的根本在自然,道是其旗帜。即行亲近自然之道。老子之道,已经走向世界。4.1古代中国“绿道”雏形4、绿道的理念-《道德经》二十五章《象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最原始的自然观也是绿道规划设计最基础的指导思想人道地道天道道道自然之道•人道:昼夜作息,农业劳作等•地道:季节更替和气温变化、水文节律、动物生命周期、候鸟活动等•天道:太阳、月亮、地球及其他星体的运行•道道:自然而然,让万物自行其道人的活动(人道)要遵循地球的规律(地道),而地球又要遵循宇宙的规律(天道),而道本身的规律就是“自然而然,自行其道”一、道者,自然之理随着中国历史上生产力的发展、对文化交流和生活条件的需求增大,很多充满线性规划哲学和绿色文化气息的中国“绿道”雏形陆续出现。如始于汉而盛于唐的海上丝绸之路,繁荣于明清时候的茶马古道都是先民开拓自然海路和山路成为著名商贸大道的典型;再如奠定隋唐盛世和明清都城繁荣的南北大运河,亦是名副其实的连接河网、沟通城乡的一条雏形“绿道”;还有兴盛于唐代的“驿道”、“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马道,以及出现于明清的“官道”等;岭南画派《山水》二、中国历史上的“绿道”雏形——交通功能为主;当代绿道的重要资源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线路,串联了我国西南地区众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其线路主要有两条:一条从四川雅安出发到西藏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100多公里;另一条路线从云南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至缅甸、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800多公里。在茶马古道上,马帮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生与死的体验之旅。茶马古道的艰险超乎寻常,然而沿途壮丽的自然景观却可以激发人潜在的勇气、力量和忍耐,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从而衬托出人生的真义和伟大。二、中国历史上的“绿道”雏形翠云廊在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上,东经105.5度,北纬32度有一道绿痕。这就是“三百长程十万树”的翠云廊。翠云廊是一条始于秦汉的古蜀道,它既不“危乎高哉”,也不“难于上青天”,但由于它两旁高大参天、浓荫蔽日、绵延300里的古柏,而被地理学家和史学家称之为“比罗马大道还要壮美”的世界奇观。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雏形绿道。二、中国历史上的“绿道”雏形翠云廊古柏岭南第一古道在广东省北部的连州,有一条“此路一开,中原之声近矣,然后五岭以南人才出矣,财货通矣,遐陬之民俗变矣”的岭南第一古道-南天门秦汉古道。古道宽约三米,在山岩上一级级开凿出来,从山下到山上共有八千八百多级,这就是秦汉时期沟通五岭南北的第一条古道。唐刘禹锡曾写到“友人若问连州事,唯有青山画不如”的诗句,宋代苏东坡也写到“梅花开尽杂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的诗词来描述岭南古道的美丽景色。二、中国历史上的“绿道”雏形这些雏形绿道,都是先民在绿林沃野之间,在河川溪流之畔开辟出的条条“绿道”,既方便附近人出行使用,又能联络各地风情和经济文化,同时对属地政权维护和管理大有裨益。这说明绿道不仅仅是交通功能,还有社会经济功能。今天我们以老子之“道”,亲近自然重新布局和挖掘中国雏形绿道,形成具有时代特色和价值的新绿道。《广州府舆图》,绘成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以后,雍正七年(1729)以前4.2什么是现代绿道?国际上绿道的权威解释“一个充满生机的绿道网络,使居民能方便地进入他们

1 / 2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