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学年嘉定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历史试卷考生注意:高考资源网yjw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有学者认为:“在文字发明以前,它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只要加以科学的分析,便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可靠的历史信息,如果能与考古资料恰当的印证,那么其中的真实成分将逐步显现。”“它”属于A.文献史料B.图画史料C.口传史料D.实物史料2、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认为:“拥有近四千年文献历史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国目前已知的有直接“文献”记载的历史始于A.夏B.商C.西周D.春秋3、“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尚书·牧誓》。这场“恭行天之罚”的战争发生在A.公元前16世纪B.公元前1046年高考资源网yjwC.公元前770年D.公元前221年4、有一种学说,主张“信奉者应抛弃志向,避开荣誉和责任,在沉思冥想中回归大自然。理想的臣民有粗大的骨胳、强壮的肌肉和空空如也的脑袋;而理想的统治者则是‘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美】斯达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这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有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老子5、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琅琊台刻石上曾有“六合之内,黄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等记功文字,但它们早已剥落。现存的刻石仅剩秦二世增刻的部分文字,是我们了解秦史的A.原始史料B.旁证材料C.间接证据D.转手史料6、据《汉书.地理志》载:公元前2世纪末,西汉政府先后设置酒泉郡、张掖郡、武威郡和敦煌郡。以上四郡的设置使西汉加强了对哪一地区的控制ABCD7、谥号是指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用以褒贬善恶的称号。以下属于以谥号命名历史事件的是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贞观之治D.康乾盛世8、“至此,我国先贤一直倡导的‘学而优则仕’得到了组织人事上的落实。”——《中国历代文官制度的演变轨迹》。与材料所述的历史现象相对应的政治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B.军功爵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9、以下对唐宋时期对外贸易发展趋势评价正确的是CBADA.交通路径上:由唐时的“水陆并进”到宋时的以海路为主B.输出物品上:由唐时的以手工业品为主到宋时的以农产品为主C.港口分布上:由唐时的江南地区居多到宋时的江北地区居多D.贸易国家上:由唐时的以东南亚各国为主到宋时的以西域各国为主10、有资料记载,我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的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整整这个朝代,谥号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这个朝代最有可能是A.西周B.秦朝C.唐朝D.北宋11、右图是中国古代的一份科举考试答卷。依据图片信息,以下推断可以成立的是A.是研究隋唐科举制的一手史料B.这肯定是一份誊录答卷C.该答卷不可能早于宋代D.该考生还将继续参加省试12、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最接近历史真实ABCD13、“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心。”用反省内心的方式获得天理,与下列哪一观点的要义最接近A.孟子的“人性本善”B.董仲舒的“天人感应”C.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D.王守仁的“致良知”14、清代开国不久,即厉行海禁,“寸板不许下海,界外不许闲行,出界以违旨立杀。”当时这种严酷的法律首先是针对A.荷兰殖民者B.台湾郑成功势力C.沙俄侵略势力D.葡萄牙殖民者15、以下各项中均有“中国”二字,其中指称范围与另外三项明显不同的是A.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孟子·滕文公上》)B.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礼记·王制》)C.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三国志·蜀书》)D.凡岭南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中俄《尼布楚条约》)16、下图是我国几个不同朝代的中央政府机构示意图,下列选项与史实相符的是①②③④A.图②中的皇权不如图①中的皇权尊崇B.图③中的皇权比图②的皇权更加分散C.图④所示朝代的政权由少数民族建立D.图①②③④的排列顺序符合历史时序17、他说:“郑樵有史识而未有史学,曾巩具史学而不具史法,刘知几得史法而不得史意,此余《文史通义》所为作也。”——《志隅·自序》。“他”还主张A.学术研究当“经世致用”B.历史学家“三长”说C.治史当“有资于治道”D.进行一场“史界革命”18、“在十九世纪以前,中西没有邦交,西洋没有派遣驻华的使节。”——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种状况在哪一条约签订之后被迫改变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19、“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更为可取的方面”包括A.涉外机构B.军队建设C.政治制度D.文化教育20、19世纪末,国人办报的热潮兴起。其中一份报纸出版后,“通都大邑,下至僻壤穷瞰,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该报还曾发表过这样的言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这份报纸是A.《时务报》B.《民报》C.《申报》D.《新青年》21、以下图片记录了不同战争留下的伤痕记忆,按其所对应战争的先后顺序,排在第三位的是22、2010年11月12日上午,一座高1.2米的孙中山先生铜像在他曾入住过的青岛原海滨旅馆前安家落户。该铜像可以作为研究哪一问题的一手材料A.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事迹B.辛亥革命艰难曲折的历程C.中国同盟会的具体章程D.铜像设计者对孙中山先生的评价23、他不过是我国旧环境产生的一个超等的大政客。在他的任内,他借了一批大外债,用暗杀的手段除了他的大政敌宋教仁,……幻想称帝。最后“他”在哪一历史事件中倒台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24、曾纪鑫在《千古大变局》一书中,以洪秀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严复、慈禧、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袁世凯、宋教仁等十一个历史人物为载体,记述了一段中国的艰难历程。据此你认为“千古A.黄海激战B.11国逼迁条约C.“祝南京陷落”(日语)D.圆明园遗址大变局”应是A.中西交汇B.制度改弦C.朝代更易D.战乱频繁25、2005年1月15日,我国新建成的某陈列馆正式开馆,新馆建筑风格为青砖碧瓦的黔北民居式样。陈列馆内用了三组群雕手段艺术地渲染了人物和历史,它们分别是《惜别苏区》、《历史转折》、《出奇制胜》。该陈列馆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中共诞生B.井冈山会师C.遵义会议D.抗战胜利26、对右图反映的历史史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入缅远征军是国共双方合作抗日的典范B.该历史事件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C.表明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D.缅甸战场上中国面临的主要敌人是英日联军27、关税自主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制定本国关税、管理本国的海关和处理海关收支的权力,关税自主也是一个国家主权独立的标志。下列关于中国关税主权的说法正确的是A.1840年《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B.1861年总理衙门设立后,列强完全控制中国的关税权C.1928年的改订新约运动,中国得到完全的关税自主权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真正获得关税自主权28、1976年,在贫穷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一起劳动,一起分享劳动成果,但却普遍存在着“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劳动状态。对这种劳动状态评价合理的是A.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初期管理失误造成B.是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C.有利于在集体合作中提高劳动生产力D.是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阵痛29、对联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对下列对联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②袁世凯千古,中华民国万岁。③南海吹来改革风,九天降下开放雨。④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④③①D.④②①③30、从近代最大的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到近代最有影响的报纸《申报》的诞生,再到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举行,可以看出上海是A.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重要目标B.引领中国革命的一面旗帜C.近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头堡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中心二、非选择题(共90分)31、东周时期的根本变革东周时期(公元前771-256年),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问题:(10分)(1)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多事的时期”?(不得照抄材料)(1分)(2)“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表现有哪些?(6分)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3)这一时期呈现出的哪些趋势决定着此后的“中国发展进程”?(3分)32、宋代的中国当时(宋代),中国是世界最大也是最成功的国家。它的领导地位源于一系列的因素,从技术上的发明到工业企业的兴起和管理良好的农业,从普遍的教育和行政管理试验的传统到对宗教和各种哲学思想的宽容。中国衰败的原因在于它军事上的软弱,政府在一系列强敌压境的时候不是直接与之对抗,而是设法用贿赂的办法消除威胁。忍辱退让的政策证明是灾难性的。——摘自美国教授乔纳森·斯彭斯2000年1月刊登在《新闻周刊》杂志上的文章问题:(9分)(1)请对材料中“领导地位因素”的相关观点分别用一个史实说明其可理解之处。(5分)观点史实技术上的发明①:工业企业的兴起②:管理良好的农业③:普遍的教育④:行政管理试验⑤:(2)你是否同意作者关于宋代衰败原因的解释,为什么?(2分)(3)根据以上分析,你认为当代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代史可能存在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2分)33、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成与演变问题:(12分)(1)下表反映了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成过程,请按示例完成表格。(2分)商朝周朝秦朝(1)(2)郡县制(2)上表反映出当时中央与地方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3)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各朝统治者对地方管理也各有创新。请分别列举西汉、元、清三代在地方管理中的创新之处。(6分)(4)请对我国中央集权体制下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作出简要评价。(2分)34、中国历史上的一块界碑这场战争,自1514年西方人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对于亚洲,战争改变了原有的格局。……(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最后胜利。从此,中国同周围国家的传统关系日渐改变。——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问题:(10分)(1)“这场战争”具体指什么战争?“1514年西方人到中国”的重大世界背景是什么?(2分)(2)你如何理解“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块界碑”?(4分)(3)“中国同周围国家的传统关系”是怎样的?请用史实说明这种关系发生了“改变”?(4分)35、孙中山眼中的新文化运动材料一: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材料二:此种新文化运动,在我国今日,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倘能继续增高,其将来收效之伟大且久远者,可无疑也。吾党预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兵法“攻心”,语曰“革心”,皆此之故。材料三:……从速设立一大印刷机关,诚不可谓非急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