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药剂学的概念及重要性一﹑药剂学概念药物剂型(dosageform):适合于临床应用的最佳给药形式。制剂的含义:1.以剂型制成的具体药品;2.制剂的研制过程。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剂型的科学,包括:基本理论(缓控释、透皮理论等)生产技术(处方设计、制备工艺等)质量控制(“制备”与“检测”的关系)合理使用(剂型和制剂的选择等)因此,药剂学知识贯穿整个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监控、使用等领域→药学的主干课程二.药剂学在药物研究中的地位•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与靶部位结合)代谢消除•改善药物疗效:对药物自身进行结构改造(药化)选择合理的剂型、给药途径,增添辅助分子和载体材料(药剂)•如何使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就是药剂学研究的内容。•综合和应用,是药剂学最重要的外在特征。药学基础研究药物学药剂学临床医学工业化大生产第二节药物剂型与DDS•药物剂型系指将药物加工制成适合于患者需要的给药形式,简称剂型。一剂型的分类1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半固体剂型,固体剂型,气体剂型2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剂型,混悬型,气体分散型,微粒分散型,固体分散型3按给药途径分类:•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溶液剂,乳剂,混悬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注射给药: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穴位注射等。呼吸道给药: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皮肤给药:洗剂,搽剂,软膏剂,贴剂等。粘膜给药:滴眼剂,滴鼻剂,含漱剂,眼用软膏,舌下片剂等。腔道给药:如软膏剂,栓剂,气雾剂等,用于直肠,尿道,耳道,鼻腔等。二剂型的重要性1剂型可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2剂型能调节药物作用速度3改变剂型可降低毒副作用4某些剂型有靶向作用5剂型可直接影响药效三药物传递系统(DDS)•剂型发展的初期只是为了适应给药途径而设计的形态,随着新剂型新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药物制剂的理解和认识有了质的飞跃,药物制剂不再仅仅是一个具有一定剂型的药物“配方”(Formulation),而是一个输送和传递药物的“装置”(Device)。•药物传递系统(drugdeliverysystem,DDS)的概念出现在70年代初,80年代开始成为制剂研究的热门话题。DDS的研究目的是以适宜的剂型和给药方式,用最小的剂量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第三节药剂学的分支学科一工业药剂学(Industrialpharmaceutics)是研究制剂工业生产的基本理论、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质量控制的科学,是药剂学的核心学科。二物理药剂学(Physicalpharmaceutics)是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手段研究药学有关剂型性质的科学,是药剂学体系的理论基础。三药用高分子材料学(Polymersinpharmaceutics)主要介绍各种药用的高分子材料。四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的机制及其过程,阐明药物,剂型,生物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科学。于60年代迅速发展成一门独立学科,是药剂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五药物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是采用数学的方法研究药物体内过程动态规律的一门学科。自70年代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后发展十分迅速,对指导制剂设计,剂型改革,安全合理用药等提供了量化控制指标。六临床药学(临床药剂学)(Clitnicalpharmaceutics)是以患者为对象研究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的科学。其出现使药剂工作者直接参与对患者的治疗活动,符合医药结合的时代要求。国外大医院普遍开展临床药学,使“医护”为主的医疗方式转变为“医药护”共同进行治疗的方式。七医药情报学(druginformatics)收集和评价庞大的与医药品相关的情报,以各种情报为依据探究药物治疗的依据,谋求医药品的最适宜治疗方案。第四节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及进展一世界药剂学的研究进展:•20世纪50年代物理药剂学时代(体外论证)•20世纪60-70年代生物药剂学时代(体内评价)•20世纪80年代临床药学时代(临床质量评定)•20世纪90年代-21世纪DDS时代(系统工程制品)“三小”(剂量、毒、副作用)“三效”(速效、高效、长效)“三定”(定量、定时、定位)二药剂学的研究内容:1﹑药剂学基本理论研究•如动力学,流变学,分散体系理论,高分子化学,界面化学等。2﹑新剂型及新制剂的开发研究2.1常规药物剂型及制剂2.2药物传递系统•药物传递系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在临床治疗中正在发挥重要作用。缓释及控释系统、靶向给药系统是发展的主流。2.2.1缓释和控制系统2.2.2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靶向给药系统(TDDS)是本世纪后期医药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脂质体,纳米囊,纳米粒,磁导向制剂,热敏感制剂,PH敏感制剂。3﹑中药制剂的研究4﹑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和开发5﹑药用新辅料的研究开发6﹑研究开发制剂的新机械和新设备7﹑医药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第五节药典与药品标准简介(自学)一药典1概述药典(Parmacopoeia)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药典收载的品种是那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品及其制剂,并明确规定了各种剂型的有关标准,检查方法等。一个国家的药典反映了这个国家的药品生产,医疗和科学技术的水平。由于医药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药物和制剂不断被开发出来,对药物和制剂的质量要求也更加严格,所以药品的检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各国的药典经常要修订。如中国,美国,日本的药典每五年要修订一次。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1953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国药典》。目前正在实施的是2005年版。分一,二部,一部专门收载中药,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物制品及其制剂。3国外药典世界上有40个国家编制了药典,另外还有3种区域药典和WHO装置编制的《国际药典》。如美国药典简称UP,英国药典简称BP,日本药局方简称JP,国际药典简称Ph.Int。二药品标准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的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使保证药品质量,进行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及监督检验的法定依据。药品的国家标准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标准。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1处方系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书面文件。法定处方: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处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医师处方:一是对个别病人用药的书面文件。2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处方药(prescriptiondrug)非处方药(nonprescriptiondrug):OTC已成为全球通用的非处方药的简称。[计划学时]2学时[基本内容]1药剂学的概念与任务。2药剂学的分支学科。3药物剂型与DDS。4药剂学的沿革与发展。5药典、GMP、GLP与GCP、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基本要求]1掌握药物剂型的概念、重要性及分类方法。2熟悉药典在药剂中的重要作用,GMP、GLP与GCP在生产与研究中的意义。3了解药剂学的目的、意义、沿革与发展;药剂学的分支学科。第二章液体制剂第一节概述一、定义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其中:药物:气、液、固分散方法:溶解、混悬、乳化二、特点(1)药物的分散度大,接触面积大,吸收快,能迅速发挥疗效。(2)给药途径广泛,可用于内服,也可用于皮肤、粘膜和腔道给药。(3)便于分取剂量,服用方便。(4)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化学稳定性差,携带、运输、贮存不便三.质量要求•(1)溶液型液体制剂应澄明,乳浊液型或混悬液型制剂应保证其分散相粒子小而均匀,振摇时可均匀分散。•(2)浓度准确、稳定、久贮不变。•(3)分散介质最好用水,其次是乙醇、甘油和植物油等。•(4)制剂应适口、无刺激性。•(5)制剂应具有一定的防腐能力。•(6)包装容器大小适宜,便于病人服用。三、分类•(一)按分散系统分类•(二)按给药途径分类第二节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一、液体制剂常用溶剂:•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药物的极性与溶剂的极性相似相溶;温度;药物晶型、粒子大小。•(一)极性溶剂•1、水:配制水性液体制剂时应使用蒸馏水或精制水,水性液体制剂需加入防腐剂,且不宜久存。•2、甘油:可内服或外用,外用有保湿作用,还可用于注射,含30%以上有防腐作用。•3、二甲基亚砜(DMSO):外用,溶解范围广,有“万能溶剂”之称,可促进药物在皮肤和粘膜上的渗透作用,但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二)半极性溶剂•1、乙醇:常用溶剂,20%以上有防腐作用,可注射给药。没有特殊说明时,乙醇指95%(V/V)乙醇。•2、丙二醇:可作为内服及肌肉注射溶剂。•3、PEG:常用PEG300~600,在洗剂中,具有一定保湿作用。包括液态、半固态、固态。液态用于注射剂,液体制剂中用于增粘、增稠、助悬。(三)非极性溶剂•1、脂肪油:常用的非极性溶剂,如麻油、豆油、花生油、橄榄油、棉籽油等植物油。能溶解油溶性药物,多外用,如洗剂、滴鼻剂、搽剂。易酸败,与碱性药物发生皂化反应。•2、液体石蜡:可作口服制剂和搽剂的溶剂。•3、乙酸乙酯:外用,常用作搽剂的溶剂。二、液体制剂的常用附加剂•(一)增溶剂:难溶性药物分散于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这种现象称为增溶,加入的表面活性剂称增溶剂,被增溶的物质称为增溶质,每1g增溶剂能增溶药物的克数称增溶量。常用的增溶剂为聚山梨酯类(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二)助溶剂:难溶性药物因加入第三种物质形成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而使溶解度增加,这第三种物质叫助溶剂。•(三)潜溶剂:为了提高难溶生药物的溶解度,常常使用两种或多种混合溶剂。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潜溶,这种溶剂称潜溶剂。潜溶剂提高药物溶解度的原因:①两种溶剂间发生氢键缔合;②改变了原来溶剂的介电常数。能与水形成潜溶剂的有:乙醇、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等。•(四)防腐剂•液体制剂,特别是以水为溶剂的液体制剂,易被微生物污染而发霉变质,严重影响制剂质量。药典对此有相关规定。•1、防腐措施:(1)防止污染;(2)液体制剂中添加防腐剂。•2、常用的防腐剂(pH值为碱性不宜于细菌和真菌生存)•尼泊金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甲酯乙酯丙酯丁酯•溶解度减小,抑菌作用增强。•(2)苯甲酸与苯甲酸钠:酸性溶液中抑菌效果较好。防发酵能力强,与尼泊金联用对防止发霉和发酵最为理想,特别适用于中药液体制剂。•(3)山梨酸及其盐(K,Ca):•CH3—CH=CH—CH=CH—COOH•PH=4时效果较好,与其他抗菌剂联合使用产生协同作用。•(4)苯扎溴铵:又称新洁尔灭,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本品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稳定。•(5)醋酸氯已定:又称醋酸洗必泰,广谱杀菌剂。•(6)其他:邻苯基苯酚、桉油、桂皮油、薄荷油。•(五)矫味剂•1、甜味剂:•天然:蔗糖、单糖浆、果汁糖浆、甘油、甘露醇、甜菊苷、山梨醇。•合成:糖精钠•2、芳香剂:天然香料:植物中提取的芳香性挥发油,如薄荷水、桂皮水。•人造香料:苹果香精、香蕉香精。•3、胶浆剂:具有粘稠缓和的性质,可干扰味蕾的味觉而能矫味。如阿拉伯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琼脂、明胶。•4、泡腾剂:有机酸与碳酸氢钠混合后,遇水产生大量CO2。•(六)着色剂•1、天然色素:植物性和矿物性色素,可做食品和内服制剂的着色剂。•2、合成色素:价格低廉,大多数毒性比较大。•(七)其他附加剂•在液体制剂中为了增加稳定性,有时需要加入抗氧剂、PH调节剂、金属离子络合剂等。第三节低分子溶液剂•低分子溶液剂:系指小分子药物分散在溶剂中制成的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1、溶液剂:系指药物溶解于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明液体制剂。如复方碘溶液。•2、糖浆剂:系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口服浓蔗糖水溶液。糖浆剂中的药物可以是化学药物也可以是药材提取物。•分类:•(1)单糖浆:为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浓度为85%(g/ml)不含任何药物,•除可供制备药用糖浆的原料外,还可作为矫味剂和助悬剂。•(2)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