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教学设计与反思(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与反思(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浙江省湖州市南浔中学包立刚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的设计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通过这篇介绍祖国大好河山,赞美河山的文言文,学生在学习有关文言知识的同时,全面了解有关泰山的自然风光、历史典故及人文景观,了解作者及其代表的流派的散文创作主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自主研究,提高其积极性,促进上课效果。二、教材分析此文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学生已初具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经过充分预习,是能读懂的。此文叙述了作者与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洗练的语言生动描写了雄浑的景象,让人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而作者作为桐城派的领袖,在此文中贯彻了“义理、考据、词章”三结合的创作理论。我们可以通过研习把握好重难点,拓展文化视野,提高文学鉴赏水平。三、学情分析学生有较好的电脑操作水平,可以基本操作WORD等软件,并通过百度等网站搜索资料,但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搜索有效信息,并进行筛选、加工、整理。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需大量积累基础知识,并理解掌握词类活用,为进一步阅读奠定基础。同时,学生过于注重文言知识,而轻视了文学文化知识及情操培养,这要引起教师的重视。高中学生抽象思维逐步加强,能用理论来指导分析材料,有较强的独立性和竞争意识。教师可据此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协作交流。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句等知识,熟练朗读;品读本文简练优美的语言。2.能力目标:学习文章简练的笔法,提高鉴赏能力;了解姚鼐及桐城派的散文创作,提高分析评价能力。3.情感目标:陶冶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体会作者在文中体现的精神。五、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重点是疏通全文,理解课文内容;理出写景顺序,把握文章脉络;诵读优美段落。难点是感悟文章谴词造句的艺术功底,品尝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体会作者融情于景的艺术效果。六、教学步骤(一)导入1、今天我们上清代名家姚鼐的《登泰山记》。自古以来,泰山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文化吸引着历代皇帝和文人墨客。还记得杜甫的《望岳》吗?望岳杜甫岱宗夫(fú)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先请学生背,再请学生齐读此诗。问:诗中岱宗指哪里?——泰山。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3、在杜甫眼中,泰山之高是“齐鲁青未了”,泰山之美是“造化钟神秀”,泰山之景是“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于是顿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可见,泰山并非一般的山,它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现在我们来看看姚鼐登泰山后会有怎样的收获以及这次登山对他的人生来说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A、听教师范读,学生在读不准的字上加注音,特别要注意并找出一些重点实词,如通假字,词性活用的词。1、重点词语①通假字A.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B.成五采:“采”通“彩”C.多平方,少圜:“圜”通“圆”②词性活用A.汶水西流——西:向西,名词作状语济水东流——东:向东,名词作状语B.明烛天南——烛:照,名词作动词。③特殊句式A.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定语后置)B.苍山负雪,明烛天南。C.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数量定语后置)文言名量表示法:文言文中名词与量词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不同,是先名词后量词。B、要求学生参阅注释,自读全文,了解作者到底“记”了什么。(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1、先请学生说说作者记了什么,教师再说:“我眼中只看到两个字。哪两个?第一个字是‘登’。”问:题目叫《登泰山记》,那作者是怎么“登”的?我们一起找出作者的游踪。“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到了泰山脚下。这一句用了“乘”“历”“穿”“越”四个动词,“风雪”言“乘”,好像风雪随作者驾驭,比“冒”“顶”多一份主动;河言“历”,山谷言“穿”,城墙言“越”,不仅符合描写对象的特点,准确生动,而且富于变化,笔墨传神。几个短句,几个动词,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顶风冒雪、风尘仆仆、不远万里赶来登山的迫切神情。他们开始由中谷入,后又沿西谷直至山巅。具体地写出了登山的路径,好像一个导游,引导读者一道攀登,读来便觉得亲切有味。写途中的景象突出一个险字:一是从中岭到山巅,有不少山崖像门户一样挡着道路,人们称之为“天门”;二是雾重冰坚,攀行艰难。2、登山如此艰难,为什么不详细描写?那冒雪登山为了什么?――对,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过,“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我看到的第二个字就是“望”,姚鼐在泰山之上又“望”见了怎样特别的风景呢?――作者描绘了两幅图画:夕照图和日出图。请学生把这两部分(“及既上……而皆若偻”)齐读一遍。3、问:你们喜欢哪幅图画?请你说说为什么喜欢,把它画描述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并读一读你最喜欢的句子。学生自由朗读,描述画面。教师结合学生感受,和学生一起分析具体句子,品读其中的美。品读参考:座座青苍的山峰,身披皑皑的白雪,通明的银光照亮了南天,苍山与白雪相互衬托,雪光与日光交相辉映,凭高俯瞰,远处古老的泰安城郭恬静地沐浴着夕阳余辉,汶水和徂徕山相依拥抱,宛如自然天成的山水图画,环绕山间的云雾宛如轻柔的腰带在飘荡,朦朦胧胧,恍恍惚惚,似动非动,别具风味。苍山负雪:(拟人)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由被动变为主动,赋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表现了冰雪之盛,使人想象到苍山宛如一位富有强大生命力的巨人,匍伏在那里,背上披着一层厚厚的银装,多么富有神韵。明烛天南:(比喻)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傍晚的晴日,直射雪山,而雪山又把所吸收的光能反射天南,绘出积雪映照南面天空的夺目光彩,呈现出雪光与日光争辉的奇景。半山居雾:一个“居”字,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静谧气息,而且增强了山间云雾缭绕不绝的高峻之感,创造出云雾全然凝滞不动的静穆而奇妙的境界。这真是一幅泰山晚晴图啊!“大风扬积雪击面”,风雪交加,云雾弥漫,不但写出“风扬积雪”的视觉,而且写出了“击面”的触觉。“扬”“击”二字把劲急的风力描绘得十分突出。风力之急,气候之寒,积雪之多,使人感同身受。“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请学生翻译:渐渐地看到云雾中数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那是山呀。)以摴蒱比喻雪中的远山,那些负雪的山峰却披上一件比云更白的衣裳,微露于云海之中,也衬托出日观峰的高峻。在天的尽头,现出一线云烟,颜色有些异样,不久就变幻成五彩。在风、雪、云的烘托之下,这才写到日出。只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那赤红的颜色像是朱砂。最壮观的,是太阳之下有一片红光托着,这红光汹涌着,摇动着,充满着无穷的生命的活力。有人说,这就是东海了。加“或曰”二字,意思并不确定,却正可以启发我们的想像:原来太阳是从一片红光闪耀、涵澹澎湃的东海之中升起来的,难怪她是那样的热烈、绚丽、浑圆!我们禁不住要为作者的生华妙笔啧啧称赞,鼓掌喝采。作者观日出,视野不仅仅局限于太阳本身,他还有锦上添花的描写,就是掉头西望,写出太阳的光辉给世界抹上的绚烂色彩:“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弯腰曲背貌)。”这几笔简单的描写非常传神:1、它逼真地绘出了朝阳初生时积雪的泰山之巅特有的色彩,红白错杂,比之单一的赤红,显得更丰富绚丽,更有层次。这是作者独特的感受和发现,是写得具体而又深微的,虽然用笔非常精练,却使文章增色不少。2、“皆若偻”(比喻)。课文注释多说一句“引申为鞠躬致敬的样子”是有道理的,这里以群山有如臣服于下敬礼膜拜的姿态来反衬泰山的“五岳独尊”的巍峨气概,也使日出景象显得更加庄严。让我们想起了杜甫诗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者先用大风、云漫布置好日出前的声势,再用极天的一线异色渐成五彩来衬托初升的红日,最后又用东海的红光动摇承之,群峰的绛皓驳色来渲染日上后辽阔的境界,就完成了一幅瑰丽、生动的日出图。好一幅泰山日出图。4、分析第四、五节问:登也登了,望也望了,那四五两节写什么?最后两节描写了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语言鲜明地体现了明净简洁,无废词冗句,而又描摹生动,色彩鲜明的特点,可以看出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这是作者观日出后游兴的余波,也是让读者在观日出的强烈震动和感奋后来个间歇小憩,表现了作者张弛有度,抓住特征,几笔带过。可作者有许多地方没有去,那为什么还要写下来?同样的问题,不知大家注意没有,文章一开篇就写泰山全貌,好像非常熟悉泰山,可这明明是他第一次登泰山,而且有许多地方没去?――说明作者对泰山向往已久。(四)深入问: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下他是在什么时间登山?作者登山这天,是除夕的前一夜,“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丁未”——即腊月二十八,观日出时正值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除夕。冬天登山已不多见,选择岁除之日观日出则更加少见。问:你想,在万家团聚共度良宵之时,不在家吃饺子,啃蹄胖,跑到这千里之外的泰山顶上来干什么?1、泰山对他很有吸引力,在登山之前就很神往,文中表现在哪里?表现在第二段中写游程时用的那一系列动词表现的他那种迫切的心情。对泰山有特殊的感情。2、我们先来看一下作者介绍: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清代桐城(现在安徽桐城)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做过兵部主事、刑部郎中、记名御史等,参与编修《四库全书》。乾隆三十九年(1774)四十四岁时辞官归里,专力古文创作,并先后在江宁、扬州、徽州、安庆主持钟山、安定、梅花、紫阳、敬敷书院(时间长达三十余年),广授门徒,大倡桐城派古文。姚鼐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作品多为书序、碑传之类。著有《惜抱轩诗文集》。所编《今体诗选》《古文辞类纂》历来负有盛誉。正是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辞官的那年登泰山,因此作为辞官之后的标志性事件的《登泰山记》便别有意味了。姚鼐仕途,转而从事文化教育和写作著述,一定有他的抱负。他在心里一定会把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看得很崇高。当年孔圣人登泰山小天下,以在文化教育上的贡献成为万世之师,一定是他姚鼐内心崇高的偶像。所以辞官,奔赴泰山,在农历年除夕观赏泰山日出,目的可能有以下几条:1、除旧迎新,告别旧生涯,迎接新生活。2、体验泰山极顶小天下的豪迈,以未来的一代文化宗师自许。这是一个体圣的过程。3、以登上雪中的泰山,检验自己的非凡意志。登泰山在姚氏的心目中,一定是多重意义的结合,是身体和意志上的挑战,也是精神的洗涤,也是心灵皈依和慰藉。历史上文人辞官很多,试举出两个例子。陶渊明有才艺,可以作为做官的资本,但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去彭泽令,归隐田园,享受山水田园之乐。做官对他来说是一种坐牢般的痛苦。所以他唱出了“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李白辞官又因为什么呢?他满怀着绝世的才情,满腔报国的热忱,然而因为不肯委屈自己向权贵低头,还是被排挤出了长安,所以他的辞官是一种无奈,一种迫不得已,因此他在辞官后南游吴越,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喊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姚鼐的辞官和他们不一样,当许多封建文人为博得一官半职,而不惜皓首穷经,出卖灵魂时,姚鼐却在壮盛之年、青云有路之际,决意主动辞官,这很值得人们推究。4、真正喜爱山水早年他在《左仲郛Fù浮渡诗序》中写道:“他日从容无事,当裹粮出游。北渡河,东上太山,观乎沧海之外;循塞上而西,历恒山、太行、大岳、嵩、华,而临终南,以吊汉,唐之故墟;然后登岷、峨,揽西极,浮江而下,出三峡,济乎洞庭,窥乎庐、霍,循东海而归,吾志毕矣。”(幻灯打出)寄情于祖国的壮美山川,几乎是所有大文学家在失意后的选择,姚鼐就说:“设余一旦而获揽宇宙之在,快平生此志!”(幻灯打出)只有爱得深,才能笔笔入情,字字含情。通观全文,明是记游写景,实抒热爱之情,正如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话并不是故作姿态,这正是他的山水之志,是他的人生理想,为此不惜辞官。文中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