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题。2、抓住文章语言进行整体把握。3、培养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运用语言的能力。4、树立远大志向,立志报效祖国,唱响“我的中国心”。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把握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教学难点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多媒体放映“任人宰割”的中国实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的实况。迅速将学生带入悲愤、严肃而又崇敬的氛围。)那为改变中国屈辱史,使原子弹、氢弹成功爆炸,为此做出巨大贡献的就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邓稼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这位名人的足迹,去深入他的灵魂,去感悟他的精神……二、人物介绍1.作者介绍: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与邓稼先很小就一同玩耍,结下深厚的友情。成人以后,虽一个在中国,一个在美国,但对祖国的感情这一共同点把他们紧紧联在一起。本文即是邓稼先逝世后,杨振宁追忆他的一篇回忆性散文。2.邓稼先介绍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翌年,他随母到北京,在担任清华、北大哲学教授的父亲身边长大。21岁便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26岁在美国成为“娃娃博士”;取得学位后第九天便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1958年以后神秘地“消失”。在戈壁大漠中,创造出世界上研制氢弹的最快速度。临终前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三、整体感知学生浏览,思考:文章在样式上与我们以往学过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可适当介绍方法)(学生反馈:这篇课文篇幅较长,但作者采取“小标题”的形式,将课文分为六个部分,各部分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这一形式值得我们在今后的作文中加以探索。)四、教读课文1、分组讨论,课文每一部分分别侧重写哪些内容,又如何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将文章的六个板块,分配给六个小组进行学习)【提示】:第一部分,从中国自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时代开始的百年屈辱历史,引出为中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邓稼先。第二部分,写出邓稼先的生平,特别是研制两弹、为国尽忠、至死不渝的感人事迹。第三部分,用比较法,把中国的国防科技领导人邓稼先和美国国防科技领导人进行比较,更鲜明地突出了邓稼先忠厚朴实、真诚坦白的品格。第四部分,写作者与邓稼先50年的友情及1971年访华的经历,表达作者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对邓稼先的无比钦佩之情。第五部分,以大漠戈壁的艰苦与艰险,展现邓稼先为了国家利益,不计个人生命的献身精神。第六部分,以书信的形式,用评论性的语言对邓稼先一生的功绩高度赞扬,表达友人对邓稼先的赞颂与悼念。这六个部分各有侧重,但都是围绕着“记录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歌颂他默默无闻,献身国防科研,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一中心而组织起来的有机整体。这正体现了作者构思精巧、谋篇布局别具匠心的特点。2、引导学生思考:(1)第一部分似乎与邓稼先关系不大,可否去掉?(2)各部分之间是否围绕中心随意安排顺序,可否任意调换?【提示】:(1)第一部分从百年屈辱入手写作,似乎与邓稼先关系不大。其实,这一段的用意是在创设一种广阔的社会背景。试想,中国百年的屈辱,一次次战争的失败,列强的人侵掠夺,都是因为政府的软弱无能,国力的贫弱和科技落后,被动挨打。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政府强大了,国力增强了,科技是否领先则成了改变落后挨打局面的关键。而邓稼先正是领导中国知识分子追赶世界科技势头,提高国家科技水平,保证中国坚强站立起来的人。他的功绩是要在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中去衡量,才更能显出其伟大之处来的。所以第一部分是为歌颂邓稼先所进行的必要准备,绝不能去掉。(2)各部分看似互不相干,各自独立,实则内有联系,逻辑严密,不可调换。第一部分,是为赞扬邓稼先创设环境,作必要铺垫,放在开头,不能移动。第二部分从邓稼先出生到逝世,总体介绍其生平和成就,是下文的纲目,下文是对第二部分的具体展开。第三、四、五部分,分别认为人品格、工作风格和献身精神等方面具体展现邓稼先的伟大精神,是对第二部分的展开。同时这三部分由浅入深,由低层次到高层次有逐渐深入的意味,也不可调换。第六部分是全文的高潮,水到渠成地引出对邓稼先的高度赞扬和缅怀,文章中心得到全面体现。这样整篇文章安排严密合理,独特而周全,可见作者深厚的功底和深送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以上类似的质疑,逐渐把课文分析引向更深更细,让学生的理解也更准确,记忆更牢固。如学生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可分组讨论,发挥群体思维力量,也可利用一些问题引导到主要问题之上。这些都要求教师有灵活应变的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四、布置作业1、课下收集有关资料,准备交流。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整体感知默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写邓稼先的,读后你感到邓稼先是怎样的一个人。然后自己再组织语言,说说你所认识的邓稼先。二、阅读分析1、文章第一部分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年屈辱的历史?(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2、第二部分写邓稼先留美得到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要知道邓稼先如果像杨振宁一样留在美国,也许也会获得诺贝尔奖,他想到的是什么?(他想到的不是个人的荣誉、地位和安逸的生活,而是祖国的强盛和民族的命运。)3、第三部分为什么将邓稼先和奥本海默对比来写呢?(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中两国原子弹研究的领导人。他们的共同成就表明他们同样都是学术非凡的人。但是两个国家,两种社会背景,又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但是站在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基础上考虑,我们更钦佩邓稼先,更接受他为国忘我、为科研忘我的伟大精神。作者也正是要通过在国家大背景下的对比,来进一步突出邓稼先的高尚品格。)4、第四部分似乎对邓稼先的伟大作用不大,作者为什么要安排此环节?(这一环节,以寒春事件,时时透出邓稼先对自己的工作认真小心,高度保密,即便是挚友世交,也决不犯规,这正是他为人忠正的反映。此部分的题目中用到两个问号,是文章结尾处不知自己落泪是为民族感情,还是为邓稼先,以此正是告诉读者,自己为民族而自豪,为邓稼先而骄傲。)5、《“我不能走”》一节写邓稼先工作的环境时引用的《吊古战场文》五四歌曲有什么用意?(说明邓稼先工作、生活环境的艰苦,更显示邓稼先最高奉献精神的可贵。)6、引用五四歌曲有什么作用?(这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作者把邓稼先的贡献放置于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背景上,赞扬他是中国男儿、只手擎天的奇丈夫,赞扬他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7、“我不能走”这句话表现了邓稼先的什么精神?(表现他临危不惧、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神。)三、学习语言特色1、句式多变。运用长句和短句的配合,读来朗朗上口,整齐紧凑,有音乐的跳跃感,蕴含着深厚的感情。如:①列举1898年中国“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用十分整齐的句式,造成一股强烈的气势,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②第四段,写奥本海默和邓稼先的性格和为人,运用长短句交错使用的手法,形成一种交错美。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活泼、节奏快,长短结合,形成特殊的表达效果。2、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本文语言多处用到修辞方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①、排比:“德国强占……租借……;俄国强占……租借……;法国强占……租借……;英国强占……租借……”引发人们对帝国主义列强强烈的愤慨,激发人们的爱国之心。②、对比:把奥本海默与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对比着写,更显出邓稼先气质和品格的崇高。③、引用:如引用《吊古战场文》说明邓稼先工作、生活环境的艰苦。如引用五四时代的歌曲高度赞美邓稼先的一生。如引用作者写他给邓夫人的电报和书信,高度赞扬邓稼先的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巨大的贡献。本文是一篇回忆性传记,运用了如此富于变化的语言,不同于一般传记客观平淡的语言,作者是有目的的,作者借语言的变化,表达深厚的感情,告诉读者,这不是一般的传记,是功臣的赞歌。四、总结这是一篇优秀的人物传记。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历史视野和全球视野,将邓稼先的生平和贡献进行全方位的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祖国对民族的伟大贡献。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多处运用排比、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在句式的选择上,长短句结合,使文章生动感人。五、布置作业1、完成课外研讨与练习第一、二题。2、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