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旅游活动需要具备各种各样的条件,归纳起来,也就是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旅游主体,即旅游者;旅游客体,即旅游对象,通常称旅游资源;旅游媒介,即旅游业。三个要素紧密联系,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旅游活动是旅游者的活动,是人们离开其惯常的居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以及在目的地停留期间所开展的全部活动。旅游者是构成旅游活动的首要条件,没有旅游者,就没有旅游活动,没有旅游业。因此,旅游者是旅游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第三章旅游者本章内容提要旅游者的基本概念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思考题旅游者的基本概念旅游者的概念性定义旅游者的技术性定义因素什么样的人才算是旅游者一、关于旅游者的概念性定义技术性旅游者是出于移民和就业以外的任何原因,暂时离开长住地去异乡访问的人。二、关于旅游者的技术性定义就是在界定旅游者时,将一些能够量化或者可借以区别限定的标准纳入进去,以便能够有效地将旅游者同其他旅行者区别开来。其原因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需要:一是旅游统计工作中对规范旅游者统计口径的需要;二是在出入境管理方面制定和执行有关政策(比如入境签证、纳税等方面的政策)的需要。因此,就这些方面而言,人们所需要的旅游者定义乃是一种技术性定义,而不只是作为一般用语时的泛泛解释。1933年,英国人F·W·奥格威尔在《旅游活动》一书中,从经济角度出发,指出:第一,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到外面任何地方去旅行,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第二,在离开居住地期间,把钱用到他们所到访的地方,而不是在所到访的地方挣钱。英国学者诺沃尔(A.J.Norval)在其1936年出版的《旅游业》一书中提出:“不论出于什么原因(要求长期定居或就业者除外),凡进入外国境内,并在所临时逗留的国家内花钱者(所花的钱必须是在别处挣的),均可算是旅游者”。除了有关学者个人的研究之外,有关对旅游者的界定问题多年来也一直为一些权威机构所注意。二战之前的国际联盟、现今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世界经合组织,乃至世界各国的旅游行政组织和研究机构,都对旅游者的界定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世界各国对于国际入境旅游者的界定问题,基本上已经取得了统一的认识。(一)关于国际旅游者的定义1937年,国际联盟的统计专家委员会曾对旅游统计中“外国旅游者”(foreigntourist)的界定标准和人员范围作了如下的解释和规定:外国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至少24小时的人”。属于旅游者范围的有:(1)出于消遣、娱乐、家庭和健康等原因而进行旅行的人;(2)为了某种社会职责而出国旅行的人(如科学、行政、外交、宗教、体育等会议或公务);赵朴初(3)在航海环游途中停靠访问的人员,即使逗留时间不足24小时,也作为旅游者;(4)为工商业务而出国旅行的人;不能列为旅游者的人员包括:(1)抵达某国就业任职,或从事任何营业活动者;(2)到国外定居者;(3)到国外学习,膳宿在校的学生;(4)住在边境的居民越过边境到邻国去工作的人;(5)临时过境而不逗留的旅行者,即使在某国境内时间超过24小时也不算作旅游者。国际官方旅游组织委员会的修正意见1950年,世界旅游组织的前身——国际官方旅游组织委员会在接受了国际联盟上述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点修正意见:(1)在国外学习,膳宿在校的学生应列入旅游者范围;(2)国际游览者;(3)过境旅行者罗马会议的定义(1963年)凡纳入旅游统计中的入境来访人员统称为游客。停留过夜——旅游者未停留过夜——一日游游客(1)旅游者(过夜旅游者),是指到一个国家作短期访问至少逗留24小时的游客。其旅行的目的是:其一,闲暇的消遣(包括娱乐、度假、疗养保健、学习、宗教信仰或体育运动等目的);其二,为了工商业务、探亲、公务出使或出席会议等。(2)游览者(“短程游览者”或“一日游游客”),是指到一个国家逗留时间不到24小时的游客。1970年,“世界旅游组织”(WTO)成立后,将这一定义作为本组织对纳入旅游人员的解释。1、以在访问地的停留时间,即是否在访问地停留过夜作为标准,将游客区分为停留过夜的旅游者和不停留过夜的一日游游客,而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游客需要分别进行统计;2、根据来访者的访问目的来划分是否为游客,具体规定了消遣和公务事务两大类目的的旅行活动均属游客。同时,清楚地将游客与为了在某国永久居留或就业为目的的旅行者区别开来;3、根据来访者的定居国或常住国,而不是根据其国籍来界定是否属于应纳入旅游统计中的游客;4、这一定义的不足之处是在于它沒有包括国内旅游者。罗马会议之后,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WTO前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旅游委员会先后通过了这一定义。世界旅游组织(WTO)正式成立之后,也再次重申将这一定义作为本组织对应纳入旅游者统计的人员范围的解释。因此在当今的国际旅游学术界,人们通常也将这一定义内容称为世界旅游组织的解释。从以上定义中可以看出,人们对旅游者进行界定时,所采用的技术性指标通常都涉及离开定居地或长住地、访问目的、在目的地的停留时间这三大方面。我国政府对国际旅游者的统计规定1、凡是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旅游入境人员统称为(来华)入境游客;2、入境游客是指:来我国大陆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3、按照海外游客在我国大陆停留时间的差别,将其划分为两类:第一,海外旅游者,即在我国大陆旅游住宿设施内停留至少一夜的海外游客(过夜游客);第二,海外一日游游客,即未在我国大陆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而是当日往返)的海外游客(不过夜游客);4、入境游客不包括下列人员:(1)应邀来华访问的政府部长以上官员及其随行人员;(2)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外交人员以及随行的家庭服务人员和受赡养者;(3)在我国驻期已达一年以上的外国专家、留学生、记者、商务机构人员等;(4)乘坐国际航班过境,不需要通过护照检查进入我国口岸的中转乘客;(5)边境地区因日常工作和生活而入出境)往来的边民;(6)回大陆定居的华侨、港澳台同胞;(7)已在我国大陆定居的外国人和原已出境又返回我国大陆定居的外国僑民;(8)归国的我国出国人员。(二)关于国内旅游者的定义美国国家旅游资源评审委员会的定义(主要是以外出路程作为区分旅游者的标准)1、旅游者是指:为了出差、消遣、个人事务或出于工作而上下班之外的其他任何原因而离家外出旅行至少50英里(单程)的人,而不管其是否在外过夜还是当日返回。2、下列情况不能列为旅游者:(1)火车、飞机、货运卡车、长途汽车和船舶的驾驶及乘务人员的工作旅行;(2)因上下班而往返于某地的旅行;(3)学生上学或放学的日常旅行。(4)军队执行任务的旅行活动;英国英格兰旅游局的定义(主要是强调旅游者必须在外过夜)定义为:旅游者是基于上下班以外的任何原因离开居住地外出旅行过夜至少一次的人。世界旅游组织(WTO)的定义(1985年)(主要是强调时间)任何因消遣、闲暇、度假、体育、商务、公务、会议、疗养、学习和宗教等为目的,而在其居住国不论其国籍如何,所进行24小时以上,半年之内旅行的人。北美与欧洲国家在国内旅游者的界定标准差异?我国政府对国内旅游者的统计规定1、国内游客是指:任何因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而离开自己长住地到我国境内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6个月,并且访问的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2、国内游客分为两类:(1)“国内旅游者”,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長住地,在我国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停留至少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2)“国内一日游游客”,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長住地10公里以外,出游时间超过6小时但不足24小时,并未在我国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游客。3、下列人员不属于国内游客:(1)到各地巡视工作的部以上领导;(2)驻外地办事机构的临时工作人员;(3)调遣的武装人员;(4)到基层锻炼的干部;(5)到外地学习的学生;(6)到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员;(7)无固定居住地的无业游民。什么样的人才可以成为旅游者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类型足够的支付能力足够的闲暇时间旅游的动机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收入水平一个人的收人水平,或者确切些说是其家庭的收入水平和富裕程度,往往决定着他能否实现旅游需求及其旅游消费水平的高低。所以,家庭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乃是一个人产生旅游需求和实现旅游活动的前提之一,也是实现旅游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第二节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一、收入水平(一)关于个人可自由支配的实际收入收入分解示意图稅收日常生活消费(衣、食、住、行等)个人总收入必须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一般的家庭耐用消费品可自由支配的实际收入恩格尔曲线收收入入生活必需品支出奢侈品支出恩格尔定律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生活必需品)的部分所占比例将会下降;收入中用来购买奢侈品的部分所占比例将会上升。恩格尔系数购买食物支出恩格尔系数=-------×100%收入可随意支配收入水平对旅游的影响影响到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影响到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及旅游活动范围的选择影响到旅游者对旅行方式、旅游活动内容的选择影响到旅游者外出逗留的时间长短影响到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时间按照国际经验,通常当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美元时,国内旅游开始兴旺起来,并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时,将出现周边出国旅游的热潮;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5000美元时洲际旅游有所加快。2001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并基本上已进入到国内旅游快速增长期。2006年人均GDP达到2004美元,按照国际经验,未来几年,我国居民旅游仍主要以国内游为主,并处于国内旅游的快速增长期内。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人均GDP排名世界第89位,人均GDP为5414美元。收入水平超过一定临界点后,外出旅游可能性大大增加Wto估测,消遣性旅游需求收入弹性为1.88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闲暇时间拥有足够的闲暇时间也就成了一个人产生和实现其旅游需求所必须具备的又一基本条件。实际上,拥有闲暇时间的多少不仅决定着一个人能否实现外出旅游,而且还会影响到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以及在目的地逗留时间的长短。人生的时间法定的就业时间必需的附加工作时间用于满足生理需要的生活时间必需的社会活动时间闲暇时间每日闲暇周末闲暇公共假日带薪假期——一个人只有拥有足够(一定数量并且连续集中)的闲暇时间,才有可能实现外出旅游。(图示)欧洲部分国家的带薪假期和公共节假日国家带薪假期(周)公共节假日(天)国家带薪假期(周)公共节假日(天)奥地利513比利时4-510丹麦510芬兰5-614法国5-611德国5-610希腊412爱尔兰410意大利4-610荷兰57-9挪威410葡萄牙4-512西班牙4-514瑞典5-811瑞士4-56英国4-68闲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发布的一份各国“带薪假期”时间长短的排行榜显示,巴西和立陶宛以41天位居榜首,中国以21天排名最后一位。巴西的最低带薪年假为30天,国家法定带薪假日为11天,而立陶宛的最低带薪年假为28天,国家法定带薪假日为13天。美国最低带薪年假为15天,国家法定带薪假日10天,全年总计25天。新加坡也为全年25天。而中国是上榜国家中“带薪假期”时长最短的,每年最低带薪年假为10天,国家法定带薪假日11天,全年总计21天。闲暇时间对旅游的影响平时工作后的闲暇时间:只能用于就地或家中休息周末闲暇时间:只能用于短距离旅游活动公共节假日时间:只能用于短距离旅游活动带薪假期:可产生大量的中、长距离旅游者其他因素性别年龄职业与学历家庭所处生命周期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旅游动机在任何时候,每个人总有许多需要。有些需要是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