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务会计》课程建设自评报告一、课程概述财务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一个分支,是主要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定期提供财务信息而进行的会计,又称为对外报告会计。财务会计首先出现在美国,大致在1939年至1965年之间逐步发展成熟为一门系统的知识学科。1939年,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CAP)开始发布“公认会计原则”第一层次正式文献--“会计研究公报”(ARB)第1号。1964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理事会发表了一份关于公认会计原则的特别公告。公告明确要求所有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从1965年12月31日起,对任何偏离上述两类权威性文件所阐述的会计原则的事项并影响重大的,需要在财务报表的附注和审计报告中加以披露。从此,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进入了权威性和强制性的阶段。而以“公认会计原则”或会计准则为规范所进行的会计处理和提供的财务报表,构成了当前各国财务会计最重要的特征。在我国,财务会计通常称为“会计核算”或“会计”。我国的财务会计,是以《会计法》(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1999年12月第二次修改)为基本法规,而由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制度加以具体规范的。我院于1981年开设财务会计专业,与当时我国会计管理模式相2适应,财务会计课程按行业开设《流通会计》和《工业会计》等课程;1992年,随着会计改革及我校财会专业教育对象的变化,我们首次在普通专科班开设《财务会计》课程。另外,从一开始我们就注重对各层次财会专业学生的技能训练,在学生毕业实习前组织学生进行会计综合模拟实习。随着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化,《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的调整并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目前,《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投资与理财、企业税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他经济类专业也相应地开设了《会计学》、《基础会计》等会计课程。2004年本课程被确定为渤海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高职学院院、系两级领导都非常重视本课程的建设。立项以后,高职学院投入了课程建设起步经费5000元,由《财务会计》课程组组织相关教师进行调研活动,组织财务会计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专家参加论证会,明确了会计专业的知识结构和对会计知识的需求程度,明确了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确立了本课程教学方向和教学内容,确定了重点课程建设目标。通过立项,本课程组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并加以实施。课程组根据项目实施计划,首先修订了理论教学大纲和实训教学大纲;选定了《财务会计》课程的基本教材,并筹备编写出版《财务会计》省级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编写了授课计划、教案、电子课件以及实训教材;建立了试卷库、习题库和资料库;着手构建《财务会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在校园网开始试运行;实行《财务会计》课程的教考分离制度和教学质量学生测评制度。通过立项、中期检查、结项3评估,使本课程建设在比较完备的整体规划和部署下,加大了课程建设力度,取得明显成效。本课程在作为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立项后,课程改革和建设并未由此而结束,而是以此作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加强建设力度。立项后,学院聘请有关专家对业已实施的课程建设成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对我们课程组提出了更高的建设目标和要求,积极鼓励我们申报辽宁省省级精品课程项目,学院在经费投入、师资培训与引进、教师待遇等方面都给予政策扶持。二、师资队伍本课程组有一支老中青结合的、梯次较为合理的教学队伍。本课程组有8位教师,除5位主讲教师外,有实训指导教师3位(其中兼职教师1位);不仅知识结构合理,而且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兼职教师是来自于企业单位的会计主管,专业实践经验丰富,适应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需求。(一)知识结构合理毕业于会计学专业4人;企业管理专业2人;金融专业1人;计算机应用专业1人,有2人已经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课程组全体教师都系统开设2门以上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程,指导教师均为实践专家。(二)学历结构合理按最后学历统计,获硕士学位2人,在读硕士1人,本科5人。双师型素质教师有3人。4(三)本课程组教师年龄结构合理35岁以下教师占2人,35-50岁5人,50岁以上1人。(四)职称结构合理教授2人,副教授(含高级会计师)3人,占教师队伍总数的62.5%,讲师(经济师)3人,占教师队伍总数的37.5%,专职实验教师占授课教师人数的37.5%。(五)教师配置情况《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会计、投资与理财、企业税务等专业的核心课程。目前我校会计类专业一届在校生有120人,专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15(一届学生)。辅导教师、实训教师与学生比例为1:40。本课程组教师主要担任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和实训辅导工作,并兼任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指导和其他专业的会计课程。(六)青年教师的培养对青年教师培养采取脱产与在岗、校内与校外、学历与非学历并举的方针,并依托会计系“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进行。在导师的指导下,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七)年终考核成绩课程组主要成员在近三年教学中都系统教授过本课程。年终考核成绩均为优良。(八)课程组成员简介1.贾永海:《财务会计》精品课程负责人,教授,注册会计师,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校工会主席,曾任原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会计5系主任多年。自83年以来,长期担任《财务会计》、《基础会计》、《管理会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是省优秀教师,年终考核成绩优秀。2.吴雅琴:教授,曾任高职学院财会系主任,辽宁大学管理学专业硕士,自87年以来,一直担任《财务会计》、《基础会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是学校优秀教师,年终考核成绩优秀。3.李忠宝:副教授,现任高职学院财会系主任,东北财经大学金融专业毕业,自85年以来,一直担任《财政与金融》、《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是学校优秀教师,年终考核成绩优秀。4.张颖平:副教授,自95年以来,一直担任《财务会计》、《审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年终考核成绩均在良好以上。5.李平:高级会计师,在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工作多年后调入我院,从事我院会计系专业实验室的管理和实验辅导工作,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深受学生欢迎。6.韩光强:讲师,硕士,主要担任《电算化会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年终考核成绩优秀。7.乔铁松:讲师,在抚顺钢铁公司从事会计工作多年后调入高职学院财会系,一直担任《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等课程的实训指导教学工作,教学效果好,年终考核成绩连续两年优秀。8.周朋:会计师,从事我院会计系专业实验室的管理和实验辅导工作,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三、课程教学内容6(一)教学内容组织设计与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是使学生掌握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能熟练处理企业日常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为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大专层次的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服务;二是为后续课程(如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等)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以财务会计的目标为导向,以对外报告的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以四项会计假设为前提,以六大会计要素为结构,在阐述财务会计目标、特征的基础上,对六大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等核算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最后以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为总结。1.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坚持四项原则:一是突出一个主线,以对外报告的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二是坚持二个统一,既理论与实务、知识与能力的统一;三是强调三个优先,内容的实用性优先于系统性、实务内容优先于理论内容、技能培训优先于知识教学,并使这两者协调起来;四是实现四个结合,即教与学、学与练、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校内与校外结合。突出“一个主线”,即以对外报告的财务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课程的第一章就列举企业财务报告案例,引导学生先从感性认识“对外报告的会计信息”是财务会计的“最终产品”。整个课程从第二章开始是讲“最终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加工制造”,每章开始都先再举一案例,用以说明本章学习的会计要素项目的确认、计量、记录7与“最终产品”的有机联系,从而搞清楚财务会计报表中与本章相关的指标信息是怎样生成的,每章结束都重申该章所讲会计要素项目“在财务报告中的列示”,从而突出财务会计“以对外报告的财务会计信息的生成为主线”这一原则。坚持“两个统一”,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统一。与此同时,根据高职财会类专业培养目标的特点,在矛盾统一体中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分别开设的理论教学课与实践教学课的统一中注意突出实践教学课程的建设与完善,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统一中注意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强调把专业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教学大纲中分别明确每一章教学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在课程考核方案中,理论教学考核注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防止引导学生死记硬背,而实践教学考核更是以实践技能的考核为主,从而充分发挥课程考核在能力培养中的指挥棒作用。强调“三个优先”,即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内容的实用性优先于系统性,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对财务会计的知识内容和专业技能,重点抓住高职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最急需、岗位工作最实用的内容,而不片面追求知识体系的系统性,有的内容可以舍弃,有的可以调整顺序。在选择确定具有实用性的内容时,优先选择实务性、可操作性强的内容,对于理论性内容的选择则服务于、服从于实务性内容,避免将一些不成熟的、探讨性理论问题引入课堂。在坚持知识与能力统一的前提下,诸多能力的培养训练中,专业技能的培养训练尤其放在优先位置,从师资力量、教学时间、教学经费和硬件投入上给技能8培训以优先保证。实现“四个结合”,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以学生的学为主;学生的学与练,以练为主,在练中学;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结合,以课内教学为主,课外教学为必不可少的重要补充;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结合,以校内课堂的理论教学、校内模拟实训的实践教学为基础,校外教学基地的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为拓展,对校内教学不但是补充,更是一种检验和反馈,通过这种反馈调整校内教学内容和方法。2.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就是在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上,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在学生课程成绩考核的实施上,全面体现“两个统一”、“两个优先”“四个结合”的原则。例如,建立理论与实训两大教学体系,保证理论与实训教学的教学总时数比例不低于6:4。本课程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数6:4的比例,而且理论教学中仍有相当部分师生互动或学生参与的准实践教学活动。这种安排的目的在于实现三个结合:把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的结合;把文化基础性、专业基础性和专业实务内容有机结合;将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获得有机结合。3.建立课内外、校内外有机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按照双元制建设的思路,从职业教育法关于“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界定出发,联系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和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实际,突破学校教育中以课堂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的思维定势,大胆探索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实施多渠道培养的获9取式教学方式。不仅按照企业实际需要设计阶段实践内容,而且将阶段实践的课堂设在学院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并通过会计模拟实验项目,将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校内基地与校外基地、阶段实践与综合实践结合起来。(二)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体系结构财务会计以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外财务会计报告为目标。财务会计报告是财务会计工作在每个核算周期的最终产品。为了从总体上增强学生对这一最终产品及其制作条件、工艺规范的感性认识,在课程的第一部分,第1章《总论》中首先给出一个公司的三张主要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作为教学案例,向同学们展示财务会计的最终产品,从而有助于理解财务会计的目标和特征;从理论上概述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使学生对财务会计报告这一最终产品的“生产环境条件”和“工艺规范”、“质量标准”有初步了解。随后在第2——11章中分别按会计要素项目来说明财务会计报告这一最终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部件的“生产”过程、方法以及“工艺规范”、“质量标准”的具体把握。第二部分,根据第1章中概述的会计核算一般原则,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