侥幸心理是安全的大敌朔州公司王忠强第一讲安全最大的隐患是侥幸心理•翻开报纸,打开电脑,频繁的安全事故报道几无间断地刺激国人的眼球,同时一次次刺痛国人的心。是谁夺走了无辜的生命?我认为,最大的杀手是漠视生命的唯利是图,是只懂追逐利益最大化而对安全心存侥幸的劣根性。•政府、企业不可谓不重视安全生产,几乎是年年讲月月讲,红头文件频频发,可每每是好了伤疤忘了痛,总是存有一种侥幸心理。常言道,安全无小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对“万一“的重视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以人为本的最重要体现。各级安全生产的管理者们,不要向老天爷祈祷,要向自己的良心祈祷,老天爷是不听你们差遣的,那“万一”偏偏会在你们暗暗祈祷,心存侥幸的时候不期而至。在安全措施上破财才能消除安全事故之灾。•何为侥幸?按照《现代汉语词典》和心理学的解释是:由于偶然的、意外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于灾害。具体到安全生产管理上,侥幸心理可以定义为:并不是人们不愿意作出正确的选择,而是不知道怎么样作出选择或者是不愿意接受在舒适、金钱等方面的微小损失来避免将来可能发生更大损失的一种潜在的心理状态(活动),如侥幸过关、心存侥幸等。它不容易被察觉,所以造成的后果便都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无规律性。但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过成功或免去灾害,所以这是人怀有侥幸心理的原因和其存在的根源。第二讲产生侥幸心理的因素•1、侥幸心理的分类在生产中很多违章都是心存侥幸而产生的,而侥幸心理的违章也表现出了很多不同的现象。可以说由于侥幸心理而产生的违章是一种人为的差错模式,按照出现事故或违章时人为差错的类型,侥幸心理可分为以下几种:(1)经验性侥幸•主要是指作业人员规章制度观念淡薄,有章不循,违章作业,盲目自信蛮干而导致事故的违章行为。这类人明知违背规定,却凭着“老经验”认为“没关系”,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或者出于某种动机违章蛮干,凭侥幸取胜;还有一些人总结了一些所谓的“经验”,虽然与规定、规程不太吻合,但也确实成功过,但是如果按照这样的经验做下去,势必会出现事故。(2)技术性侥幸•主要是指作业人员由于其业务素质、工作经验、操作技能某方面的原因导致事故的违章行为。有一种人业务素质较差,学习不求甚解,对工作对象的原理、构造知之甚少,基本不能胜任工作要求,在没有遇到问题时不认为是侥幸,而自我感觉是可以“胜任工作”了,一旦发生问题就显露出了操作技能不熟练、不正确或处置不当等技术低下问题。还有一些人平时学习不认真,对于规程、条例、通报技术资料学得一知半解,只知道怎样干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干,工作中心中无数,本人没有意识到这是违章作业。当然还经常存在这样的现象,就是有一些业务素质较好的人员,也经常发生技术性差错,这很大程度上是疏忽或抱有侥幸心理造成的。(3)管理性侥幸•这里指的是各级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善,工作得过且过,遇事相互推诿而造成事故的行为。表现在各级人员特别是基层管理人员或出于降低生产成本,或为了生产任务的完成等方面的考虑,在安全管理上时紧时松.还有一些管理人员或部门对基层反映的安全问题不及时解决,没有能力解决又不及时反映,上瞒下推,放任自流以致造成事故。2、侥幸心理产生的原因•要谈侥幸心理产生的原因就不可不谈事故和危害的区别。事故是一项主观上不愿意出现、导致人员伤亡、健康损失、环境及商业机会损失的不期望事件。它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事物)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故障)两大因素作用的结果,而危害或者危险是事物所具有的能够造成伤害的固有的性质或能力,它本身或与其他因素在一起形成了对人或生产过程的干扰或影响的潜在可能,从而成为或可能成为事故的起因。•抱有侥幸心理而从事的违章“作业”,不管发生事故与否,实际上是以人失误为主的差错模式的一种,而侥幸心理的违章作业在现实中并不一定会发生事故,它还要取决于相应的危害存在,也就是说还要取决于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存在。3、杜绝侥幸心理的措施•(1)首先要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切实提高每一位职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牢固树立安全是事关企业效益和人命关天的大事,要以99加1等于0”的理念做好安全工作,只有在每个职工真正在思想深处牢固树立“安全是为了生产,但生产必须安全”的观念,才能从思想上、行动上杜绝侥幸心理,从而杜绝违章行为。•(2)各级管理部门要做长期的、细致的检查工作。管理部门一方面要做好日常的安全检查工作,严格规章制度,规范职工安全行为,另外一方面还应经常对作业程序、操作规程进行深入的检查和修订,还要检查那些与规定、规程不太吻合的所谓“老经验”和“办法”的可行性,以确定其违反正常操作条件的影响,当其潜在的故障或后果被分析、识别后,就要及时对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告诫他们这样做的后果,还要考虑安全对策进行改进。•管理部门还要对发生的各类事故和事故隐患做好调查工作,对事故和事故隐患坚决做到原因清、责任明、整改到位。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认真落实,制定事故重复发生的防范措施是解决侥幸心理的关键因素。•(3)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提高其业务技能,这是解决侥幸违章的根本措施。在职工技能培训时除了教其应当掌握的业务知识、操作技能外,还应当根据职工各自的工种进行事故危害和风险分析的培训,这将有助于职工识别设备或周围环境许多潜在的硬件、软件故障和人的失误。第三讲侥幸对安全生产的危害•我们对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进行了仔细分析一下,通过深入的思考,可以发现所有事故都是侥幸心理在作祟,实际上很多事故就是操作者心存侥幸违章作业直接导致的,其实人人都想安全,都要安全,也没有哪一个人不想平安,可为什么一次又一次血的教训总不能杜绝违章呢?这一系列的安全事故背后暴露出一个问题:这就是因为很多人总是心存侥幸,认为“事故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也不可能因我而起”。从许多的事故来看,因侥幸心理造成的事故数不胜数,侥幸心理的危害不容低估,侥幸心理惹祸水,灾难降临悔之晚,侥幸心理是安全生产的大敌和杀手。如何消除侥幸心理•要消除侥幸心理,必须加大安全教育力度,使每个人都要树立正确的安全思想观念,要让每个人都要充分认识到,安全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直接关系着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关系着家庭的幸福,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发展,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到“人人为安全,安全为人人”,使每个人都要树立“安全的成果我们每个人共享”的理念,牢固树立“生命之上、安全第一”的理念,热爱生命,关注安全,为自己负责,为家人负责,为他人负责。首先要强化社会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加强安全文化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是根除侥幸心理的治本之路。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对个体行为有着巨大的、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同化力”,要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文化素质,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安全素养,从小学会必须对自己的侥幸心态进行约束;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克服“事故远离我们”的麻痹心理,努力营造“人人关注安全”的浓厚氛围;要特别加强对农民及农民工、机关职工、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四个群体的安全宣传教育,筑牢安全生产群防群治的“基础防线”;二是关口前移,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提高其业务技能,这是解决侥幸违章的根本措施•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是安全生产的主体防线,这首家防线守住了,许多安全事故就可以避免。要克服侥幸心理,首先首先首先首先每个职工要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并把安全生产法规作为工作岗位上的行动指南和防范生产事故的法宝。同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树立防范意识,认识事故危害,提高操作技能,让职工了解哪些行为属于违章行为,不要错把违章行为当做“英雄行为”;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职工参加安全知识考试,严格考试纪律,强化考核奖惩机制,让安全知识真正入脑、入心,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意识转变。其次,要深入开展以反“三违”为重点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活动,规范员工作业行为。对于违章行为,我们应加大违章处罚力度,不能只是轻描淡写地“意思一下”。否则,职工就会产生侥幸心理,认为即使违章了也不过如此。加大反违章力度,营造企业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让职工成为有技术、有安全意识,遵章守纪、按章作业的合格员工。三是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从每一个生产环节入手,不放过任何影响安全的隐患因素,做到细处着手抓安全。•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职工只有彻底消除侥幸心理,把“要我安全”转化为“我要安全”,才能将安全生产自控、互控、他控目标落到实处,才能确保安全生产。三是重心下移,进一步增强安全监管层面的工作进一步增强安全监管层面的工作进一步增强安全监管层面的工作进一步增强安全监管层面的工作,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的认真落实,制定事故重复发生的防范措施是解决侥幸心理的关键因素。第四讲侥幸对行车安全的危害•所谓在参与道路交通过程中的侥幸心理,就是指以违返交通法规为特点,常常将一些偶然的成功视为必然,不到黄河心不死,往往在毫无把握的情况下冒险蛮干,其行为表现出很大的盲目性。在交通事故中,驾驶员由于侥幸心理而造成事故的,占相当大的比例。驾驶中的侥幸心理是指驾驶员已经预见其行为可能发生危害后果,而以为凭借自已的熟练技术,高超的技能,丰富的经验或凭借车辆性能优越等有利的客观条件,能够避免事故的主观动态。但实际上往往由于过高估计自已的能力或客观条件造成事故。其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保养维护中的侥幸心理•平时忽视对车辆的例行保养,不能保持车况良好,在明知转向、制动等安全装置存在着严重故障,因一时买不到材料或修理不方便等原因,一拖再拖,继续行驶,因而导致事故。我身边就发生过这样的例子,(张雄翻车事故案例)二、驾驶前的侥幸心理•驾驶员在启动车辆前的违章行为中就存有侥幸心理,如超载,机动车装载不准超过行驶证上核定的载重量,但是有些驾驶员或车主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一切向钱看,其可能发生的后果不是不知道,而是认为不可能那么巧,自已当心点就是,车辆严重超载。这种严重超载的车辆不但影响车辆的使用寿命,还会损坏道路路面,降低制动效能,威胁安全,一旦发生事故就会群死群伤的特大事故,对社会危害十分明显。(6.3事故)三、是饮酒后驾驶的侥幸心理•我国是一个产酒大国,酒文化在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无酒不成席”更是中国特色的酒文化。每逢佳节、婚嫁、庆典、迁居、朋友聚会等,人们都少不了饮酒庆贺。然而酒后开车对安全危害极大,驾驶员饮酒后大脑受到兴奋和麻醉,视觉和触觉能力大为下降,饮酒过量者分辨不出红绿灯,交通标志、标牌、标线的颜色、大小和内容,对静止和动态的事物分辨不清,反应迟钝、视觉模糊,对事物判断失误,极易造成交通事故。酒后不准驾驶车辆这是每个驾驶员都知道的,可是有的驾驶员就是知道明知故犯,这类驾驶员往往是有一定的酒量,虽知酒后驾驶的危害性,但心中却不以为然,往往以适量饮酒无妨来宽恕自已,对自已的酒量却过高估计,认为自已开车技术过硬,喝一点酒应该没有事,对周围人的劝告不予理睬,且不说酒桌上能否自控,就说酒精的渗透力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疲劳时或心情不好时,同样的饮酒量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由于大脑皮层受到酒精的抑制作用,有的人自认为头脑清醒,精神饱满,动作果断,但实际上在酒精的作用下显得十分兴奋,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车速,因酒壮胆,开冒险车、左超右钻、横冲直撞;有的驾驶员酒后极易发怒,一不顺心产生报复心理,你不让我也不让,甚至故意挤逼其他车辆和行人;有的饮酒后产生困乏、疲倦、昏昏欲睡反应能力下降,操纵车辆频频失误,险象环生,如此种种。酒后驾驶就象一颗颗流动的“炸弹”,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爆炸,我们每个交通参与者都可能成为这颗“炸弹”下的受害者。这其中就有洛桑、牛振华等几位颇有名气的演员,都是因为酒后驾车丢掉了年轻的生命。四、驾驶过程中的侥幸心理。•表现得较为突出的现象有抢道抢行、见缝插针、强行超车等。(91.4.24事故案例)产生这一现象主要在于驾驶员过于自信,如在超车过程中,有的驾驶员虽知有危险,但也主为可以通过,就强行超车,结果发生与对面来车或与被超车相刮擦事故。倘若被超车因前方有情况采取减速制动,而此时紧跟其后准备超车者,则又易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