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察与监视-作战空间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侦察与监视-作战空间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内容简介本书共11章。第1章为导论,介绍侦察与监视的概念、作用与任务、物理学基础、基本原理、分类及用途、发展简史,以及未来战争对侦察与监视的要求;第2章介绍侦察与监视传感器的主要战术技术要求、组成、工作原理、技术发展趋势,以及目标识别技术;第3章至第7章介绍航天侦察、航空侦察、海上及水下侦察、地面侦察和单兵侦察的应用技术;第8章介绍侦察与监视信息的综合处理技术;第9章介绍目标的隐蔽、欺骗与隐身技术;第10章介绍侦察与监视装备的反隐蔽、反欺骗、反隐身和抗干扰技术;第11章是侦察与监视技术的发展展望。读者对象: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从事侦察与监视技术及装备研制的部队专业人员,领导或管理干部,军事院校师生,以及在电子信息领域工作的广大科研人员。目录目录第1章导论1.1侦察与监视的概念1.2侦察与监视的地位、作用和任务I.3侦察与监视的物理学基础1.3.1机械波1.3.2电磁波1.3.3大气层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及大气窗口1.4侦察与监视的基本原理1.4.1侦察与监视的主要机理1.4.2目标类型及其特征1.4.3影响侦察与监视效能的外部因素1.5侦察与监视的分类及其用途1.5.1侦察与监视的分类1.5.2常见侦察与监视传感器的用途1.6情报、监视与侦察系统1.6.1情报、监视与侦察系统的作用1.6.2情报、监视与侦察系统的体系结构L6.3.情报、监视与侦察系统的工作过程1.7侦察与监视技术的发展简史L7.1雷达技术的发展历程17.2信号情报侦察技术的发展历程1.7.3光电侦察技术的发展历程L7.4辐射计技术的发展历程1.75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1.7.6声学探测技术的发展历程1.7.7地面战场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程1.8现代侦察与监视技术对作战的影响1.9未来战争对侦察与监视技术的要求1.9.1未来战争的主要样式1.9.2未来战争对侦察与监视技术的要求参考文献第2章侦察与监视传感器2.1概述2.1.1侦察与监视传感器的分类2.1.2侦察与监视传感器的特点2.1.3侦察与监视传感器的主要战术性能2.2雷达2.2.1概述2.2.2雷达技术2.2.3战场侦察雷达22.4空中目标监视雷达2.2.5空间目标监视雷达2.2.6侦察与监视雷达的发展方向2.3信号情报传感器2.3.1概述2.3.2通信情报侦察2.3.3电子情报侦察2.3.4测量信号情报侦察2.3.5测向定位技术2.4辐射计、2.4.1概述2.4.2辐射计探测原理2.4.3成像侦察辐射计2.44辐射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2.5光电传感器2.5.1概述25.2光学仪器2.5.3电视2.5.4微光侦察2.5.5红外传感器2.5.6激光传感器2.6遥感传感器2.6.1概述2.6.2遥感技术的分类2.6.3遥感传感器2.6.4遥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2.7声学探测传感器2.7.1概述2.7.2声探测传感器2.7.3水声探测传感器2.8地面战场传感器2.8.1地面战场传感器的特点2.8.2地面战场传感系统的组成和原理2.8.3基本作战任务2.8.4地面战场传感器及其发展2.9目标识别技术2.9.1概述2.9.2雷达目标识别技术2.9.3信号目标识别技术2.9.4光电目标识别技术29.5遥感目标识别技术2.9.6声学目标识别技术参考文献第3章航天侦察与监视3.1概述3.2成像侦察卫星3.2.1光学成像侦察卫星3.2.2雷达成像侦察卫星3.2.3混合型成像侦察卫星3.3信号情报侦察卫星3.3.1高轨道大型信号情报侦察卫星3.3.2低轨道小型信号情报侦察卫星星座3.4海洋监视卫星3.4.1电子型海洋监视卫星3.4.2雷达型海洋监视卫星3.5导弹预警卫星3.5.1同步轨道导弹预警卫星3.5.2大椭圆轨道预警卫星3.6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3.6.1导弹跟踪与监视3.6.2航天器跟踪监视3.7高分辨力商业遥感卫星3.7.1光学高分辨力遥感卫星3.7.2雷达高分辨力遥感卫星3.8其他航天器侦察3.8.1载人飞船3.8.2空间站3.8.3航天飞机3.8.4空天飞机参考文献第4章航空侦察与监视..1概述4.2固定翼侦察机4.2.1预警机4.2.2光电型侦察机4.2.3雷达型侦察机4.2.4信号情报侦察机4.2.5多传感器侦察机4.3侦察直升机4.3.1预警直升机4.32光电型侦察直升机4.3.3雷达型侦察直升机4.4无人侦察机4.4.1高高空无人侦察机4.4.2中高空无人侦察机4.4.3低高空无人侦察机4.5侦察飞艇4.5.1平流层侦察飞艇45.2中高空侦察飞艇4.6侦察气球4.6.1自由式平飘气球4.6.2系留式侦察与监视气球参考文献节选序《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丛书》(以下简称《丛书》)自1999年首次出版,至今已8年了。《丛书》综合地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的进展,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和部队官兵的欢迎。进入新世纪以来,鉴于国内外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与局部形势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电子信息技术循着摩尔定律预计的发展速度得到了持续的增长与进步。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不论在基础层次还是在系统层次也取得了许多世界先进的成果,例如突破了纳米级的金属氧化物场效应器件(MOSFET)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研制成功了数十万亿次运算速度的巨型计算机,实现了计算栅格的研制与试验,成功地开发出世界级的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研制出空中预警与控制机系统和区域级一体化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等。国际上,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上处于领先地位,成功地研制出45nm的微处理器并进行批量生产,正向20nm及以下迈进。美国启动了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的军事转型,提出从平台中心战(PCW)向网络中心战(NCW)的转型,并以全球信息栅格(GIG)为基础。GIG是美国所构想的、正在研发的国防信息基础设施,预计在2015年可形成初始作战能力。它以面向服务的结构(sOA)为体系构架,向联网的实体提供成套的、安全的信息服务与电信服务,以加强信息共享、决策优势与异构协同。GIG包括多模态数据的传递媒介,如陆上电路、空间单元和无线电台等,其所组成的互联网络可动态地、透明地将信息从发源处路由至目的地。以GIG为依托,美国军队加速向网络中心化演进,如陆军的未来战斗系统(F(二s),海军的兵力网(Forcenet),空军的指挥控制星座(c。constellation)等。这里涉及十分巨大(Herculean)的技术挑战,必须通过从基础到系统的多层次创新和突破,才能在未来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超越前15年Web网发明以来的发展。凡此种种,都是我们在编著《丛书》第1版时只能预测而无法探知的。然而今日,这些高新技术的面貌已逐渐清晰并迅速渗入人们的生活和竞争。这使《丛书》的作者们意识到进行再一次创作的必要性;同时,热心的读者们也期盼我们能及时对第1版进行修改以便与时俱进。基于以上原因,在各级领导机关的大力支持下,《丛书》各分册的原作者与新分册的新作者们在从事繁重业务工作的同时,废寝忘食、辛勤耕耘,对《丛书》各分册进行了精心修订、编撰,为第2版的问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谨代表《丛书》编审委员会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敬意与感谢。第2版承袭了第1版的编写宗旨、编写特色及服务对象。在维持原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大幅度更新,并明显加大了军事科技的比重,增、删了7个分册,总册数由17分册变为18分册,总字数由800万字增加到1400万字。新版《丛书》仍以先进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为龙头,分层次、全方位地介绍各项先进信息技术,具体包括以下分册:系统性技术分册基础性技术分册·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第2版)·微电子技术(第2版)·综合电子战(第2版)·光电子技术(第2版)·侦察与监视·真空电子技术(第2版)·军事通信(第2版)·传感器技术·雷达与探测(第2版)·微声电子器件·数据链·化学与物理电源(第2版)·导航与定位(第2版)·现代电子测试技术(第2版)·计算机技术(第2版)·先进电子制造技术(第2版)·计算机软件技术(第2版)·信息安全与保密(第2版)这两个系统分别从横向、纵向对众多先进的信息技术形成了有机的集成。《丛书》的编写出版得到总装备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及其有关研究所的领导的大力支持,得到国防工业出版社领导及编辑们的积极推动与努力,谨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前言侦察与监视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军事技术领域。自古以来,探听消息、观察周围的情况变化,一直存在于人类的军事活动及日常生活中。这种探听消息和了解情况的行为就是本书所讲的侦察与监视。在现代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和侦察(c。IsR)系统中,侦察与监视是获取情报、战场支援和夺取信息优势的重要手段。侦察与监视不仅是战争的序幕和先导,也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而且是平时积累、掌握敌人及其相关方的基本情况,制定战略决策的主要情报来源。在现代局部战争的决策、作战和评估过程中,约有90%的情报信息来自于侦察与监视系统。侦察与监视的对象是主动辐射、发射电磁波和被动反射、散射电磁波的电磁目标。侦察与监视传感器主要有雷达、信号情报传感器、辐射计、光电传感器、遥感传感器、声学传感器、地面战场传感器。侦察与监视传感器搭载的平台主要有单兵、地面、海岸、舰船、潜艇、航空器、航天器等。利用侦察与监视手段,能够获得图像情报、信号情报以及测量与特征情报等,产生的结果是信息、情报和数据,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及时、准确地获取、处理和分发信息。侦察与反侦察,监视与反监视,永远是一对“孪生兄弟”,从来都是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方式向前发展。随着战争形态的演进和侦察与监视技术的发展,已呈现出侦察与监视传感器网络化、侦察一打击一体化、侦察与监视实时化、侦察与监视信息处理智能化及侦察与监视平台无人化趋势。本书作为《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丛书》中新增的一本,以图像情报、信号情报、测量与特征情报的获取为主线,以雷达、信号情报传感器、辐射计、光电传感器、遥感传感器、声学传感器、地面战场传感器为重点,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侦察与监视的概念、情报的类型、侦察与监视的机理、侦察与监视传感器的分类和用途、各种传感器的技术原理和发展趋势、目标的识别技术、传感器在各种搭载平台上的应用、多传感器数据的融合处理技术、目标的反侦察与监视技术、侦察与监视装备的反隐蔽与抗干扰技术、侦察与监视技术的发展展望等内容。全书共11章,除第2章光电部分由北京信息技术研究所的专业技术人员编写外,其余部分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的专业技术人员编写,主编为雷厉,副主编为石星、吕泽均、梁德文。主编和副主编策划了本书的架构,审核了全部内容。第1章由雷厉编写,第2章由石星、吕泽均、陈怀新、任培宏、张海峰、乔文异、杨叶谨、冯慧中、刘宝璐、罗巧云、杨红俊、吴技、黄欣、何晓晴编写,第3章由杨红俊编写,第4章由梁德文编写,第5章由吴技编写,第6章由罗巧云编写,第7章由刘红军编写,第8章由陈怀新编写,第9章由易大方、杨红俊、任培宏和梁斌编写,第10章由宋万忠和常军编写,第11章由李琨编写。童志鹏院士审核了本书的提纲和全文。杨叶谨、冯慧中审阅了书稿并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赵勇、李桂花、郝欣在书稿编排、图表制作方面付出了辛勤劳动。本书参考了大量的书籍、论文和网络文献,未能在参考文献中一一列出,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本书涉及的专业面宽,编者的水平有限,书中的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第4章航空侦察与监视4.1概述航空侦察与监视是指利用各种空中飞行平台(包括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人机、飞艇和气球等),装载各种侦察和监视传感器,从空中侦察与监视地面的各种有价值军事目标(图4.1)。航空侦察从作战使命来划分,可以分为战略航空侦察、战役航空侦察和战术航空侦察等三种;根据航空侦察所采用的平台来划分,可以分为载人航空侦察和无人航空侦察两种;根据平台的特点来划分,可以分为固定翼侦察机、侦察直升机、无人侦察机、侦察飞艇和侦察气球等五种。航空侦察与其他侦察手段相比,其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由于采用了升空平台实施侦察,克服了地面侦察设备受地球曲率和地形障碍物对视线的限制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