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提纲精华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提纲精华版名词解释:1、第一次文代会:背景: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上的崩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夕,文艺界就在酝酿和讨论革命文艺的新使命。1949年3月22日,华北文化艺术委员会和华北文协举行茶会,郭沫若在会上提议发起召开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成立新的全国性的文艺组织,得到与会者一致同意。时间:1949年7月2日-7月19日地点:北平内容即观点:周总理:《政治报告》(文艺斗争原则和文艺队伍建设问题)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要求对文艺加强党的领导)茅盾:《在反动派反对和压抑下斗争和发展的文艺》(党的政策来衡量作品的政治性和艺术性)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从理论高度为现代文学定性-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学)历史意义: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是解放区和国统区文艺队伍的大会师,它标志着三十年现代文学的终结和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明确了新中国文艺为人民服务,产生了全国性的文艺团体联合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消极影响:文学新规范的建立,终于使中国文学史无前例的成为政治的工具。2、‘双百’方针:背景: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全国工作的重心开始由群众性的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在思想文化领域,纠正左倾思想的影响,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解放科学文化生产力成为了当务之急。概念: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新民歌运动:1958年春天,毛泽东指示要搜集民歌:“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条民歌,第二条是古典,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形式是民歌,内容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4、山药蛋派:在赵树理的影响下,文坛出现了一个以山西作家为主体的‘山药蛋派’这一文学流派,是我国当代小说历史上第一个有鲜明特色的文学流派,这一文学流派的主要创作特色是;他们都以农村生活为主要创作题材;大多比较注意反映人民内部矛盾,较多描写中间人物,十分讲究民族的和地方特色,语言大众化、群众化,都有朴素、幽默的风格。马烽和西戎是十七年期间山药蛋派的重要代表人物。5、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6、文化散文:哲理散文,拒绝玩赏自慰的情趣,也不追求从一般社会政治层面的审美时尚,而是强调对社会人生的哲学思考和文化探究,使读者在诗章的审美中获得心智的启发和文化历史的顿悟。7、第四种剧本:从1956年春天出现的第四种剧本是公式化、反概念化运动,特别是双百方针在文艺界掀起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成果,代表作有《同甘共若》(岳野)《布谷鸟又叫了》(杨履方)《洞萧横吹》(海默)等。它的成就表现为勇敢突破人道主义的禁区,大胆描写人的道德、情操和爱情生活,深入剖析人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大胆干预生活,尖锐的揭露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矛盾与冲突。简答题1、杨朔的散文:原名杨毓瑨,山东蓬莱人,他是一位在花前月下编制诗情画意的当代著名散文家。创作特色:①杨朔致力于散文意境的创作,善于从平凡景物种选择诗意的形象,寄予深邃的情思,创造诗的意境(《荔枝蜜》)。②杨朔用诗意形象象征生活中美好事物和品格。③杨朔的散文题材细微而含义深厚,景物平凡而意境深远。④杨朔十分注重布局的精巧和转弯艺术的运用。(篇幅短,格局小,注意开头和结尾的构思)⑤杨朔非常重视语言的锤炼,特别是选词上非常精炼。《泰山极顶》中‘满山峰都是奇形怪状的老松,年纪怕有个千儿八百年,颜色竟那么浓,浓得像要流下来似的’。2、杨沫:原名杨成业。《青春之歌》的主题:是当代文学中较早出现的正面描写革命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一部成功作品,它以9·18事变到12·9运动这一时期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塑造了林道静这个从反抗走上革命道路的知识青年的艺术典型和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形象,反映了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激烈的动荡年代,知识分子的觉醒和分化,表现了中国的一代青年在党的领导教育下的成长。3、《茶馆》主题:作品选择了‘茶馆’这一特定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文化实体为背景,以茶馆业主王利发为经,以进出茶馆的各种人物为纬,两者交织起来,构成了双半社会的旧中国半个世纪的阴暗丑恶的社会生活画面,从而深刻地揭示了半社会的中国必然要埋葬的历史规律。艺术特色:1、截取三个时代的横断面,以喜剧的形式表现深刻的悲剧内容。2、《茶馆》打破了传统的戏剧结构手法,采用了‘图卷戏’或人像展览室的结构形式。作品不以戏剧冲突为发展线索,而将多种矛盾的接触和许多的生活画面,通过王利发及其茶馆联系起来,形成了多人多事的人像展览式结构。3、剧作语言简洁传神幽默人物语言性格化,具有浓郁的北京地方特色。4、朦胧诗的艺术特色;①首先,引人注目的是他们对生活的怀疑态度,不满情绪和由此表达出的变革意识。②朦胧诗的出现带来了诗歌抒情个性的强化。③朦胧诗在情绪上基调是深沉的。5、《小草在歌唱》的艺术特色:①构思新巧:它选择了一个丝毫不与之前的优秀诗篇雷同的新的表现角度--通过虔诚,严厉的自我谴责来烘托烈士崇高,英勇的形象。②鲜明的个性特征:在诗里,诗人用了很大篇幅来作自我解剖,真诚地揭示了自己从受骗到觉醒的心灵的历程;通过解剖自己来解剖一代人。③真挚深湛的感情:强烈的爱憎感情在诗里表现的真挚深湛,使读者听之动容,读之潜然,堪为一支扣动人们心灵的‘爱憎交响曲’。④高度凝练的形象化的语言。6、‘文化寻根’的内涵:①在整个寻根文学思潮中,担任主要角色的是知青作家。②所谓‘文化寻根’意识,大致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在文学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与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对当代社会生活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如对民族文化心里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这虽然是启蒙主义的话题,但也渗透了现代意识的某些特征。7、《随想录》的思想价值:①它是巴金作为一个有力度的主题,对文革这段历史不容质疑的见证,是用真话建立起来的文革博物馆。②作者渗透着一个老作家解剖自我的强烈的自审意识和自省精神。③该作品表现了作家真诚面对生活,真诚面对历史,真诚面对自己的精神等。8、《芙蓉镇》的主题:寓政治风云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小说将社会政治风云的变化与乡村风俗民情的变迁结合起来,对极左路线破坏下的中国农村生活进行深入描绘,从文化层面上深刻的反思历史。艺术特色:①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画:从一个小镇看全国,从小社会看大社会,作者写的只是湖南五岭山脉腹地一个普通小镇的人事错迁,悲欢离合,透过它,可以看到我们国家,我们党近二十年走过的艰难历程。②借人物命演乡镇生活的变迁:小说是以‘芙蓉仙子’胡玉音作为贯穿全部情节的主人公,胡玉音以及与之有关的人物的情感激动,是小说着力刻画的重点。③悲剧--假恶丑对真善美的反驳;《芙蓉镇》所反映的生活,就其客观社会意义而言是悲剧,是一曲凄婉悲剧的断肠之歌。④以喜写悲的手法:表现在作者机智的叙述语言,语言辛辣尖刻,又幽默、俏皮;将悲剧写成喜剧另一突出手法则在某些情节的处理上。9、新时期的诗歌创作特点:1诗歌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迅速深化,结束了颂歌的一统天下,转向歌颂与暴露并行。(白桦《阳光,谁也不能垄断》、艾青《在浪尖上》、《光的赞歌》)2诗的社会批判职能空前强化。3与传统的现实主义诗歌相比,诗的现代意识增强张扬自我,凸现个性,大胆的怀疑精神和强烈的变革意识都为新时期的诗歌增添新的光彩。10、沙叶新的话剧创作特征:①对现实的批判:沙叶新的剧作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现实感强烈,对市民生活和社会问题的热切关注;《假如我是真的》是沙叶新的代表作,作品尖锐地揭示了80年代中国国社会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对是新时期文学中最早揭露和批判其共产党政府内腐败现象的文学作品之一;《陈毅市长》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十场话剧;该作品开拓了一条以日常生活场景,描绘领导人物,用喜剧手法塑造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的新路;作品选取了陈毅市长早上海当市长的十个片段,打乱了循序渐进的生活的逻辑,从结构上打破了一人一事的传统结构方式,采用了一人多事的散文体(冰糖葫芦式结构)②对独特城市文化探索:《寻找男子汉》中女雕塑家,大龄女青年舒欢,为了找男朋友,开始寻找真正的男子汉的历程;五个不同的男性形象,他们大多是缺乏男性气质,很少自信自强的现代青年;作者通过这个故事,透视了一种时代社会心理,对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一种文化心理进行了剖析和批判。③从上海文化到当代中国文化:《耶稣·孔子·披头士列侬》是作者1988年的作品,也是作者最有探索性的创作;作品充满着瑰丽的想象和浓重的哲理意味,表示了对跨文化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发展问题的思考。总之,沙叶新的话剧创作具有生活感和喜剧色彩。他的作品生活气息强,而且其情感价值判断往往通过通俗、轻松而机智的喜剧性台词和荒诞不经的喜剧性情境得以传达,《约会》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论述题:1、《茶馆》的主题和艺术特色:主题:作品选择了“茶馆”这一特定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文化实体为背景,以茶馆业主王利发为经,以进出茶馆的各种人物为纬,两者交织起来,构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半个世纪的阴暗丑恶的社会生活画面,从而深刻地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必然要埋葬的历史规律。艺术特色:⑴截取三个时代的横断面,以喜剧的形式,表现深刻的悲剧内容。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晚清末年,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抗日胜利后,解放战争爆发前夕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2)茶馆打破了传统的戏剧结构手法,采用了“圈卷式”或人像展览式的结构方式。作品不以戏剧冲突为发展线索,而将多种矛盾的接触和许多的生活画面,通过王利发及其茶馆联系起来,形成了多人多事的人像展览式结构;(3)剧作语言间接传神,诙谐幽默,人物语言性格化具有浓郁的北京地方特色2、伤痕文学:定义:是以对过去不久的“文化大革命”为批判对象,揭露它在各个方面对人民群众的伤害,展示这种种伤害所造成的难以愈合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疤痕,从而把“文革”的反动实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主要内容:⑴对“四人帮”罪行的揭露和对动乱造成的不幸的控诉,如《班主任》(刘心武)、《伤痕》(卢新华);(2)对人民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美好情操的热烈颂扬的,如《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张洁)、《弦上的梦》(宗璞)、《许茂和他的儿女们》(周克芹)、《土牢情话》(张贤亮)等等;(3)表现面对“四人帮”的淫威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如《将军吟》(莫应丰)、《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小镇上的将军》(陈世旭)等。创作原则:是以“真实”为核心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这次大变化,是对“文革”瞒骗文学观的彻底否定和抛弃。特点:⑴大胆暴露现实生活特别是文革中的阴暗面,十年浩劫对文化的冲击,抨击法西斯专政,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干部特权思想,激励人们与丑恶现象作斗争;(2)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之情。这是伤痕文学之所以感人的重要原因,引起人们的共鸣。通过个人的家庭的悲欢离合来反映这个主题,更切合人们的心灵里,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情真意切,感人肺腑;(3)提出了一系列的发人深省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去加以克服。比如说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等等;(4)突破了艺术上的清规戒律。代表作品《班主任》,强调理论性,陆文夫《“小巷人物志”》带有较少的戏剧性。不足:(1)“伤痕文学”艺术思维的局限在于审美的层次基本上在社会学方面,主旨大都为了回答某些敏感的社会问题,人物关系大多简化为政治关系,人物性格比较简单,好人坏人泾渭分明,缺乏对人物各个层面的深入开掘;(2)多数“伤痕”作品还仅仅停留在对社会与人生伤痕的表层描写上,没有能出现包容更深广的历史内容和具有重大悲剧美学意义的作品。意义:⑴它冲破了“四人帮”极“左”文艺的种种清规戒律,突破了一个个现实题材的禁区,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社会问题,并创造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批社义时期的悲剧;(2)它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真正遵循现实主义美学原则,“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使现实主义得以复归和深化,出色的承担了批判极左政治的任务,开启了80年代文学现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