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异化理论摘要:马克思所使用的异化概念作为其早期著作中一个鲜活的哲学术语,是他扬弃前人相关异化思想的结果,具有丰富的内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其早期著作中的代表堪称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所在”,而他在这一手稿中所阐述的异化劳动理论便给我们解读其异化概念提供了一把极为重要的钥匙。马克思异化概念的提出为其科学世界观的创立埋下了伏笔,也成为了他向唯物史观转变的关节点。关键词:异化;异化劳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75(2015)12-0033-02从20世纪三十年代初开始,随着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等重要著作手稿的相继发表,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兴起了一股研究青年马克思早期著作的热潮。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发现并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如马克思的人学研究、马克思的本体论研究等这些新问题之中有不少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实质和内容,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评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这些问题的正确回答和解决,也有助于我们完整准确的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正确对待和认识今天社会主义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回答现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而我认为,马克思有关异化问题的研究就是这样一个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效用的问题。一、异化概念与马克思对于“异化”概念的起源,学界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这一概念源于古希腊时期的唯心派的著作,还有一说是源于西方基督教的经典著作《旧约》,也有学者赞同“异化”这一概念出自于伊斯兰教亦或是佛教的教义等等。在把“异化”概念普泛化的过程中,德国古典哲学的三位大哲学家费希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可谓是功不可没,赋予了“异化”这一概念特有的哲学意味。在那个时代,“异化”概念被用来阐释人与其外部自然世界的关系,这种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即表现为主体的活动后果反而成了异己的力量,并不断支配甚至危害主体自身。费希特以“‘纯粹自我’的创造”来看待整个自然界和解释人类历史。对他而言,整个世界无外乎是“自我”的创造之物,他将之称为“非我”,即所谓的“自我”的一种“异化”。因而,整个世界史和自然界史在他的眼里就恰似一条“自我――非我”不断异化不停涌动的长河。费希特可以看成是第一个使“异化”这个概念具有普泛的、抽象的思辨意义的哲学家。黑格尔与费希特不同,他不是把自我意识,而是把“绝对理念”看作是万物之元。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无一不是理念异化的自我产物,或者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就是客观精神,即理念的具体的显现形式。由此可见,黑格尔的异化论完全是一种“精神异化论”。他第一次在自己的哲学中明确提出了异化和对象化的哲学概念,赋予它们以重大的和丰富的意义。费尔巴哈拒绝了黑格尔的精神异化论思想,他认为异化的真正主体不是抽象的精神而是感性的人;人和他的自然界才是世界和历史的本质。费尔巴哈的主要批判的对象是宗教,在他看来宗教的上帝其实就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并不是上帝造就了人类,反而是人类造就了上帝,进而让上帝去统治了人类。因此他主张拨开理性的迷雾,在对宗教的批判与否定中把人的仍旧归还给人,扬弃宗教的异化,实现本性的回归。在黑格尔异化观的影响下,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把唯心的“现象世界”看成是其概念异化了的“原子”的结果;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受费尔巴哈的影响,主张用异化思想去研究一个国家和国家的法,以“人民生活的宗教”来比喻现存政治制度,从而说明这些制度与异化了的宗教一样都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体现;马克思在写作《论犹太人问题》说明一些经济问题时,开始尝试以异化视角来分析,“钱是从人那里异化出来的人的劳动和存在本质,然而这个外在本质却统治了人,人要向它膜拜。”马克思在《手稿》中“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将被德国古典哲学弄得极其神秘莫测的异化概念还原为具体的劳动。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者在自身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由此可见,工人在劳动中是感觉不到自在的,一劳动就会觉得不舒畅;他们是在给资本家劳动,他们的这种劳动仅仅是在满足其劳动需求之外的需求的一种手段,是带有强制性的劳动;倘若将肉体或其他的强制停止,想必工人们定会像逃避灾害一样去逃避劳动。马克思由此得出通过这种异化了的劳动,工人生产出了工人自身与劳动的关系、资本家与这个劳动的关系、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而资本家与工人的这层关系被马克思归结为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的经济关系。这样一来,马克思就形成了自己的异化劳动理论。二、《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一)马克思对于异化劳动的认识是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的。1.工人和劳动产品相异化。工人在劳动时所需的生产物逐渐成为了独立的力量不再依赖其自身,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工人们生产的愈多,他们所占有的产品就会愈少,而反对工人自身的异己力量就会愈变愈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工人也已成为商品,成为了自身的“物化”。劳动产品的这种异化表明了资本同分配方式的对抗性和剩余劳动不断资本化的趋势。2.工人与劳动本身相异化。实际上,生产活动本身的异化即劳动者自我异化才是劳动产品异化的根源所在。劳动对于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他在从事的这种劳动时是非自愿的、受强制的,他的这种劳动不是在肯定自己,仅仅可以理解为是片面的维持肉体的一种生存手段。这表明所谓的无产者的解放问题并非单纯产品的再分配,而是劳动向人的回归,也就是让劳动重新成为人的第一需求的问题。3.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自觉自愿的生产活动被马克思视为人的类本质,他把这类活动的劳动产品便是人化以后的自然世界。人的活动与劳动产品成了人的异己本质,人在同自身类本质相异化的同时,也在和自然世界渐次疏离。可以说,异化劳动正是人与自然存有不和偕因素的根源。4.人的产品、生产活动与类本质的异化所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人与人相异化。劳动产品不再属于工人自己,反而属于资本家,生产劳动给工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但给资本家们带来的却是尽情的享受。人同人的异化表征是私有制社会中的阶级分化状态。这种异化劳动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便是社会严重的两极分化:一是资本家的奢侈淫靡,另一极却是工人们的极度赤贫。(二)异化劳动理论是对德国古典哲学异化思想的飞越第一,异化劳动理论指出劳动也只有劳动应该被看作是人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性的标志,是推动人类自身和整个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揭示了人类实践活动的要义和作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直观性的缺陷和黑格尔的唯心神秘色彩。虽然费尔巴哈揭示出了宗教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但他也只是从自然的角度来考察人的。他认为人的本质是理性、感情与爱,他不了解人类的实践活动对于宗教的决定性作用,因而,他也不能够真正地揭示出宗教异化的根本性的原因(事实上,宗教赖以产生的最深刻的根源正是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而马克思在《手稿》中则克服了费尔巴哈的这种直观性的缺陷,这主要应归因于他批判吸收了黑格尔哲学的精华――否定的辩证法思想。只不过,黑格尔所谓的劳动还只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而马克思所认为的劳动则是人类生产所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活动。第二,异化劳动理论论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这就与费尔巴哈等把人的本质仅仅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有了质的改观。在1844年的《詹姆斯?穆勒一书摘要》里,马克思写道“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紧接着在之后的《手稿》中,马克思就进一步指出“个人是社会的产物”,个人自由的、自觉的生产活动并不能够体现出人的本质,人不可能也不会孤立地去实现自己的本质,反而只有在同他人的集体活动中才可能实现着自己的本质,由此可见人的本质在根本上是具有社会性的。第三,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坚持以世界自身为起点从而找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揭示了私有制的自身矛盾运动必然引发社会革命,分析了开展社会革命的物质经济基础,阐释了阶级社会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性,指出了广大无产阶级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坚实力量。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历史辩证发展的规律性。三、针对《手稿》及其中异化劳动理论的简评马克思将“异化”这一概念具体深化为异化劳动的理论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种新视角。但《手稿》毕竟不是他成熟时期的力作,况且异化劳动这一理论也不是他的成熟思想,因此学界对以《手稿》为代表的马克思早期著作的评价不一。学界对《手稿》的认识主要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手稿》留有大量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不成熟,不能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另一种看法则认为:《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的一部重要著作,是导向成熟的马克思理论体系的关节点,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手稿》虽然不是马克思成熟时期的著作,却是他探索科学世界观的一大理论成果,尽管还不是这种探索的完成,无疑《手稿》确属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同样,《手稿》中阐释的异化劳动理论虽然还不是马克思的成熟理论,却包含着新的科学世界观的因素,尽管还带有旧哲学的痕迹,但不可否认他所使用的“异化劳动”是其由唯心史观到唯物史观转化过程中的关节点。他把“异化劳动”(这一概念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事实本身进行了哲学的分析和思考后得出的)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密切联系在一起,并运用“异化劳动”的概念分析阐释了人类社会特定的历史现象,在这一点上其他相关的历史唯物主义范畴是不可替代的;同时在理论上,这个概念和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观点、人的本质的概念有机交融在一起,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而且,在其成熟著作中马克思并没有放弃使用这一概念,只是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开始逐步扬弃这一概念的抽象形式,以更为具体的、历史的和经济学的概念来说明人自身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由此可见,以《手稿》为代表的马克思早期著作和《手稿》中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的思想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看作是其思想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