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礼制摘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礼仪之邦而著称于世,礼仪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礼既是规定天人关系、人伦关系、统治秩序的法规,也是约制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生活方式、思想情趣的规矩,它带有强制化、规范化、普遍化、世俗化的特点,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说文解字》曰:“礼,履也,所以事致福也。”“礼”起源于原始宗教,是由原始宗教的祭祀礼仪发展而来的,礼在儒家的心目中是维系天地人伦上下尊卑的宇宙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准则。《礼记。曲礼》说的很清楚:“夫礼也,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说:“道德礼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觉。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左传》说:“夫礼,天之精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为。”义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也。”“《荀子》”礼也,智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于道也,功名之总也。”《礼记。经解》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这些表明,礼既是规定天人关系、人伦关系、统治秩序的法规,也是约制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生活方式、思想情操的规范。《易经》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已陈,何以为国。”儒家认为礼就是秩序与和谐,其核心是宗法和等级制度,人与人,群体与群体都存在着等级森严的人伦关系。在古代社会长期发展中,礼成了“以血缘为纽带,以等级奉陪为核心,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思想体系制度。”这个被提倡极高的尊卑意识、名分观念和等级制度,贯穿于人际的政治待遇、社会特权、家族地位、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一、礼的起源礼,源于先民们的祭神习俗,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有了它的胚芽。当人类还处于原始群的时代,其生产力水平是非常低下的。在野兽环伺、大自然天威莫测的生存环境中,人们只能利用极为简陋的生存工具进行原始的渔猎劳动以及粗放的农业耕作,吃了上顿无下顿的情况十分常见。同时,人们的智力水平也处于蒙昧的无知状态,对于喜怒无常、阴晴不定的大自然表现出惶恐不解,对于经常发生的各种兽患和自然灾害一无所知,对于流血、产育等各种生理现象更是惊怯不安,如此便导致了他们对大自然等产生了愚昧的崇拜。正是这种对大自然的惶恐和敬畏,促成了原始宗教的出现。《左传》有言“礼仪顺天,天之道也。”意思是说,礼仪是顺乎天意的,而顺乎天意的礼就合乎“天道”。这种学说虽然在科学方面缺乏考证,但却反应映了礼仪起源的某些历史现象。礼之由神鬼扩而及于人,是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出现之后的事。本来,在原始社会中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单纯的,他们之间地位平等,没有贵贱尊卑之分,所有的财产由大家共同决定,实现那个原始共产主义原则,人们之间不存在任何利益冲突,人际关系平等而又和谐,自然也不需要任何外在的规定来强制人们的行为。但是,到了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已能生产出一定数量的剩余产品,即在满足整个群体维持最低生活与延续后代的需要之后,尚有一定数量的产品剩余,这种情况直接诱发了人们私有观念的产生,并最终导致了私有制的建立。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的更替,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一进程。二、礼的发展西周是礼的繁荣时期,完善而系统的西周礼制则是其发展的高度体现。它的很多内容被保存在“礼经”的“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中。西周,周公在古礼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一套以维护贵族等级为核心的礼制,在这套礼制下,统治阶级内部分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等,等级与等级之间的政治权利、经济特权、社会地位有着很大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是不可逾越的。判定各个贵族人物等级高低的标准,是依据其与周王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亲者尊而疏者卑。在这个森严的等级结构中,周天子居于最高的地位,享有最大的权利,他不仅是政治上的共主,而且是天下的大宗,任何人都不得违抗周天子的统治。礼制以什么来严格体现等级森严的礼制呢?比如:嫡长子继承制、礼乐制度、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器服等。三、礼的内容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他的一生都必须严格遵守礼制。礼包括的范围也很广泛,古人一般将礼制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四大类。1、吉礼,是五礼之首。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在古人看来,神鬼无处不有、无物不在,而神鬼的态度对于人间的治乱、国家的安危,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对于鬼神的各类祭祀活动也是牵涉到国家治乱安危的头等重要大事,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正是此意。因此吉礼不仅在五礼中地位最为重要,而且吉礼的内容也是最为繁多的。吉礼的内容主要有:(1)祀天神: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雨师。(2)祭地祗: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泽;祭四方百物,即诸小神。(3)祭人鬼:祭先王、先祖;禘祭先王、先祖;春祠、秋尝、享祭先王、先祖。天神祀天神时,只能由天子来祭祀,受祀的天神不仅多,而且有尊卑之别,第一等为昊天上帝,或称天皇大帝、百神之君等。天子选择在冬至这天,阴尽阳生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圆形的祭天之坛(阴阳五行中南方为阳位),祀昊天上帝。第二等为祀日月星辰。日月为天之明,星辰指「五纬」(金、木、水、火、土五行)以及十二辰和二十八星宿,即与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天体;第三等祀除第二等之外,凡是职所有司、有功于民的列星,如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等。此外还有祈谷于天的雩(yú)祭。雩祭分为「常雩」和「因旱而雩」两种。常雩为固定的祭祀,即使没有水旱之灾,都会在固定的时间进行祭祀。常雩的时间,《左传》曰「龙见而雩」。所谓「龙见」,是指苍龙七宿在建巳之月(夏历四月)昏时出现在东方,此时万物始盛,急需雨水,故每年此时有雩祭。「因旱而雩」是指因旱灾而临时增加的雩祭,多在夏、秋两季,雩祭的对象,除上天外,还有「山川百源」即地面上所有的水源。祀天神的各种仪式与祭祀用品都经过精心设计,一名一物,无不含着深意和敬意,在祭天仪式中,通过虔诚地祈福,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地示“示”通“祇”。地祇,地神。【《周礼·春官·大宗伯》:“掌建邦国天神、人鬼、地示之礼。”《经典释文》“示,或本作祇。”郑玄注亦作只。《说文·示部》:“祇,地祇,提出万物者也。”】此为地祇之本字。远古时已有对土地的崇拜,大地生长五谷,养育万物,犹如慈爱的母亲,因此,古代有「父天而母地」的说法。祭地示时,也依照尊卑分为三等。第一等为社稷、五祀、五岳。社为土地,稷为百谷之主;五祀在此为五行之神;五岳为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五山被认为是天下五方的镇山。第二等为山林、川泽。此类祭祀的对象还包括社稷、城隍、四方山川、五祀、六宗等,主要祭祀四方的大河、大山;第三等是四方百物。所谓四方百物指的是,掌管四方百物的各种小神,包括户、灶、霤(liù)、门、行等五祀。《礼记·月令》说,春祀户,夏祀灶,中央祀中霤,秋祀门,冬祀行。此五者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厚于民生,故要祭五者之神。人鬼祭祀人鬼,主要是对祖先的祭祀。祭必于庙,《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合而为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合而为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合而为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昭、穆是指宗庙的排列次序,各个庙都向南,昭庙在左,穆庙在右,依次排列。《诗·小雅·天保》云:「禴(yuè)祠尝烝,于公先王。」禴、祠、尝、烝分别是春夏秋冬四时的祭名,所谓四时祭,就是每逢岁时之首,用时令蔬果祭祖。对父祖的祭祀还大量集中在丧礼中,有奠、虞、卒哭、袱、小祥、大祥、禫(dàn)等名目,甚为复杂,并包括历代帝王、先圣先师、贤臣、先农、先蚕、先火、先炊、先医、先卜等。关于先圣先师的祭祀,中国古代重视礼教,对于在伦理教化上有突出表现者,即所谓「礼乐读书」之官,国家将其纳入祭奠「先圣先师」的祀典。最初的祭奠没有特定的对象,至汉代,先圣定为周公,孔子定为先师。到唐太宗时期,从国学角度出发,尊孔子为先圣。此后,孔子在国学祭祀中的独尊地位再也没有变化。配享先师的人,后来渐渐增加到四配、十哲。四配为颜回、曾参、子思、孟轲,十哲指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予、子贡、冉有、季里、子游、子夏(后来颜回升为配享后,升颛孙师为十哲之一)。他们都是孔门弟子中非常优秀的人。到清代,增加有若和朱熹为十二哲。此外,在孔庙中还有一些受祭者,他们的级别低于四配、十二哲,被称为先贤(仍是孔门弟子)、先儒(历代儒家杰出学者)。祭祀这些先圣先师的地点在学宫孔庙,每年春秋行祭祀大礼。2、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在古代,它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包括丧礼、荒礼、吊礼、恤礼等几个方面,但后代最重视丧礼。丧礼,是人生最后一次礼仪,通过它,既可以表达生者对死者的眷念悲哀之情,又可以祈求死者对生者的庇佑。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极度重视孝道,子女为父母操办丧事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因此,古人对丧葬的礼仪十分重视。周代就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繁复的丧礼礼仪,这套礼仪构成了此后中国丧礼的基础。它主要分为五大阶段:复、殓、殡、葬、服丧等。3、军礼,就是古代建设成果的反映,它是关于军队训练、征战、建制、礼仪等各方面军事活动的制度和规定,涵括的内容广及古代军事生活的各个方面。军礼的主要内容涵盖:出征之礼、凯旋之礼、校阅之礼、田猎之礼四个方面。出征之礼基本上包括祭天、祭地、告庙和祭军神等四大类内容。出征之前祭天,古代称之为类祭。类祭的地点和形式取择于吉礼中的祭天之礼,也是在国都之郊祭祀,将牺牲、币帛等祭品燔爎告天,通过向上蒸腾的烟气,把出征之事报告上帝,请求上帝的同意,以上帝的名义去恭行天罚,并请求上帝的保佑战争的胜利。类祭的具体时间,由占卜决定于刚日某天举行。古代以干支记日,干支有刚、柔之分,甲、丙、戊、庚、刃、壬属于刚日,刚日为阳,出征为阳刚之举,故而类祭也都在刚日,而不再柔日。出征前祭地称为“宜社”。战争的起因大都是由于领土的纠纷,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保卫领土的安全,故出征之事亦须报于代表国土的社神知悉,以求取社神的保佑。“宜社”的祭祀形式也类同于古礼祭地之礼,主要是采用焚埋祭品和牺牲、玉帛等于地中的焚埋之礼。出征前告庙之礼称为“造迩”,就是告祭于祖先的意思。采取这一形式,是表明大军出征得到了祖先的同意和庇佑,是受命于祖、代祖出征的。这三类祭祀活动,把天、地、人三神全部拉到了自己的阵营一边,表明出征的大军乃是替天行讨的名正言顺的堂堂正义之师。从而鼓舞战士们的斗志,树立其必胜的信心。此之后,出征之师还要举行祭军神、军旗之礼,古代称“冯祭”。受祭的军神,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蚩尤,一说是黄帝。这两人都是我过部落联盟时期有名的军事首领。因此而人都善战,可称得上是古人心目中华的战争之神,所以理所因当地登上了冯祭的神坛。在举行祭祀仪式时,现将征伐之事告知神祗,再将羊、猪等牺牲荐神,以牲血涂抹军旗、战鼓,称为“衅旗鼓”,以此祈求军神相助。出征大军得胜班师,则要行凯旋之礼。军乐队一路吹打,高奏凯乐,众将士齐声高唱凯旋之歌。来到国都近郊,若是天子亲征之师,天子要亲自郊迎,或派使者出城迎接,以示慰劳。军队凯旋归来,先要到太庙、太社,向天地祖先扽分告奠,并行献捷献俘之礼。献捷,即向天地祖先报告胜利的消息,感谢他们的庇佑。献俘,即献上各种战利品,包括俘虏,以听后处理。中国古代一向重视军队的平时训练,这种经常性的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使之常备不懈,而且一旦碰到战事,马上即可上阵应战。古代军队的训练,大多是在专门的训练场——校场上进行,在锣、鼓等敲击乐器敲击出的节奏指挥下,战士们进行着变换阵形、格斗以及前进、后退、疏散、集合等各类基本功能的训练,这种训练的成果,将在每年都要举行的大阅兵上体现出来,因此,古代又把军队平时训练的各类活动和制度,统称为校阅之礼。古代的天猎活动,是与军事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是军礼的一项重要内容。田猎,又称狩猎、打猎之意。在我国古代,只要国内没有重大的政治事故如战争等,没有重大的自然灾害,帝王们都将一年死机地举行田猎活动,并动用军队参加围捕追逐,军队在田猎时所表演的弯弓骑射、分进合围诸术,实则上也起到了训练和检阅军队的作用,因此。田猎也成为古代军队训练的一支经常性制度。4、宾礼,顾名思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