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课--中国古代史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代码:00539)知识点切片注1:下划线部分——重点记忆注2:每章开头的知识结构图非常有利备考第五编宋代文学北宋文学内容包括第一章到第五章知识结构图1.宋初古文运动的先驱:柳开、穆修2.王禹偁白体;杨亿的西昆体;林逋的晚唐体3.晏殊《珠玉词》一北宋初期4.诗文革新运动领袖欧阳修(文、诗、词)5.开创宋诗风格的大家梅尧臣与苏舜钦6.王安石的诗文(诗:王荆公体)7.首开文章“义法”的人物是曾巩文:雄辩恣肆1苏轼诗:前、后期;创作特色词:以诗为词;词风豪放旷达北宋文学二北宋中期2.黄庭坚(山谷诗):以学问为诗,黄诗格律森严3.江西诗派:陈师道(后山诗)、陈与义(简斋诗)4.柳永的慢词5.秦观的婉约词1周邦彦的清真词三北宋后期2.李清照(易安体)词:前、后期3.朱敦儒(朱希真体或樵歌体)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一、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柳开在宋初自觉地以恢复韩、柳古文的传统为己任,反对五代浮艳文风,标举文统和道统,主张文道合一,有鼓吹复古、倡导质朴文风的筚路蓝缕之功(名词解释):西昆体:1、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2、“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3、西昆诗派特点:重形式,轻内容。写法上仿效李商隐的同题之作。诗风典雅而华丽。以学问为诗。4、西昆诗派对宋诗的发展影响很大,尤其是宋代的江西诗派王禹偁(白体诗)的诗歌创作成就:早年与一般文人一样喜爱白居易的诗,但侧重于学白居易的闲适唱和诗;贬官商州以后,他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学习白居易“惟歌生民病”的讽谕诗,更进而学习杜甫,所谓“本以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王禹偁兼擅各种文体,而以诗歌较为著名,他的五、七言古诗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其近体诗、绝句则不乏平淡清远的格调。如《村行》:在文的方面,王禹偁既能写古文,又是四六文的高手,但他尤致力于倡导古文,改变五代以来的雕绘习气,始为古雅简淡之作。王禹偁的文章多有现实政治内容和鲜明的思想倾向。如《唐河店妪传》晚唐体(名词解释)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诗作,以清逸隐幽为旨趣。林逋是颇受后人推重的一位晚唐体诗人晏殊在宋初词坛影响最大,是词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北宋的关键人物,晏殊的审美取向为清丽典雅。他的词风流闲雅,温润秀洁,没有很强烈的感情,也没有华美的词彩,比较平淡。词的题材内容一般写日常生活中的闲情逸致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1、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北宋中叶,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运动中起着文坛盟主的领袖作用。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欧阳修的文学贡献以散文为主,但在诗、词方面也很有影响。一、欧阳修的文1、在北宋的诗文革新中,欧阳修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北宋中叶文坛的领袖。在欧阳修的文学创作中,以散文所取得的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欧阳修学习韩愈而能自出变化,发展了其“文从字顺”的一面,建立起平易流畅、委屈婉转的文章风格。如《与高司谏书》、《原弊》、《朋党论》等议论文。2、欧阳修散文的佳处,在于平易流畅中富于曲折变化,。其《醉翁亭记》就是典型例证。3、欧阳修的赋开宋代文赋的先河,其特点是变旧赋的骈偶对仗为骈散相间、奇偶错杂,既保持了赋体铺陈的特性,又使文气趋于舒缓。如其《秋声赋》。此赋叙事议论,悲秋咏怀,骈散兼用,行文自由活泼,运用铺排手法,写秋声更写出秋心,表现了作者历经政治斗争磨难的苦闷,对险恶官场的厌倦,反映了历经沧桑后的感受。欧阳修将建立流畅自然、平易婉转的风格作为宋代古文运动的基本目标,由此开创了一代文风,为了实践自己“其道易知而可法,其言易明而可行”的创作主张,他身体力行地撰写了大量平易生动的古文,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二、欧阳修的诗1、欧阳修在诗歌方面的成就,写诗学韩愈的“以文为诗”欧阳修诗歌创作的散文化倾向在古体诗中表现得很明显,他用古文的章法写诗,讲究转折顿挫,句子彻底散行,长短句杂出,少用偶句,故意作得似对非对,造成散文调而非诗调,在诗中常用语助词,如《庐山高》。2、欧阳修的诗开创了取材广泛、命意新颖、以文为诗和以议论为诗的一代诗风。他的诗歌创作,于命意上追求深刻创新,透过事物的表象进一步表达他对事物的认识,在描述中杂以议论,如《和王介甫明妃曲》。3、欧阳修是宋诗的创始者之一,是能独树一帜、自成一家风格的诗人。其诗虽有学韩的痕迹,但风格与其散文一样,也有平易的特色。如《戏答元珍》在诗由唐而宋的转变过程中,欧诗实为枢纽,他一方面保留了诗体相对整齐凝练的传统,另一方面,则使诗体形式具有弹性,使诗的节奏、声律多变,语言自然流畅。在以均衡对称、声律和谐圆润为美的唐诗以外,建立了一种不讲究均衡而以古拙取胜的宋诗格调。三、欧阳修的词欧阳修与晏殊同为北宋初期花间体词人的代表。在欧阳修的词中,情词的比例较大。欧阳修受南唐词人冯延巳的影响较大,他继承了南唐词“思深辞丽”的特点,在词中融入了更多感情体验。如其《踏莎行》:欧阳修是一位极具个性的词人,他的词不仅有颇得花间风味的温润秀洁之作,也有抒发其旷达胸怀,风格豪放的词章。第二节梅尧臣和苏舜钦梅尧臣和苏舜钦是开创宋诗风格的重要作家,对北宋诗文革新有较大的贡献,开宋诗一代之面目者,始于梅尧臣、苏舜钦二人。一、梅尧臣梅尧臣诗的题材非常广泛,其内容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干预政治、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另一类是写个人日常生活的琐碎事务。梅尧臣作诗追求“苦硬”、“瘦劲”,其实是要求平淡其表,深邃其里的。二、苏舜钦他用豪犷激切、直抒胸臆的方式写诗。早期诗歌反映现实,揭露社会黑暗,敢于大胆直言,如《吴越大旱》。王安石的文学成就及其他王安石是宋代杰出的政治家,但在文学上也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其文、诗、词均绝妙一时。一、王安石的文作为政治家,王安石的文论重在致用,把文章看做为政治服务的工具。王安石的文章成就很高。其议论文字,无论长篇短说,都结构谨严,析理透辟;其叙事抒情之作,能随笔挥洒,曲尽其妙。王安石驾驭语言的能力非常强,简练明快,笔力雄健近代政论家梁启超、严复诸人的文章,都受了他较深的影响。二、王安石的诗词王安石的诗歌创作有早期与晚期之别。王安石早年的诗多直道其胸中事,意味较薄,但也反映出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和精神风貌。他写了不少感时、咏史或怀古的诗篇,寄托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批判精神。如《河北民》。晚年风格:形成了“深婉不迫”的风格,与他早年诗的“直道其胸中事”判然有别。其诗进入老境后,化奇崛于寻常之中,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被称为“半山诗”,亦即“王荆公体”【名词解释】。王安石晚期的诗歌主要是绝句,雅丽精绝,含蓄深婉,既体现了宋诗风貌的部分特征,又有向唐诗复归的倾向。王安石词的成就虽不能与其诗文相比,但也富有自己的个性,不受五代以来绮靡柔弱的词风的影响,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和表现范围。如《桂枝香》[金陵怀古]将以史为鉴的凝重题材引入词中。三、王令王令的诗歌特点,主要在于气势雄壮,粗犷豪迈。第四节曾巩、苏洵和苏辙一、曾巩曾巩(1019--1083),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有《元丰类稿》。其文古雅平正,雍容冲和,卓然为一家。在后代文家看来,曾巩与欧阳修一道是开文章“义法”的人物。曾巩在文章写作上,追求一种雍容典雅的艺术风格,无论叙事、议论,都冲和平淡,委屈周详。曾文长于议论,多引经据古,明白详尽;布局完整谨严,节奏舒缓不迫;语言干净,思致明晰。如《墨池记》。二、苏洵和苏辙苏洵(1009--1066),字明允,年27始发愤为学,举进士不第。他是苏轼、苏辙的父亲,父子合称“三苏”,诗文皆有盛誉。作文以学养为基础而重气势,文字雄奇坚劲,喜议政议军,带有战国纵横家的色彩。苏辙(1039一lll2),字子由,以欧文为学习楷模,把委婉纡徐的艺术情趣融入自己的作品中,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第三章苏轼本章内容出题均为论述题(论述):一、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宋代古文家苏轼各体散文众多,大致可分为议论文、记叙文和小品文等,这些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和完全胜利。1、议论文,以政论、史论为突出。他的议论文多雄辩滔滔气势纵横,纵横恣肆。2、记叙文包括碑传文、叙记文及文赋等,而以其中的山水游记和亭台楼阁记为代表。凭借议论为文章辟出新的境界,善于表现对自然景物的赏会与人生哲理领悟之间的融合。山水游记,如前、后《前赤壁赋》,表现出借景立论的特点。二、苏轼散文总的艺术特色是:1、辞达”、“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美。2、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如《前赤壁赋》3、有诗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三、苏轼诗歌的内容:按题材内容,苏诗大体可分为:1、社会政事诗:反映民生疾苦和时政得失的诗篇,如《荔枝叹》。2、山水景物诗:将人生感悟融入山水写景中的抒怀遣兴之作,写景色的《饮湖上初晴后雨》;3、和陶诗:寄情山水,以自适为趣的意味更浓,如《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平浅而有深味,4、题画诗:把画景转化为诗境,善于写出画面的动态,并就画意进行艺术联想,揭示画外之韵味,如《惠崇春江小景》。四、试叙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1、“以文为诗”是苏诗的显著特色之一,多用散文的句法而以气格贯穿,如《石鼓歌》。“以文为诗”实际上靠以才气为诗而获得成功。丰富的比喻,也称“博喻”,如《百步洪二首》。2、以才学为诗,体现为好议论、善于使事用典。有意识地以议论入诗,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如《和子由渑池怀旧》3、苏诗兼备各体而以七言为擅长,而且风格多样,七绝清丽精美,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诗的基本风格有二,一刚健的清丽雄健,二是豪放加平淡的清旷闲逸。高风绝尘才是其诗风的主导倾向,即一种超越世俗的审美境界五、简述苏轼词的风格苏词的风格是豪放,苏轼乃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但也有许多极清空幽秀的作品,风格是多样化的。1、豪放,如《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婉约,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此词为悼亡之作,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置于生死两茫茫的人生空漠的叹喟中。3、清旷,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一、(名词解释):江西诗派1、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2、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3、创作主张及特色有:重视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风格生新瘦硬,但兼有浏亮芊绵。二、(简答):简述黄庭坚“山谷体”的艺术特点1、以学杜为宗旨,发展了拗句、拗律的体制。2、二是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长于点化铸造,富有思致和机趣。如《登快阁》。3、生新(奇)瘦硬,向来被认为是山谷体诗风的特征。“瘦”者,洗净铅华,摒绝绮艳;“硬”者,刚健挺拔,力矫柔弱。山谷体诗不全是生新瘦硬的作品,也有写得浏亮芊绵的自然晓畅之作。如《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山谷词:黄庭坚的山谷体诗歌是元佑时期宋诗发展到高峰期的产物,严羽在《沧浪诗话》将黄庭坚的诗列为“山谷体”,其主要艺术特点有:(1)喜欢用拗句(2)“用典”也是山谷体求创新的重要方面。第二节陈师道和陈与义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陈师道作诗全凭学力专精,讲苦吟,求奇拙,其锤炼辛苦处与黄庭坚无异。他的诗被称为“后山体”,与黄庭坚的“山谷体”并称,是典型的宋诗。陈与义虽名列三宗之位,可作诗并不墨守江西派的成规,他才情颇高,能参透各家而融会贯通,创造出“简斋体”诗的新风格。一、陈师道陈师道,号后山居士,他一生绝意科举,以清贫自守。与苏轼关系甚密,为“苏门六君子”之一。陈师道作诗标举“宁拙勿巧,宁朴勿华”,力求简省字句,摒却华辞丽藻。二、陈与义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简斋体”指其后期诗,风格遒上,思力沉挚,已突破了黄、陈瘦硬诗风的局限,取材和诗境都较恢弘,诗的对仗不完全注重字面的工稳精巧,而更着中于上下句之间气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