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学习时间:2018-8-22学习地点:护士办公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其他职业暴露。感染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时意外被患者的血液等体内物质污染,或被患者血液等体内物质污染的针头、手术刀等锐利器械刺破自己的皮肤,而有可能导致感染性疾病发生的一类职业暴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工作对象及环境:易感者、病原微生物集中、遭受职业伤害(锐器伤、血液体液暴露等)机会与频率高•自我防护:意识、技能、设备•WHO估计全球每年可能有1000名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感染HIV(1984年即存在职业暴露感染HIV)职业暴露相关文件•《职业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感染性职业暴露主要类型•锐器伤:注射器针头、手术刀、套管针、缝合针…•皮肤黏膜接触体液、血液等:眼睛、伤口、黏膜…•常见血源性病原体:HBV、HIV、HCV、TP•可能发生场景:抽血、手术污物处理、缝合…职业暴露主要场所39%8%25%1%5%8%9%5%住院病房门诊手术室废物处置实验室急诊操作间其他职业暴露常见人群•护理人员•外科或妇产科医生•口腔医生•血液透析人员其中尤其是新进护士及医生职业暴露预防•具体措施:•标准预防基于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含汗液)、非完整皮肤和粘膜都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同时,还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标准预防的特点•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也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防护对象: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也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隔离方法:根据疾病主要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手卫生•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七步洗手法•洗手步骤和洗手指征•控制感染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但要能够经常和适时的洗手。•避免直接接触体液根据可能接触血液或体液量的多少,决定采用适当防护设施。•常用防护设施包括手套、口罩、隔离衣、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水围裙、帽子等。使用防护设施戴手套•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戴口罩•可能发生喷溅的医疗过程中必须使用口罩、护目镜、面部防护罩•接触呼吸道飞沫传染病病人,或进行支气管镜、口腔诊疗操作时,医用防护口罩。•进行手术、无菌操作、护理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时,外科口罩;•自己患呼吸道疾病时。隔离衣、防护服•隔离衣:①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时。②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③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防护服:①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②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安全注射•无菌技术操作•锐器伤防护•医疗废物处置无菌技术操作•1.注射前需确保注射器和药物处于有效期内且外包装完整。•2.疑似有污染的药品不可以使用。•3.消毒剂在有效期内使用。•4.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及其针头不能重复使用(需要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5.皮肤消毒后应完全待干后再进行注射。•6.使用同一溶媒配置不同药液时,必须每次更换使用未启封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抽取溶媒。•7.注射操作前应进行手卫生。•8.皮肤消毒后不应再用未消毒的手指触摸穿刺点。•9.必须使用多剂量用药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次使用。•10.操作后应进行手卫生。锐器伤防护•1.禁止双手回套针帽。•2.禁止用手分离注射器针头。•3.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时,需戴手套。•4.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5.禁止将针等锐器随手传递。•6.进行侵袭性治疗、护理操作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医疗废物处置•1.锐器盒需防渗漏、防穿透。•2.锐器使用后应立即放入锐器盒内。•3.应正确使用锐器盒。•4.锐器盒在转运过程中应密闭,避免内容物外漏或溢出。•5.锐器盒放置的位置应醒目且方便使用。•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对所有器具严格消毒为保证消毒效果,器具必须用水和清洁剂洗干净后再消毒。•所有符合消毒规范的消毒程序都足以杀灭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常用的灭菌方法足以使艾滋病病毒灭活。常用的两种灭菌方法是煮沸和化学灭菌。对所有器具严格消毒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接触隔离•目的:减少通过直接、间接接触传播的微生物•措施:病人:有条件单间或同种病室一间;限制活动范围;•医务人员:适当的环境与器械清洁、消毒;严格执行手卫生;个人防护用品(手套、隔离衣等)•适用于肠道感染、皮肤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等。空气隔离•目的:预防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和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微生物,经空气中的气溶胶(直径小于5微米)传播。•措施:病人:尽量单间通风(负压)或同病种一间;病人戴外科口罩(病情允许)并限制病人离开隔离间;严格空气消毒•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手套、N95口罩、隔离衣等);严格执行手卫生;适当的环境与器械清洁、消毒•适用于SARS、肺结核、水痘等飞沫隔离•目的:减少经飞沫(直径大于5微米)传播的病原体•措施:病人:单间隔离,条件受限时同病种一间床床边距大于1米,外出时戴口罩•医务人员:戴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适用于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膜炎等。职业暴露发生后的处置•紧急局部处理•上报、登记•评估并确定预防、治疗方案•费用报销职业暴露处理—紧急局部处理•锐器伤:伤口旁端轻轻挤压,避免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然后在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碘酒/酒精消毒,必要时包扎伤口。(一挤二冲三消毒)•皮肤黏膜暴露: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职业暴露—报告、登记•向科主任护士长报告并登记•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暴露基本情况—暴露部位、污染源、严重程度)•后续处理:•根据暴露源及暴露程度提供预防与治疗方案•疫苗、免疫球蛋白、药物治疗……•费用报销•追踪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