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敏感力”训练小学语文老师常常认为,5个作文尖子生,往往4个是女生,1个是男生。有人说,女生乖巧、听话,比男生勤奋。听起来有点道理,却不是很有道理。女生总体比男生写得好,不是她们比男生努力,而是女生天生比男生敏感。女人是感性的动物,男人是理性动物,难怪周国平认为,女人做哲学研究既是对哲学的伤害,也是对女人的伤害。小学作文大都写自己的情绪、情感,那团情绪、情感即作文的中心。小学里的男生不细腻,不细致,作文自然比不上女生。老师批评某女生,那女生战战兢兢了一堂课;老师批评某男生,那男生朝老师的后背做个鬼脸,什么事都没了。那男生和女生,都写老师批评的事,谁写得好?■心理活动是一种客观存在敏感,不是你的眼睛看出来,也不是你的耳朵听出来的。敏感来自内心。作家都比较“多愁善感”,不“多愁善感”,作家只好在家里“作假”。怎样的人“多愁善感”?林妹妹那样的人;别人的一句话,能在心里掂量三天五夜的人。光文字上花力气,既不够,也不行。要让男生“敏感”起来;要将女生天然的、随意的“敏感”,上升为有意的、先天与后天融合的“敏感”。学生喜欢形象的故事,不妨和我一样,给学生讲两个小故事。一位心理学专家要进行一次心理实验。他来到一所关押死刑犯的监狱,正好有一位明天要执行死刑的囚犯,征得死刑犯和监狱领导的同意,进行了如下试验:将死刑犯关进一间漆黑的狱室里,用刀片在死刑犯的手腕静脉上,割一道口子,让血不断流出,流在一个盆里,滴哒滴哒地响。第二天,心理学专家再次来到狱室,死刑犯已经死亡。所有的表现都可以看出,他死于失血过度。实际上,心理学专家所用的刀片,是钝的,根本没有割破死刑犯的皮肤,“滴哒滴哒”的流血声,是事先准备好的水龙头放水的声音。死刑犯不知道这些,他以为自己的血在不断地放,他是被自己吓死的。故事使学生明白,人是有心理力量的,那不是迷信,而是科学。把钢丝拉在10厘米高的平地,谁都敢上去走一走。把钢丝拉在10米的高空,打死你也不肯上去。心理力量就这么给你作怪。写作,要善于将“心理力量”的前前后后,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六年级学生去参观“海底世界”。“海底世界”有一条灯光大道。第一组同学过去后,灯光大道下的灯,亮了起来。第二组同学一脸胆怯,不敢前行。为什么?灯光大道下,成千上万条毒蛇相互缠绕,昂头吐芯。第一组同学通过时,没灯光,看不到,稀里糊涂过去了。第二组同学看到了,谁敢呀,掉下去,不是玩的。“要是你在第二组,敢过去吗?”小乙,短头发,一个叽叽呱呱的女生,嚷道:我可不去,毒蛇咬死,会死得很难看的。随后,头顶的大灯也亮了起来,绝大多数的同学又面色从容,鱼贯而行。为什么?灯光大道下,有一个巨大的透明的玻璃罩子,灯光大道两侧还有透明的玻璃护栏,绝对安全。“要是你在第二组,你敢不敢过去?”戊中“敢”了,丁丁仍然“不敢”。“玻璃罩子下的毒蛇,仿真的,塑料的,现在,你敢不敢过?”这么一说,丁丁连连点头,敢了。人的心理就这样影响着人的行为,决定着人的行为。哪怕一丁点小事,人的内心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只是平日里你不关注自己的内心而已。你不关注新闻,美国大兵有没有从伊拉克撤回来,你自然不知道;你不关注自己的内心,内心里的种种念头、想法,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你自然无所察觉。人的心理的力量不是微小的。你关注自己的内心了吗?■体察内在的活跃的语言光说不练等于空。要去体察内心丰富的“念头”。学生真的感受到内心有那么多的“话”,真的发现内心藏着“另一个世界”,才会义无反顾地去关注内心:关注,养育“敏感”。我出字谜:一字十八口。阿丙,一个文静的男生,喜欢书法,字超级棒,稍作思考,举手回答:“杏”字。“十八”放在一起,是“木”,上面一个木,下面一个口,连起来就是一个“杏”字。2戊中,一个调皮的男生,脑子转得快,把手举起来,表达不同意见:也可以是“呆”字。把“口”放上面,就是“呆”字。“‘十’和‘八’放在一起,有很多种放法,放上?放左?放右?你选择了哪一种‘放法’?”我抓住学生回答的思维“疏漏”处,追问。小乙把手伸得老高,说道:将“八”的一撇,放在“十”的左下方;将“八”的一捺,放在“十”的右下方,这就成了一个“木”字。“十”和“八”组成‘木’,大家都想得到。“木”字太简单了,一下想过去了,溜过去了。实际上,每个人都会按小乙那样去想。太容易,太简单,你就忽略了。写作,要将别人忽略的想法,捕捉出来,读的人才会觉得你“有才”。再出“一条小狗四张嘴”、“十月十日”两个字谜。前一个,大都能猜出来,我让学生将内心的想法说出来,说清楚,说细腻,别人忽视的念头也说出来。后一个,一些同学想不出来,不要紧;要紧的是,学生能将想不出来的“想”,也说出来。阿丙怎么也想不出“十月十日”。他说:我的第一个反应是国民党的生日。国,不对;民,也不对;党,那离得十万八千里了。十月十日,能不能像“杏”和“器”一样,组成个什么字?“十”和“月”放在一起,不对;“十”和“日”放在一起,没有这个字呀。老师出的什么谜,这么难。不好,已经有人猜出来了,把手举得高高的。我的心比打结的麻绳还乱,哪还能猜出来。不想了,等着别人的答案吧。对于猜谜,猜出答案是开心事;对于关注自己的内心,猜不出,也是好事。猜不出,你有左冲右突的想法,你的想法、念头反而比一下子猜出来的人,更多,更庞杂。“九十九,打一字。”不管猜不猜得出,我要求三分钟后,学生将自己心里想的内容写下来。戊中静不下来,见我路过,招呼我过去,说:“我猜出来了。99等于100减1,‘百’字减去上边‘一’,不就是‘白’字?”丁丁,留着长发的小女生,猜出来了,并将内心的想法写出来了:九十九,什么东西啊?九加九?九乘九?上面一个九?中间一个九?那还有一个十呢?当风景啊?九十九,九十九,一百,一百;一百一百,九十九,九十九……唉,九十九等于一百减一。一百减一,一百减一,“百”缺了“一”,哈哈,想出来了,拿掉“百”字上面的“一”,一个“白”字!慢着,别得意,再验算一遍,九十九,等于一百减一,百,拿掉上面的“一”,剩下一个“白”字,对了,肯定对了!小乙没猜出来,内心的想法也写得很不错:九十九打一个字?我怎么感觉自己像“老虎吃天——无从下手”。像“十月十日”那样拼搭,上面“九”,中间“十”,下面“九”,那不成一个怪胎了吗?要不,横着拼,“九”加“十”加“九”,没见过这字呀。可惜没带康熙字典,或许上面有这个字,那该多好。九、十、九,加在一起是二十八,“十”和‘八’是个“木”,“二”“木”,两根木头,“林”!太棒了,可是,谁能替我证明,“九十九”等于“二十八”呢?没写好的,没将自己内心的“猜”写清楚的,没关系,课后,从写得好的伙伴那里抄两段,抄好后,读一遍,琢磨别人怎样捕捉内心的。猜谜的过程,学生内心有着连续不断的想法、念头;做一道应用题,学生内心也有着连续不断的推算、思考。写作文,要经常回头看看自己的内心,将自己的内心的想法、念头、思考,写出来,那是非常重要的作文能力。■捕捉内在混沌的感觉故事往往蕴藏很多无法明说的内涵。很久以前,上帝为每一个人准备了一份礼物,那就是“成功和快乐”。上帝不愿人们轻易得到这份礼物,他担心得到太容易了,人们不懂得珍惜。上帝把天使找来,商量如何把这份礼物藏到一个很难找到的地方,人必须努力、努力,才能获取成功和快乐。一个天使说:“我们可以把礼物深埋在地下。”上帝回答说:“不,不能这么做。人们只要掘地三尺,就可以找到它们。”另一个天使建议:“我们可以把礼物沉入黑暗的海洋深处。”上帝还是不满意:“不,那儿也不行。人类已经学会潜入深海的本领。不用费力就能找到3它们。”又一个天使说:“我们可以把礼物带到雪山之顶,把它藏在那里。”上帝再一次否决了这个建议:“不,人们最终会攀上最高的峰顶,然后把礼物带到山下。”天使们毫无办法,只好说:“我们确实不知道把成功和快乐藏在什么地方。天上地下,高山海洋,似乎没有什么地方,人找不到。”这时,上帝开口了:“我想起一个地方,可以埋藏成功和快乐。我要把这份礼物深藏在每个人自己的身上,他们永远都不会想到,自己的成功和快乐,就藏在自己的身上和心里。”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人的内心最丰富、最复杂、最广阔,上帝将他的礼物藏在人的心里,太高明了:首先人的内心丰富、复杂、广阔,而且黑暗,不可捉摸。其次人的身体活在外部的世界里,人时常活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里,忘记了眼睛和耳朵之内,还有一个内在的心灵世界。下节语文课,老师要检查背诵情况,课间,我连作业都不写,一直在背书。“这段话,猜一猜,‘我’有什么内心的想法”我问。大甲,一个稳重的女生,高个子,一米七了,大家都说,将来你成了名模,别忘了我们。她看出问题了:老师说要检查,“我”为什么在课间时间一直背书?里面肯定有原因。丁丁也发表她的看法:“我”肯定没有背出书来,心里一定很乱。“要是能把心里的‘乱’,详细地写出来,那你就是写作的高手。”我出示下一句——课上,我的同桌被老师抽到了。他背得不熟,老师说,下午还要查他。等了半天,老师也没抽到我。“同桌背不出,‘我’背得出,却不抽‘我’,‘我’心里肯定有想法。”阿丙一着急,小脸便发红,他急切地说,“我有过这样的经历,希望老师抽我背,自己又不敢举手,心里很矛盾的。”我让男生和女生分为两大组。男生给第一句添加“心里的想法”,女生给第二句添加“心里的想法”。学生写后,比一比,谁添加的“内心活动”多。有了写的困惑与心得后,我出示片段:课间,我连作业都不做了,一直在背书。万一老师抽查到我,看我背得结结巴巴,批评不说,同学跟前的面子丢大了。要是老师抽查到我会背的小节,那多好,同学跟前挣了一把脸。我有两个地方不是很熟,老师都有火眼金睛的,抽我不会背的段落,那就惨了。快,趁课间还有几分钟,临时抱佛脚,“抱”得熟一点。“万一老师抽到我……‘抱’得熟一点”,是“我”内心的盘算。人做任何事情,都由心里发出指令去做。把内心的想法捕捉出来,有条理地捕捉出来,这是写作上的一项大本领。同桌被老师抽到了。他背得很不熟,疙里疙瘩,我听得心里直发痒,恨不得站起来帮她背。老师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我真怕老师发脾气,老师一发脾气,遭殃的不是她一个人,大家都提心吊胆。幸好,老师没怎样,只是说课后好好背,下午还要查她。老师再请同学背,我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的目光朝我扫来,我兴奋得脸都发烫,心里祈祷着,喊我喊我,我背我背。手自信满满地往上伸。老师的目光从我的手上掠过,到那边去了,我一下子泄了气,看来,没有表现的机会了。哎,早知如此,课间我就不背死背活了……添了两处内心活动,人“活”了,故事“活”了,文章“活”了。上一讲“猜谜”,只要按着心里“想”的顺序,将“想”的内容写出来,八九不离十了。很多时候,人的内心只是一种感觉,惊恐,喜悦,生气,慈悲,哀伤,愤怒。写作文,要有一种本领,将内心的混然一团的“惊恐”或“喜欢”、“哀伤”或“愤怒”,用文字清晰地写出来;而不能写“我很开心”“我很愤怒”“我很痛苦”。我拿出气球,作文课上吹气球,好玩,学生很兴奋。“我吹气球有个怪脾气,不准发出任何声音,谁尖叫,谁就写检讨。”活动前,我把规则说清楚,游戏的规则比起作业的规则,学生更乐意接受和遵守。我把气球吹大,眼看要爆炸了,停止,让学生感受内心的“放松”。我走下讲台,靠近大甲的头,再吹;靠近小乙,吹一口;靠近阿丙,吹一口;快爆破了,靠近丁丁,假吹;靠近戊中,也假吹,唬得学生捂耳朵,闪。4我用好自己的眼神,使学生错以为,下一个目标就是“他”;也有几次“暂停”,给他们心理上喘息的机会。如此反复几次,回到大甲身边,将气球吹爆,把大甲吓得比小乙还“小”。安静,回顾自己的内心,紧张、放松、害怕、刺激,都有;写吧。大甲写的:气球越吹越大,管老师越吹越起劲,你看他,脸逼得通红,跟眼前的红气球一个颜色了。管老师一边吹,一边走,哈哈,走到庚那儿了。庚吓得身子直往后缩。不好,管老师朝我走过来了,在我同桌那儿站住了,炫耀似的,将气球停在同桌的鼻子前。气球越吹越大,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同桌恨不得大喊大叫,可管老师有言在先,不能出声,谁出声,谁写检讨。我估计,她心里一定有15个吊桶打水,哦,不,30个吊桶打水,14上,16下。拜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