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经验对XX的借鉴一、长沙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主要做法(一)顶层设计,形成智能制造总体战略部署。一是勾画蓝图。《中国制造2025》发布以来,长沙市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三步走”发展战略,以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示范区为抓手,提出了“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的发展目标,并在该市十三次党代会上正式将其上升为事关全局的发展战略,明确了智能制造站位方向。二是绘制路线图。2015年以来,该市围绕湖南省制造强省发展战略和长株潭衡“中国智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工作计划,制定出台了《长沙智能制造三年(2015-2018年)行动计划》《长沙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确定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三步走”战略和“三区”(产业智能化先行区、智能产业化引领区、高端智能装备知名品牌聚集区)建设目标,规划引导智能制造发展。三是建立健全智能制造工作推进机制。该市组建了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工业的副市长为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区县(市)政府及工业园区管委会参与的市智能制造工作推进小组,统筹推进全市智能制造工作。同时,从行业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聘请一批由在湘院士领头的专家顾问委员会,为市委市政府决策、企业发展提供战略咨询和科技服务。(二)放水养鱼,构建普惠式非项目式政策支撑体系。政策方向是先导,政策落实才是关键。为确保制造业顺利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该市坚持以普惠式非项目式政策为导向,为制造企业放水养鱼,营造智能制造良好发展环境。在《长沙智能制造三年(2015-2018年)行动计划》框架下,陆续出台了《长沙市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若干措施》《关于振兴长沙工业实体经济的若干意见》《长沙市智能制造、新材料产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实施细则》《长沙市智能制造孵化资金管理办法》《长沙市智能制造首台(套)产品认定及补贴实施细则》《长沙市智能制造装备本地采购(租赁)补贴实施细则》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形成了“奖、补、购、租、投、池、市”等多位一体的产业政策支撑体系,为智能制造保驾护航。(三)搭建平台,加速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一是组建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2015年该市政府联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成立了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统筹推进全市智能制造相关政策。同时,总院依托中国电子的产业资源和技术能力,开展产业研究和孵化、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工业云平台建设运营等核心业务,并引入中科院、IBM、西门子等具有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的优质资源共同为该市2600多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提供智能化转型服务。二是打造长沙工业云平台。依托智能制造研究总院,长沙市建立了以应用为核心的新型服务平台——“长沙工业云平台”,深度整合政府资源、企业资源、金融资本、人才智库、大众创新,为工业企业提供应用服务、平台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在“实体研究院(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线上平台(长沙工业云平台)”双轮驱动下,形成了央企、地方政府和优质外部资源的中国制造2025“长沙模式”,推动长沙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发展。(四)示范带动,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一是建设特色示范园区。该市围绕智能制造重点方向领域,按照国家级园区“2个主导产业+1个特色产业”、省级园区“1个主导产业+1个特色产业”布局,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和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如在长沙经开区重点建设工程机械和汽车2大主导产业,同时布局集成电路特色产业,以园区带动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二是打造智能制造示范企业、项目。长沙市2015年启动首批30家、2016年启动第二批200家示范企业、项目进行试点示范,并在对230家试点示范企业调研的基础上遴选出37个具有行业代表性、试点示范初显成效的项目进行梳理总结,形成经验模式推广。三是加大对试点示范项目的扶持力度。如对被评为市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根据文件条款给予10万或50万奖励。(五)配套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一是建立智能制造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整合1亿元财政资金,建立智能制造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银行放贷额按照资金池账户余额的10倍放大,资金池与银行的风险分担比例为7∶3,风险补偿总额不超过资金池的总额。二是设立长沙市智能制造孵化资金。每年从市智能制造专项资金中安排600万元,设立长沙市智能制造装备产品孵化资金,孵化资金投入与孵化项目团队投入按1∶1的比例出资(单个孵化项目最高不超过30万元),以股权方式投入,带动其它资本投资被孵化项目,通过孵化资金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构成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共同参与的资金生态链,孵化培育一批项目。三是成立智能制造装备租赁公司。按照资金实际需求,整合财政资金,带动银行、保险公司、智能制造装备生产企业和社会资本等共同参与,成立长沙市智能制造装备租赁公司,按照“三个一点”(应用企业首付一点、租赁公司按揭一点、设备提供商垫付一点)的原则,为制造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装备租赁服务。四是设立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基金。由财政整合资金设立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基金,以股权方式跟投智能制造项目。产业发展基金不单独行动,与社会基金同步投入。二、对XX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启示(一)加强制造业发展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完善和深化智能制造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工作领导小组的协调推动作用,加快“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级申报、创建工作。尽快成立市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县区、园区级推进“中国制造2025”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建立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决定重大创新事项,统筹制定创新政策措施;建立智能产业的政策、资金、人才、金融、项目等联评联议机制,共同推动XX智能制造业发展。(二)加快构建助推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体系。尽早出台并落实我市《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统筹安排我市的智能制造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并有序安排好工作进程。同时,在智能制造相关的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市场准入、项目引进、土地使用、财政支持和金融服务等方面出台专项政策,创造宽松环境,给予优惠政策。要加大补贴力度,鼓励企业优先采购本地产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设备。另,以自治区“智能制造城”落户我市为契机,积极向自治区争取区域产业扶持政策,进一步巩固我市作为XX智能制造发展先导区和主体功能区定位。(三)加强财政扶持资金的引导作用。增设智能制造孵化资金及产业发展基金,建立智能制造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不局限于政府财政扶持资金等范围,搭建金融租赁服务平台积极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技术先进、示范效应显著的智能制造项目给予信贷支持;引导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如私募股权基金、风投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等进入智能制造投资领域,为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拓宽融资渠道。实施智能服务平台、智能装备首台套、智能工厂、智能服务示范培育等奖补政策,加快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四)抓紧建设智能制造重点发展园区。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产业化、建筑产业化等领域,依托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中德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等建设一批智能汽车产业园、智能装备产业园和机器人产业基地。促进智能制造与“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建设完善智能汽车、智能电网、机器人全产业链布局。(五)加快建设服务本地的智能制造公共合作平台。鉴于XX市龙头企业仍重点专注于传统产业,对于智能制造产业的扩展力度及研发深度均不足的实际,XX要积极构建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平台,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技术研发能力,提高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转化率。支持XX科技大学申报XX壮族自治区移动机器人机构与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据了解,该中心拥有以专研XX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八桂学者为核心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拥有国家863、973及XX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支撑,拥有机器人相关发明专利近30项。依托中心可促进本地企业与XX科技大学合作推广应用,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