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全册古诗译文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注释】1、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2、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3、啼鸟:鸟的啼叫声。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注释】1、汪伦:李白的朋友。2、踏歌:唐代一作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3、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4、深千尺: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5、不及:不如。【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注释】1、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2、疑:好像。23、举头:抬头。【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1、寻:寻访。2、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3、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4、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5、言:回答,说。6、云深:指山上的云雾。处:行踪,所在。【译文】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注释】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2、白莲:白色的莲花。3、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4、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3【注释】1、泉眼:泉水的出口。2、惜:吝惜。3、照水:映在水里。4、.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5、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6、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注释】1、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2、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3、平生:平素,平常。4、轻:随便,轻易。5、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6、一:一旦。7、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译文】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