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佚与辨伪第一节辑佚1、什么是散佚文献?散佚文献是指那些已知确实存在过,后来则因失去原始存在状态而为人们不易获见的文献。2、散佚文献的类型有哪些?(1)散佚之书(2)散佚之篇(3)脱佚之文3、什么是辑佚?辑佚,是指将散见于现存文献中的散佚文献逐一摘录出来,按一定的方法加工后编辑成文(篇、册),使散佚文献得以复现、流传的文献整理活动。4、辑佚工作的意义是什么?(1)恢复旧典(2)完备资料(3)保存文献(4)存目备考(5)合力作用5、辑佚方法和要求(1)确定范围首先需要确定一部亡书是否值得从事辑佚,如本身是一部无价值之书,徒费精神。确定一部待辑的古籍之后,应当知道现存佚文佚篇的范围。如古代类书保存了大量已佚古籍的片断,前人辑佚多加利用。需要有一定的目录学基础,要熟悉古代书目,还要熟悉学术进展,不仅要了解古籍存佚,还要知道哪些现存古籍中可以找到佚文,屡有出土的古代文献可以提供哪些新的材料。近代以来的多种索引以及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古籍电脑全文检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辑佚工作要尽可能完备,不要有遗漏,对于一部具体的已佚古籍的辑佚,这是基本要求。前代有不止一个辑本的已佚古籍,后出的一般要胜过早出的,就是因为后出的内容有增加。这是评判的最主要标准。2、明确体例尽可能按原书体例,恢复其本来面貌,这是最高要求,如清代修《四库全书》,在著名史家邵晋涵主持下,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旧五代史》,是极受推重之作,可视为亡书辑佚的典范。但亡佚之书情况各异,许多仅余片断,远不可能做到这个程度,因此在体例上只能随书制宜。虽说没有一定之规,但总的要求是要科学,要讲体例,或是按使用各书的时代,或是按四部分类,如果是史书,还可以按记事年代,等等,总之,不能杂乱无章地抄到一起了事。一定要注明出处,如果数书同引,一般可选用最早的或是内容最完整的。3、文字校勘如选用之书有不同版本,还要尽量选用校勘上的善本,对于辑出的佚文,还需按照上述的校勘学原则,进行一定的校勘,如见于数书,可以对勘,在文字上尽量保证接近原书。当然还要懂得辨别,不能把出于伪造或是他书的佚文当作本书原有内容,要精确,而不能一味贪多而滥竽充数,也是评判前代辑佚之作的一个重要标准。第二节辨伪1、伪书所谓伪书,就是那些作者不真、年代不实或者内容存在假造成分的古籍文献。2、辨伪文献学上的辨伪,是对古代文献本身进行科学的考察,以区别其真伪,从而确定其价值的一门学问。文献辨伪主要还是就伪书而言。3、辨伪的重要性(1)不辨别文献的真伪就无法确定文献的价值。(2)不辨别文献的真伪无益于文献的整理工作。(3)不辨别文献的真伪无法编纂史书。(4)不辨别文献的真伪无法认识学术源流。4、古人作伪的原因(1)托古传道。如战国时期儒家的著作,有时喜欢托名周公,如《周礼》、《周易》卦辞爻辞等。当时其他诸家受到儒家学说影响,往往也存在这种思想倾向,梁启超说:“大凡春秋战国的开宗大师,莫不挟古人以为重。”如农家之于神农,道家之于黄帝,墨家之于大禹。(2)邀赏牟利如汉成帝酷好《尚书》,于是一位叫张霸的人投其所好,伪造了一部《百两尚书》,获得封赏。(3)争胜嫁祸如道教为了与佛教和儒家争胜,造了许多假东西,如《道藏》中黄帝的著作几达百种,老聃、庄周也各有数十种,当然靠不住。(4)避禁避嫌避禁在杜书中原称“逃禁”。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有时作者会改题他人以保护自己,并使个人的著作能够流传。这种情况历代皆有,于是也会造成伪书。5、辨伪的方法梁氏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的讲法分为六条,《中国历史研究法·史料搜集与鉴别》中总结为“十二条公例”。(1)前代无著录梁氏说:“其书前代从未著录或绝无人征引而忽然出现者,什有九皆伪。”(2)前代有著录但久佚梁氏说:“其书虽前代有著录,然久经散佚,乃忽有一异本突出,篇数及内容等与旧本完全不同者,什有九皆伪。”(3)今本来历不明梁氏说:“其书不问有无旧本,但今本来历不明者,即不可轻信。”(4)题某人旧撰不确“其书流传之绪,从其他方面可以考见,而因以证明今本题某人旧撰为不确者。”例如今所称《神农本草》,《汉书·艺文志》无其目,知刘向时决未有此书。再检《隋书·经籍志》以后诸书目及其他史传,则知此书殆与蔡邕、吴普、陶弘景诸人有甚深之关系,直至宋代以后规模大具。质言之,则此书殆经千年间许多人心力所集成,但其书不惟非出神农,即西汉以前人,参预者极少,殆可断言也。(6)书中记事在著者身后“其书题某人撰,而书中所载事迹在本人后者,则书或全伪或一部分伪。”(7)有部分伪则全书须慎重对待“其书虽真,然一部分经后人窜乱之迹既确凿有据,则对其书全体须慎加鉴别。”(8)书中记事与事实相反书中所言确与事实相反者,则其书必伪。(9)两书矛盾“两书同载一事绝对矛盾者,则必有一伪或两俱伪。”(10)文体及文句“各时代之文体,盖有天然界画,多读书者自能知之。故后人伪作之书,有不必从字句求枝叶之反证,但一望文体则能断其伪者。”(11)社会发展“各时代之社会状况,吾侪据各方面之资料,总可以推见崖略。若其书中所言其时代之状态,与情理相去悬绝者,即可断为伪。”(12)思想渊源“各时代之思想,其进化阶段,自有一定。若某书中所表现之思想与其时代不相衔接者,即可断为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