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 NO.5,2013·354·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逐渐融合儒家、道家的思想,最终形成中国化的佛教。虽然,佛教属于外来文化,但是它在社会、经济、风俗、文学等方面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晋末宋初开始,佛教与隐逸产生联系,或成为士大夫避世的追求,或成为士大夫隐世的归宿。可以说,佛教已经渗透到了唐代士大夫隐居的各个方面。那么,何为隐居?隐居是指远离官场是非,居住于山林旷野,它用来描绘无力施展抱负的知识分子的状态。在唐代,士大夫隐居已然成为一种风气,这必然导致隐居的分化,和隐居目的的异化。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假隐。假隐即名为隐、实为入,是士大夫曲线入仕的途径。假隐的士大夫以隐居标榜清高,提升自己的价值,从而达到飞黄腾达的目的。第二,真隐。真隐指士大夫厌倦官场,仕途坎坷,对政治失望的情况下采取的生活方式。第三,中隐。“中隐思想”是白居易在《中隐》一诗中提出的隐居的另一种方式,即“吏隐”。它在小隐和大隐之间找到一条折衷之途,既可以远离朝堂纷争,又可以避免饥寒交迫的困窘。无论这些士大夫隐居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我们从史书记载的隐逸传当中可以清楚的知道,他们或多或少都会与佛教产生联系。一、佛教与唐代士大夫隐居的原因寺院是僧人修行、宣扬佛法的场所,是联系佛教与众生的纽带。在唐代,寺院的功能不仅如此,它还是文人志士学习和寄居的地方。由此,唐代的士大夫大多与寺院有密切的关系。皮日休有言曰:“古之隐也,志在其中;今之隐也,爵在其中。”寺院对于当时的士大夫不仅是入仕的跳板,也是精神的归宿。士大夫从寺院学成入仕、失意归隐。就其归隐原因,作如下分析:(一)以隐而仕,爵在其中为了做官而隐居,是我们所说的“假隐”,以隐而仕又称为“终南捷径”,这是由司马承祯对唐代隐士卢藏的评价得来的。罗隐也是唐代一位著名的隐士,他素以讽刺作文,难以入仕做官。刘赞规劝其隐居邀名,赋诗曰:“人皆言子屈,我独以为非。明主既难谒,青山何不归?年虚侵白鬓,尘在污麻衣。自古逃名者,至今名岂微?”罗隐在隐居后作《五湖》诗,诗曰:“高阳酒徒半凋落,终南山色空崔嵬。圣代也知无弃物,侯门未必用非才。”从他们的诗句中,可佛教与唐代士大夫的隐居情结——以诗歌为例乔 琳 谷 苗(内蒙古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摘 要:士大夫的隐居在唐代形成一股社会风气,失意的士大夫选择归隐山田,寄情山水。而佛教讲究出世,寻求与世无争,与士大夫的隐居情结不谋而合。在唐代,佛教已经渗透到了士大夫隐居的各个方面。文章从佛教与士大夫隐居的关系、佛教与隐居的相似性以及佛教对士大夫隐居后诗歌创作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从隐居士大夫的诗歌中分析佛教的影子,进而揭示佛教与唐代士大夫隐居情结之间的关系。关键词:佛教;唐代士大夫;隐居;诗歌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3)05-0354-2作者简介:乔琳(1991-),女,内蒙古包头人,内蒙古大学,本科;谷苗(1992-),女,内蒙古大学,本科。参考文献[1]宋史(卷97).河渠七·东南诸水下:第7册[M].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394页.[2][宋]楼鈅.攻媿集(卷59):泰州重筑捍海堰记[M].上海古籍出版社,1153-49.[3]新唐书(卷143)李承传:第15册[M].中华书局,1975年,第4686页.[4]宋史(卷426):循吏·张纶传[M].第36册,第12695页.[5]长编(卷104):仁宗天圣四年八月丁亥[M].第8册,第2419页.[6]长编(卷106):仁宗天圣六年秋七月甲午[M].第8册,第2475页.[7][元]佚名撰,李之亮校点.宋史全文(卷27上)宋孝宗七[M].淳熙八年十二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69页.[8]行水金鉴(卷153):运河水[M].582-404.[9][明]彭大翼编著.山堂肆考(卷87)政事·筑捍海堤[M].975-638.[10]攻媿集(卷59):泰州重筑捍海堰记[M].1153—48.[11]长编(卷469):哲宗元祐七年春正月丁未[M].322-150.[12]江南通志(卷115):职官·名宦·扬州府[M].510-391.[13]江南通志(卷57)河渠志·海[M].580-660.[14][清]和珅等奉敕撰.钦定大清一统志(卷67):扬州府·堤堰·捍海堰[M].475-359.[15][宋]祝穆.方舆胜览(卷45)淮东提刑提举置司[M].471-905.[16][明]潘季驯.河防一览(卷13)条陈治安疏[M].576-464.[17]宋史(卷182):实货下四·盐中(第13册)[M].第4457页.[18][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30):淮南道八·土产·盐[M].470-273.[19]太平寰宇记(卷130):淮南道八·土产·盐[M].470-273.[20]河防一览(卷13):条陈治安疏[M].576-465.[21]长编(卷104):仁宗天圣四年八月丁亥(第8册)[M].第2419页.[22]方舆胜览(卷45):淮东提刑提举置司[M].471-907.[23][宋]张镃.仕学规范(卷19):莅官[M].875-104.[24]江南通志(卷40):舆地志·坛庙、祠墓·扬州府[M].508-295.[25]旧唐书(卷115):李承传(第10册)[M].中华书局,1975年,第3378-3379页.责任编辑:张 旭2014-04-1916:03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 NO.5,2013·355·以窥见其隐居的目的。显然,这类型的隐居只是入仕的跳板,是沽名钓誉的一种手段。(二)寄情山水,志在其中1.彻底退出仕途。有一部分士大夫,不得志于朝堂之后远离尘世,成为真正的隐居者。方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方干,号缺唇先生,缺唇是他生理上的缺陷。唐代的科举制度考察“体貌”这一内容,方干因此无法通过科举考试,成为真正的隐士。但是在方干隐居之后,仍然为人所知。2.亦官亦隐。亦官亦隐,就是白居易所说的“中隐”,它并没有将入世与隐居对立起来,而是在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王维同白居易一样,过着与先前隐逸不同的隐居生活。王维受大乘佛教的影响,并不拒绝入世,不再悲观的逃避现世,而是将小乘佛教厌恶世间的思想转化为了广阔的胸襟和积极的入世精神。二、佛教与隐居的相似性佛教思想与隐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首先,从思想精神层面分析,佛教思想是一种出世思想,讲究远离尘世、六根清净、潜心修佛,这与隐居是相通的。隐居也是一种疏离世间的态度,它摈弃世俗的一切,回归山野,过清心寡欲的生活。其次,从生活层面考察,僧侣的修行是在远离尘嚣的深山老林或者是山野寺院中,拒绝世间的一切诱惑,过着清净单一的修行生活。这与隐士隐居的生活方式十分相似。古代典籍中记载的隐士大多居住在清幽的山林中,与交往甚少,过着清贫悠然的生活。再次,清规戒律是修行者必须遵守的,是佛教所特有的现象。这也与不少隐士的生活习惯不谋而合。很多隐士“主张顺应自然万物的本性,限制自己的欲望,过着苦行僧的清贫的生活。正因如此,他们自觉接受了佛教教义,不娶妻,不生子,抛却室家之累,布衣疏食,远离尘世的喧嚣,追求安宁、平和的僧侣似生活。而实际上,我国古今学人也是一直把出家向佛的僧人与修道的道士都当成隐士来看待的。”总之,佛教思想与隐居有很大的相似性。佛家之隐“不但要完全超越世俗的功名利禄,摒弃物质上的一切欲望,放弃亲情等人的世俗情感,而且还要求精神上的自由、解脱,达到心灵上的无拘无束,无牵无累。”三、佛教与唐代士大夫隐居的关系(一)世俗生活方面“一部分士大夫的隐居主要着眼于山林佛寺的清幽,同喧嚣的尘世、社会的束缚形成对比,表现出对佛教的依傍;或者和僧人交往、吟诗,消磨时光。”隐居的士大夫通常会在自己的诗作中反映隐居生活的常态1.岑参。岑参在一些诗作中反映了自己和友人的隐居生活同佛教的关系。《晚过盘石寺礼郑和尚》:暂诣高僧话,来寻野寺孤。岸花藏水碓,溪竹映风炉。顶上巢新鹊,衣中得旧珠。谈禅未得去,辍棹且踟蹰。《携琴酒寻阎访崇济寺所居僧院》:相访但寻钟,门寒古殿松。弹琴醒暮酒,卷幔引诸峰。事惬林中语,人幽物外踪。吾庐幸接近,兹地兴偏慵。第一首诗描写了作者与郑和尚交谈过后有所了悟的喜悦之情,心生崇拜,心有所皈。第二首诗也反映了诗人与友人隐居的惬意生活。由此可以看出,岑参的隐居生活与佛教息息相关。2.李山甫。佛教核心是“空、寂”,李山甫的这两个诗作恰好迎合了佛教的这一思想核心。其一曰:担锡归来竹绕溪,过津曾笑鲁儒迷。端居味道尘劳息,扣寂眠云心境齐。还似村家无宠禄,时将邻叟话幽栖。山衣毳烂唯添野,石井源清不贮泥。祖意岂从年腊得,松枝肯为雪霜低。晚天吟望秋光重,雨阵横空蔽断霓。其二曰:石砌蛩吟响,草堂人语稀。道孤思绝唱,年长渐知非。名利终成患,烟霞亦可依。高丘松盖古,闲地药苗肥。猿鸟啼嘉景,牛羊傍晚晖。幽栖还自得,清啸坐忘机。爱彼人深处,白云相伴归。这两首诗,一首反映了李山甫自己的山居生活,一首描绘了朋友的隐逸心境。在经历凡事烦扰之后,李山甫抽身退出尘世,隐于山林之中,通过参悟佛法,回归本真,从而超越了一切世间的缠绕,到达一种超脱的境界。第二首诗落在“归”字,正是皈依佛法、回归本性之意。岑参和李山甫都是把仕宦和隐居作为对立的两个方面,不贪图世间的荣华富贵,依傍佛教过隐居生活。(二)宗教活动方面盛唐时期的孟浩然,是士大夫中困顿终生的布衣,几乎一生都隐居在家乡的鹿门山。这样的经历使他不可能接近很多名僧。他在《寻香山湛上人》诗中说:“朝游访名山,山远在空翠。氛氲亘百里,日入行始至。谷口闻钟声,林端识香气……野老朝入田,山僧暮归寺。松泉多逸响,苔壁饶古意。愿言投此山,身世两相弃。”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孟浩然生活在佛的国度中,受寺庙佛法的熏陶,有佛学恬淡无争的处世精神。四、佛教与唐代士大夫隐居后的诗歌创作士大夫脱离尘世,或独居于山林乡野之中,或与僧侣好友寄居于寺庙道观之上,虽然他们的生活范围受到限制,但是诗歌的内容并不只是单一的风景描绘,或者生活场景的叙述,也不仅是孤芳自赏、与世界脱离。真正的隐士是乐于生活在无拘束的深林中,他们看到的、悟到的还有佛教的思想。佛教思想扩大了诗歌的题材,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和意境。首先,诗歌多了佛禅相关的内容。如禅、焚香、寺院、僧侣、钟等常见于诗中。这明显带有佛教的影子,给诗歌增添了宁静淡泊、深幽空寂的意境。王维就有“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的诗句。其次,佛教壁画对诗歌内容的影响。壁画是佛教不可或缺的存在,佛教壁画有独特于其他壁画的艺术效果,为唐诗的内容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诗人在观赏画之后,通过自己独特的审美,对壁画加以艺术地再现,表现出鲜明的艺术特色。或直接描写壁画;或通过自己观赏壁画的独特感受,对壁画加以艺术渲染,赞美其精妙绝伦。最后,佛教经典对诗歌内容的影响。佛教经典中的故事、哲理成为士大夫隐居后诗歌创作的原始题材。他们以佛感知天下事物,与之融为一体,整个诗作闪现佛学哲理的光辉。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体现出的就是佛教世事无常的思想观念。佛教作为唐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士大夫的隐居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不仅影响唐代士大夫的生活,还影响到当下的诗歌创作,它对于唐代士大夫隐居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参考文献[1]郭绍林.唐代士大夫与佛教[M].三泰出版社,2006.[2]霍建波.论隐士的四大文化原型[J].求索,2010年12月.[3]陈丽婷.佛教对唐代诗歌题材的影响谈片[J].福建论坛,2008年专刊.[4]胡遂,肖圣陶.论佛教对于隐逸的超越意义——以晚唐诗人为例[J].湖湘论坛,2010年,第五期.[5]刘军.佛教与隐逸——王维诗歌浅论[J].山西大学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08年11月,第35卷.[6]朱丁.盛唐隐逸文化数议[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1月,第23卷,第一期.责任编辑:冯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