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园《消费社会》读书笔记进入20世纪,伴随着现代工业大步发展,西方社会进入了后工业时代(消费社会),人们开始追求消费,环境遭到破坏,资源几度紧张。然而进入消费社会后,人类的麻烦远不止这些,政治的非政治化、文化生产结构的改变已经深深地影响着当代社会人类社会层面和个人精神层面原有的理念与观念。当代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符号学研究的核心代表人物让·鲍德里亚在其著作《消费社会》第三章中,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分12个小节,详细全面地展开了对消费社会产生的大众文化的揭露和批判。由于该章节中,涉及到相关概念及作者自己的定义较多,故现将各小节结构笔记整理如下:1.新潮——或过时事物的复兴⑴消费的历史性和结构性定义:即在否认事物和现实的基础上对符号进行颂扬。⑵人们参与了对某些结构的历史性分解活动,即在消费符号下以某种方式同时庆祝着真实自我之消失和漫画般自我之复活。2.文化再循环⑴再循环:它为每个不想被淘汰、被疏远、被取消资格的人,提供了使他的指示、学识,总之他在就业市场上“可利用的材料”“重见天日”的必要条件。①时尚再循环:a.使人们成为消费社会真正的成员b.但这并不意味着持续的进步:时尚是任意的、变幻的、循环的而且对个体内在品质毫无裨益。c.它又具有某种深刻约束的特性,而其必然后果便是个体在社会上获得成功或者遭到淘汰。②知识再循环:a.在科学的掩饰下进行的b.暗含着和时尚一样高速、强制而任意的转型过程c.若对经验和人们玩起“指导性废弃?”游戏,我们所要接触的就不是一个科学积累的理性过程,而是一个非理性且孤立于其他一切过程的消费的社会过程。(何谓“指导性废弃”?)③医学再循环:对身体的重新发现a.之于男人:保健b.之于女人:注意饮食和美容c.之于大家:意味着度假……这些再循环都是模拟范例,一种被用于流通的自然符号的消费,一种再循环了的自然没有那种独特的、象征着与文化对立的本原存在⑵文化观念①\u0001传统的文化:a.继承下来的著作、思想、传统等遗产b.考证和理论思考的持续方面——考证的超验性和符号的功能。②如今的文化:a.再也不是为了延续而被生产出来b.它可以根据媒介自身、根据一些参照规则被制造出来。c.文化创造力=游戏/技术组合先锋创造(更多牵涉形式和表达方式)=大众文化(更多牵涉老套的主题和内容)两者共同遵循一套编码规则3.转盘和计算机或最小的公共文化(P.P.C.C.)转盘机制计算机备注原理是指通过问题来探究动词的定义,即需要通过筛选重现才能用特定能指来替代的不定能指。微型电脑向参与者提出一些问题,每个问题附带5各可供选择的答案,参与者从中选出正确答案。P.P.C.C.:一种充斥着符号和参考、对学校知识的模糊回忆和时尚知识标记的奇怪主体,人们一般把它命名为“大众文化”,鲍德里亚在本书中取数学上最小公分母及“标准组合”之意,又把它叫作P.P.C.C.(最小的公共文化)。它代表着普通消费者要获得消费社会公民资格而必须拥有的最小一套同等物品,也就是普通个体要获得文化公民权资格而看来拥有的最小一套同等“正确答案”。特点a.参与者没有真正的提问能力:提问、探究、分析令他们感到为难,他们都是从答案出发来推出问题。游戏是计时的,这里没有考虑时间而只有反应时间。共同之处1.都是大众文化,P.P.C.C.——一种有知识的入门尝试。2.重要的是参与,内容显然不再重要。(e.g.参加者不会因为自己回答错误而感到失望,重要的是他们获得了20秒钟无线电波的乐趣。)3.参与者最想要的东西是通灵——或者说是通灵的这种摩登的、技术化且无菌化的形式即传播,“联络”。4.这种通灵就是大众传播。因为它是建立在某种技术之上,通过大众传媒(它不仅包括了信息,而且还包括发射装置、发射网、差转战、接收点,当然还有制造者和公众)来进行的,而非类似于原始的弥撒或者祭祀的通灵——是要建立在某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基础之上。5.都是自动化问题/答案,刺激/反应机制,都以考试范型作为手段,含有双重期待:被考核者/考核者。6.都蕴含了一种强大的社会一体化进程。7.实质就是大众文化,大众传播将文化和知识排斥在外。4.最小公倍数(P.P.C.M.)无线电传声波或大新闻杂志的P.P.C.C.(最小公共文化)→艺术作品的倍增太巴列湖边面包→鱼的显著倍增⑴好心肠的爱好者→参与的顾客(消费的大众,e.g.大量发行的出版物的消费者:所有那些中产阶级饿中有中等教育学历或技术教育学历的普通人、职员、低层和中层企业干部,或者其孩子上过学。)⑵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艺术作品摆脱了几个世纪以来被人们当做唯一物品和特权时刻而被限制于其中的孤芳自赏的处境。博物馆,众所周知,还是一种神圣殿堂。但是此后大众已经接替了那孤独的拥有者或内行的爱好者。而且令大众已经接替了那孤独的拥有者或内行的爱好者。而且令大众感到非常快乐的并不仅是工业再生产。而是既唯一又集体的艺术作品:备份。⑶大众的文化消费,消费的物品是符号,消费的过程是消费一种关系①文化,当它朝着另一种论述滑去的时候,当它变得与其他物品同质(尽管在等级上更高一些)并可相互替代时,它就变成了消费物品。②它既排斥传统文化的边缘英雄,又排斥正在消失的人文化石,它给个体带来的是一种作为个体普遍“个性化”这一竞争社会中文化赋值要素的美学再循环。③文化商品作为社会地位编码要素而被消费。假如说,这一切都被出售,即被整体消费,这是因为文化和其他不管什么类型的物品一样,都屈从于符号的同一竞争需求,而且就是根据这一需求被生产出来的。这一行为表现了一种神话般的秩序:读者梦想着一个集团,他通过阅读来抽象地完成对它的参与:这是一种不真实的、众多的关系,这本身就是“大众”传播的效应。5.媚俗⑴媚俗物(=陈词滥调):通常是指所有那些粉饰的、伪造的“蹩脚”物品、附属物品、民间小杂什、“纪念品”、灯罩或黑人面具的总体,所有那些在各地特别是度假休闲之地激增的伪劣博物馆。它的社会功能是,表达阶级的社会预期和愿望以及对具有高等阶级形式、风尚和符号的某种文化的虚幻参与。①媚俗的激增,是由工业备份、平民化导致的,在物品层次上,是由借一切记录(过去的、新兴的、异国的、民间的、未来主义的)的截然不同的符号和“现成”符号的不断无序增加造成的,它在消费社会学现实中的基础,便是“大众文化”。②媚俗存在于充满了社会流动性的大时代,在因为在这种时代,其他种类的物品才繁盛起来。问题:1.为什么文中说,“这个时代是没有终结的,而我们的社会,现在可能正处于其持续流动阶段”?难道说平民化文化阻碍了社会进步,只有精英化文化才会推动社会进步吗?2.媚俗的独特品质是价值贫乏,某些阶级整个地占有着它。这个阶级指的是平民阶级吗?⑵稀缺物品的最大品质是与它们的有限主体联系在一起的。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阶级对某特定符号的接触,迫使高等阶级通过其他数量有限的符号(这种数量的限制要么是由于它们的来源,如古代珍品、油画;要么是受到了刻意限制,如豪华版的书籍、特制的小汽车)来与前者保持一定距离。⑶媚俗促使文化再循环:由于媚俗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贫乏的价值使它无限倍增,使稀有物品的内在品质不断被打折扣,进而使高等阶级的优越感不断受到威胁,从而使得这些稀有物品不得不更新种类以使自己继续保持稀有化,如此循环往复,便构成了大众文化的再循环。6.摆设和游戏⑴工业社会的标志:机械后工业社会的标志:摆设⑵摆设:那些由于自身次要功能而被明确使用的物品。a.鲍德里亚在文中将其比喻为是针对其他物品的人造加速器。b.当技术成为一种神奇的心理时间或一种时尚的社会实践时,技术物品本身就变成了摆设。c.摆设是物品在消费社会中的真相。d.摆设的特性是其潜在无用性及其游戏式组合价值,这既不是由人们对它的实用型应用决定的,也不是由象征型决定的,而是由游戏型应用决定的。⑶激情:是对一个完整的人或某种被当做人的物品的具体关系。它要求全身心投入,并具有一种强烈的象征价值。而消费社会的人们在游戏规则指导下对摆设的消费投入的是缺乏内涵缺乏感动而重新蜕变的好奇心,所以,鲍德里亚认为,消费的组合式投入是排斥激情的。7.流行:一种消费艺术本小节主要论证了,流行是一种消费艺术而非平民艺术。⑴平民艺术,其精神特质恰恰在于一种毫不暧昧的现实主义、在于一种先行叙述(而不在于重复或层次的衍射——这正是流行所关照的)、在于寓物和装饰(可理解为文人的人文装饰,但这不是流行艺术,因为这两个范畴参照的是本质中的“其他东西”)、在于与心理波折相关的情感参与。⑵流行:是一门“酷”的艺术,是心理认知不同层次的一种游戏或操作:它并不苛求美学陶醉及情感或象征的参与(深层牵连),而要求某种“抽象牵连”,某种有益的好奇心,它牵涉的主要是对译码、解码的精神反应等。进入后工业社会,消费逻辑变为符号操纵,因此,物品的本质或意义不再具有对形象的优先权了。文化进入工业社会,生产结构发生了变化,艺术品也发生爆炸,开始希望自己与符号的内在秩序同质:与它们的工业性和系列性生产通知,因而与周围一切人造事物的特点同质、与广延上的完备性同质、同时与这一新的事物秩序的文化修养抽象作用同质。也就是说,流行希望成为平庸的艺术。之前建立在某种个“深刻”世界观基础上的,拥有“内在光辉”的艺术不复存在了,流行文化成为一种纯操作性的去魅艺术,它只是在制造而不是创造物品的艺术,这是通过艺术神圣化传达其社会一体化形态的过程,看似商品艺术化,实则是艺术的商品化,艺术的“灵光”由此消逝了,变成了日常用品——一种初级水平的“形象”艺术,一种消费社会的如实写照,而这绝非鲍德里亚假设的现实主义的平民艺术。8.信息配置简短的三段话,清晰地阐释了大众媒体信息配置的原理及实质,即电视、广播、新闻、广告这些看似不连贯的符号和信息,其中的所有秩序都同化了。媒体精心配量“消息”话语和“消费”话语,通过对节目的承接剪辑,强制性地造成了唯一的接受模式——消费模式,其微妙的效果就是使历史与社会新闻、事件与演出、消息与广告在符号层次上的等同。9.媒介即信息这里,鲍德里亚用符号消费为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做了社会学的解释。麦氏认为,每一种媒介都把自己作为信息强加给了世界。鲍德里亚认为,我们“消费”的正是这种通过媒介技术手段及编码规则切分、过滤、重新诠释了的解读系统的世界。这里的编码规则既是一种意识形态结构也是一种技术结构,在电视的情况中,这就是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编码规则(道德、社会和政治价值体系)和造成了某种推论类型的剪辑模式、媒介自身的联系模式,那种推论类型将充满了多种变化信息的内容中性化了,并代之以其自身对意义的命令性约束。媒介的这种深刻推论与画面的明显话语相反,要由观众不自觉地进行解读。媒介传播的内容在大部分时间里向我们隐瞒了媒介的真实功能。其实,真正的信息是媒介技术引发的在人类关系的深层(等级的、范例的、习性的)结构改变,是内容所处的所有场景的潜在性,这些潜在性却持续无意识地对感性关系和感知范例进行轮换,理解了上一节的“信息配置”,也就不难理解这一点了。10.广告媒介——最出色的大众媒介“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都说广告的灵魂是创意,但从广告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广告的本质就是传播。因此,在大众传媒兴起的时代,广告的运行也是遵循着消费的逻辑。之所以说它是最出色的大众媒介,是因为它伪造了一种消费总体性,也就是麦氏所说的让消费者们重新部落化,通过一种同谋关系、一种与信息但主要是与媒介自身及其编码规则相适应的内在、即时的勾结关系,透过每一个消费者而瞄准了所有其他消费者,又透过所有其他消费者瞄准了每一个消费者。每一则广告都强加给人一种一致性,即所有个体都可能被要求对它进行解码,从而获得文化的共同认同。11.伪事件和新现实⑴伪事件:即不是产自一种变化的、矛盾的、真实经历的事件、历史、文化、思想,而是产自编码规则要素及媒介结束操作的赝象。⑵新现实:无论何处,在真实的地点和场所中,都有完全产自编码规则要素组合的一种替代品。⑶现实的力量因为媒介本身物质化了的范例的新现实而被取消、被窃取。12.超越真伪当广告不再是自发的启事,而变成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