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成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地震的成因由NordriDesign提供地球内部构造地球内部构造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开。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构造地震的成因关于地震成因的研究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仍然处于普遍的讨论与研究当中。构造地震的直接成因是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但对地壳运动产生的原因却有多种学说,有大陆漂移说(阿尔弗莱德·魏格纳)、海底扩张说(赫斯和迪茨)、板块构造学说(勒皮雄与麦肯齐、摩根等人)、弹性回跳学说(里德)等几种。1965年加拿大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威尔逊首先提出“板块”概念,1968年法国人把全球岩石圈划分成六大板块,即亚欧、太平洋、美洲、印度洋、非洲和南极洲板块。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带,也是火山、地震较为集中的地带。板块构造学说是大陆漂移、海底扩张等学说的综合与延伸,它虽不能解决地壳运动的所有问题,却为地震成因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23大陆漂移假说是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为大陆漂移。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超级大陆,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泛大陆的周围则是一片汪洋大海,叫做泛大洋,浩瀚无边。在距今1亿8千万年前,泛大陆开始分裂,漂移成南北两大块,南块叫岗瓦纳古陆,包括南美洲、非洲、印巴次大陆、南极洲和澳洲;北块叫劳亚古陆,包括欧亚大陆和北美洲。以后,又经过上亿年的沧桑之变,到了距今约6500万年前,泛大陆又进一步分裂和漂移,从而形成了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南极洲;而泛大洋则完全解体,形成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推荐:BBC之大陆的崛起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4-10-1110:35:46日本北海道以南附近海域(纬度41.0°,经度143.2°)发生M6.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4日本北海道地震。5此次地震的具体位置。地震波在地表以及地球内部的传播6。震中附近的烈度分布7。8震中周边(10°×10°)过去1年3级以上地震分布图前震是指在一个地震序列中,发生在主震之前的地震。前震可以发生在主震前几分钟、几天甚至数年。。9震中周边(10°×10°)过去1年5级以上地震分布图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太平洋板块俯冲亚欧大陆板块,每年自美洲板块向西移动几厘米,地质活动较为活跃,大家可以看到自日本北海道向南就是第一岛链,那就是板块活动挤压的隆起,就是海底的山高出了海平面,日本因此而生,也必将因此而苦(亡)。由于板块互相挤压,地壳高出海平面形成大大小小的山脉,因为板块活动造成山底破裂,溢出岩浆,山就形成火山。10日本多地震的原因。11太平洋板块俯冲亚欧大陆板块是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作为有名的“地震之国”,日本全国每年平均有1万多次地震,有感地震平均每天约有4次,5级以上的大地震在近百年中发生过100多次。日本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日本列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按照地质板块学说,太平洋板块比较薄,密度比较大,而位置相对低一些。当太平洋板块向西呈水平移动时,它就会俯冲到相邻的亚欧板块之下。反观同样是岛国的英国,因其地处亚欧板块内部,最重要的是其地壳比较稳定,所以火山和地震很少。12,如果说日本号称“地震之国”,则“强震之国”非南美国家智利莫属。1960年5月22日智利大地震,又称为瓦尔迪维亚大地震,是观测史上记录到规模最大的地震,其震级为里氏9.5级(智利大地震的面波震级Ms=8.9(我国),但矩震级Mw=9.5)。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智利比奥比奥省,震源位于地下55公里。除2010年和1960年2次超级地震外,智利近2年也曾发生多次6级以上的地震,且曾在2014年3月一周之内发生3次6级以上地震。13,TimeMwPosition1647.05.138.535S,72W1751.05.258.536.8S,73W1835.02.208.518.5S,70.6W1906.08.168.233S,72W1922.11.108.528.5S,70W1943.04.068.230.7S,72W1960.05.229.539.5S,74.5W1985.03.038.033.4S,71.9W2010.02.278.835.8S,72.7W14智利多地震的原因据说,智利是上帝创造世界后的“最后一块泥巴”。或许正是这个缘故,这里的地壳总是不那么宁静。根据现代板块结构学说的观点,智利是太平洋板块与南美洲板块互相碰撞的俯冲地带,处于环太平洋火山活动带上。特殊的地质结构,造成了它位于极不稳定的地表之上,自古以来,火山不断喷发,地震接二连三,海啸频频发生。名古屋大学山岗耕春指出:“智利紧邻南美洲西海岸的纳斯卡板块与南美洲板块的交界面出现滑动,导致地震的多发。纳斯卡板块每年向南美洲板块下沉降约8厘米,纳斯卡板块下沉时,南美洲板块会受到挤压而积聚能量,当能量达到极限时,板块的边缘就会崩溃,发生巨大地震,能量也由此释放。智利这一地区经常发生由此导致的大地震的多发。”15,16阿塔卡玛海沟纳斯卡板块美洲大陆板块安第斯山脉瓦尔迪维亚大地震171960年5月22日智利大地震,又称为瓦尔迪维亚大地震,是观测史上记录到规模最大的地震,其震级为里氏9.5级。震中位于圣地亚哥以南700公里附近,而瓦尔迪维亚是受到影响最严重的城市。因为释放的能量巨大,因而发生地球自由振荡。地震引起的海啸严重冲击了智利海岸,掀起了高达25米的海浪。地震发生后,海啸波又以每小时700千米的巡航速度,横扫了西太平洋岛屿。仅仅14个小时,就到达了美国的夏威夷群岛,到达夏威夷群岛时,波高达9-10米,巨浪摧毁了夏威夷岛西岸的防波堤。不到24小时,海啸波走完了大约1.7万千米的路程横扫整个太平洋。到达了太平洋彼岸的日本列岛,此时海浪已然高达6-8米,翻滚着的巨浪肆虐着日本诸岛的海滨城市,将一艘“开运丸”号渔船送上了海岸。,18推荐:NHK纪录片樱花与海啸,,我国东部近海地区属于环太平洋板块边界,也是地震多发区。从历史来看,我国曾有过26次海啸记录,但大陆沿海尚无破坏性海啸,仅是我国的台湾省沿海多次遭到海啸袭击。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东海大陆架较长并较浅(平均水深72米),可以有效消减海啸的能量。同时,中国大陆以东有一系列岛屿组成的天然地理屏障,可以阻挡太平洋地区的海啸。19,20东海大陆架天然防洪堤,21印度尼西亚位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三大板块的冲撞区域,夹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地壳活动剧烈,近年来地震活动频繁。Page23感谢观赏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