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崖之辞》课件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无端崖之辞《庄子》品读《庄子》,欣赏奇文,感悟人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仅仅看见眼前的利益,而不知后患能随之而来。呆若木鸡:【解释】: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望洋兴叹【解释】: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厨子不做饭,掌管祭祀神主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比喻超越自己的职分而代人做事。•鹏程万里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相濡以沫濡:沾湿;沫:唾沫。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涸辙之鲋【解释】: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出自】:《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坎井之蛙解释:坎井:坏井,废井。废井里的青蛙。比喻见识不多的人。【出自】:《荀子·正论》:“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邯郸学步语出《庄子·秋水》。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连自己原来的东西也忘了。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西施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是春秋时期越国人,有心痛的毛病。犯病时手扶住胸口,皱着眉头,比平时更美丽。同村女孩东施学着西施的样子扶住胸口,皱着眉头,因其本来就长得丑,再加上刻意地模仿西施的动作,装腔作势的怪样子,让人更加厌恶。庄周梦蝶•解释: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生晓梦迷蝴蝶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名言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2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偷钩子的小贼,要被处死。而偷取整个国家的大盗反倒成为诸侯。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泉水干了,好多鱼被困在陆地上,相互用嘴吐气,用吐沫相互沾湿,这就莫如在江湖中生活自由自在,相互忘掉。)关于庄子及《庄子》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庄子的品质•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正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庄子是以率性而凸显其特立的人格魅力的。正因为爱的热烈,所以他才恨的彻底,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反弹。•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一、无端崖之辞解题:语出《庄子·天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庄子认为天下之人沉滞混乱,不能跟他们讲严正的话,所以在表达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时,他使用“虚远的说法、夸大不实的语言以及无端可寻的文辞”,这使得他的文章奇特之极。基础落实朗读,正音正字郢(yǐng)垩(è)斫(zhuó)儵(shū)缁(zī)犗(jiè)会(kuài)稽期(jī)年錎(xiàn)鬐(qí)侔(móu)腊(xī)辁(quán)鲵(ní)鲋(fù)重点字词梳理•①顾谓从者曰顾:回头看•②吾无以为质矣质:对象,目标③漫其鼻端漫:污,弄脏•④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息:呼吸•⑤旦旦而钓旦旦:天天•⑥惮赫千里惮赫:威震(声势很大的样子)•⑦离而腊之腊:名词做动词,做成肉干•⑧期年不得鱼期年:一周年课文分析•探讨:以“郢人斫垩”的寓言故事,形象表达了庄子对挚友的深切怀念。匠石————————郢人立不失容庄子—————————惠子无以为质,无与言之知音难寻无人再赏孤独寂寞(俞伯牙与钟子期)第1则:•明确: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通过这个故事,庄子告诉我们,并非什么人都可以充当对象。斫者与被斫者都同样了不起,失去任何一方都不能成功。故庄子与惠子同匠石和郢人,双方的对立与配合是自然和谐、天衣无缝的。他们的对立与配合,不仅凝聚着思想互异的默契,凝聚着友谊,而且也凝聚着个体生命得以最自由最充分发挥的自然真实。所以,人世间有这样一种人,在一起的时候常常面红耳赤地争论,可是交情却极为笃厚,就像庄子与他的好友“惠子”。二、第一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拓展延伸:知音何处寻李白杜甫在唐朝的诗坛上,两人比肩而立,相视而笑。水平相当的学者友谊庄子惠子面红耳赤地争论,交情却极为笃厚•这个故事试图说明的是,虽然列御寇的射箭功夫很高,但真正射箭的本领不是把箭射到靶心,而是“不射之射”,那才是老庄思想推崇境界。正是所谓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工,而目不瞬。”(必须做到泰山在眼前崩塌而面不改色,麋鹿在身边奔突而不眨眼睛)。•人生的任何一个领域,都自由境界高下之分。王国维用诗词给为学之路分了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这是第一个寻找目标方向的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个探索奋斗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水到渠成,渐入佳境的第三个阶段。•而为人处世自然也有层次境界之分,我以为列御寇射箭当属第二境界,如果身处乱石高岗之上,面临生死存亡之际,让然能从容如常、百发百中,那当是第三境界,而那些只能平地射箭,亦不可加杯于肘者,则只属第一境界。或者还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射中的,那恐怕是没有境界了。•从矛盾的观点来看,人与物是一对矛盾体,既对立又统一,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方,或集中于己方,势必加强对立的一面,不利于发展统一的关系。人与物不协调,则很难把事情做好。物我两忘,驾轻就熟,则能游刃有余,于无隙入有间。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拥有放松的心态只是其中之一,但却是不可缺少的。态度决定一切,心态决定成功与否。患得患失注定不能让成功驻足,怡然忘我才能浇开灿烂的成功之花。射箭绝不能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必须内守大道,外忘一切,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妙境。有高明的技术,若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就会一事无成。这则寓言的寓意.人做到了忘我,没有了负担,心态就能够变得轻松自如,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做事,就容易取得成功。生活中这类例子很多。列御寇的射箭术很高明,可以在胳膊肘上放一杯水的情况下还百发百中,他已经忘记了弓箭和射术,也就是说,射箭在他那里已经成了一种下意识行为,所以他射箭时看上去像是个木头人。但这还不够,当伯昏无人让他站到悬崖边上射箭时,他就腿软而射不出箭了,因为这仍是有心射箭的技巧,心中还装着个“我”,受着自己的束缚,因此射箭术达不到超一流。•从矛盾的观点来看,人与物是一对矛盾体,既对立又统一,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方,或集中于己方,势必加强对立的一面,不利于发展统一的关系。人与物不协调,则很难把事情做好。物我两忘,驾轻就熟,则能游刃有余,于无隙入有间。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拥有放松的心态只是其中之一,但却是不可缺少的。态度决定一切,心态决定成功与否。患得患失注定不能让成功驻足,怡然忘我才能浇开灿烂的成功之花。违背了人的本性,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出自善意,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儵、忽浑沌第3则:待之甚善报浑沌之德,日凿一窍•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例如:“文革”、“大跃进”、盲目地建设“开发区”等等。浑沌,一个纯粹自然的原生体,没有七窍,没有正常人、事、物的功能和特征,却居中央帝位,是最高形式的统治者形象,同时也是“无为”政治思想的形象代表。与之相对,儵、忽二帝“有为”政治的典形代表,他们固执世俗有为观念,不理解浑沌的非常态,以后天有为的途径来恢复其七窍,岂知自然原生与后天有为是截然对立的,结果造成了悲剧。可见,有为实在有害,由此推及现实,说明人类宜取消一切有所作为的政治事任,恢复人类初始的原生态,保持自然质朴的千奇百态,无欲无知,无名无利,不以人的智慧玄机去看待自然,更不要以人的有为规范去对待万民,因此,浑沌无为则生,有为则死;天下无治者安,有治则乱。五、第三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第4则:任氏钓鱼大钩巨缁五十犗会稽、东海大鱼大志向、大抱负经于世八、第四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故“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治理)于世亦远矣。”便是文章的主旨所在:没听说过任氏钓鱼风俗的,那就不可以参与到世事的管理中来,还差得远呢,言外之意是说只有具备大思想、大才能、大学说、大抱负、大作为的人才能参与管理世事。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1、•2、•3、•4、•5、•6、南郭先生赵括蒋干•越是谋取私利大,越是不择手段、卑鄙下流。庄子对这种讥贫炫荣的卑鄙小人极为厌恶,以舐痔得车与曹商的肮脏勾当相类比,反映了庄子对当权者及名利之徒的蔑视。•通过曹商使秦,得车百乘而得意忘形的故事,刻画了不择手段谋取利禄,追求荣华富贵的小人嘴脸,而舔痔破痈,正是对这种小人最为辛辣尖刻的讽刺。•这则寓言说明•1.“道不可离,犹鱼之于水也”。•2.辛辣地讽刺了人情的虚伪。•3.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就等于“西江引水”,因为那是时间、地点和条件所绝对办不到的事。•4.空头支票害死人。•庄子讲第七则故事的用意是什么?•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四)总结(重点1、3、4)通过本堂课的学习,首先,我们领略到了庄子文章的新奇;通过几则故事的理解,我们认识到,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知音难寻,要好好珍惜得来不易的友情;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还要客观对面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承认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盲目地、想当然地去认识社会,要避免“好心”做出损害他人的事。思考讨论庄子的寓言和孟子的寓言分别给你怎么样的阅读感受?(他们之间有何不同)《孟子》寓言虽然有夸饰,但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其人物、事件、情节基本上不背离现实生活。(如五十步笑百步、邻人攘鸡、揠苗助长等等)《庄子》寓言则倾向于对现实做超现实的夸张,形成了新奇的文风。(如“列御寇射箭”,“任公子钓鱼”的故事)•(一)哲理与诗意的交融。表现于①《庄子》的理想本身就带有诗意,这

1 / 7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