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协同创新引领协同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以协同创新引领协同发展梁杰《人民日报》(2014年11月26日13版)集聚了277家软件企业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的中关村软件园。资料照片渤海湾畔,激情澎湃。今年2月底,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在北方中国崭露头角,引起国内外关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发展全局出发,审时度势、深谋远虑作出的决策部署。中关村作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战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无疑为中关村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中关村要为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关村推动区域创新合作取得新成效,多主体、多层次、多领域的格局和态势正初步形成。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视野观察中关村,从政府部门到园区企业再到机构协会,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力量正围绕同一目标通力合作:要以协同创新引领协同发展!政府部门统筹协调营造京津冀协同发展良好市场环境中关村在服务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围绕创新主体的合作需求,加强统筹协调,营造了有利于创新合作的市场和制度环境。中关村管委会与河北唐山市、承德市、廊坊市、保定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中关村海淀园在秦皇岛市建立了分园,两地共同搭建交流服务平台,促进企业合作需求对接,服务企业跨区域布局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支持企业跨区域布局、开展技术研发合作、组织项目对接、设立分支机构等,促成一批先进适用项目的落地转化和应用推广。与唐山市、承德市、张家口市、保定市共同召开创新合作推介会、企业需求对接会,并多次组织有合作意愿的企业赴天津、河北考察洽谈。中关村与天津市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共建,共同起草了工作方案,研究拟定了园区定位和目标、规划布局、发展建设模式、保障措施、政策建议等内容;着力将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打造成为我国体制机制创新高地、吸引聚集全球创新资源的平台、以协同创新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区。积极谋划建设“京津冀大数据走廊”。今年8月,在“张家口(张北)云计算产业园对接推介会”上,北京市和河北省相关部门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地将发挥中关村示范区大数据产业优势,共建张北云计算产业园,预计实现投资将达到1000亿元。这是发挥北京智力资源优势、天津数据设备制造优势、河北张家口数据存储优势的结果,让“京津冀大数据走廊”建设迈出重要一步。与首钢总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积极支持首钢建设北京园区和曹妃甸园区,形成产业联动和项目合理布局,重点将企业总部和研发实体落在首钢北京园区,形成创新驱动的承载平台;生产制造环节落在曹妃甸园区,形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辐射基地。重点推进大数据产业在首钢北京园区和曹妃甸园区的发展,共同推动将首钢北京园区和曹妃甸园区建设成为“京津冀大数据走廊”的重要节点。开展生物质能源等关键技术示范应用,加强环境保护和废弃物利用。深入推进曹妃甸园区海水淡化示范工程,进一步提升海水淡化处理规模,降低成本。加强三地人才交流,与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承德、保定、唐山等地开展了干部挂职交流、培训等合作。以共建科技园区为载体,加强中关村创新创业模式的导入,吸引聚集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推动形成跨区域的政产学研用创新体系。按照优势互补、突出特色、市场主导的原则,强化中关村与天津、河北不同区域的差异化对接。与天津宝坻共同启动了京津中关村科技新城建设,目前已完成空间、产业规划的编制工作。与廊坊共建的固安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已有10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引入专业化机构的模式推进建设,通过北京市海淀服务外包企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搭建跨区域产业合作平台,推进产业化项目在秦皇岛分园落地,并提供持续的跟踪服务;通过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漫游世纪(北京)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等机构输出园区运营、产业招商、创业孵化的经验和模式;建立了4∶4∶2的利益共享机制(即分园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20%作为分园的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扶持园内企业成长;两地政府各占40%),探索形成可持续的园区共建模式。园区企业全面出击探索京津冀区域市场化合作新模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就要充分激发企业等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出前后,中关村企业走出北京,迈向天津、河北的步伐更坚定、更敏捷了。目前,中关村476家企业在河北设立分支机构1029家,代表性企业如用友软件在河北保定、沧州、唐山、石家庄设有4家分公司,开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销售及服务等业务。中关村企业在天津有稳定合作关系的有1000家以上,393家重点企业在天津设立503家分支机构,代表性企业有曙光、华旗、搜狐畅游、天坛生物、中牧股份、星新材料等。创新技术伴随着企业脚步而在区域内加速扩散。中关村企业积极参与京津冀生态文明与城乡环境建设工作,为解决大气污染治理等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了科技支撑。在节能综合服务领域,天壕节能公司承接了廊坊金彪玻璃、河北元华玻璃等5个余热发电项目;合康变频公司实施了河北梧桐庄矿场电机节能项目;动力源公司承担了河北钢铁龙海余热回收发电和冷却塔节电机技改项目等工程;神雾集团利用去热式燃烧技术,参与了河北钢铁厂58座炉窑的新建和改造,承担了河北天柱钢铁集团、燕山钢铁等3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在清洁能源利用领域,奥科瑞丰公司在廊坊、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秦皇岛、承德、衡水、沧州等地区建设了近100条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线,产能达到50万吨;国能生物公司在河北威县、成安、南宫、吴桥、浚县、鹿邑等地建设了生物发电站;国电联合动力投资建设保定风电设备制造基地,承接了张北海子洼49.5兆瓦风电场工程。在垃圾处理领域,桑德环境公司承接河北巨鹿生活垃圾处理项目;高能时代公司承接唐山中心区垃圾填埋工程中16万平方米防渗工程;神雾集团承接了河北霸州市日处理200吨的生活垃圾处理示范项目。在污水处理领域,科泰兴达承担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公司5个污水回用工程;碧水源承担石家庄正定新区污水处理厂设计施工总承包工程。在电厂脱硫脱硝领域,大唐科工、国电龙源、国电清新等中关村企业承接了大唐保定电厂脱硝、河北衡丰电厂脱硫脱硝、河北丰润电厂脱硫等电厂脱硫脱硝工程。在污泥处理方面,机科发展科技公司承担唐山市中心区四座污泥处理厂的污泥无害化处理。在海水淡化领域,北控水务等海水淡化联盟企业在曹妃甸联合建设海水淡化膜法生产线。机构协会全面覆盖搭建京津冀协同发展合作全新平台中关村示范区内拥有密集的教育科研机构。各高校院所正在京津冀地区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科技平台搭建以及人才培养等活动。清华大学与河北共建清华发展研究院,先后成立了智能交通试验研究中心、节能减排工程技术中心和航天航空工程技术中心等;清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清华工研院)在固安建立清华大学中试孵化基地。北京大学与天津市各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项目170余个,累计合同金额3200余万元,与滨海新区共建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与河北省各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项目160余个,累计合同金额3910余万元,与承德高新区共建研发中心;北京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与秦皇岛建立了生物医药产业园。示范区内的各大高校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形成“百舸争流”态势。北京科技大学与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共建洁净钢平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河北津西集团共建智能停车设备产业化研发生产基地。北京化工大学与秦皇岛精信化工集团共建科技成果孵化器和转化中心。科研院所更是不甘落后。中科院北京分院与天津市科委、滨海高新区共建天津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园,曙光、蓝鲸等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落地投产;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共建秦皇岛数据产业研发转化基地,遥感地球所等9家研究所的12个企业入驻;与唐山市政府共建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围绕节能减排、新材料应用、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制造业信息化等重点行业,推动30多个项目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产业技术联盟等新型社会组织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开展技术研发合作、组织项目对接、设立分支机构等合作。智慧城市联盟、闪联产业联盟承担了秦皇岛智慧城市项目;节能与新能源联盟的能耗监测解决方案在衡水交通系统实现示范应用;储能联盟承担了固安区域能源综合管理项目;国家半导体照明联盟在科技部支持下联合石家庄、保定开展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各创业服务机构发挥中关村创业服务资源优势,向河北、天津辐射释放各类创新要素,输出创业服务模式,带动高端人才和项目落地。北林科技园在沧州中捷产业园建设6个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北交大科技园与保定在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装备领域共建6个研发与创业服务平台;石景山区常青藤创业研究中心、蒲公英国际青年创业驿站在保定建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城人才开发基地。清控科创与天津市东丽区政府联合打造孵化器总面积3万平方米,已入驻企业90余家,2013年实现税收近8000万元。中关村海外科技园公司在天津东丽区建设孵化器,占地9.8万平方米,以总部经济、研发中心、高新企业孵化为主。中关村社会组织、科技中介机构利用业界影响力,整合中关村创新资源,服务京津冀地区企业。中关村协会组织积极吸纳津冀地区会员,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北京电子商会等与京津冀多地签署合作协议,通过组织中关村科研院所、企业与外地科技企业开展对接、考察活动,促进企业交流合作。中关村工业设计产业协会积极推进“京津冀注册工业设计师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标准”建设。亚杰商会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摇篮计划”模式共同开展创业者培训,筹划建设“摇篮计划基地”。在协会的组织推动下,北广电子与天津蓟县达成投资意向;嘉博文拟在唐山市建设餐厨垃圾回收项目。2012年,北京及中关村输出到天津的技术合同713项,输出到天津的技术合同成交额11亿元;输出到河北的技术合同1016项,合同成交额36.3亿元。七大工程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高婧《人民日报》(2014年11月26日13版)如何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进一步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中关村管委会负责人介绍,展望未来,中关村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按照中央和北京市决策部署,抓紧制定并实施《中关村示范区服务京津冀区域创新合作行动计划(2014—2017)》,与天津、河北以共建创新社区和成果转化基地等重点项目为抓手,围绕体制机制创新、吸引聚集全球创新资源、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等重点任务,协同实施7个方面系列工程。一是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点工程,打造体制机制创新高地。争取国家支持,支持三地共同开展国家科技创新综合改革试点,围绕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吸引聚集、金融服务创新、投资贸易便利化等方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争取将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延伸至京津冀重点区域。二是实施创新社区共建工程,构建跨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支持中关村发展集团通过成立咨询投资公司、设立区域合作基金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引导中关村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天使投资和创业金融跨区域发展,与津冀区域共同打造创新社区。当前重点是与天津、河北相关部门共同推动建设以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为代表的创新社区。三是实施跨区域特色产业带打造工程,统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链条和产业特征,统筹产业定位和空间布局,推动相关领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建设若干特色产业基地,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区域联动、协同发展的跨区域特色产业带。当前重点是推动与曹妃甸、保定、宝坻共建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以及海淀园秦皇岛分园建设;同时,进一步打造以“中关村数据研发服务——张家口、承德数据存储——天津数据装备制造”为主线的“京津冀大数据走廊”。四是实施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工程,形成科技创新网络。整合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等科技创新资源,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高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为区域企业提供服务。引导和支持中关村企业、高校院所与津冀区域联合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技术标准创制。引导中关村产业技术中心等高端研发机构、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在津冀区域设立分支机构。五是联合实施科技项目联合攻关和新技术新产品示范应用工程,促进传统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