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谐是指系统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配合得匀称和得当。一个生态系统,尤论是在全球、地区,还是局部区域,都是复杂的牛物群落与所处的环境(包括水、大气、土、岩石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对稳定又有自组织功能的一个系统,水是其中最活跃、最重要的控制性要素。在润泽万物的同时,水又以其自身的丰枯规律、动力特性,影响着整个自然界的演进和变化。生态系统所有生命要素因水而生,依水而存,对水的量变和质变十分敏感。兴水利、除水害,人类社会在与水的相依相伴中,在与水的抗争中,得到了繁衍和发展。在治水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反映出价值取向的变化。由“以人为中心”和人控制自然、统治自然的价值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在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思维方式的变化。由孤立的、单目标的思维模式,转变为系统的、全面的、辩证的思维模式,由以往的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转变为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保护相协调,统筹考虑各种利弊得失,在改造自然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兼顾自然界的和谐与稳定。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涉及治水的方方面面,从思路、对策、措施,到规划、设计、管理,都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漫长历史中,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较小,人与自然保持着相对和谐的状态。在哲学上,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孔子提倡“天命论”,把“天命”奉为万物的主宰,要人们“尊天命”“畏天命”;老子主张“自然无为”,认为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观点,造成了中国占代一种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在对待洪水方面,“择丘陵而处之”“顺水所向,迁城邑以避之”进行避洪,“疏九河”进行分洪,在大河两旁留出足够空间使水“有所休息,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进行行蓄洪,这些都足这种思想的反映。在水土资源开发上,先秦时期,强调“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不树者无椁”,对于保护植被、植树育林等起到很好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无底的垃圾箱,毫无顾忌地向其中排放废水、废渣、废气。近几十年来,我国“改天换地”行动空前,为了负载过多的人口,争取更多的空间,生产足够的粮食,人们侵占河滩,围湖造田,毁林(草)开荒;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人们建起一个又—个蓄引提工程,可以让黄河断流,让海河干涸,把地下含水层疏干,利用每一滴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污水、废水不经处理,随意排人江河湖泊。我们应明白,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在解决人与自然的题上,可持续发展占中心地位。人类要解决当代全球性问题,走出人类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可持续发展中心定位的正确认识。在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定位上,广泛存在着“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但二者各有其局限性。只有从人与自然和谐出发,才能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有和谐性和可持续性。世界发展史,根本上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史。人和自然都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和谐取决于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才能成为现实。可持续性原则是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其核心是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2力。要想实现可持续,人类必须改变以往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建立起一个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思维方式。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并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无论是利用自然物,还是改造自然物,都只能遵循自然物本身的属性和变化发展的规律,不能为所欲为,否则将一事无成。因此,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面对人口压力、资源短缺、环境危机等情况,总结中外发展经验教训,我国经济发展只能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有极为重要意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到生态恶化,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到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了在实践活动中必须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的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去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在此思想的引导下,“自然中心说”、“人文中心说”都具有严重的局限性。首先,从自然中心来说,忽视了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历史差异性。尽管人是从自然界中孕育出来的,但在自然系统中人是作为与其他自在自然有质的差异性的主动的、自觉的、自由的存在而确立的。人作为主体的确立和发展经由了漫长的历史实践过程。人一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社会性是最本质的属性,他就作为主体站到了自然的对立面;还忽略了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联系性。马克思在批判旧唯物主义时,就曾批判过这种空洞抽象的自然观。马克思站在辨证的实践观的立场上,认为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其次,是人文中心,其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利益为唯一尺度,一切为人服务。“人类中心主义”把主体置于人与自然主客体矛盾关系中的绝对的统治地位,忽视了人的存在和发展是以自然为基础,主体的存在和发展是以客体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的,主体的能动的活动是受自然客体及其规律性的制约的事实。人不是中心,自然也不是中心,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自然是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人类是主体,能主动地调节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和谐的共同体。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体,自然及其规律是人的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主体的能动性在于他能动地认识自然及其规律,并按照这种规律的要求改造自然和自身。其次还主张主张辩证的、实事求是的看待主体的能动作用。最后这种辩证发展观既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片面强调发展,又反对自然中心主义限制人类的发展,主张环境保护和发展并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如果人类一旦停止继续进一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这就是停止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那么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就终结了。要在实践中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平相处,关键在于找到二者和谐的基点。由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基础是事实与价值的辨证统一,则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点就是:坚持事实与价值的辨证统一,尊重客观规律。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工业发展所带来的恶果提醒人们,人类可以向大自然索取资源来实现价值,但不能在自然界面前妄自尊大,一味掠夺而不尊重它自身的规律。生态平衡失调,应该使人类重新审视和修正自己对大自然的主观认识和价值观念。我们坚信,人类有能力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现代大工业所造成的生态失调,也一定能在现代大工业的发展中得到解决。这一解决的前提就是使人类的价值需要和价值追求与事实重新协调起来,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第一,我们应该注意其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可持续发展既是一个合规律性的过程,又是一个合目的性的过程。马克思说过:“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人们在进行价值选择时,必须把这两个尺度统一起来,即将客观规律与主3体的需要和目的统一起来,这是人类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前提和出发点,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然而,实践告诉我们,价值选择最大的困难就是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即事实与价值的统一。人们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使主体需要的尺度即合目的性,与客观世界的尺度即合规律性结合起来。可持续发展观的实质内容就是强调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并将这个统一作为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二,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的统一。社会选择包括全球伙伴关系以及各国基本国策等宏观方面,个人选择包括可持续意识、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等微观方面。从全球伙伴关系来讲,当前世界上的许多资源与环境问题已超越国界和地区界限,具有全球性。要想达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起和谐的伙伴关系。第三,生态效益与生态公平的统一。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因此,我们必须节约资源,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预防和控制环境破坏和污染,根治并恢复已遭到破坏和污染的环境。总而言之,我们要把发展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求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共同繁荣,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的文明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持续性、公平性和和谐性,追求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转变观念,由征服自然变为尊重自然,由索取自然变为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选择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建设一个崭新的文明社会即生态文明社会,树立一个崭新的文明观即生态文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