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问答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问答题1、人类自然观演变的四个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当代自然观(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一,古希腊自然观主要内容(世界本原论):1、米利都学派(米利都三杰)—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唯物主义学派。2、毕达哥拉斯学派,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唯心主义者。3、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原,列宁称他为辩证法的奠基人。4、德谟克利特:原子论。5、柏拉图:理念论。6、亚里士多德:四元素(水、土、火、气)说。二,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信仰的时代):1、上帝创世说:自然界是上帝从虚无中创造出来的——客观唯心主义。2、地心说:地球是宇宙不动的中心。人被上帝安排在宇宙中心,故是上帝之外的自然中最高贵者——人类中心主义的萌芽。3、上帝的第一次推动:自然界的万物不会自己运动,是受动的,运动的最终原因是非受动的始动者上帝——机械自然观或力学自然观的萌芽;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4、目的论:事物的存在和运动服从于造物主的目的。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基本内容:1、机械自然观或机械论;2、还原论:一切运动均可还原为机械运动,一切学科可还原为力学;3、(机械)决定论:拉普拉斯式的决定论,只承认必然性而否定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1、物质观,自然界式物质的;2、运动观,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3、时空观,时空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物质运动与时空不可分。当代自然观的基本思想:1,当代自然观的基本形态:系统自然观。①、从存在到演化;②、从确定性(必然性)到随机性(偶然性);③、从简单性到复杂性;④、从线性到非线性。2,当代自然观的另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生态自然观。①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②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③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④生态系统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系统。2、形而上学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科学背景。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科学背景:近代科学的力学化。1、哥白尼——近代科学的先驱:日心说(《天体运行论》,1543年。与托勒密的地心说相对立)。2、伽利略—近代科学和近代科学方法论之父。3、开普勒)—星空的立法者。4、牛顿—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和近代文化的教皇。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背景:1、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把辩证法带入了天文学和自然科学。2、维勒人工合成尿素,打破了有机物和无机物、生命和非生命的界限。3、赖尔地球地层渐变假说(地面的变化是由各种自然力的缓慢作用造成的),把理性和辩证法带进了地质学。4、施莱登,施旺的细胞学说,使“机体产生、成长和构造的秘密被揭开了”。5、迈尔、焦耳、赫尔姆霍兹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表明了运动不灭以及运动形式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6、达尔文《物种起源》——生物进化论,证明了自然界的历史发展,为自然界的历史观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7、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的内在联系和世界(在元素上)的统一性。8、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向牛顿机械自然观提出了挑战,揭示了物质的另一种形态——场的存在。3、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经济与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生产部门的布局以及生产和生活方式。政治与地理环境:政治体制、战争与地理环境。文化(文明)与地理环境:三种文明类型:海洋文明(蓝色文明)、大陆文明(黄色文明)和游牧文明(绿色文明)。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自然与人密切相关,社会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制于自然界。4、科学研究的起点。一、经验论或归纳主义。通过归纳法从观察逐步上升为理论或先有观察后有理论或科学始于观察。二、唯理论或演绎主义,从某些公理或假设出发通过演绎法推出结论或科学始于理性(逻辑推理或直觉)。三、证伪主义或批判理性主义,科学始于问题。证伪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P1→TT→EE→P2······。5、科学问题的来源。○1为寻求事实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物体的运动与作用力是什么关系?”○2从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光波动理论解释不了光电效应”○3从某一个理论内部的矛盾(非自恰性)中发现问题。“悖论、佯谬”○4从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中发现问题。“同一学科或不同学科”○5从社会需求与已有生产技术手段的差距上发现问题。6、如何正确理解“观察渗透理论”?观察(事实)渗透理论——即观察的进行、观察结果的表述和解释都离不开理论。观察是属于认识领域的范畴,不单纯是生理活动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观察要受到观察者已有的经验和所掌握的理论的影响。科学观察是有目的、有选择的,观察什么、详略如何,都与研究的问题有关,与观察者的理论素养有关。科学观察过程并非单纯的感性活动,它处处表现出科学理论的影响。1、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认识。2、客观中渗透着主观。3、认识是主客观(主客体)的统一。4、认识是在客体基础上的主体建构的产物。5、认识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观察中渗透的理论要经受过实践的检验。7、科学假说的特征和作用。科学假说的基本特征:1、猜测性、假定性、试探性——假说与理论。2、科学性——假说与纯粹的猜测、思辨。3、可检验性(testability)——科学与非科学。科学假说的作用:1、引导人们自觉进行新的观察和实验,使之有目的性(指导观察和实验)。2、从经验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假说方法的使用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创造性)。3、假说之间的竞争有利于学术繁荣。4、可用于保护其他假说或理论(如亚当斯和勒维烈提出海王星假说以解释天王星轨道的摄动现象。但一般禁止提出特设性假说)。8、科学理论评价的标准。①认识论标准(影响理论评价的科学因素、理性因素)●理论是否与经验证据一致及一致的程度即确证度或确认度。●理论的功能即说明力和预见力。●理论与背景知识的相容性。●理论内在的逻辑完备性(自洽性)。●理论的简单性。●理论的普遍性。●理论的精确性。②非认识论标准(影响理论评价的非科学因素、非理性因素)●价值论或社会学标准(因素):是否与当时的文化背景或占支配地位的本体论或意识形态相容以及是否给社会带来效用。●心理学和美学标准(因素):个人的爱好或美学的考虑。9、科学活动的特征。科学活动作为认识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科学的特征:①普遍主义(universalism。普遍性、客观性):放之四海而皆准,与阶级、党派、民族、种族、宗教信仰等无关。②公有主义(communism。公有性):禁止保密。③无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科学是对真理的追求,科学家不应以科学谋取私利。④独创性(originality)和竞争性(科学优先权的争夺):视独创性为最高价值,并以承认优先权作为奖励制度的基础。⑤有根据的怀疑主义:批判、怀疑但不盲目。10、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①、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主义划界标准:命题的科学性在于其证实方法即具有可证实性,即可证实的就是科学的。——可证实性原则(可证实的=真的=有意义的=科学的)②、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划界标准:能够被证伪的理论即具有可证伪性的理论就是科学理论(科学≠正确或真理)。③、库恩的历史主义的范式划界标准:凡符合范式的就是科学的,否则就是非科学的。(范式:指从事同一个特殊领域的研究的学者所持有的共同的信念,传统,理性和方法。)④、费耶阿本德“怎么都行”的划界标准:否定划界标准及划界问题的意义,否定科学与非科学(包括伪科学)、理性与非理性的区别和界限——认识论无政府主义(epistemologicalanarchism)或科学无政府主义(scientificanarchism)即非理性主义。⑤、更合理的划界标准:1、必要条件:可检验性:①严格存在命题或单称命题(如“有一只白天鹅”):可检验性具体落实为可证实性。②严格全称命题(如“凡天鹅皆白”):可检验性就是可证伪性。③非严格的全称陈述(如“北京动物园所有天鹅皆白”)和局限的存在陈述(如“今天北京动物园有一只白天鹅”):可检验性包括可证实性和可证伪性。2、充分条件:该陈述必须提供超量经验内容,即与过去同类陈述相比有超过背景知识的内容。11、科学的价值和局限性。科学的价值可以划分为“科学的内在价值”和“科学的社会价值”两个方面。科学的内在价值:人类在探索自然界的过程中,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求真、客观与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怀疑、批判与创新的科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是科学的内在价值,这是科学文化的核心。科学的社会价值:科学的社会价值是指科学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意义。科学带来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科学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科学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的功能和价值:(ppt)1、经济功能:科技是生产力。①科技是间接形态、知识形态的生产力: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社会文化功能。①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加强各项事业的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管理科学化)。②有利于培养人客观、求实、重经验、有理性,敢于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科学精神与社会进步)③有利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促进观念更新和思维方式变革。④将科学的方法移植到其他学术领域中,可能使该领域的研究获得重大突破和进展。科学的局限性:1、技术成果的环境负效应(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2、科技使人丧失了原初的本质力量。3、科技的发展导致心灵的机械化和人际关系的冷漠。4、将自然科学的思维模式——一元论扩展至整个社会,有碍于建设一个以多元论为基础的自由、民主、宽容的现代社会。5、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发挥着意识形态的功能,从而可能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保守力量。6、科学不是万能的,它有其适用范围,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它只能解决经验问题而不能解决超经验问题。12、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1、经济条件:①经济需要。②经济支持。2、政治条件:①社会制度:民主与专制、自由与极权。②科技政策和科技体制。③社会的政治行为及其所造成的政治形势。3、教育条件: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4、文化条件:①哲学(以自然哲学、认识论为主还是以人生哲学、伦理学为主)。②民族的思维方式(擅长整体思维还是分析和还原,经验主义取向的还是理性主义取向的)及价值观(视知识还是功利、权力为最高价值)。③宗教(注意:分析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时,必须考虑宗教对科学发生影响的社会和制度背景——是政教合一的还是政教分离的)。13、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三种科学发展模式——逻辑实证主义的累积式模式、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和库恩的历史主义模式的主要思想。逻辑实证主义的累积式科学发展模式(累积主义、支流汇成江河或中国套箱):①科学理论是从少数几个基本概念与其本假设出发,用数学演绎与逻辑,推演出的一系列命题。②科学理论中的命题只有通过经验证实,证明它们同我们的各个单独的经验相符合才能成立。③科学理论是通过新的经验事实的证实而不断地朝前发展的。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或批判理性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P1(问题)→TT(试探性理论)→EE(排除错误)→P2(新的问题)(试错法)。科学是在不断改正自己的谬误中向前发展的。库恩的历史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库恩认为,累积式发展观是渐变的观点,它看不到科学发展中的质变(科学革命);证伪式的发展观强调不断革命,但忽略了常规科学发展的长期积累。而历史主义模式则是尊重历史,从动态的角度来考察科学理论发展的机制和规律:前科学(未形成范式)-常规科学(某种范式形成并占支配地位即“范式独裁”)-危机-科学革命(以新范式代替旧范式)-新的常规科学-新的危机。14、以下科学理论的哲学意义: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非欧几何和相对论。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第一个科学的关于太阳系起源的学说,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把辩证法带入了天文学和自然科学。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是一个“伟大的运动基本定律”(恩格斯),表明了运动不灭以及运动形式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