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大义慕课答案作业2.5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填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白部分,使之正确、完整1.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一般来说,民族在、、语言、、风俗习惯以及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常常表现为共同或者共通的血缘传统、祖籍观念、始祖传说以及其他共同的历史记忆或历史遗产。3.回族使用语,是回族区别于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4.是人们生活中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惯制,是长期传承于生活领域的行为方式。5.社会元素转换成民族特征,必须经过才能实现。6.由于社会、历史的复杂性,民族的心理认同也具有或。7.无论血统还是道统,认同的实现都是在中完成的。8.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取方式,是人们在生产、交换、消费过程中的组织形式、联系形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9.民族意识是社会对民族存在的,是意识到了的民族存在。10.与民族社会存在的矛盾是民族范畴的基本矛盾。二、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划“×”()1.一切社会文化因素都可以成为民族特征。()2.民族的特征是一成不变,而且只有六个特征。()3.中国各民族的服饰从古到今都没有变化。()4.种族和民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没有任何关系。()5.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各民族的共同因素增多,民族的差异、发展的差距将不复存在,中华民族已实现伟大复兴。()6.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民族。()7.在民族的基本特征中,唯一不变的是共同地域。()8.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过自己的宗教,民族都有一定程度的宗教性。()9.在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中,不必考虑人们的民族意愿。()10.民族和宗教是两种相同的社会现象。三、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内()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广西世局民族的是?A.壮族B.瑶族C.苗族D.傣族()2._________是把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统一性和继承性的最显著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A.共同语言B.共同文化C.共同风俗习惯D.共同心理认同()3.在民族基本特征中,是表露于外的最明显的特征,对民族强迫同化具有非常强的抗拒力的是A.共同历史渊源B.共同语言C.共同文化D.共同心理认同()4.西藏地区盛行的喇嘛教属于哪一种宗教?A.道教B.佛教C.伊斯兰教D.天主教()5.“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每逢中秋佳节,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这体现了中华民族有A.共同语言B.共同历史渊源C.共同生产方式D.共同文化心理()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汉文史籍对今东南及岭南地区的民族泛称的A.越B.西瓯C.百粤D.百越()7.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族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各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这说明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是A.贯彻科学发展观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之路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8.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族人口最多。A.壮B.蒙古C.回D.满()9.自古繁衍生息在三江流域的族,是北方唯一的渔猎民族A.达斡尔族B.满族C.俄罗斯族D.赫哲族()10.民族间相互区别的一个心理标志是A.共同文化B.共同风俗习惯C.共同语言D.共同心理认同四、简答题1.简述有关民族的基本观点2.我国为什么要进行民族识别?3.我国民族识别的依据是什么?4.学习中国民族理论的意义?5.谈谈语言与民族识别的关系。五、论述题1.“共同地域”究竟是民族构成的基本要素,还是民族与其他人们共同体之间以及不同的民族之间相互区别的基本特征呢?或者说既是“要素”又是“特征”?(教材原问题为:民族的区别特征与民族的构成要素有没有区别?如何认识和把握它们之间的区别?)2.试比较中央“十二条”关于民族概念的表述与斯大林民族定义的异同。3.观点: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请你结合所学,简要论述民族与宗教的关系。4.2005年党中央对民族概念阐释的特点和意义。5.谈谈宗教对民族发展的影响。附:本章网络测试题参考答案一、1.人们共同体历史渊源生产方式文化心理认同宗教2.历史渊源3.汉4.风俗习惯5.民族心理认同6.多元性多重性7.辩异对比8.生产方式9.主观能动反映10.民族意识二、1.√2.×3.×4.×5.×6.√7.×8.√9.×10.×三、1.D2.B3.B4.B5.D6.B7.B8.A9.D10.D四、1.有关民族的基本观点: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2.(1)民族识别是落实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使各少数民族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一员的需要。(2)民族识别是确定我国民族数量和称谓的需要。(3)民族识别是顺利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只有识别了民族成分,才能更好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4)民族识别是增强民族内部凝聚力,推动各民族发展繁荣的重要条件。3.一是民族特征是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二民族源流是重要的历史源流;三是民族意愿是民族识别的重要依据;四是实行相近和就近认同。4.学习中国民族理论1、是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需要;2、学习中国民族理论,是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做好民族工作;3学习中国民族理论,对做好民族研究工作,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5.一般来说,语言是民族形成的纽带。一个民族的凝聚的心理倾向性要靠语言来沟通,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共同性要通过语言来交流。因而,语言历来被认为是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从而成为民族识别的一个重要标志。民族识别中语言是一个重要标志,但又不是唯一标志。语言作为民族识别的标志有一定的局限性。并用几种语言的民族,虽然可以根据主要使用的本民族固有的独立语言加以识别,但使用其他非主要语言的人的归属问题,就不能依靠语言来解决,五、1.“要素”和“特征”既有联系,更有区别,并非任何时候、任何事物当中都能等同,因而也就不能随意替换使用。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要素”是“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而“特征”则是“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因而可以说,对于任何事物而言,“特征”必然是“要素”的反映和表现,但并非所有的“要素”都是“特征”。民族共同体当然也不例外。对于民族共同体而言,没有相应的“共同地域”民族不可能形成和发展,因而“共同地域”作为民族构成的第一要素,这是毋庸置疑的。2.“12条”这个表述与斯大林民族定义有着本质的差异,我们可以从两种民族概念的外延与内涵的不同之处得到证明。任何概念都有外延和内涵,外延是概念应对的范围,内涵是概念对象的本质。一般来说,外延和内涵在同一个概念中互为反比:外延越宽阔,内涵越空泛;外延越狭小,内涵越丰富。从这个意义上看斯大林定义的民族概念,内涵很丰富“:四大共同特征”作为一串要素,嵌入“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共同体”这条逻辑链中———“4+2”为六———六个要素,层层递增。随着内涵的不断增大,概念的外延越来越狭窄。“12条”的第一条将各“共同特征”通通置于整个判断句之外,并在各“共同特征”的前后加上“一般来说”和“等方面”这样活泛的修饰成分,使民族概念的表述逻辑发生了明显的转折;此外,还在“有的民族”这个恰如其分的特别限制词后面,实事求是地加入了“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宗教”因素。3.民族与宗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区别表现在:(1)概念不同: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而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虽然因信仰而结成的宗教组织和社会团体,也是社会实体,但它与民族有质的区别。(2)民族与宗教都有各自发展变化的规律。民族与宗教联系:在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没有过宗教信仰,也没有哪一个现代民族从来只信仰过一种宗教;有些民族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有些民族还在同一时期有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宗教信仰;一种宗教常常被许多不同的民族所信仰,反之,一个民族也会有几种不同的宗教信仰。4.一是在结构表述上,与斯大林的民族定义截然不同。斯大林的民族定义要求“四要素统一”,缺一不可,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相比之下,此次民族定义的阐释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只是强调了民族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又具有复杂性,不强调要素的统一,只强调特质的相似。二是强调了我国对民族概念的话语权。党中央和国务院首次公开对民族概念进行阐释,充分表明了我国一直坚持的实事求是的原则。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经过民族识别、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乃至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系列过程,都坚持了立足于本国国情的民族话语权。正是因为这样,我国才形成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坚持对民族概念的话语权,在学术层面上,有力地促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在政治层面上,也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安全。三是针对国内国际的情况,突出国家安全的理念,使我国的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更具有实际的操作性。民族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共同体,特别是在现在政治与权力统治的时代背景下,国家还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因此也可以说,民族实际上已经提升到了涉及国家安全的位置。四是更加注重于当前的国际形势。目前,国际形势变化莫测,政治格局动荡不安,民族纷争不断,这和一些大国推行霸权政策、进行经济文化资源掠夺有关,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等有关,有时宗教因素也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一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就强调“宗教无小事”,所以,将宗教的因素在民族定义中加以强调,是为了说明在民族研究与民族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宗教的影响和作用。5.宗教对民族发展的影响从横向上表现为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绝大多数民族都信仰多种宗教。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发现一个没有宗教的民族。从民族发展的纵向看,许多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几乎全民信仰宗教的状态,宗教深深影响到相关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积极方面看,在民族发展过程中,某一个民族的成员之间由于有共同的宗教信仰,随之产生了某种共同的宗教感情,从而增强了对同属一个民族的认同感,对于加强该民族内部的团结和凝聚力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遭到外来的民族压迫和宗教压迫时,对宗教信仰的捍卫实际上就是对民族利益的维护。另外,以宗教形式反映和保存下来的民族的宗教文化中的精华,是该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对发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也是起到积极作用的。从消极方面来说,一个民族所处的传统宗教的氛围越浓厚,一般来说对该民族的思想解放束缚作用就比较大,该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就比较缓慢。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