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组达标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达标。(38分)1.选择题。(13分)(1)“翡”的音序、音节分别是()。(2分)A.FfiěB.EtiěC.FfěiD.Efěi(2)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括号里。(4.5分)【更】①gēng②gèng万象更.新()更.正()更.加()【铺】①pū②pù铺.天盖地()店铺.()铺.张()【哄】①hōng②hǒng③hòng哄.堂大笑()哄.骗()起哄.()(3)“截”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割断,弄断;B.量词,段;C.阻拦。选出它在下列词语中的解释,把字母填在括号里。(4分)截.头去尾()截.住他()一截.木头()斩钉截.铁()(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5分)A.博物馆里的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B.我别无所求....,只希望有一个属于我的书架。C.寂静的夜晚,受伤的猎豹被伤痛折磨得迎风引吭....。D.同学们的文明行为带来的是学校生活的秩序井然....。2.读拼音,写词语。(8分)jiǎozizhǎnlǎncǎihuìbiānpàoyùbèilàyuèbàozhúsuànbàn3.请用“然”字组词,再分别填入下列句中的括号里。(4分)(1)客家民居和傣家民居各有特点,建筑风格()不同。(2)两三百人聚居一楼,秩序(),毫不混乱。(3)客家土楼虽然经受了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但是()非常牢固。(4)他()问起这件事,我一点儿准备都没有。4.用“√”画出括号中搭配恰当的词语。(3分)俊俏的(容貌颜色)婀娜的(舞蹈舞姿)雄浑的(歌声欢笑)妩媚的(笑容笑语)夸张的(手法手段)固定的(程度程式)5.按要求进行句子练习。(10分)(1)修改病句: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非凡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改为反问句:客家民居是“世界民居奇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加点词写句子: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白色代表纯洁;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给句子加不同的标点符号表达两种不同意思:这苹果不大好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教材回顾。(19分)1.课文内容回顾。(8分)这一单元,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感受到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画。北京的春节真是热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个有趣的风俗将年推向高潮,这让我想起了王安石在《元日》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藏戏呢,更是别具特色,它那____________的脸谱、____________的动作和唱腔,吸引着我们去看一看;客家的民居也是特色鲜明,它不但结实,而且体现着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愿望……2.品味课文语言,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把字母填在括号内。(4分)A.简练准确、平实质朴B.朴素自然、清浅俗白C.丰富多样、生动传神D.说明准确、描述生动《北京的春节》的语言风格是(),《藏戏》的语言风格是(),《各具特色的民居》的语言风格是(),《和田的维吾尔人》的语言风格是()。3.根据课本内容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1)“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是唐代王安石《元日》中的诗句。()(2)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3)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开山鼻祖。()(4)《北京的春节》采用了打比方、举例子、下定义、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了节日的风俗。()(5)《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6)和田维吾尔人有爱美的天性,能歌善舞。()4.主题交流。(4分)话题:移风易俗之我见有些古老的风俗不符合时代精神,传递的并不是正能量。你觉得家乡的哪一个传统习俗有改变的必要?请发表自己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拓展。(23分)(一)课内阅读。(10分)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jiējié)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lǜlù)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húhǔ)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xiánxuán)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然)放,(即既)使不跑到街上去(逃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要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1.用“√”画出选段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2.用“——”画出括号中恰当的字。(2分)3.用“——”画出选文第1自然段中描写灯的语句。作者着力描写了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4.这两个自然段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二)课外阅读。(13分)安塞腰鼓(节选)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但是:看!——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________,是急促的鼓点;________,是飞扬的流苏;________,是蹦跳的脚步;________,是闪射的瞳仁;________,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好一个安塞腰鼓!1.将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入句中横线上。(只填字母,2.5分)A.骤雨一样B.乱蛙一样C.斗虎一样D.旋风一样E.火花一样2.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用来形容安塞腰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文中找)的特点。(4分)3.文中画“——”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__句,用一个“________”字表达对安塞腰鼓的__________________之情。(3分)4.安塞腰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读完这段文字后,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3.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习作展示。(20分)每个地方的风俗都不一样。在你的印象中,家乡最有特色的风俗是什么?请结合自己的观察,并通过调查、访问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第二组达标测试卷一、1.(1)C(2)①①②①②①①②③(3)ACBA(4)C2.饺子展览彩绘鞭炮预备腊月爆竹蒜瓣3.(1)迥然(2)井然(3)依然(4)突然4.容貌,√舞姿,√歌声,√笑容,√手法,√程式,√5.(1)示例:北京的春节真是热闹非凡呀!,[点拨])去掉“十分”或“非凡”。(2)难道客家民居不是“世界民居奇葩”吗?(3)示例:纵使妈妈再怎么批评我,我也不生气,因为我知道她是为我好。(4)示例:京剧脸谱中,红色脸谱表示忠勇,如关羽;黑色脸谱表示正直,如包拯;白色脸谱表示奸诈,如曹操。(5)示例:这苹果不大好吃。这苹果不大,好吃。二、1.放鞭炮逛庙会看花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五颜六色丰富多彩吉祥、幸福、安宁2.BCAD3.(1)×(2)√(3)√(4)×(5)√(6)√4.示例:清明节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有烧纸祭奠先人的风俗。这种风俗不仅破坏了环境,还有可能会引发火灾。纪念先人的方法有很多,如扫墓、献花等,希望大家崇尚更健康更合理的纪念方式。三、(一)1.jié,√lǜ,√hǔ,√xuán,√2.燃即淘耍3.有名的老铺子……故事。数量多种类多4.北京人过元宵节的热闹场面(二)1.ADBEC2.排比、拟人壮阔豪放火烈3.感叹好喜爱、赞美4.示例:我从中感受到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也感受到了当地后生旺盛的生命力。四、思路点拨:①选取家乡最具特色的一个风俗来写。②结合这一风俗的几个主要特点来进行介绍,注意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重点介绍清楚一两个特点即可。③可引用与这一风俗相关的传说故事或文史资料来进行介绍,增强文章的底蕴。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