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课练习密度的再认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龙源期刊网对体育课练习密度的再认识作者:刘锦河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17年第05期一、对体育课练习密度的再认识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指体育课中学生练习的总时间与体育课课时总时间的比值。《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部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实践性”、“健身性”的性质。其中,“实践性”是指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健身性”是指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者的共性是突出通过身体练习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由量变到质变是普遍原理,体育锻炼更是如此,在相同的条件下,练习5次与练习50次,锻炼2min与锻炼20min,锻炼效果肯定截然不同。要达到适宜的身体负荷,没有相当的练习密度作支撑,学生健康成长只是一句空话。因而,适当的练习密度是构建从身体练习到学生健康成长的桥梁。那么,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合理地预计和把握体育课的练习密度,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体育教师思考的问题。如何提高体育课练习密度?《篮球组合技术》(第1课时)这节“大密度”的观摩课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启示(一)紧凑的教学流程是提升练习密度的前提《篮球组合技术》(第1课时)一课教学流程如下:准备部分:1.运球热身(两人一组绕垫子运球);2.垫上拉伸活动。基本部分:1.球性练习(胯下“8”字绕球、地面“8”字绕球、跨下运球);2.饶垫变向运球(两人一组绕垫子做变向运球);3.迎面传接球;4.半场四打四教学比赛;5.10分钟体能练习(开合跳、仰卧蹬车、跪卧撑、仰卧抬头四个动作循环练习)。结束部分:垫上放松运动。启示:本次课,在主教材教学中,通过运球热身、球性练习、变向运球、移动传接球、四对四半场比赛等形式开展教学,教学流程体现由单个技术动作到组合技术动作的过渡,体现由技能学习到比赛运用的提升,教学内容的安排由易到难,有效地解决了“如何教”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执教教师简化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环节,强调“只做一次示范”,更多是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个别指导或分组指导,真正做到精讲多练,这种过程性的“因材施教”,使龙源期刊网教学流程紧凑,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练习密度。由此,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为保证教学流程顺畅,要做到以下4点:第一,要注重教学内容设置的循序渐进,渐进性地安排教学内容,易使学生逐步达成学习目标,避免产生学生力不能及的“偷懒行为”,有利于学生自主地投入到练习中。第二,教学环节过渡中,要尽量减少队伍的频繁变换,提高队伍调整的效率,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组织能力,特别是下达队伍变换的指令要准确、清楚。第三,教师教学语言要精,教学过程中精讲是多练的前提,精讲要正确,要突出重点、层次清楚、语言精练,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多练。第四,纠错指导要有针对性,要注重个别指导与分组指导的结合,特别是要避免反复打断学生练习进行集体纠错。(二)合理使用器材是提升练习密度的基础课堂实录:场地器材准备:学生每人1个篮球,每人1块海绵垫,海绵垫按四列横队的形式均匀放置在一个篮球场上。准备部分:学生前后两人为一组绕2块小海绵垫做运球练习(高运球与低运球、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运球);然后,每名学生坐在海绵垫上做身体静态拉伸活动。基本部分:首先,前后2名学生为一组绕2块海绵垫做“8”字环绕练习,以海绵垫作为标志练习变向运球;然后,前后4名学生为一组,在海绵间隔空地上做迎面传接球练习;课课练部分,设计仰卧蹬车、跪卧撑、俯卧抬头共3个体能练习,都借助垫子完成。结束部分:学生在海绵垫上完成身体拉伸放松活动。启示:该节课,海绵垫在准备部分作为热身活动工具;在基本部分,作为学生运球的标记,又运用到体能练习中;结束部分再次用于放松活动,真正做到一物多用,物尽其用。可见,合理使用器材,是提升练习密度的基础。教学中,一方面要发掘器材的多用性,做到一物多用,如跳绳可以用来进行单人、双人或多人跳绳,也可以用来做绳操、跑蛇绳、二人三足、扫堂腿、二人角力等练习;另一方面要尽量缩短练习场地之间的距离,要保证学生的练习空间,如本节课传球练习在2块垫子之间的场地完成。另外,器材设置走向与教学程序相一致,如本节课中,小海绵垫在准备部分用作身体拉伸练习;基本部分作为运、传球标志使用,还用来练习体能;结束部分中,又供身体放松练习使用。(三)合理分组是提高练习密度的保障龙源期刊网课堂实录:准备部分:先是2人一组的运球练习,然后是个人垫上的身体拉伸练习。基本部分:先是个人的熟悉球性练习,接着是2人一组的运球变向练习、4人一组的迎面传接球练习及在此分组基础上的四对四教学比赛,最后是个人体能练习。结束部分:个人垫上身体放松练习。启示:本节课采用个人练习与分组练习相结合的练习模式,其中2人一组及4人一组的“小单位”分组方式,既贴合篮球运动的集体性特点,又增加了学生在每一个单位时间内的练习次数,从而保证了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教学分组,应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体能、技术、兴趣、场地器材等因素进行,如,日常教学中的固定分组与临时分组、根据体能强弱进行分组、结合学生技术进行分组等。分组要确定小组长,发挥小组长的骨干作用,还要避免由于分组变化过于频繁,造成反复调动队伍,而消耗学生练习时间,特别是注意小组人数的合理性,尽可能地减少学生排队等待的练习时间。从合理的分组入手,减少无故的时间浪费,这是提高练习密度的重要保障。(四)优化教学方法是提高练习密度的关键课堂实录:在“课课练”教学环节中,教师设置了1min动感音乐+20s舒缓音乐的音乐背景,并循环播放音乐,学生在1min动感音乐中做体能练习,20s舒缓音乐中做调整,交替完成10min体能练习。启示:该节课将10min的体能练习设置在音乐情景中,学生跟着音乐节奏练习,虽然是枯燥的体能练习,但学生在音乐的引领下,持续、不停顿地完成每次练习,教师借助电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提高了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增大了课的密度,提高了教学质量。在优化教学方法时,要坚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避免教学方法运用的单一化、简单化、形式化,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锻炼能力为目的。以耐久跑教学方法为例,耐久跑本身的特性就是练习持续时间长、体能消耗大,如果选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就易产生厌倦心理,严重影响耐久跑教学质量,教学中可采用图形跑来激趣,如对角线跑、螺旋跑等;还可采用地形跑、校园定向跑、5min音乐定时跑、追逐跑、接力跑等来增强练习情趣,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自主锻炼能力,达到增大课的练习密度的目的。(五)精设练习方法是提高练习密度的有效手段课堂实录:在“课课练”教学环节中,教师选用开合跳、仰卧蹬车、跪卧撑、俯卧抬头4个动作作为练习内容,配合背景音乐,学生按顺序完成两轮体能练习。龙源期刊网启示:本次课的体能练习将开合跳、仰卧蹬车、跪卧撑、俯卧抬头4个动作成套编排,学生循环练习,这样就可以节约讲解示范的时间,既可通过多次重复,养成学生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的体能,又可加大练习的密度,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合理地创编若干体能练习套路,轮换选做,以便提高学生的练习密度,增强学生体质。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